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0573发布日期:2021-07-06 20:5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口罩的需求日益增加,一次性口罩由于其卫生性深受欢迎。然而,少年儿童使用的一次性口罩比较少,专门为少年儿童研发的口罩更少,多数直接有成人口罩按比例缩小而成,没有针对少年儿童生理特点进行研发。以前的口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容易引起呼吸不畅,其原因为鼻条与口罩第一条翻折痕之间距离太大,会形成活瓣效应影响呼吸。
4.2、口罩两侧边较硬,容易伤害皮肤。
5.3、口罩大小不可变,需要过多型号。
6.4、口罩两侧佩戴时容易起边,影响防护效果。
7.5、耳绳不易调节
8.6、耳绳常常挂于耳部,长期使用引起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适于推广应用。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两侧安装有耳绳,所述罩体两侧的耳绳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罩体四周边侧设置有超声波熔接线。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波熔接线设置有四组,每组包括两条,其中,两组超声波熔接线沿罩体横向设置,另外两组超声波熔接线沿罩体纵向设置。
12.通过超声波熔接线可将罩体的各个层粘结固定。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设置有折叠线,所述折叠线沿罩体纵向设置,所述折叠线在罩体均匀设置有多条。
14.通过此设置,此折叠线可以使得口罩边缘有一个向面部的力,从而使口罩两侧紧贴面部,提高口罩的密合性。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上安装有鼻条,所述鼻条沿罩体纵向设置,所述鼻条位于罩体的侧部。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鼻条与折叠线平行设置,所述鼻条与靠近鼻条的折叠线之间的距离为大于1.5厘米且小于2.5厘米。
17.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口罩展开后不会在儿童鼻孔前方形成活瓣样结构,不会影响儿童呼吸。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鼻条下方粘接有双面胶。
19.在口罩的外鼻条下方区域或者在鼻条前方区域粘上双面胶,撕开双面胶剥离层后,下翻整个鼻条周围口罩体并粘贴,这样口罩就缩短了宽度。变形前可以用于女性或者少年,变形后可用于儿童。
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沿罩体横向设置的超声波熔接线与罩体侧边之间留有空白区。
21.设置有空白区,生产时两个口罩体之间用直刀切开,边缘部分柔软,不会伤及皮肤,
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或者梯形。
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波熔接线沿凹槽设置。
24.凹槽的内面是超声熔接线,在展开后,口罩两侧自然贴服与面部,而口罩的四角,通过耳绳提供口罩两侧的贴服拉力。
2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两侧侧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钩槽,所述钩槽包括有第一槽与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与第二槽分别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槽与第二槽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槽的槽底朝向连接板的端部侧壁;所述第二槽的槽底朝向连接板的另一端的端部侧壁
26.上述设置,耳绳挂上后可分的更开,可以减少耳绳对耳根的压迫
2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两侧侧部分别设置有有第一槽与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与第二槽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槽与第二槽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槽的槽底朝向连接板的端部侧壁;所述第二槽的槽底朝向连接板的另一端的端部侧壁。
28.通过上述设置,可让不同头围的使用者通过调整可以获得合适的拉力。
