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5007发布日期:2021-10-24 09:1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无线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吹风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有线吹风机,在日常使用时,电源线易容缠绕手臂或其他物体,使用不方便;另外,使用有线吹风机时必须通过插头插接于市电插座,使得有线吹风机的使用场景有限,即大多只能局限于室内使用,并且当停电时则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无线吹风机。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吹风机,包括风筒、连接于所述风筒的手柄、充电电池组件、风机组件,以及主控板,所述风筒设有出风通道,所述手柄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通道,所述充电电池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筒的出风通道内的至少一个充电电池,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手柄内的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风叶,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及所述电机,所述充电电池给所述电机及所述主控板供电,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叶旋转,使得气流进入所述进风通道经所述出风通道排出风筒。
5.优选地,还包括电池保护模块,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所述电池保护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电池保护模块用于保护所述充电电池。
6.优选地,还包括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包括插接部及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电池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柄末端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手柄插入所述插接部内,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充电插座给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7.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包括正极电片及负极电片,所述充电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所述充电插座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所述正极电片及负极电片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8.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座还包括感应开关,当所述手柄的充电接头与所述充电端子连接时,所述感应开关被触发而发送信号至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接收信号并控制所述充电端子具有电流输出。
9.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组件包括电芯支架,若干所述充电电池平行间隔地定位于所述电芯支架,若干所述充电电池串联。
10.优选地,所述电芯支架包括连接板及设于所述连接板的若干间隔的支撑柱,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定位环,若干所述充电电池分别定位于对应的定位环中。
11.优选地,所述电芯支架上设有定位件,所述主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件,使所述主控板平行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
12.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平行于所述风筒的中心轴线。
13.优选地,所述手柄垂直于所述风筒,所述进风通道正对所述充电电池。
14.优选地,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的发热模组,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于所述发热模组。
15.优选地,所述发热模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组件的发热模块支架及缠绕于所述发热模块支架上的发热模块,所述发热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无线吹风机处于热风模式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组件给所述发热模块供电。
