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背包肩带长度的调节机构及包括其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8191发布日期:2021-06-18 16:0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节背包肩带长度的调节机构及包括其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背包肩带长度的调节机构及具有所述调节机构的背包,特别是调节背包肩带与使用者肩膊之间的距离。



背景技术:

有研究显示,选错背包、背背包姿势不正确,都容易造成腰酸背痛、脊柱劳损、肩颈酸痛。特别是小童每天上学需要背书包上学,要是不正视上述问题,很可能影响发育及影响脊柱健康。

一个适合使用者的背包或书包,应该是肩带宽阔让背包重量平均分配在两个肩膊上。而且,合适使用者身躯长度的背包肩带长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肩带过长,背包后坠没有紧贴背部,肩膀要用力才能稳定背包,令斜方肌受压。但是,如果肩带过短,会影响肩颈部的血液循环,或压榨到手臂神经,会对肩膀、手臂形成过度的压榨。因此,要选择具有合适使用者身躯长度肩带的背包是十分重要的。理想的肩带长度应是尽量让背包肩带顶端靠近使用者肩膊且让背包重量贴近盆骨位置附近,让使用者上身身体平均分担背包重量。

可是,在现今市场上,这类可调节肩带长度的背包种类很少。即使有类似功能的,调节肩带长度的操作方法烦复且不耐用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耐用安全的调节机构及包括该调节机构的背包,让使用者调节背包肩带长度至合适自身躯干长度。至少,本实用新型为公众提供一种替代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背包肩带长度的调节机构,其包括:底部构件,其具有长状的腔体,所述底部构件沿所述腔体长度提供第一凹凸构件;传动杆,沿其长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腔体中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底部构件,所述传动杆于所述第一端连接手柄,所述手柄被配置适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随着所述手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所述传动杆在所述腔体中轴向转动;滑动件,于其远离所述腔体方向的第一表面连接背包肩带,所述滑动件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底部构件使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凹凸构件的长度来回滑动;延伸件,所述延伸件被构造成可被所述第一凹凸构件接收,所述延伸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并被容纳在所述腔体中,所述延伸件靠近所述传动杆并随着所述传动杆的轴向转动沿所述第一凹凸构件的方向来回地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延伸件远离所述第一凹凸构件使所述延伸件未被所述第一凹凸构件接收,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凹凸构件的长度来回移动而调节背包肩带的长度;所述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延伸件靠近所述第一凹凸构件使所述延伸件被所述第一凹凸构件接收,使所述滑动件相对于底部构件的位置被保持而使背包肩带的长度被保持。

优选地,所述底部构件具有至少一对所述第一凹凸构件,所述至少一对所述第一凹凸构件以彼此相对的方式沿所述腔体的长度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凹凸构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尺寸及形状被构造成可接收所述延伸件。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方向的第二表面具有腔室以容纳所述延伸件和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传动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腔室由从所述第二表面延伸的围壁所限定,其中所述围壁包括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延伸件的位置以允许所述延伸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凹凸构件,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传动杆的位置以允许所述传动杆于所述第二开口间作轴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室的所述围壁外侧具有一对指状结构,所述指状结构被构造成可插入所述底部构件的一对沿所述腔体长度设置的一对轨道使所述滑动件活动地连接所述底部构件并可沿着所述第一凹凸构件的长度来回滑动。可选地,至少一条所述底部构件的所述一对轨道提供第二凹凸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凹凸构件与所述第二凹凸构件以一体成形的方式被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手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传动杆的朝向所述底部构件的第一表面的阔度为x1,当所述手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传动杆的朝向所述底部构件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阔度为x2,其特征在于所述x1大于所述x2。所述调节机构具有一对所述延伸件容纳于所述腔室内,当所述手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一对所述延伸件以x1的距离相隔,当所述手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一对所述延伸件以x2的距离相隔。当移动所述手柄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传动杆挤压所述一对所述延伸件,使所述一对所述延伸件穿过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腔室的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第一凹凸构件使所述一对所述延伸件被所述第一凹凸构件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壁包括一对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彼此相对的垂直壁及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彼此相对的水平壁,所述第二开口的阔度为所述x1以允许所述传动杆于所述第二开口间作轴向转动。

