风罩及具有该风罩的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6570发布日期:2021-05-07 19:4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风罩及具有该风罩的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罩及具有该风罩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吹风机多用于对头发的干燥和辅助造型,广泛使用的吹风机都会配套一个风罩(俗称扩散器)。目的在于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的时候,所带的风罩可用来吹干卷发,而使卷发不容易凌乱,能够在吹干头发后保持原来的卷发造型。然而市面上大部分风罩仅用于将电动吹风机的风力打散,从而提供一个相对柔和低压的热风气流,帮助用户慢速烘干发尾和头顶外层的头发,但由于风力太柔弱,热风未能经导风口有效传递到头发内层,头皮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不但影响头皮健康,亦令发根扁塌,造型不持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罩以及一种具有风罩的吹风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风罩,其包括:

底罩,其后端处形成有一进风口;

顶罩,设置于所述底罩前端处,其上设置有多个散风孔;

集风器,设于所述顶罩的中间处,包括一基座以及至少一自所述基座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柱,所述第一导风柱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经由第一导风柱、基座而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径向吹向发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导风柱形成有一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自后向前逐渐变小,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第一导风柱侧壁顶部并与内腔连通,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柱,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柱环绕所述基座外围而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外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风器还包括有多个从基座顶部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的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以所述基座的中心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且每两个相邻导风板之间形成一可供气流通过的第一导风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风器还包括一呈倒棱锥状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自所述基座顶部内表面中部向下延伸而形成,多个所述导风板环绕所述导风件而呈放射状分布。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基座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气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顶罩包括一位于所述底罩前端处的盘状本体,多个所述散风孔环绕所述集风器呈放射状分布于盘状本体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顶罩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盘状本体上的第二导风柱,所述第二导风柱侧壁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出风口,以将来自底罩的气流径向吹向位于盘状本体内的发丝。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导风柱形成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自后向前逐渐变小,所述盘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柱,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柱环绕所述盘状本体外围而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内侧且与内腔连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盘状本体下表面对应于每一第二导风柱远离盘状本体中心点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呈弧形状的接风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内筒、发热线架、电机机构、风型转换装置以及一上述的风罩,所述发热线架位于内筒内,所述内筒前端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风型转换装置包括筒状本体以及多个开设于筒状本体内的导风腔,所述筒状本体可旋转安装于内筒上,每一导风腔对应位于一出风口上,所述导风腔的内腔自后向前逐渐变小,且所述导风腔前端面的内腔径大于等于出风口前端面的口径,以在转动风型转换装置至所述出风口前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导风腔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之内或重叠时可将吹风机沿导风腔一侧壁吹出的偏向风切换成直向风,在转动风型转换装置至所述出风口前端面的正投影与导风腔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交叉时可将直向风切换成偏向风,所述风罩可拆卸组装于所述筒状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风罩中设置有位于顶罩中间处的集风器,集风器基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导风柱,该第一导风柱上的第一出风口经由第一导风柱、基座而与底罩进风口连通,以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径向吹向发根,即用于将直接导向集风器的气流分成多组放射性高压气流,并吹至头发内层,可有效吹干头发内部,并使得发根蓬松,造型较为持久,且在烘干发尾时还可通过顶罩扩散气流,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自散风孔吹至发丝以温柔烘干发尾,可知,本实用新型风罩与吹风机配合使用时不仅可以通过顶罩吹出柔和扩散的气流,还可以通过集风器吹出放射性高压气流,烘干头发时针对不同部位的头发可提供不同的风型,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罩一出风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罩另一出风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中风型转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中风型转换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中风型转换装置和内筒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中风型转换装置和内筒组合一状态的切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中风型转换装置和内筒组合另一状态的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至图4,图1至图4展示了本实用新型风罩40的一具体实施例,图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风罩40包括底罩401、顶罩402以及集风器403,所述底罩401后端处形成有一进风口4011,且可拆卸组装于吹风机出风端;所述顶罩402用于扩散气流,设置于所述底罩401前端处,其上设置有多个散风孔4022,优选地,所述散风孔4022为长条状;所述集风器403设于所述顶罩402的中间处,包括一基座4031以及至少一自所述基座403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柱4032,所述第一导风柱4032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出风口4033,所述第一出风口4033经由第一导风柱4032、基座4031而与所述进风口4011连通,以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径向吹向发根。基于上述设计,在烘干发尾时可通过顶罩402扩散气流,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自散风孔4022吹至发丝以温柔烘干发尾,而在对发根部分的头发进行烘干时,通过与底罩401连通的集风器403中的第一导风柱4032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径向吹向发根,即用于将直接导向集风器403的气流分成多组放射性高压气流,并吹至头发内层,可有效吹干头发内部,并使得发根蓬松,造型持久。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柱4032形成有一中空的内腔,所述第一导风柱4032内腔的口径自后向前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出风口403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柱4032侧壁顶部并与第一导风柱4032的内腔连通,以将来自吹风机的气流径向吹向发根,则来自吹风机的气流从底罩401的进风口4011进入,经第一导风柱4032内腔从第一出风口4033吹向发根。基于上述设计,第一导风柱4032内腔的底部比顶部大,整体大致呈椎体状,可以将空气凝聚,使空气更强劲,开设于第一导风柱4032侧壁的第一出风口4033可以散射方式把热风传送到头发内层,迅速把头发烘干。