16.优选地,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的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邻近所述发热模块,以用于测量所述发热模块附近的热气流的温度,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温度探头检测到所述热气流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发热模块停止发热和/或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17.优选地,在所述电机的工作过程中,所述主控板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的电压值低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发热模组停止发热及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18.优选地,在所述充电插座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所述主控板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的电压值高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充电插座停止对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19.优选地,当所述充电电池处于充满电状态时,所述主控板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的电压值低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禁止被充电或放电。
20.优选地,当所述主控板检测到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禁止被充电或放电。
21.优选地,所述无线吹风机在热风模式时,当所述主控板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的电压值低于第四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发热模组停止发热,所述电机继续工作。
22.优选地,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的开关模组,所述主控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开关模组发出的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电机和/或发热模组的工作状态。
23.优选地,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充电电池的电量及充电状态。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吹风机的充电电池能给电机及主控板供电,使用时,主控板控制所述电机驱动风叶旋转而形成的气流自进风通道进入电吹风,再经出风通道排出风筒,以供用户使用。因此,无线吹风机不需要使用电源线连接于市电插座,不存在电源线缠绕手臂或其他物体的情况;另外,由于无线吹风机内设有充电电池,因此,用户可以在户外等没有市电插座的场景使用,使用场景广泛;且在市电停电时也可以使用,即无线吹风机不受市电的影响,使用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电吹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的无线吹风机的电吹风与充电插座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8.图3是图1中的无线吹风机的电吹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3中的电吹风的手柄的立体结构部分分解示意图;
30.图5是图4中的电吹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图4中的电吹风的手柄的进一步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32.图7是图6中的无线吹风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图4中的电吹风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34.图9是图8中的电吹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35.图10是图9中的电吹风的主壳体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1是图10中的主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2是图9中的电吹风的拨动键的放大图;
38.图13是图9中的电吹风的风机组件的放大图;
39.图14是图4中的电吹风的滤网的放大图;
40.图15是图8中的充电电池组件与发热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41.图16是图15中的充电电池组件与发热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17是图15中的充电电池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43.图18是图17中的充电电池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19是图15中的发热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45.图20是图19中的发热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21是图3中的电吹风的立体剖视图;
47.图22是图2中的充电插座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48.图23是图2中的充电插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9.图24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吹风机的电路框图;
50.图25是图1中的电吹风使用时的气流移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3.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吹风机,其电吹风100及用于给电吹风100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座400。电吹风100包括风筒20、连接于风筒20的手柄30、充电电池组件50,风机组件60、发热模组80,以及主控板90,主控板90电连接于充电电池组件50、风机组件60及发热模组80。风筒20设有出风通道201,手柄30设有连通出风通道201的进风通道301。充电电池组件50包括设置于风筒20内的至少一个充电电池51、设于手柄30的末端的充