有利地,延伸件包括: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靠近所述传动杆;第二片材,所述第二片材具有通孔;柱,所述柱具有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片材的表面,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通孔穿过所述第二片材,所述第二端的尺寸及形状被构造成可被所述第一凹凸构件的所述凹部接收,其中,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之间被弹性件和一部分的所述柱相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调节机构的背包,其具有以下结构:如上述组装的调节机构缝纫到背包外向的背壁(即朝使用者背部的表面),其中,底部构件的第二表面紧贴背包外向的背壁。背包肩带靠近肩膀的一端连接到组装的调节机构的滑动件的第一表面,背包肩带的另一端则连接到背包靠近其底部的部分,使背包肩带与背包背壁形成使用者可穿戴的部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背包还包括布料覆盖大部分已缝纫到背包外向背壁的调节机构,使该大部分的调节机构不外露于肉眼看得见的地方,其中,只有调节机构的手柄部分或包括手柄的底部构件的上腔体部分部分外露。这样的结构不单提高背包的美观性,更可供使用者随心所欲地因应自身躯杆长度或需要通过手柄调节肩带长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背包还包括布料覆盖外露的手柄部分或包括手柄的底部构件的上腔体部分部分,进一步提高背包的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公开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调节机构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底部构件、第一凹凸构件、第二凹凸构件、接收部、传动杆、手柄、滑动件、延伸件、覆盖件在工业生产中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聚合物材料可选但不限以下材料:聚苯乙烯共聚物(gp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abs),尼龙,聚甲醛(pom),醋酸盐,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tpe-a),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氨酯(pu),或上述材料的组合。进一步优选地,底部构件、第一凹凸构件、第二凹凸构件、接收部以一体式注塑成形的方法生产,或当中某些部分以一体式注塑成形的方法生产。当然,基于生产效益目的,底部构件、第一凹凸构件、第二凹凸构件、接收部可以不同步骤各自生产。

附图说明

现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以参照附图,当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构件的不同视图,其中图1a是正视图;图1b是正面立体图;图1c是底视图;图1d是俯视图;图1e是右侧视图;图1f是背视图;图1g是背面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杆的不同视图,其中图2a是正面立体图;图2b是正视图;图2c是背视图;图2d是左侧视图;图2e是右侧视图;图2f是俯视图;图2g是底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不同视图,其中图3a是正视图;图3b、图3c是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3d是左侧视图;图3e是底视图;

图3f是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不同视图,其中图4a、图4b是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4c是背视图;图4d是俯视图;图4e是左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延伸件的不同视图,其中图5a、图5b是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5c是正视图;图5d是底视图;图5e是左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延伸件的第二片材的不同视图,其中图6a是正视图,图6b是正面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覆盖件的不同视图,其中图7a、图7b是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延伸件安装在滑动件内的操作示意图,其中图8a示出延伸件未延伸出第一小腔室;图8b示出延伸件延伸出第一小腔室;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杆于滑动件内的转动的示意图,其中图10a示出延伸件未延伸出第一小腔室;图10b示出延伸件延伸出第一小腔室;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手柄处于第一位置且延伸件未被第一凹凸构件接收;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手柄处于第二位置且延伸件被第一凹凸构件接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描述本实用新型,即用于调节背包肩带长度的调节机构及包括所述调节机构的背包。应理解的是,当使用者穿戴背包时,调节机构朝向使用者背部的一面为调节机构的前面,调节机构朝向/靠近使用者头颅的一侧为调节机构的上侧或顶侧,调节机构朝向使用者右臂的一侧为调节机构的左侧。依一般理解,本文中使用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水平、竖直/垂直”,“高、低”的用语表示相对方向或位置。