2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使用时密封性较好,且使用时口罩与面部贴合的部位较为柔软,使用时较为舒适,同时口罩的宽度可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的人群,耳绳设置有连接板,可调节两根耳绳之间的距离,头围不同的人群可适用。综上所述,本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结构合理,功能强大,适于推广应用。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3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3侧视结构局部示意图。
35.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1至实施例3罩体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36.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包括罩体1,罩体1两侧安装有耳绳2,罩体1两侧的耳绳2通过连接板8连接,罩体1上安装有鼻条4,罩体1四周边侧设置有超声波熔接线6。
39.超声波熔接线6设置有四组,每组包括两条,四组超声波熔接线6相互连接,其中,两组超声波熔接线6沿罩体1横向设置,另外两组超声波熔接线6沿罩体1纵向设置。
40.罩体1由两层无纺布与一层熔喷布构成,三层结构通过超声波熔接线6粘接固定。
41.罩体1设置有折叠线5,折叠线5沿罩体1纵向设置,折叠线5在罩体1均匀设置有三条。
42.罩体1设置有鼻条4鼻条4沿罩体1纵向设置,鼻条4位于罩体1的侧部。
43.鼻条4与折叠线5平行设置,鼻条4与靠近鼻条4的折叠线5之间的距离为大于1.5厘米且小于2.5厘米。
44.沿罩体1横向设置的超声波熔接线6与罩体1侧边之间留有空白区。
45.沿罩体1横向设置的超声波熔接线6的两端端部朝向罩体1侧边弯曲。
46.耳绳2的两端粘接在罩体1上,耳绳2与罩体1相连接的位置与相邻两组超声波熔接线 6的交叉点的位置相对应。
47.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包括罩体1,罩体1两侧安装有耳绳2,罩体1两侧的耳绳2通过连接板8连接,罩体1四周边侧设置有超声波熔接线6。
48.超声波熔接线6设置有四组,每组包括两条,四组超声波熔接线6相互连接,其中,两组超声波熔接线6沿罩体1横向设置,另外两组超声波熔接线6沿罩体1纵向设置。
49.罩体1由两层无纺布与一层熔喷布构成,三层结构通过超声波熔接线6粘接固定。
50.罩体1设置有折叠线5,折叠线5沿罩体1纵向设置,折叠线5在罩体1均匀设置有三条。
51.罩体1两端设置有凹槽7,凹槽7为弧形或者梯形。
52.超声波熔接线6沿凹槽7设置。
53.耳绳2的两端粘接在罩体1上,耳绳2的两端粘接在两组沿罩体1纵向设置的超声波熔接线6端部的位置。
54.实施例3:服附图3、4、5所示,一种一次性少年儿童口罩,包括罩体1,罩体1两侧安装有耳绳2,罩体1两侧的耳绳2通过连接板8连接,罩体1上安装有鼻条4,罩体1四周边侧设置有超声波熔接线6。
55.超声波熔接线6设置有四组,每组包括两条,其中,两组超声波熔接线6沿罩体1横向设置,另外两组超声波熔接线6沿罩体1纵向设置。
56.罩体1由两层无纺布与一层熔喷布构成,三层结构通过超声波熔接线6粘接固定。
57.鼻条4下方粘接有双面胶3。双面胶3与鼻条4平行设置。
58.罩体1设置有折叠线5,折叠线5沿罩体1纵向设置,折叠线5在罩体1均匀设置有三条。
59.鼻条4沿罩体1纵向设置,鼻条4位于罩体1的侧部。
60.罩体1两端设置有凹槽7,凹槽7为弧形或者梯形。
61.超声波熔接线6沿凹槽7设置。
62.耳绳2的两端粘接在罩体1上,耳绳2的两端粘接在两组沿罩体1纵向设置的超声波熔接线6端部的位置。
63.实施例4:如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为矩形,连接板8两侧侧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钩槽,钩槽包括有第一槽81与第二槽82,第一槽81与第二槽82分别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81与第二槽82倾斜设置,第一槽81的槽底朝向连接板8的端部侧壁;第二槽82的槽底朝向连接板8的另一端的端部侧壁。
64.在本实施例中,一组钩槽中,第一槽81设置有一个,第二槽82设置有两个。
6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或2或3相同。
66.实施例5: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为矩形,连接板8两侧侧部分别设置有有第一槽81与第二槽82,第一槽81与第二槽8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81与第二槽82倾斜设置,第一槽81的槽底朝向连接板8的端部侧壁;第二槽82的槽底朝向连接板8 的另一端的端部侧壁。
67.本实施例中,第一槽81设置有两个,第二槽82设置有一个。
68.上述实施例,耳绳为松紧绳,连接板为高分子材料材质,也可为金属或者纸质材质。
6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7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