电接头52,以及连接于充电电池51与充电接头52之间的电线53。优选地,充电电池组件50包括多个充电电池51,这些充电电池51设于风筒20的出风通道201 内。风机组件60包括设于手柄30内的电机64及连接于电机64的风叶66。主控板90电连接于充电电池 51及电机64,充电电池51给电机64及主控板90供电。主控板90控制电机64驱动风叶66旋转,使得气流进入进风通道301经出风通道201排出风筒20。发热模组80设于出风通道201内,以给用户提供热气流。本实施例中,充电电池51为锂电池。
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吹风机的充电电池51能给电机64及主控板90供电,使用时,主控板90控制电机64驱动风叶66旋转而形成的气流自进风通道301进入电吹风100,再经出风通道201排出风筒20,以供用户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100不需要使用电源线连接于市电插座,不存在电源线缠绕手臂或其他物体的情况;另外,由于电吹风100内设有充电电池51,因此,用户可以在户外等没有市电插座的场景使用电吹风100,使用场景广泛;且在市电停电时也可以使用,即电吹风100不受市电的影响,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体验。
55.如图8-图11所示,风筒20包括中空的主壳体21、设于主壳体21前端的前壳22,以及设于主壳体21 后端的后盖24,出风通道201沿主壳体21的轴向贯穿所述主壳体21。本实施例中,主壳体21概呈圆筒结构,主壳体21的前端中部设有导风件210,具体地,导风件210是沿主壳体21的轴向朝出风通道201凹陷的半球形。主壳体21的前端于导风件210的周围设有连通出风通道201的出风口211。主壳体21于出风口 211的周围沿主壳体21的轴向向前端凸设卡环212,前壳22套接于卡环212。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前端指电吹风100正常使用时正对用户的一端,所述后端指电吹风100正常使用时背离用户的一端。
56.主壳体21的前端于卡环212的周围向前端凸设若干连接柱213,每一连接柱213沿其轴向开设锁固孔,连接柱213用于连接前壳22至主壳体21。主壳体21的前端于卡环212的周围向出风通道201内设有若干支撑柱214,每一支撑柱214沿主壳体21的轴向设有连接孔2140。支撑柱214用于连接充电电池组件50 至主壳体21。本实施例中,主壳体21的前端设有多个出风孔211,多个出风孔211沿卡环212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至少一圈。出风通道201的内周面靠近后端处设有若干定位条216,若干定位条216用于定位充电电池组件50;具体地,若干定位条216沿主壳体21的周向排列一圈。
57.如图8及图9所示,前壳22对应出风口211开设通风孔220,前壳22背离主壳体21的一侧设有第一吸附件221。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221为环形结构,第一吸附件221围设于通风孔220的周围。电吹风 100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前壳22的风嘴70。具体地,风嘴70包括风嘴壳体71及第二吸附件73,第二吸附件73设于风嘴壳体71面朝前壳22的侧面。风嘴壳体71沿其轴向开设出风通孔75,第二吸附件73围设于出风通孔75的周围。当风嘴70安装至风筒20时,第一吸附件221与第二吸附件73相互吸附使风嘴70 定位于风筒20,出风通孔75连通所述通风孔220。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221与第二吸附件73均为磁铁,第一吸附件221与第二吸附件73之间通过磁铁的导极相吸定位。
58.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221为铁环,第二吸附件73为磁铁;或者,第一吸附件221为磁铁,第二吸附件73为铁环。
59.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221为电连接于充电电池51的电磁铁,第二吸附件73为磁铁或铁块。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附件221一直电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使第一吸附件221保持磁性,方便第二吸附件73吸附至第一吸附件22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电吹风100还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吸附件221 是否与充电电池51电连接的开关,当需要使用风嘴70时,开通所述开关以使第一吸附件221具有磁性,方便第一吸附件221与第二吸附件73的吸附连接;当需要拆下风嘴70时,所述并关断开,以使第一吸附件221与充电电池5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第一吸附件221的磁性消失,方便取下风嘴70。
60.后盖24能连接于主壳体21的后端,以定位充电电池组件50至主壳体21内。具体地,后盖24包括盖板241及凸设于盖板241边缘的凸缘243,盖板241背离凸缘243的侧面设有若干沉头孔244。凸缘243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有定位槽246。后盖24还包括收容于定位槽246内的密封圈247及贴接于盖板241背离凸缘243的装饰片248。
61.电线53设置于手柄20的周壁内,具体地,手柄30的周壁设有线槽303,电线53容置于线槽303内,以避免电线53占用手柄30的进风通道301的空间。因此,电线53不会阻挡风机组件60产生的气流,使进风通道301保持顺畅,从而使电吹风100的风压更强劲和集中,工作效率更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62.本实施例中,手柄30包括连接于风筒21的柄体31、可拆卸地扣合于柄体31的手柄盖体33,以及套设于柄体31及手柄盖体33的套筒35,柄体31与手柄盖体33扣合后形成圆筒体。风机组件60被夹持于柄体31与手柄盖体33之间,电线53设于套筒35与柄体31和/或手柄盖体33之间。具体地,柄体31的外周面设有线槽303,线槽303沿柄体31的长度方向自其中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电线53容置于线槽303内,套筒35套设于柄体31外以定位电线53。
