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冲锋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1710发布日期:2021-07-30 13:0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冲锋衣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服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户外冲锋衣。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冲锋衣因其具有防风、防水,还特别轻便,穿在身上特别舒服的特点,被越来越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喜爱。户外运动者很多时候需要在在夜间行进,当户外运动者穿着冲锋衣在户外夜间行走时,需要用手握持手电进行照明,长时间用手握持手电会使得人们的手臂变得劳累甚至僵直,同时还影响户外运动者的手中握持其他物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户外运动者在夜间行走时手中不方便用手握持手电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户外运动者在夜间便于使用手电,本申请提供一种户外冲锋衣。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户外冲锋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户外冲锋衣,包括衣体和袖筒,衣领处设有位于衣体背侧的帽子,袖筒对称的设在衣体两侧的肩部,所述冲锋衣的肩部设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能够转动达到抵触闭合的状态,固定带的两端闭合时能够将手电筒夹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带的两端能够地处闭合使得手电筒能够内夹紧固定在固定带内,使得人们身穿这种冲锋衣时能够将手电筒规定在肩部位置,减少了人们手持手电的不便,使得户外运动者夜间在户外能够方便的使用手电筒照明。

可选的,所述衣体前侧肩部的下方位置处也设有固定带,肩部下方的固定带的外侧固设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肩部下方的固定带和肩部处的固定带能够同时闭合固定同一手电筒,手电筒的照射端能够抵触在垫片上使得手电筒的照射端向上倾斜,使得人手电筒照射的方向在人行走的前下方,增强了固定带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衣体包括防护层、基层和内衬层;防护层位于衣体外侧,防护层上设有防紫外线涂层;内衬层设于衣体内侧,内衬层为防水透气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能够保持冲锋衣的形状稳定,减少变形的几率,防护层上涂设有紫外线涂层能够吸收和反射紫外线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内衬层防水透气,能够阻挡雨水的同时挥发自身的汗气,增强了冲锋衣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衣体的衣前一侧上设有两个插兜,衣体内穿设有束身绳,束身绳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插兜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兜便于在寒冷或者特殊天气时穿着者的手插放,便于穿着者的手保暖;束身绳能够拉紧使得衣体内侧的内衬层和人之间的间隙减小,减小了风从衣体的底部进入人体的量,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插兜的内侧为绒棉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棉材质散热性差,保温性好,这能够使得穿着者的手在离开插兜后再次将手放入时,插兜内能够保持温热,增强了插兜的舒适性。

可选的,所述衣体的背面可拆卸连接有夜光带和反光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夜光带和反光带能够便于夜间后边的人对穿着者进行识别,增强了穿着者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衣体的前侧开合处采用魔术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为子贴合母贴叠加贴合连接,增加了开何处连接的厚度,减少了进风的几率,提高了冲锋衣的保暖性。

可选的,所述衣体前侧的开合处还设有拉链,拉链设于魔术贴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链连接快捷方便,同时稳固性好,减少了冲锋衣的开合处突然分开的几率,增强了冲锋衣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固定带的两端能够地处闭合使得手电筒能够内夹紧固定在固定带内,使得人们身穿这种冲锋衣时能够将手电筒规定在肩部位置,减少了人们手持手电的不便,使得户外运动者夜间在户外能够方便的使用手电筒照明;