优选地,所述集风器403还包括有一呈倒棱锥状的导风件4036以及多个导风板4034,所述导风件4036自所述基座4031顶部内表面中部向下延伸而形成,所述导风板4034自基座4031顶部的内表面延伸出来,且多个导风板4034环绕所述导风件4036而呈放射状分布,每两个相邻导风板4034之间形成一可供气流通过的第一导风槽4035。可理解地,导风件4036帮助分配气流,使风力经第一导风槽4035均匀分配到每个第一导风柱4032中,气流自第一出风口4033排出以沿吹风机径向方向吹向发根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4031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气口4037,以在第一导风柱4032内风压过大时帮助散气。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罩402包括一位于所述底罩401前端处的盘状本体4021,所述集风器403穿设所述盘状本体4021中部且固定于盘状本体4021上,多个所述散风孔4022环绕所述集风器403呈放射状分布于盘状本体4021上。可理解地,所述集风器403可与盘状本体4021一体成型,也可作为单独的部件通过卡接或者是螺丝等连接件与盘状本体4021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罩402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盘状本体4021上的第二导风柱4023,所述第二导风柱4023侧壁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出风口4024,以将来自底罩401的气流径向吹向位于盘状本体4021内的发丝,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柱4023形成有中空的内腔,所述第二导风柱4023内腔的口径自后向前逐渐变小,且所述盘状本体4021下表面对应于每一第二导风柱4023远离盘状本体4021中心点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呈弧形状的接风板4025,以将来自底罩401的气流引导至第二导风柱4023中。基于上述设计,第二导风柱4023配合盘状本体4021有助于固定头发,散风孔4022导出柔和低压的扩散气流,而对应于第二导风柱4023底端远离盘状本体4021中心点设置的接风板4025可收集来自吹风机导出至底罩401的气流,并将其引导至第二导风柱4023内,经第二导风柱4023侧壁的第二出风口4024导出以集中导入位于盘状本体4021的发丝中,以多角度均匀烘干发丝,同时使发丝不会飞散,保持造型整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40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柱4032,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柱4032环绕所述基座4031外围而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4033朝向外侧,且所述盘状本体40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柱4023,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柱4023环绕所述盘状本体402外围而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4024朝向内侧且与第二导风柱4023内腔连通。

综上,本实用新型风罩40与吹风机配合使用时不仅可以通过顶罩402吹出柔和扩散的气流(如图4),还可以通过集风器403吹出放射性高压气流(如图3),烘干头发时针对不同部位的头发可提供不同的风型,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参照图5至图10,图5至图10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吹风机1的一具体实施例。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1包括壳体20、位于壳体20内的内筒30、发热线架、电机机构、一风型转换装置10以及一上述实施例中的风罩40,所述发热线架位于内筒30内,所述内筒30前端开设有多个出风口50,所述风型转换装置10包括筒状本体101以及多个开设于筒状本体101内的轴向的导风腔102,所述筒状本体101同轴可旋转安装于内筒30上,每一导风腔102对应位于一出风口50上,所述导风腔102的内腔自后向前逐渐变小,且所述导风腔102前端面的内腔径大于等于出风口50前端面的口径,以在转动风型转换装置10至所述出风口50前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导风腔102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之内或重叠时可将吹风机1原先沿导风腔102一侧壁吹出的偏向风切换成直向风,在转动风型转换装置10至所述出风口50前端面的正投影与导风腔102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交叉时可将直向风切换成偏向风。优选地,本实施中,多个出风口50间隔均匀分布于内筒30前端;所述发热线架、电机机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且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风型转换装置10中因导风腔102的内腔自后向前逐渐变小,则导风腔102至少有一腔壁1021相对于导风腔102底面倾斜,当风型转换装置10组装于吹风机1内筒30处,且转动风型转换装置10至出风口50前端面的正投影与导风腔102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交叉时,即导风腔102腔壁1021倾斜一侧的下端部对接于出风口50时,出风口50垂直吹出的风接触导风腔102倾斜的腔壁1021,倾斜的腔壁1021可将出风口50垂直吹出的风引导成偏向风,多条偏向风柱结合形成旋转放射气流,参照图5同时参照图1至图4,风罩40组装于风型转换装置10上,可将部分旋转放射气流通过顶罩402和底罩401配合扩散成柔和低压的气流,通过散风孔4022导出,另一部分经第二导风柱4023导出多条渗透性气流,使得热风于发丝之间多角度扩散,以有效吹干位于盘状本体4021内的发丝,而转动风型转换装置10至出风口50前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导风腔102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之内或重叠时,出风口50垂直吹出的风自导风腔102进入而不接触倾斜的腔壁1021时,气流可经导风腔102垂直导出,多条垂直风柱结合形成集中且高压的风柱,经风罩40中部的集风器403分成多组放射性高压气流,并直接吹至头发内层,可有效吹干头发内部,并使得发根蓬松,造型持久。