63.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柄盖体33的外周面也可以设有线槽,线槽从手柄盖体33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的另一端,电线53容置于线槽内,套筒35套设于手柄盖体33外以定位电线53。
64.在其他实施例中,柄体31和/或手柄盖体33的内周面沿进风通道301的延伸方向设有线槽,电线53 卡接于所述线槽内。
65.在其他实施例中,柄体31和/或手柄盖体33的周壁内沿进风通道301的延伸方向设有线槽,电线53 插设于所述线槽内。
66.本实施例中,柄体31的径向横截面为半圆环形,柄体31的内周面远离主壳体21一端设有定位槽312,定位槽312沿柄体31的周向延伸而穿通柄体31的两侧面,定位槽312用于定位风机组件60。柄体31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连接孔314。柄体31的末端设有尾框311,尾框311设有连通进风通道301的进风口315,即进风口315位于柄体31远离壳体21的一端。尾框311面朝盖体33的侧面设有卡接孔3110。
67.如图7及图9所示,电吹风100还包括电连接于主控板90的开关模组316,主控板90根据接收到的开关模组316发出的信号控制充电电池51、电机64和/或发热模组8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柄体31的内周面靠近壳体21处设有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 通过电线连接于主控板90。第一控制开关3161用于控制风机组件60的风量,即第一控制开关3161用于控制电机64的功率以调节风叶66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对风量的调节;第二控制开关3163用于控制发热模组80是否开启而发热,即第二控制开关3163用于控制发热模组80是否开启及调节发热模组80的功率,以实现对气流的温度的调节。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分别通过拨动键318驱动以实现对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的操作。
68.如图6至图9所示,柄体31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处分别设有相互间隔的导滑槽319,两个拨动键318分别插入对应的导滑槽319连接于第一控
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
69.如图8-图9及图12所示,每一拨动键318包括拨动片3180、设于拨动片3180其中一侧面的两个间隔的导滑钩3182,以及设于拨动片3180相对的另一侧面的防滑条3184。两个导滑钩3182分别插入柄体31 对应的两个导滑槽319,使拨动键318沿导滑槽319滑动地连接于柄体31,且两个拨动键318分别连接于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防滑条3184方便用户操作拨动键318。
70.如图6至图9所示,手柄盖体33的结构与柄体31的结构相似,具体地,手柄盖体33的径向横截面为半圆环形,手柄盖体33的内周面远离主壳体21一端设有定位槽332,定位槽332沿手柄盖体33的周向延伸而穿通手柄盖体33的两侧面,手柄盖体33用于定位风机组件60。手柄盖体33的两侧壁分别设有通孔 334。手柄盖体33的末端设有尾框331,尾框331设有连通进风通道301的进风口335,即进风口335位于手柄盖体33远离壳体21的一端。尾框331面朝柄体31的侧面设有卡接块3310。手柄盖体33的内周面靠近壳体21处设有两个抵顶片336,两个抵顶片336用于抵顶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每一抵顶片336平行于进风通道301的延伸方向,以降低抵顶片336对气流的阻挡。在其实施例上,抵顶片 336也可以省略,或者采用抵顶针取代抵顶片336,从而能进一步降低对气流的阻挡。
71.套筒35的周壁对应拨动键318设有连通套筒35的内腔的导槽350,拨动键318能在导槽350内滑动。套筒35的内周面远离主壳体21的一端设有连接环351,连接环351沿其周向设有卡槽352。
72.手柄30还包括尾盖36,尾盖36可拆卸地连接于柄体31和/或手柄盖体33末端,尾盖36设有进气孔 360;当尾盖36连接于柄体31和/或手柄盖体33时,进气孔360连通进风口315、335。具体地,尾盖36 为圆筒结构,尾盖36的周壁设有条形的若干进气孔360,这些进气孔360沿手柄30的周向排列。优选地,这些进气孔360沿手柄30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尾盖36面朝柄体31的端面设有卡接条362,卡接条362 沿尾盖36的周向延伸。尾盖36背离卡接条362的一端设有安装孔364,所述安装孔364用于固定充电接头 52。
73.优选地,尾盖36与柄体31和/或手柄盖体33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滤网37。本实施例中,滤网37为圆筒结构,滤网37可拆卸的设置于尾盖36与柄体31的尾框311和手柄盖体33的尾框311。如图14所示,滤网37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接于所述尾盖36,以使滤网37定位于尾盖36中。
74.请一并参阅图7-图9及图13,风机组件60还包括进风筒62,电机64及连接于电机64的风叶66,电机64及风叶66设于进风筒62内。当进风筒62被柄体31与手柄盖体33夹持时,风叶66的旋转轴心线与进风通道301的中心线共轴。进风筒62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定位凸块67,若干定位凸块67抵顶于柄体31 的内周面及手柄盖体33的内周面,以使风机组件60牢固定位于手柄30内。
75.如图8-图9及图15-图18所示,充电电池组件50还包括用于安装若干充电电池51的电芯支架55,若干充电电池51平行间隔地定位于电芯支架55,若干充电电池51串联。优选地,若干充电电池51沿电芯支架55的周向排列;进一步地,若干充电电池51沿电芯支架55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本实施例中,电芯支架55包括连接板550及设于连接板550的若干间隔的支撑柱551,若干支撑柱551与主壳体21的若干支撑柱214一一对应,每一支撑柱551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固定孔5510。相邻的两个支撑柱551之间设有定位环553,若干充电电池51