2.肩部下方的固定带和肩部处的固定带能够同时闭合固定同一手电筒,手电筒的照射端能够抵触在垫片上使得手电筒的照射端向上倾斜,使得人手电筒照射的方向在人行走的前下方,增强了固定带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3.当夜光带和反光带能够便于夜间后边的人对穿着者进行识别,增强了穿着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带闭合处于闭合状态的冲锋衣的前侧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图1中a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锋衣的背侧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衣体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衣体;11、基层;12、防护层;13、内衬层;14、拉链;2、袖筒;3、帽子;4、反光带;5、夜光带;6、固定带;61、垫片;7、插兜;71、束身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户外冲锋衣,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衣体1,衣体1的前侧竖直中线部位能够开合。衣体1的领口处通过扣子连接有帽子3,衣体1的顶端两侧肩部缝制有袖筒2。衣体1的一侧肩部设有固定带6,固定带6的中心位置和衣体1的肩部缝制,固定带6的两端能够相向转动,使得固定带6的两端抵触闭合,固定带6的两端背面分别设有魔术贴的子贴和母贴,当固定带6的两端抵触闭合时,魔术贴的子贴和母贴能够粘贴使得固定带6的两端连接固定,进而能够将手电筒固定在固定带6内,这使得穿着者在夜间行走时能够将手电固定在肩部,减少了手持手电的不便。

参照图1和图2,衣体1的前侧设有固定带6的下方还缝制有一个相同的固定带6,两个固定带6相互平行,位于肩部下方的固定带6的外侧缝制有一个橡胶材质的垫片61;当两个固定带6固定同一个手电筒时,垫片61能够使得手电筒的照射端向上倾斜,进而能够使得穿着者在穿衣行走时,手电筒的照射端能够照射在穿着者的前下方位置,便于穿着者看清路和障碍物。

参照图3和图4,冲锋衣的衣体1包括内衬层13、防护层12和牛津纺布材质的基层11,内衬层13为ptfe复膜的微孔型面料,防护层12采用春亚纺布料。内衬层13设于基层11的内侧贴合人体,ptfe复膜的微孔型面料防水透气,防止水进入人体的同时能够排出人体产生的汗气;春亚纺布料具有防水的性能,春亚纺布料的主要材质为涤纶,其能够反射和吸收紫外线,减少了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基层11具塑形的作用,保持衣体1形状的稳定。基层11、防护层12和内衬层13的边缘缝制连接。

参照图3,衣体1的背侧通过魔术贴粘接有一个呈长方形且竖直放置的反光带4和一个长方形且同样竖直放置的夜光带5。减少了当穿着者在户外夜间行走时,后方的灯光照射在反光带4上能够反光提示后方的人们;当后方来人未有照明设备时,夜光带5同样能够起到提醒后方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4,衣体1的前侧设有两个插兜7,两个插兜7关于衣体1前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插兜7为一端开口的袋状,插兜7的兜位于衣体1内侧且贴合内衬层13,防护层12衣体1在设有插兜7的对应位置设有和插兜7开口相匹配的开口,插兜7的开口与衣体1上的开口重合,插兜7的开口边缘和衣体1的开口边缘缝制固定。兜身内侧为绒棉材质,插兜7的侧壁在防护层12和基层11之间穿设有束身绳71,束身绳71的两端位于插兜7内且打结,束身绳71为弹性绳。

参照图1,衣体1的开合处设有魔术贴,魔术贴的子贴缝制在开合处的一侧,且自下而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魔术贴的母贴缝制在开合处的另一侧且和子贴一一对应,子贴和对应的母贴的粘合面相对,使得魔术贴的子贴和母贴能够粘贴将衣体1前侧的开合处连接。衣体1前侧的开合处还设有拉链14,能够相啮合的两条链牙分别设在衣体1的开合处的两侧且位于子贴和母贴的外侧,拉链14也能够将衣体1前侧的开合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冲锋衣的实施原理为:当人们将冲锋衣穿在身上时,将衣体1前侧开合处的魔术贴的子贴和母贴粘接,然后在将衣体1开合处的拉链14闭合使得衣体1前侧的开合处闭合。当穿着者在户外夜间行走时,将肩部处和肩部下方的固定带6的两端转动,使得固定带6两端的子贴和母贴粘接配合,使得手电筒固定在两个固定带6围绕成的环内,手电筒的照射端抵触在垫片61上,使得手电筒的照射端向上倾斜,使得穿着者在行走时,手电筒的照射端能够照射在穿着者下前方的方向,便于穿着者看清路和障碍物。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