图1a-g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底部构件100,该底部构件100呈板形。当使用者穿戴背包时,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朝向使用者背部,亦即限定第一表面100a为底部构件100的前面或上面。当使用者穿戴背包时,调节机构朝向使用者右臂的一侧为调节机构的左侧,亦即如图1a所示的底部构件100的左侧。当使用者穿戴背包时,调节机构朝向/靠近使用者头颅的一侧为调节机构的上侧或顶侧,亦即如图1a所示的底部构件100的上侧或顶侧。从图1a、1b、1g可看见,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具有呈长状的腔体102,腔体102具有一定的深度从第一表面100a往第一表面100a下方延伸。图1a、1b示出腔体102包括上腔体部分102a和下腔体部分102b,于下腔体部分102b的左右垂直侧可见一对第一凹凸构件104呈“u”形状沿下腔体部分102b的长度设置,第一凹凸构件104包括凹部104a和凸部104b。如图1a、1b所示,底部构件100于上腔体部分102a提供接收部112。接收部112包括上片材112a,下片材112b,及在上片材112a与下片材112b之间的槽112c。从图1c所示,第一表面100a往上延伸(即垂直于底部构件100板面的方向朝向使用者背部)形成台阶106。台阶106与第一表面100a之间的距离限定轨道108。从图1c、1d、1e可看见,轨道108于第一凹凸构件104的位置附近沿下腔体部分102b边缘的长度设置。如图1a、1b所示,轨道108还沿其长度提供包括凹部110a和凸部110b的第二凹凸构件11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凹凸构件104的凸部104b和第二凹凸构件110中的凸部110b以相反方向排列。在该实施例中,底部构件100的左右侧具有相同的轮廓。

图2a-g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传动杆200。从图2a-2e可看见,传动杆200呈长柱状,且具有第一端200a和第二端200b。该实施例的传动杆200的长柱横切面呈椭圆形,因此传动杆200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的阔度可因应传动杆200的轴向运动状态而有不同。如图2b、2c所示,传动杆200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长柱阔度为x1。随传动杆200作90°的轴向运动,如图2d、2e所示,传动杆200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长柱阔度为x2,其中x1比x2要阔。图2f示出第一端200a具有方形的外周。图2g示出第二端200b具有圆形的外周。

图3a-f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手柄300。从图3a-3c可看见,手柄300包括上部分300a和下部分300b,其中上部分300a较下部分300b阔。上部分300a提供呈方形的通孔302,及沿上部分300a外侧提供一对突出物304和306。突出物304和306的大小对应于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112的槽112c阔度。如图3a所示,一对突出物304和306分别呈大致45°的距离沿手柄300长度的中轴线设置,即一对突出物304和306呈直角90°的相隔。图3c、3e示出下部分300b的下方提供锯齿状物308以增强使用者的手感。

图4a-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滑动件400。图4a-4b分别示出滑动件400具有第一表面402a和第二表面402b。如图4b所示,第二表面402b具有从其表面垂直往外延伸的围壁,该围壁限定腔室404。如图4c所示,腔室404由彼此相对的垂直壁406a、406b和彼此相对的水平壁406c、406d所限定。该腔室404包括第一小腔室404a、第二小腔室404b、第三小腔室404c。彼此相对的垂直壁406a、406b包括一对具有第一开口408(参考图4b、4e)。彼此相对的水平壁406c、406d包括一对具有呈半圆形的第二开口410(参考图4b、4d)。第二开口410的阔度大致相当于传动杆200长柱阔度x1(参考图2b、2c)。如图4b、4c所示,第二表面402b沿该垂直壁406a、406b的方向有一对指状结构412,该指状结构412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各自靠近在垂直壁406a、406b。

图5a-5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延伸件500。如图5c所示,延伸件500包括第一片材502、柱506。所述柱506具有第一端506a和远离所述第一端506a的第二端506b,第一端506a连接第一片材502的第一表面502a。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片材502沿柱506的方向提供一对向外延伸的腿部结构508、510。延伸件500的高度h1相当于滑动件400的第一小腔室404a和第二小腔室404b的阔度h1(如图4c所示)。

图6a-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第二片材504,第二片材504具有呈圆形的通孔504a。

图7a-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覆盖件700。覆盖件700的形状和轮廓相应于底部构件100的腔体102的上腔体部分102a。覆盖件700的外表面有呈半圆的向外隆起部分,该向外隆起部分具有呈半圆轨迹的槽702。

将通过下面的说明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组装。

如图1a、1b所示的实施例,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具有呈长状的腔体102。腔体102由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向下延伸的围壁所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腔体”,亦应理解为传动杆200于底部构件100的活动空间,而非限定于如本说明书中所示的由第一表面100a往底部构件100下方延伸的空间。