分别定位于对应的定位环553中。具体地,连接板550是圆形板,若干支撑柱 551沿连接板550的周向间隔排列,本实施例中,支撑柱551的数量为4根,即4根支撑柱551沿连接板 550的周向间隔排列;充电电池51的数量为6节;相邻的两根支撑柱551之间的定位环553概呈葫芦形,每一定位环553能定位两节间隔平行的充电电池51,即相邻的两根支撑柱551之间定位两节充电电池51。
76.电芯支架55上设有定位件555,定位件555用于连接主控板90。具体地,定位件555为自连接板550 沿平行于支撑柱551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周面沿其轴向设有定位槽5551。连接板550于邻近定位件555处设有定位孔5501,定位件555与定位孔5501用于共同固定主控板90至电芯支架55。电芯支架55远离连接板550的一端的中部设有连接件556,连接件556的四周设有交错的卡槽5562,发热模组80通过连接件556及卡槽5562固定于电芯支架55。连接板550背离支撑柱551的侧面设有若干固定柱 557,每一固定柱557沿其轴向设有固定孔5571。连接板550对应定位环553的内腔开设有开口558,连接板550背离支撑柱551的侧面于开口558的周围设有卡柱559。
77.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根支撑柱551之间也可以定位一节充电电池51或两节以上的充电电池 51,即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78.充电电池组件50还包括连接于若干充电电池51一端的若干第一连接片54及连接于若干充电电池51 相对的另一端的若干第二连接片56。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连接片54及每一第二连接片56均为镍片。若干第一连接片54及若干第二连接片56使若干充电电池51串联。每一第一连接片54开设有卡孔542。充电电池组件50还包括垫片57及保护模块58,垫片57设有位于其中部通孔571及位于四周的卡接孔573。本实施例中,保护模块58为片状结构,保护模块58设有位于其中部的通孔581、位于四周的卡接孔583 及位于一侧的两个定位孔585。主控板90的一端设有卡接片92,主控板90的一侧邻近卡接片92处设有插接片94。本实施例中,主控板90的一端设有间隔的两个卡接片92。主控板90通过电线连接于充电电池组件50、风机组件60及发热模组80。
79.电吹风100还包括连接于主控板90的电池保护模块96,电池保护模块96电连接于充电电池51与主控板90,电池保护模块90用于保护充电电池51。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模块96为电连接于主控板90的电路板,电池保护模块96用于对电吹风20内的充电电池51进行有效的保护,即防止对充电电池51的过充电保护、过度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及短路保护等。
80.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模块96也可以设置电吹风20的其他位置,如电芯支架55内,电池保护模块96通过电线连接于主控板90。
81.在其他实施列中,电池保护模块96也可以设置于充电插座400内。
82.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控板90设有电池保护电路模块,即直接将电池保护电路设置于主控板90中。
83.组装充电电池组件50时,将若干充电电池51分别插入电芯支架55的开口558内,使每一充电电池 51插设于对应的定位环553的内腔;将若干第一连接片54分别卡接于连接板550的卡柱559上,即每一卡柱559卡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片54的卡孔542中;将垫片57贴合于保护模块58面朝电芯支架55的侧面,再将保护模块58定位于连接板550,即每一卡柱559穿过对应的卡接孔573及卡接孔583,使保护模块58 固定于连接板550。将若干第二连接片56连接于若干充电电池51背离连接板550的端部。此时,若干充电电池51被固定于电芯支架
55,若干充电电池51串联。将主控板90安装至电芯支架55,具体地,将主控板90的两个卡接片92分别插接于连接板550的两个定位孔5501及保护模块58的两个定位孔585,且主控板90的插接片94卡接于定位件555的定位槽5551,以使主控板90固定于电芯支架55。此时,主控板 90平行于充电电池51的轴心线。
84.如图15-图16及图19-图20所示,发热模组80位于充电电池组件50一端,具体地,发热模组80包括连接于充电电池组件50的发热模块支架81及缠绕于发热模块支架81上的发热模块83,发热模块83电连接于主控板90。本实施例中,发热模块83为电连接于主控板90的发热丝。当无线吹风机处于热风模式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组件50给发热模块83供电,使发热模块83发热。具体地,发热模块支架81固定于电芯支架55远离连接板55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发热模块支架81包括交错连接的两个支撑板812及定位块815,每一支撑片81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卡口814,若干卡口814沿支撑片812的侧边排列。定位块815面朝发热模块支架81的侧面设有交错的卡接槽817,定位块815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818。
85.组装发热模组80至电芯支架55时,将发热模块83缠绕于发热模块支架81上,即发热模块83卡接于支撑板812的卡口814中。将发热模块支架81远离发热模块83的一端连接于电芯支架55,具体地,将支撑板812卡接于电芯支架55的卡槽5562内。将定位块815连接于电芯支架55的连接件556,具体地,支撑板812远离电芯支架55的一端卡接于定位块815的卡接槽817内,两个锁固件分别插入定位块815的连接孔818后锁固于电芯支架55的连接件556,使发热模块支架81固定连接于电芯支架55。
