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泳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8377发布日期:2021-06-29 23:2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训练泳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泳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训练泳衣。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通常会选择去海边度假并游泳,于是泳衣作为海滩或者水中运动时的专用服装,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

在游泳训练时,为了划水阶段的手感,增加游泳技术,许多选择佩戴了手蹼用来进行练习,但是上岸后想要手指活动需要将手蹼进行拆卸,这样需要找地方将手蹼进行放置,降低了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泳衣,利用衣袖形成的手蹼状结构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游泳练习,且在上岸时不需要进行拆卸分离,提高使用者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训练泳衣,包括衣身和衣袖以及肩带,其衣袖与衣身相分离,所述衣袖套设在手臂上,所述衣袖上设置有固定衣袖位置的调节件,所述衣袖远离肩带一端的袖口通过拉链进行闭合,所述衣袖朝向手心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件,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手指之间,所述衣袖朝向手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件,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连接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下水活动时,通过调节件改变衣袖位置,使得手部完全进入衣袖内,接着利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之间配合,使得衣袖分别朝向手心和手背的一侧相连接,且手指之间会因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作用下分隔开,使得手掌保持展开状态,接着通过拉链关闭袖口,使得衣袖形成手蹼状的结构,利用衣袖形成的手蹼状结构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游泳练习,且在上岸时不需要进行拆卸分离,提高使用者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链的拉头上设置有拉动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衣袖袖口处被拉链封闭时,使用者可隔着衣袖将手指伸入至拉动环内拉动拉头,从而提高使用者操作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子按扣,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母按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子按扣和母按扣,可以方便使用者连接衣袖分别朝向手心和手背的两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衣袖上,所述调节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所述衣袖上固定连接母魔术贴,所述衣袖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均与衣袖相连接,所述限位带和衣袖之间形成使调节带穿过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衣袖的位置时,利用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使得调节带的一端不与衣袖连接,使得调节带不会对衣袖进行束紧,拉动衣袖从而改变衣袖的位置,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再次利用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使得调节带与衣袖连接,从而固定衣袖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身亲肤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纤维束编织而成,所述纤维束包括抗菌纤维和保暖纤维,所述抗菌纤维螺旋缠绕在保暖纤维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抗菌纤维和保暖纤维之间的结构,能使得纤维束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抗菌层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纤维呈中空纤维结构,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炭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纤维结构可以增加位于纤维束内的静止空气,使得能提高抗菌层的保暖效果,且竹炭纤维具有透气和抗菌抑菌的特点,使得减少泳衣上细菌的滋生,提高穿着卫生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远离衣身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硅胶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凸起可以增加身体与衣身之间的间隙,从而加快水的流动,减少位于泳衣内的水,增加泳衣的排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可利用子按扣和母按扣的配合,使得衣袖分别朝向手心和手背相连接,使得手掌保持展开状态,接着利用拉动环拉动拉头,使得衣袖袖口处封闭,使得衣袖形成手蹼状的结构,利用衣袖形成的手蹼状结构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游泳练习,且在上岸时不需要进行拆卸分离,提高使用者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训练泳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衣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衣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身;2、肩带;3、衣袖;4、抗菌层;5、纤维束;6、抗菌纤维;7、保暖纤维;8、硅胶凸起;9、子按扣;10、母按扣;11、拉链;12、拉动环;13、调节带;14、限位带;15、子魔术贴;16、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训练泳衣,如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包括衣身1和衣袖3以及肩带2,其衣袖3与衣身1相分离,衣袖3套设在手臂上,且衣袖3上设置有固定衣袖3位置的调节件,其中衣身1亲肤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4,抗菌层4由纤维束5编织而成,纤维束5包括抗菌纤维6和保暖纤维7,抗菌纤维6螺旋缠绕在保暖纤维7外侧,利用抗菌纤维6和保暖纤维7之间的结构,能使得纤维束5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抗菌层4的整体强度,其中保暖纤维7呈中空纤维结构,抗菌纤维6为竹炭纤维,中空纤维结构可以增加位于纤维束5内的静止空气,使得能提高抗菌层4的保暖效果,且竹炭纤维具有透气和抗菌抑菌的特点,使得减少泳衣上细菌的滋生,提高穿着卫生安全性,其中抗菌层4远离衣身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硅胶凸起8,硅胶凸起8可以增加身体与衣身1之间的间隙,从而加快水的流动,减少位于泳衣内的水,增加泳衣的排水效果。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衣袖3朝向手心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件,若干个第一连接件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手指之间,衣袖3朝向手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件,若干个第一连接件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连接位置相对应,第一连接件包括子按扣9,第二连接件包括母按扣10,且母按扣10和子按扣9拆卸连接,利用子按扣9和母按扣10,可以方便使用者连接衣袖3分别朝向手心和手背的两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当子按扣9和和母按扣10连接时,手指之间会因为子按扣9和母按扣10的作用下分隔开,使得手掌保持展开状态,其中衣袖3远离肩带2一端的袖口通过拉链11进行闭合,当袖口通过拉链11进行封闭时,使得衣袖3形成手蹼状的结构,利用衣袖3形成的手蹼状结构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游泳练习,且在上岸时不需要进行拆卸分离,提高使用者便利性,其中拉链11的拉头上设置有拉动环12,两个衣袖3袖口处被拉链11封闭时,使用者可隔着衣袖3将手指伸入至拉动环12内拉动拉头,从而提高使用者操作便利性。

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件包括调节带13,调节带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衣袖3上,调节带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15,且衣袖3上固定连接母魔术贴16,其中衣袖3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带14,限位带14的两端均与衣袖3相连接,限位带14和衣袖3之间形成使调节带13穿过的空间,使用者可利用子魔术贴15和母魔术贴16的配合,改变调节带13对衣袖3的束紧,从而改变衣袖3的位置,利用限位带14可以限制调节带13的滑动方向,增加调节衣袖3位置时的稳定性。

当需要下水进行游泳时,利用子魔术贴15和母魔术贴16,使得调节带13的一端不与衣袖3连接,使得调节带13不会对衣袖3进行束紧,拉动衣袖3从而改变衣袖3的位置,使得手部完全进入衣袖3内,再次利用子魔术贴15和母魔术贴16使得调节带13与衣袖3连接,从而固定衣袖3的位置,利用子按扣9和母按扣10的配合,使得衣袖3分别朝向手心和手背相连接,使得手掌保持展开状态,接着利用拉动环12拉动拉头,使得衣袖3袖口处封闭,使得衣袖3形成手蹼状的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