手柄300于传动杆200的第一端200a与传动杆200连接,其中,手柄300的上部分300a通过通孔302与传动杆200的第一端200a连接。通孔302的尺寸与形状被构造成对应于传动杆200的第一端200a的外周。如图3a所示,通孔302的形状为方形,其配合对应于如图2f所示的传动杆200的第一端200a的方形外周。相似地,底部构件100的凹部102c被构造成能容纳于传动杆200的第二端200b。如图1g所示,凹部102c的形状为半圆形,其配合对应于如图2g所示的传动杆200的第二端200b的圆形外周。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302的形状为其他形状,如圆形或三角形。因此,本说明书公开的通孔302的形状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只要通孔302的形状能适于组装至传动杆200第一端200a的外周形状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同样地,传动杆200第一端200a的外周形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圆形或三角形。因此,本说明书公开的传动杆200第一端200a的外周形状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只要传动杆200第一端200a的外周形状能适于组装至,通孔302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300和传动杆200可一体成型。

传动杆200,沿其长度的第一端200a和第二端200b在腔体102中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底部构件100,其中,传动杆200第一端200a被容纳于上腔体部分102a的接收部112,传动杆200第二端200b被容纳于下腔体部分102b的凹部102c(凹部102c,请参考图1e及1f)。由于手柄300与传动杆200连接,且传动杆200可在腔体102中轴向转动,因此手柄300也可在上腔体部分102a中作轴向转动。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手柄300的下部分300b使手柄300作轴向转动,即手柄300被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驱动传动杆200在腔体102中的轴向转动。具体地,所述手柄300被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意思是指传动杆200在所述腔体102中轴向转动时,手柄300的突出物304或306分别被容纳在接收部的槽112c中。在一些实施例的组装中,手柄300的突出物306对准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的槽112c,使传动杆200具有阔度x2的一侧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通过上述的组装方式,当该实施例的手柄300作轴向运动而使突出物304对准槽112c时,传动杆200具有阔度x1的一侧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在另一些实施例的组装中,手柄300的配置可使其突出物306对准槽112c,传动杆200具有阔度x1的一侧可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当手柄300作轴向运动而使突出物304对准槽112c时,传动杆200具有阔度x2的一侧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

根据图4c所示,滑动件400于其第二表面402b提供腔室404,其中腔室404包括第一小腔室404a、第二小腔室404b、第三小腔室404c。第一小腔室404a和第二小腔室404b分别用于容纳如图5所示的延伸件500和如图6所示的第二片材504。因此,位于垂直壁406a、406b的第一开口408的形状及尺寸被构造成适于容纳延伸件500的柱506,且第一开口408于垂直壁406a、406b的位置对应于延伸件500的延伸活动。第三小腔室404c用于容纳部分的传动杆200。因此,位于水平壁406c、406d的第二开口410被构造成适于容纳传动杆200的柱体部分,且第二开口410的阔度大致相当于传动杆200长柱阔度x1(参考图2b、2c),从而允许传动杆200于第二开口410间作轴向转动。

图5c所示的延伸件500包括第一片材502,具有第一端506a和远离所述第一端506a的第二端506b的柱506,其中,第一端506a于第一片材502的第一表面502a连接第一片材5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片材502、柱506、腿部结构508、510可一体成型。另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实际需要或生产上的便利,第一片材502、柱506、腿部结构508、510可以是不同的部件组装而成。

图6所示的第二片材504的通孔504a被构造成适于容纳延伸件500的柱50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504a的形状为其他形状,如圆形或三角形。因此,本说明书公开的通孔504a的形状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只要通孔504a的形状能适于容纳延伸件500的柱506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

