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4320发布日期:2021-03-30 19:4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生活中必备的日常生活工具,雨伞的基本功能是要满足人在雨中的遮雨要求,阴雨天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衣物被雨水打湿让人们心情变糟,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现有公开号为cn210248720u的中国专利,一种免撑雨伞,包括伞面和伞面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手把端部为空心杆,空心杆内部设有软杆,软杆一端设在空心杆内部,软杆另一端设有卡件,所述卡件卡在支撑杆上,使用软杆功能的时候,取出卡件,将卡件与支撑杆分离,抽出软杆,使软杆的卡件卡在支撑杆上面的进行卡紧,可以将软杆绑在人的肩部呈环绕状态进行支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雨伞虽然可以不用手撑伞从而解放双手,但是雨伞的伞骨与伞布之间连接不稳固,容易被大风吹坏,影响雨伞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固、防风耐牢、免撑方便的雨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雨伞,包括伞面、支撑杆、以及伞骨,所述支撑杆设有中空内腔,所述支撑杆设有置于中空内腔中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一侧设有卡件,所述伞面包括外伞布、内伞布,所述外伞布与内伞布之间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与外伞布及内伞布通过纱线连接,所述伞骨置于固定套内,所述内伞布的外侧面设有第一耐磨层,所述外伞布的外侧面设有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二耐磨层的外侧面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侧面设有纳米涂层,所述第二耐磨层、防水层、纳米涂层紧密压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设置有中空内腔,支撑杆设置有置于中空内腔中的软管,软管的一侧设置有卡件,软管的一端置于中空内腔中,卡件与软管通过卡接连接,通过卡件与支撑杆连接便于将软管弯曲成圈,将软管绑在人的肩部呈环绕状态进行支撑,可以免去手持雨伞,解放双手,使使用更加方便,伞面包括外伞布、内伞布,外伞布与内伞布之间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与外伞布及内伞布通过纱线连接,伞骨置于固定套内,通过固定套便于伞骨的安装,固定套置于外伞布、内伞布,使安装稳固,保证伞骨不会与伞面分离,使结构更加稳固,内伞布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外伞布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耐磨层,第二耐磨层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的外侧面设置有纳米涂层,第二耐磨层、防水层、纳米涂层紧密压合,通过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增加伞面的耐磨性,增加雨伞的使用寿命,通过防水层增加伞面的防水性,防止雨伞出现漏水渗水的现象,通过纳米涂层耐冲击、光洁度高、抗老化性强,使雨水粘附性低,第二耐磨层、防水层、纳米涂层通过热压合紧密连接,增加伞面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软管置于中空内腔内的一端与支撑杆之间通过回弹弹簧连接,所述软管具有可变形能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置于中空内腔内的一端与支撑杆之间通过回弹弹簧连接,软管具有可变形能力,软管变形后在回弹弹簧的作用下,拉伸进入中空空腔中,使软管便于收纳,且通过回弹弹簧作用使软管弯曲成圈后绑在肩膀上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件设有与支撑杆适配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件设置有与支撑杆适配的卡槽,通过卡槽将卡件卡接在支撑杆上,使连接稳固且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涂层为无色透明的涂料,涂料中设有纳米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涂层为无色透明的涂料,涂料中设置有纳米颗粒,使得外伞布具有耐冲击、光洁度高、抗老化性强,雨水粘附性低、防静电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雨伞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骨设有固定孔,所述伞骨通过纱线贯穿固定孔绑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伞骨设置有固定孔,伞骨通过纱线贯穿固定孔绑紧连接,纱线贯穿通过伞骨上的固定孔,将伞骨紧密连接在固定套中,使伞骨安装更加稳固,防止伞骨连接不稳随意松动,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面设有收纳带,收纳带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且与伞面通过纱线连接,所述收纳带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魔术贴适配的第二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伞面设置有收纳带,收纳带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且与伞面通过纱线连接,收纳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适配的第二魔术贴,通过收纳带便于将伞面收紧,使雨伞更加便于携带,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使收纳带连接更加方便,增加雨伞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软管弯曲成圈绑在肩膀上免去使用者用手撑伞,解放双手,通过卡件与支撑杆卡接使连接方便,通过回弹弹簧便于将软管收缩进中空空腔中,使软管收纳方便。

2、通过固定套便于伞骨的安装,固定套置于外伞布、内伞布,使安装稳固,保证伞骨不会与伞面分离,使结构更加稳固。

3、通过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增加伞面的耐磨性,通过外伞布上设置防水层增加伞面防水性,通过纳米涂层增加伞面的光泽性,降低雨水粘附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伞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伞面;11、外伞布;111、第二耐磨层;112、防水层;113、纳米涂层;12、内伞布;121、第一耐磨层;13、固定套;2、支撑杆;21、中空内腔;3、伞骨;31、固定孔;4、软管;5、卡件;51、卡槽;6、回弹弹簧;7、收纳带;71、第一魔术贴;72、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雨伞,包括伞面1、支撑杆2、以及伞骨3,支撑杆2设置有中空内腔21,支撑杆2设置有置于中空内腔21中的软管4,软管4的一侧设置有卡件5,软管4的一端置于中空内腔21中,卡件5与软管4通过卡接连接,通过卡件5与支撑杆2连接便于将软管4弯曲成圈,将软管4绑在人的肩部呈环绕状态进行支撑,可以免去手持雨伞,解放双手,使使用更加方便,伞面1包括外伞布11、内伞布12,外伞布11与内伞布12之间设置有固定套13,固定套13与外伞布11及内伞布12通过纱线连接,伞骨3置于固定套13内,通过固定套13便于伞骨3的安装,固定套13置于外伞布11、内伞布12,使安装稳固,保证伞骨3不会与伞面1分离,使结构更加稳固,内伞布12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121,外伞布1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耐磨层111,第二耐磨层111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112,防水层112的外侧面设置有纳米涂层113,第二耐磨层111、防水层112、纳米涂层113紧密压合,通过第一耐磨层121和第二耐磨层111增加伞面1的耐磨性,增加雨伞的使用寿命,通过防水层112增加伞面1的防水性,防止雨伞出现漏水渗水的现象,通过纳米涂层113耐冲击、光洁度高、抗老化性强,使雨水粘附性低,第二耐磨层111、防水层112、纳米涂层113通过热压合紧密连接,增加伞面1的使用寿命。

软管4置于中空内腔21内的一端与支撑杆2之间通过回弹弹簧6连接,软管4具有可变形能力,软管4变形后在回弹弹簧6的作用下,拉伸进入中空空腔中,使软管4便于收纳,且通过回弹弹簧6作用使软管4弯曲成圈后绑在肩膀上更加稳固。

卡件5设置有与支撑杆2适配的卡槽51,通过卡槽51将卡件5卡接在支撑杆2上,使连接稳固且方便。

纳米涂层113为无色透明的涂料,涂料中设置有纳米颗粒,使得外伞布11具有耐冲击、光洁度高、抗老化性强,雨水粘附性低、防静电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雨伞的使用寿命。

伞骨3设置有固定孔31,伞骨3通过纱线贯穿固定孔31绑紧连接,纱线贯穿通过伞骨3上的固定孔31,将伞骨3紧密连接在固定套13中,使伞骨3安装更加稳固,防止伞骨3连接不稳随意松动,影响使用。

伞面1设置有收纳带7,收纳带7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71,且与伞面1通过纱线连接,收纳带7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71适配的第二魔术贴72,通过收纳带7便于将伞面1收紧,使雨伞更加便于携带,通过第一魔术贴71与第二魔术贴72使收纳带7连接更加方便,增加雨伞使用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