86.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15及图21,组装电吹风100时,将充电电池组件50和发热模组80的组合放置于主壳体21的出风通道201中,使若干支撑柱551与若干支撑柱214一一对接,若干锁固件如镙钉分别插入这些支撑柱214的连接孔2140锁固于对应的固定孔5510,以使充电电池组件50和发热模组80固定于主壳体21。此时,发热模组80靠近主壳体21的出风口211处,充电电池组件50及主控板90位于出风通道201 远离出风口211的一端,充电电池组件50及主控板90靠近发热模组80的一端正对进风通道301,每一充电电池51的轴向与进风通道301的延伸方向相交,优选地,充电电池51的轴向与进风通道301的延伸方向垂直,主控板90平行于进风通道301的延伸方向。因此,从进风通通道301流入出风通道201的气流其中一部分经充电电池51之间的间隙及主控板90外表面后穿过发热模组80,从出风口211排出;另一部分气流直接从进风通通道301穿过发热模组80后从出风口211排出。将密封圈247套设于后盖24的定位槽 246内,并将后盖24覆盖于主壳体21的后端,直至后盖24的凸缘243抵顶定位条216,若干锁固件插入后盖24的沉头孔244并锁固于电芯支架55对应的固定柱557的固定孔5571,使充电电池组件50和发热模组8牢固地固定于上壳体21内。将前壳22安装于主壳体21的前端,具体地,将前壳22套接于主壳体21 的卡环212上,若干锁固件如镙钉穿过前壳22锁固于对应的连接柱213的锁固孔内,以将前壳22固定连接于主壳体21。
87.将风机组件60安装至手柄30,具体地,将风机组件60的进风筒62的一部分容置于柄体31的定位槽 312内,再将手柄盖体33扣合于柄体31上,使进风筒62的另一部分容置于手柄盖体33的定位槽332内,尾框331的卡接块3310分别卡接于尾框311的卡接孔3110内,若干锁固件如螺钉分别插入手柄盖体33的若干通孔334锁固于柄体31对应的连接孔314中,使得风机组件60被夹持于柄体31与手柄盖体33之间。此时,风机组件60的风叶66旋转轴心线与手柄30的轴心线共线,即进风通道301的中心线与风叶66的旋转轴心线共线,手柄盖体33
的抵顶片336分别抵顶第一控制开关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将电线53 容置于柄体31的线槽303内,将套筒35套设于柄体31及手柄盖体33外,直至套筒35的导槽350正对柄体31的导滑槽319,将两个拨动键318的导滑钩3182分别插入对应的导滑槽319并连接于第一控制开关 3161及第二控制开关3163。将充电接头52安装至尾盖36的安装孔364中,并将滤网37贴合于尾盖36的内周面。再将尾盖36连接于套筒35的尾端,具体地,将尾盖36套设于尾框311、331,且尾盖36的卡接条362可拆卸地卡接于套筒35的卡槽352。此时,进风口315外露出套筒35,尾盖36的进气孔360、滤网 37的通孔及进风口315相互连通。
88.可选地,发热模组80还包括电连接于主控板90的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邻近发热模块83处,以用于测量电吹风100热气流的温度,即所述温度探头用于测量发热模块83附近的热气流的温度。当主控板 90通过所述温度探头检测到热气流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时,主控板90控制发热模块83停止发热和/ 或电机64停止转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90设置预设温度值为80度,当主控板90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 80度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51停止给发热模块83供电,同时也控制充电电池51停止给电机64供电,使发热模块83停止发热且电转64停止工作;或者当主控板90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80度时,主控板90先控制充电电池51停止给发热模块83供电使发热模块83停止发热,再控制充电电池51停止给电机64供电使电转64停止工作。
89.可选地,电吹风100还包括电连接于主控板90的显示模块105(如图24所示),显示模块105用于显示充电电池51的电量及充电状态,以方便及时观察电吹风100的充电情况。显示模块105可以是设于电吹风100外壳上的led灯、数码管、或者显示屏等。
90.如图2及图22-图23所示,充电插座400包括插接部401及设于插接部401的充电端子433,充电接头 52电连接于主控板90,当手柄30插入插接部401内,充电接头52与充电端子433电连接,主控板90控制充电插座400给充电电池51进行充电。
91.具体地,充电插座400包括内空的座体410及设于座体410的内腔的充电组件430,座体410的顶部内陷形成所述插接部401。充电组件430包括电路板431,充电端子433电连接于电路板431,优选地,充电端子433设置于电路板431上。充电端子433穿过插接部401延伸至插接部401的内腔。电路板431设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能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供电吹风100充电使用。
92.座体410包括上壳体412及下壳体414,上壳体412与下壳体414能扣合连接。上壳体412包括顶板 4120及围设于顶板4120周围的侧壁4122,插接部401自顶板4120的中部向上壳体412的内腔凹陷形成。本实施例中,上壳体412概呈圆台腔体,即顶板4120为圆形板,侧壁4122沿顶板4120的外周边围设一圈,顶板4120与侧壁4122围成收容空间4123,充电组件430容置于收容空间4123中,插接部401自顶板4120 延伸至收容空间4123内。优选地,收容空间4123的径向尺寸自顶板4120向远离顶板4120的一侧逐渐增大,即顶板4120的面积少于侧壁4122远离顶板4120的侧边围成的面积,以使座体410的放置更稳定。
93.如图23所示,插接部401包括连接于充电插座40的上壳体412的插接筒4101及设于插接筒4101底部的连接板4102,插接筒4101与连接板4102围成插接空间4103,手柄30能容置于插接空间4103中。连接板4102设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至充电插座40的外部,所述导流孔用于将误入插接筒4101内的液体如水排出至充电插座40的体外,起到疏通的作用,以避免所述液体与充电端子433和/或充电接头52接触而造成短路及引发无线吹风机100的损坏
等其它异常情况。
94.本实施例中,插接筒4101为圆形筒,插接筒4101自顶板4120的中部沿座体410的轴向朝收容空间4123 内延伸。插接筒4101的插接空间4103为圆形孔,插接空间4103的内径略大于手柄30末端的直径,以方便手柄30的末端插入或取出。