图8是延伸件500、第二片材504、弹性件512组装在第一小腔室404a的示意图。从图8a所示,在第一小腔室404a中,延伸件500的第一片材502靠近所述传动杆200(未示出),延伸件500的柱506的第二端506b通过第二片材504的通孔504a穿过第二片材504靠近第一开口408,第一片材502与第二片材504之间被弹性件512和一部分的柱506相隔,其中弹性件512围绕住所述一部分的柱506。如图5c及图8所示,由于延伸件500具有一对后外延伸的腿部结构508、510,因此延伸件500于第一小腔室404a内通过腿部结构508、510支撑延伸件500于第一小腔室404a内,防止延伸件500于第一小腔室404a内有不必要的移动或松脱。在图8a的配置中,延伸件500的第二端506b被第一开口408所接收。在图8b的配置中,延伸件500在第一小腔室404a受压力900施加,使得弹性件512受压及延伸件500往开口408的方向延伸,延伸件500的柱506的第二端506b伸出越过第一开口408。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件500、第二片材504、弹性件512可是以金属为基础以工业方法所制成。另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件500是金属所制,其中如附图所示的柱506和弹性件512可以被弹簧片所取代,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用弹簧片提供在工业上组装的便利。因此,本说明书公开的延伸件500的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技术人员能想象到的其他方法使其在滑动件400内作延伸运动的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

如图4所示的滑动件400可于第一小腔室404a和第二小腔室404b分别以上述的方式容纳一件延伸件500,其以背对的方式设置。如上所述的组装后的滑动件400和延伸件500可一同组装至已组装传动杆200、手柄300的底部构件100(手柄300的突出物306对准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的槽112c),其中,滑动件400的第二表面402b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滑动件400的第三小腔室404c对应于传动杆200,使部分传动杆200被容纳在第三小腔室404c内,滑动件400的指状结构412分别沿腔体102的长度插入底部构件100的轨道108。通过此组装方式,具有已组装延伸件500的滑动件400可沿腔体102的长度上下来回滑动。

底部构件100、传动杆200、手柄300、滑动件400、延伸件500如上所述的连接后,覆盖件700可放于底部构件100的上腔体部分102a,其中手柄300下部分300b随覆盖件700的槽702向外伸出。覆盖件700然后可以如螺丝一类的固定部件以固定连接覆盖件700至底部构件100。在上述实施例中,手柄30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是在槽702中以呈半圆形的轨迹运动从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当手柄300处于第一位置,滑动件400可沿着第一凹凸构件104的长度来回移动而调节背包肩带的长度,当手柄300处于第二位置,滑动件400相对于底部构件100的位置被保持而使背包肩带的长度被保持。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凹凸构件104可因应应用需要或生产需要呈现不同形状,而非限定于如本说明书中所示的凹凸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第一凹凸构件,亦应理解为一部件配合延伸件500及滑动件400后,可提供允许调教书包肩带长度的技术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凸构件104包括凹部104a和凸部104b以连续轮流交替的方式沿腔体102长度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凸构件104包括凹部104a和凸部104b以非连续轮流交替的方式沿腔体102长度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凸构件104包括凹部104a和凸部104b以非连续不规则的方式沿腔体102长度排列。

图9示出如上述组装后的调节机构供参考,其中,手柄300的突出物304对准槽112c,传动杆200具有x1阔度的一面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如图9所示,覆盖件700固定连接底部构件100后,其在功能上可防止滑动件400滑出轨道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背包具有以下结构。如上述组装的调节机构缝纫到背包外向的背壁(即朝使用者背部的表面),其中,底部构件100的第二表面100b紧贴背包外向的背壁。背包肩带靠近肩膀的一端连接到组装的调节机构的滑动件400的第一表面402a,背包肩带的另一端则连接到背包靠近其底部的部分,使背包肩带与背包背壁形成使用者可穿戴的部分。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背包还包括布料覆盖大部分已缝纫到背包外向背壁的调节机构,使该大部分的调节机构不外露于肉眼看得见的地方,其中,只有调节机构的手柄300部分或包括手柄300的底部构件100的上腔体部分102a部分外露。这样的结构不单提高背包的美观性,更可供使用者随心所欲地因应自身躯杆长度或需要通过手柄300调节肩带长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背包还包括布料覆盖外露的手柄300部分或包括手柄300的底部构件100的上腔体部分102a部分,进一步提高背包的美观性。