继续参照图5至图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腔102两侧的腔壁1021均呈弧面,优选地,其中一侧腔壁1021的弧度小于另一侧腔壁1021的弧度,即两侧的腔壁1021为倾斜的弧面,且两侧腔壁1021的弧度不相同,且所述筒状本体101中部向下延伸形成有一连接转轴103,所述连接转轴103连接于吹风机1内筒30上,即所述风型转换装置10可通过连接转轴103组装于内筒30上,且转动时以连接转轴103为轴心。可理解地,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两侧所述腔壁1021可呈斜面,且两侧的斜度不相同;或者是仅有一侧腔壁1021呈弧面/斜面;或者是一侧呈斜面,而另一侧呈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30和风型转换装置10均位于壳体20内,且所述筒状本体101下端部一处向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板104,所述连接板104上设置有一转换开关105,相应地,所述壳体20上开设有一槽口,所述转换开关105通过所述槽口外露于壳体20外,通过推动转换开关105旋转筒状本体101。可理解地,所述槽口的长度为导风腔102后端部内腔径与出风口50前端面口径的差值,以使得推动转换开关105至槽口最右侧时,导风腔102腔壁1021弧度较大一侧的下端部抵接于出风口50左端处,如图9所示,此时出风口50前端面的正投影与导风腔102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交叉,出风口50垂直吹出的风接触导风腔102的腔壁1021,以吹出旋转放射气流,而在推动转换开关105至最左侧时,导风腔102腔壁1021弧度较大一侧位于相邻两出风口50间隔处,此时出风口50前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导风腔102前端面内腔的正投影之内或重叠,以吹出集中且高压的风柱。

而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若部分或全部风型转换装置10位于所述吹风机1壳体20外,所述风型转换装置10上可设置一凸起,所述内筒30上对应设置一滑槽,所述凸起位于滑槽内以实现风型转换装置10与内筒30的安装,且所述凸起可在滑槽内移动,以通过转动风型转换装置10切换吹风机1吹出的风型。即还可手动转动位于壳体20外的筒状本体101,以改变导风腔102与出风口50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吹风机1吹出的风型。可理解地,本实用新型风型转换装置10可设计为吹风机1的内置功能,也可以作为独立配件配合吹风机1使用。

继续参照图8至图10,多个所述出风口50环绕所述内筒30轴心而设置,则多个所述导风腔102也环绕所述筒状本体101的轴心而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九个出风口50,相应的,所述筒状本体101上设置有九个导风腔102,三个所述导风腔102环绕所述轴心而设置于靠近所述筒状本体101轴心处,另外六个所述导风腔102环绕所述轴心而设置于靠近所述筒状本体101边缘处。

可理解地,本实施例中,风型转换装置10组装于内筒30,且当导风腔102弧度较大的腔壁1021下端部抵接出风口50的左端处时(参照图9),吹风机1工作,呈弧面的腔壁1021可将出风口50垂直吹出的风引导成偏向风,多条偏向风柱结合形成旋转放射气流,使风力更柔和,可均匀扩散,旋转放射气流部分风力经底罩401和顶罩402被折射打散(参照图4),生成大范围柔和低压的扩散气流,通过散风孔4022导出,另一部分经第二导风柱4023导出多条渗透性气流,使得热风于发丝之间多角度扩散,慢速烘干,且第二导风柱4023配合盘状本体4021有助于固定头发,可保持造型整齐;而转动风型转换装置10至出风口50垂直吹出的风自导风腔102进入而不接触呈弧面的腔壁1021时,即本实施例中,导风腔102中弧度较大的腔壁1021被转动至如图10所示的相邻两出风口50间隔处时,气流可经导风腔102垂直导出,多条垂直风柱结合形成集中且高压的风柱,经风罩40中部的集风器403分成多组放射性高压气流(参照图3),并直接吹至头发内层,可有效吹干头发内部,并使得发根蓬松,令造型更持久,且时间大大缩短,可知,本实用新型风罩40配合具有风型转换装置10的吹风机使用,可将通过风型转换装置10转换出的两种风型转换成另外两种新的风型,以温柔烘干发尾,且可有效吹干头发内层,做出蓬松持久造型,给用户提供更全面的美发体验,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