95.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筒4101的插接空间4103也可以是矩形孔、椭圆形孔、多边形孔等,手柄30的末端对应设为矩形柱、椭圆形柱或多边形柱,以方便手柄30的末端能插入或取出于插接空间4103内,使手柄30上的充电接头52与充电插座40的充电端子433保持接触。
96.连接板4102的中部向插接空间4103凸设有凸片4105,充电端子433穿过凸片4101后延伸至插接空间 4103内。具体地,连接板4102面朝插接空间4103的表面中部向插接空间4103凸起而形成凸片4105,凸片 4105面朝插接空间4103的表面较连接板4102面朝插接空间4103的表面更靠近顶板4120。凸片4105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充电端子433分别设置于若干定位孔中,即充电端子433设置于凸片4105上。
97.连接板4102在凸片4105的周围形成导流槽4106,所述导流孔开设于连接板4102正对导流槽4106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通过导流管连通至座体410的外部。具体的,导流槽4106内的液体经所述导流孔和导流管排出至座体410的外部。
98.上壳体412的内部设有若干定位柱4124及若干连接柱4125,若干定位柱4124及若干连接柱4125用于定位电路板431至座体410的内腔。下壳体414包括能扣合于上壳体412底部的基板4142,基板4142面朝上壳体412的表面四周设有若干卡钩,若干卡钩用于卡接于侧壁4122的底壁,以使上壳体412与下壳体414固定连接。基板4142面朝上壳体412的表面设有若干支撑柱4143,若干支撑柱4143与上壳体412的若干定位柱4124一一对应。每一支撑柱4143的顶端面沿其轴向设有定位孔,当上壳体412扣合于下壳体414 时,若干定位柱4124分别插接于若干支撑柱4143的定位孔中。
99.如图2及图22-图23所示,充电接头52包括正极电片521及负极电片523,充电端子433包括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充电插座400对充电电池51进行充电时,正极电片521及负极电片523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连接。
100.充电插座400还包括感应开关435,当手柄30上的充电接头52与充电端子433连接时,感应开关435 被触发而发送信号至主控板90,主控板90接收信号并控制充电端子433具有电流输出。感应开关435可以是轻触开关、红外开关等。当感应开关435没有被触发时,充电插座400处于断电状态。电路板431通过电源线437电连接于外部电源,具体地,电源线437的一端设有插头4371,电源线437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4373,连接部4373连接于电路板431。
101.优选地,感应开关435设于电路板431上,电路板431上在感应开关435的周围设有若干充电端子433,每一充电端子433具有弹性,能使充电端子433与充电接头52的接触更牢固。
102.优选地,电路板431上还可以设有电池保护电路模块,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模块用于对电吹风100内的充电电池51进行有效的保护,即防止对充电电池51的过充电保护、过度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及短路保护等,以确保充电插座40在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103.可选地,手柄30的周壁设有若干进气孔360,当无线吹风机100工作时,外部的风自进气孔360进入风筒20内,并从无线吹风机100的出风孔排出。座体41的上壳体41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416,下壳体414 设有若干透气槽417。具体地,若干透气孔416开设于上壳体412的
插接筒4101上,且每一透气孔416连通插接空间4103与收容空间4123。若干透气槽417开设于下壳体414的基板4142,且透气槽417连通收容空间4123与座体41的外部。因此,若干所述透气孔416连通若干所述透气槽417,即外部的空气经透气槽 417进入收容空间4123,再穿过透气孔416进入插接空间4103内。当手柄30插入插接部410后,若干所述透气槽417及透气孔416连通若干进气孔360;即无线吹风机100在充电的过程中若启动了无线吹风机 100,外部的气流通过下壳体414的透气槽417进入收容空间4123,再穿过透气孔416进入手柄30的进气孔360,从进气孔360进入风筒20内,并从无线吹风机100的出风孔排出,以防止无线吹风机100无进风而损坏。具体地,插接筒4101对应手柄30的进气孔360处设有若干透气孔416,基板4142的周围设有若干透气槽417,当插接于插接部410中的风筒20启动时,外部的风经过基板4142的透气槽417及插接筒 4101上的透气孔416进入手柄30的进气孔360。
104.如图24所示,主控板90电连接于充电电池51、显示模块105、发热模块83、电机64及充电接头52;充电电池51通过电池保护模块96电连接于主控板90,开关模块316电连接于主控板;充电插座400的充电端子433通过充电接头52电连接于主控板。电池保护模块96电连接于充电电池51及主控板90,电池保护模块96对充电电池51进行过充、过放保护;同时充电电池51也与主控板90电连接,主控板90检测充电电池51的电压,以便对充电电池51进行保护;因此,无线吹风机对充电电池51具有双重保护。
105.如图25所示,使用无线吹风机时,将风嘴70安装至风筒20,即将风嘴70的第二吸附件73与风筒20 的第一吸附件221吸附定位,风通孔75连通前壳22的通风孔220。操作拨动键318以触发第一控制开关 316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61发送信号给主控板90,所述主控板90接收信号并控制电机64工作以带动风叶66旋转,使气流自尾盖36的进气孔360穿过滤网37进入进风通道301,再经出风通道201、出风口211、通风孔220及出风通孔75排出。当需要调节无线吹风机的风量时,只需滑动拨动键318使第一控制开关 3161连接至不同的挡位,通过主控板90控制电机64的功率,以调节风叶66的旋转速度,实现风速的调节。当需要热风时,操作拨动键318以触发第二控制开关3163,所述第二控制开关3163发送信号给主控板90,所述主控板90接收信号并控制发热模块83发热,当气流经过发热模块83时与其发生热交换,使得无线吹风机吹出热气流。另外,发热模块83的发热功率也可以通过操作第二控制开关3163进行调节,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的热气流的需要。