优选地,底部构件100、第一凹凸构件104、第二凹凸构件110、接收部112、传动杆200、手柄300、滑动件400、延伸件500、覆盖件700在工业生产中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聚合物材料可选但不限以下材料:聚苯乙烯共聚物(gp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abs),尼龙,聚甲醛(pom),醋酸盐,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tpe-a),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氨酯(pu),或上述材料的组合。进一步优选地,底部构件100、第一凹凸构件104、第二凹凸构件110、接收部112以一体式注塑成形的方法生产,或当中某些部分以一体式注塑成形的方法生产。当然,基于生产效益目的,底部构件100、第一凹凸构件104、第二凹凸构件110、接收部112可以不同步骤各自生产。

将通过图10-12及下面的说明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操作。为清楚起见,滑动件400未有显示在图10-12中。

图10a、10b所示的传动杆200、一对延伸件500分别容纳在第三小腔室404c、第一小腔室404a和第二小腔室404b中,其中一对延伸件500以其背对的方式设置。

如图10a和图11所示的配置中,手柄300的突出物306对准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的槽112c,一对延伸件500以大致为x2的距离相隔(即传动杆于图2d、2e的阔度),传动杆200具有阔度x2的一侧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如图10a所示,延伸件500的弹性件512处于放松的状态,延伸件500的第二端506b未延伸出第一开口408,因此,滑动件400可沿着第一凹凸构件104的长度来回移动而调节背包肩带的长度。如图10a所示的实施例,当使用者穿戴背包时需要较长的背包肩带长度时,使用者移动滑动件400往上的方向,背包肩带的长度因而被伸长。相反,当使用者穿戴背包时需要较短的背包肩带长度时,使用者移动滑动件400往下的方向,背包肩带的长度因而被缩短。

当使用者需要固定背包肩带长度时,使用者转动手柄300(在图10a的实施例中将手柄往左拨)。在手柄转动的过程中,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的槽112c的手柄300突出物306移开,由手柄300突出物304代替对准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的槽112c。由于图10a的实施例的传动杆200的长柱横切面呈椭圆形,因此在手柄300的突出物304和306分别对准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的槽112c的过程中,传动杆200的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的长柱阔度会由x2改变为x1,从而施加压力900至延伸件500(如图10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杆200长柱横切面可因应应用需要或生产需要呈现不同形状,如长方形或是不规则的形状,而非限定于如本说明书中所示的椭圆形。只要传动杆作轴向运动时传动杆的长柱横切面转动能驱动延伸件500作延伸,该传动杆的长柱横切面形状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

如图10b和图12所示的配置中,一对延伸件500以大致为x1的距离相隔(即传动杆于图2b、2c的阔度),传动杆200具有阔度x1的一侧朝向底部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0a。在此配置中,延伸件500的弹性件512处于按压的状态,延伸件500的第二端506b往第一凹凸构件104的方向延伸出第一开口408,使延伸件500的柱506的第二端506b被第一凹凸构件104的凹部104a所接收,因此,滑动件400相对于底部构件100的位置被固定,背包肩带的长度也因此而被固定。

在手柄300的突出物304和306分别对准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112的槽112c的过程中,手柄300的上部分300a的突出物304和306分别与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112的槽112c摩擦,从而发出伴随有“哒”声响,以便提供指示予使用者有关调节机构的使用状态,即滑动件400可否沿着第一凹凸构件104的长度来回移动而调节背包肩带的长度。突出物304和306与底部构件100的接收部112的槽112c摩擦还提供了另一技术好处,这可避免了手柄300在使用时作出不必要的移动,其在功能上可提供如固定配件的技术效果以固定手柄300的使用位置,特别是当使用者在穿戴背包后,手柄300应处于第二位置以固定背包肩带的长度,手柄300不会因为使用者在穿戴背包后的摇晃或动作而使手柄30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而使背包肩带的长度突然被伸长或缩短,提供了调节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在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过程中,设计了一种用于调节背包肩带长度的调节机构及包括其的背包,其具有使用舒适的、操作简单好处的同时,更在生产上兼顾了具有成本效益、和耐用的好处。然而,这些要求在本质上往往视为互排斥的。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功能,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在分开的实施方案的内容描述的,可以组合提供在单一的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特征,其中,为了简洁起见,在单一的实施方案的内容描述的,也可以分别或以任何适当的次组合中提供。但应指出的是,实施例的某些特征是通过非限制性的例子来说明。此外,为了简洁起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未有在上述说明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