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戒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8039发布日期:2021-07-13 15:0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戒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戒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珠环戒指中,珠体一般直接镶嵌在戒指的外环实面上,看着比较笨重,缺乏美观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戒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戒指,包括:内环,所述内环包括若干呈环状依次连接的珠托;两外环,两所述外环设置于所述内环的两侧,所述外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环的外径;若干珠体,所述珠体设置于所述珠托远离所述内环轴心的一侧,所述珠体的尺寸大于所述珠托的尺寸,所述珠体突出两所述外环的外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戒指,由于珠体的一部分位于两外环之间,珠体的一部分突出外环的外圈,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全部珠体可围成一个珠环,且珠环套设于内环的外圈上,珠环的外径大于外环的外径,从而在整体看上去像两个外环和一个珠环合戴在一起,从而达到隐藏内环的效果,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珠托呈小半球状且包括第一球面和承托面,所述珠体呈大半球状且包括第二球面和安装面;当所述珠体与珠托相连接时,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承托面相抵接,且所述珠体的最大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承托面的面积。

由于珠体的安装面连接在珠托上,故而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看不到安装面和珠托,以使得该戒指在佩戴使用时,能实现将呈大半球状的珠体做出圆珠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以及安装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上设置有固定针,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针相插接配合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珠托与珠体之间还通过粘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胶粘腔。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的外圈上镶嵌有若干镶嵌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戒指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珠体的一部分位于两外环之间,珠体的一部分突出外环的外圈,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全部珠体可围成一个珠环,且珠环套设于内环的外圈上,珠环的外径大于外环的外径,从而在整体看上去像两个外环和一个珠环合戴在一起,从而达到隐藏内环的效果,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2)由于珠体的安装面连接在珠托上,故而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看不到安装面和珠托,以使得该戒指在佩戴使用时,能实现将呈大关球状的珠体做出圆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珠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珠体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珠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内环;11、珠托;111、第一球面;112、承托面;113、固定针;114、胶粘腔;12、筋板;13、连接端脚;2、外环;21、镶嵌物;3、珠体;31、第二球面;32、安装面;3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戒指,包括内环1、两外环2以及珠体3,所述内环1包括若干呈环状依次连接的珠托11,两所述外环2设置于所述内环1的两侧,所述珠体3设置于所述珠托11上。其中,所述外环2的外径大于所述内环1的外径,所述珠体3设置于所述珠托11远离所述内环1轴心的一侧,所述珠体3的尺寸大于所述珠托11的尺寸,所述珠体3突出两所述外环2的外圈。

具体的,全部所述珠托11呈环状排列,两相邻所述珠托11之间通过筋板12相连接,至少三个所述珠托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外环2的连接端脚13,所述筋板12和连接端脚13的尺寸均小于所述珠托11;每一所述珠托11上均设置有一所述珠体3,所述珠体3的尺寸大于所述珠托11的尺寸,便于所述珠体3能够遮挡所述珠托1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戒指,由于所述珠体3的一部分位于两所述外环2之间,所述珠体3的一部分突出所述外环2的外圈,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全部所述珠体3可围成一个珠环,且所述珠环套设于所述内环1的外圈上,所述珠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环2的外径,从而在整体看上去像两个所述外环2和一个所述珠环合戴在一起,从而达到隐藏所述内环1的效果,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珠托11、筋板12和连接端脚13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连接端脚13焊接固定在所述外环2的侧面上,以便于加强所述内环1的连接强度和降低该戒指的整体加工难度。

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环2的外圈上镶嵌有若干镶嵌物21,进一步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其中,所述镶嵌物21包括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宝石可为钻石、水晶、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绿帘石、乌兰孖努、欧泊等,所述玉石可为翡翠、软玉、独山玉、岫玉等,所述有机宝石可为琥珀、珍珠、珊瑚、煤精等,本实用新型对所述镶嵌物21的具体选择不做限定。

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珠托11呈小半球状且包括第一球面111和承托面112,所述珠体3呈大半球状且包括第二球面31和安装面32;当所述珠体3安装于所述珠托11时,所述安装面32与所述承托面112相抵接,且所述珠体3的最大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承托面112的面积。

较佳的,所述第二球面31与第一球面111相衔接贴合形成球体。其中,所述第一球面111的球径与所述第二球面31的球径一致,所述承托面112与安装面32均为圆形且两者的直径一致,并且所述珠托11的结构尺寸与所述珠体3缺失的部分相同,以便于所述珠体3与珠托11相连接时,所述第一球面111的球心与所述第二球面31的球心重合,所述珠体3与珠托11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由于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连接在所述珠托11上,故而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看不到所述安装面32和珠托11,以使得该戒指在佩戴使用时,能实现将呈大关球状的所述珠体3做出圆珠的效果;并且,由于所述珠体3与珠托11合并形成球体,从该戒指的内圈看时,所述珠体3与珠托11之间无明显分界,加强了所述珠体3的完整圆珠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珠托11与珠体3的加工,减少加工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珠托11的承托面112以及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均为平面。

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珠托11与珠体3之间的固定,所述珠托11的承托面112上设置有固定针113,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针113相插接配合的固定孔33。具体的,所述固定针113固定连接在所述承托面112的圆心上,且所述固定针113与承托面112相垂直;所述固定孔33设置于所述安装面32的圆心上,且所述固定孔33与安装面32相垂直。由此,当所述珠体3通过所述固定孔33与固定针113的配合连接至所述珠托11上时,能够更好的确保所述珠体3与珠托11合并形成球体,不至于出现错位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所述珠托11与珠体3之间的固定,所述珠托11与珠体3之间还通过粘胶固定。

参阅图3和图4,较佳的,所述承托面112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胶粘腔114。由此,胶水可集中在所述胶粘腔114内并粘附在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上,从而在保证胶粘强度的同时,所述承托面112与安装面32的抵接面上的胶水尽可能的少或者无胶水,以使得所述承托面112与安装面32之间更为紧密或达到无缝贴合的程度,进一步消除所述珠体3与珠托11之间的分界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戒指,由于所述珠体3的一部分位于两所述外环2之间,所述珠体3的一部分突出所述外环2的外圈,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全部所述珠体3可围成一个珠环,且所述珠环套设于所述内环1的外圈上,所述珠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环2的外径,从而在整体看上去像两个所述外环2和一个所述珠环合戴在一起,从而达到隐藏所述内环1的效果,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由于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连接在所述珠托11上,故而从该戒指的外圈看时,看不到所述安装面32和珠托11,以使得该戒指在佩戴使用时,能实现将呈大关球状的所述珠体3做出圆珠的效果;并且,由于所述珠体3与珠托11合并形成球体,从该戒指的内圈看时,所述珠体3与珠托11之间无明显分界,加强了所述珠体3的完整圆珠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