106.在无线吹风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从进风通通道301流入出风通道201的冷气流其中一部分经充电电池51及主控板90,因此,充电电池51及主控板9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从风通通道301流入出风通道201 的冷气流及时散掉,使无线吹风机的工作更稳定,且能防止充电电池51及主控板90温度过高而损坏,提高了无线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107.通过操作拨动键318触发开关模块316,开关模块316发送信号给主控板90,主控板90根据接收到的开关模块316的信号,控制无线吹风机进入何种工作模式及何种风速。所述何种工作模式包括关机模式、冷风模式及热风模式,所述何种风速包括低速、中速及高速。所述关机模式指电吹风100中的充电电池51 停止给主控板90、电机64、发热模块83及显示模块供电,使电吹风100内的各部元件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冷风模式是指电吹风100的电机64工作驱动风叶66旋转而形成气流,发热模块83没有发热,即电吹风100吹出的气流为自然风。所述热风模式指电吹风100的电机64工作驱动风叶66旋转而形成气流,同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51给发热模块83供电,发热模块83也工作而发热,气流经过发热模块83时
发生热交换而形成热气流,即电吹风100吹出的气流为热风。所述低速、中速及高速是指主控板90控制电机 64以不同的功率驱动风叶66的不同转速,而形成低速、中速及高速这三种不同的气流风速等级,高速的吹风量最大、中速次之,低速的吹风量最小。
108.当电吹风100在处于充电状态时,无论电吹风100当前处于何种工作模式,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 51停止给发热模块83及电机64供电,即发热模块83断电,电机64停转。
109.电吹风100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吹风100的手柄30可以随时从充电插座400取出,当电吹风100从充电插座400上取出后,电吹风100退出充电状态,并恢复充电前的工作模式。
110.电吹风100在使用过程中,对充电电池51过放保护,即在电机64的工作过程中,当主控板90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低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主控板90控制发热模组80停止发热及电机64停止转动。具体地,在主控板90设置的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2.7v,当主控板90检测到的充电电池组件50 中的任意一节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低于2.7v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停止给发热模块83及电机64供电,使发热模块83停止发热及电机64停止转动,并通过显示模块105指示过放状态。
111.电吹风100充电时的过充保护,即在充电插座400对充电电池51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当主控板90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高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插座400停止对充电电池 51充电。具体地,在主控板90设置的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为4.2v,在充电插座400对充电电池51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当主控板90检测到的充电电池组件50中的任意一节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高于4.2v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插座400停止对充电电池51充电。
112.充电电池51的压差保护,即当充电电池51处于充满电状态,主控板90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低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51禁止被充电和/或放电。具体地,在主控板 90设置的第三预设电压阈值为3.73v,当充电电池51处于充满电状态,若主控板90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低于3.73v时,则判断单节充电电池51之间压差过大,禁止对充电电池51充电和放电,锁住故障,即使主控板90重新上电依然会进入此保护模式。
113.充电电池51的过度使用保护,即当主控板90检测到充电电池51的充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主控板90控制充电电池51禁止被充电和/或放电。具体地,主控板90设置的预设次数阈值为1000次,在充电插座400对充电电池51进行充电时,主控板90检测到充电电池51的充电次数大于1000次时,主控板 90控制充电电池51禁止被充电和/或放电,并判断充电电池51已过度使用,禁止对充电电池51充电和放电,锁住故障,即使主控板90重新上电依然会进入此保护模式。
114.电吹风100在热风模式时,当主控板90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低于第四预设电压阈值时,主控板90控制发热模组80停止发热,电机64继续工作。所述热风模式指在电机64工作的状态下,发热模块83也工作发热。具体地,在主控板90设置的第四预设电压阈值为3.1v,电吹风100在热风模式时,当主控板90检测到任意一充电电池51的电压值低于3.1v时,主控板90控制发热模块83停止发热,电机 64继续工作。
11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