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室外两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9912发布日期:2021-09-29 01:4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室内室外两用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是一种室内室外两用鞋。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环境都有了提高。
3.通常地,居住在家的人们,为了舒适性,一般都会穿拖鞋,而出门的时候再更换其他适宜出门的鞋子。但是,对于只是短距离出行,比如仅仅到门栋外扔个垃圾,或者取个快递的情况下,甚至仅仅在小区里面散个步时,更换鞋子就显得较为麻烦。此时,若开发出一种拖鞋的鞋底,其既能够适宜于室外穿着,又能够在室内穿着时、掩盖住室外使用时导致的鞋底脏污,从而维持室内居住环境的洁净卫生,就能够解决不更换鞋子即可外出、外出回来也无需更换鞋子。
4.另外,上门拜访亲朋好友时,为避免造成主家屋内脏污,一般也会更换鞋子或者佩戴鞋套。鉴于客人上门拜访的数量是不可控的,因此,主家用于更换的鞋子数量的储备并不好确定。而佩戴鞋套,其难点在于穿脱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很多一次性塑料鞋套质量不好,使用者用起来影响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室内室外两用鞋,其通过在鞋底的底面配置一个可翻转的底垫,且使用时不需要人们弯腰或者弯曲膝盖,即可实现底垫的前\后翻转,从而得到两个不同的鞋底底面,对应为鞋底底面a、鞋底底面b,以分别使用于不同的场景(室内、室外),从而避免进出室内、外时更换鞋子或者穿脱鞋套。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室内室外两用鞋,包括鞋底以及底垫;底垫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底垫通过连接端与鞋底可翻转连接,鞋底通过与底垫的连接端所对应的位置分隔成两个部分,分别为鞋跟部分、前掌部分;所述鞋跟部分设置有中间部位具有凹腔的后跟部,后跟部的凹腔中安装有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a;
8.所述底垫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为表面a,能够覆盖在所述鞋跟部分的表面,另外一个则为表面b,则能够覆盖在前掌部分的表面;
9.表面a上设置有底垫嵌槽a;底垫嵌槽a中设置有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表面b上设置有底垫嵌槽b;底垫嵌槽b中设置有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
10.当表面a覆盖在所述鞋跟部分的表面时,所述后跟部能够嵌装在底垫嵌槽a中,与此同时,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a与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相扣接,形成连接状态的第一扣接组件。所述前掌部分设置有中间部位具有凹腔的前凸台,前凸台的凹腔中安装有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
11.当表面b覆盖在所述前掌部分的表面时,所述前凸台能够嵌装在底垫嵌槽b中,与
此同时,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与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相扣接,形成连接状态的第二扣接组件。
12.优选地,底垫的自由端设置有脚踩分离部件,脚踩分离部件的一端夹持在底垫的内部,另一端则延伸出底垫的自由端设置。
13.优选地,在靠近所述底垫连接端的两侧各自设置有一根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通过两个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扣环a与底垫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则通过两个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扣环b与前掌部分或者后跟部分连接成一体。
14.优选地,所述后跟部分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后包边,在所述前掌部分的外边缘设置有前包边。
15.优选地,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背靠背地分别对应设置于底垫的两个表面。
16.优选地,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在所述底垫上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的底垫的连接端设置,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在所述底垫上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的底垫的自由端设置。
17.优选地,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在所述底垫上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的底垫的自由端设置,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在所述底垫上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的底垫的连接端设置。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底的底面配置一个可翻转的底垫,且使用时不需要人们弯腰或者弯曲膝盖,即可实现底垫的前\后翻转,从而得到两个不同的鞋底底面,对应为鞋底底面a、鞋底底面b,以分别使用于不同的场景(室内、室外),从而避免进出室内、外时更换鞋子或者穿脱鞋套。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室外两用鞋底(底垫覆盖前掌部分,适用于室外)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室外两用鞋底(底垫覆盖后跟部分,适用于室内)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1的正视图;
23.图4是图2的正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室外两用鞋底(底垫覆盖后跟部分,适用于室内)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室外两用鞋底(底垫覆盖后跟部分,适用于室内)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

3中:1、鞋底;1

1、后跟部分;1
‑1‑
1、后凸跟;1
‑1‑
2、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a;1

2、前掌部分;1
‑2‑
1、前凸台;1
‑2‑
2、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2

1、后包边;2

2、前包边;3

脚踩分离部件;4

底垫;4

1、底垫嵌槽a;4

2、底垫嵌槽b;4

3、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4

4、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5

连接带;5

1、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8.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
29.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两用鞋,包括鞋底以及底垫;底垫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底垫通过连接端与鞋底可翻转连接,鞋底通过与底垫的连接端所对应的位置分隔成两个部分,分别为鞋跟部分、前掌部分;底垫的自由端设置有脚踩分离部件,脚踩分离部件的一端夹持在底垫的内部,另一端则延伸出底垫的自由端设置。
30.所述鞋跟部分设置有中间部位具有凹腔的后跟部,后跟部的凹腔中安装有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a;所述底垫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为表面a,能够覆盖在所述鞋跟部分的表面,另外一个则为表面b,则能够覆盖在前掌部分的表面;表面a上设置有底垫嵌槽a;底垫嵌槽a中设置有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当表面a覆盖在所述鞋跟部分的表面时,所述后跟部能够嵌装在底垫嵌槽a中,与此同时,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a与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相扣接,形成连接状态的第一扣接组件。所述前掌部分设置有中间部位具有凹腔的前凸台,前凸台的凹腔中安装有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表面b上设置有底垫嵌槽b;底垫嵌槽b中设置有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当表面b覆盖在所述前掌部分的表面时,所述前凸台能够嵌装在底垫嵌槽b中,与此同时,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与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相扣接,形成连接状态的第二扣接组件。第一、第二扣接组件均为暗扣结构,第一、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b为能够相互嵌合的子扣、母扣。
31.为促使底垫翻转后,后跟部能够恰好嵌装在底垫嵌槽a中或者前凸台能够恰好嵌装在底垫嵌槽b中,本实用新型在靠近所述底垫连接端的两侧各自设置有一根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通过两个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扣环a与底垫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则通过两个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扣环b与前掌部分或者后跟部分连接成一体。
32.为防止后凸跟、前凸台过高,造成鞋底不平整,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后跟部分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后包边,在所述前掌部分的外边缘设置有前包边。
33.当鞋需要在室内穿时,左脚鞋用力踩住右脚鞋的脚踩分离部件,使得底垫与鞋跟
部分分离,然后将底垫翻转到覆盖鞋底的前掌部分,连接带通过扣环a、扣环b的共同导向作用,促使所述前凸台能够嵌装在底垫嵌槽b中,与此同时,通过鞋尖施力,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a与第二扣接组件的分体b相扣接,形成连接状态的第二扣接组件。底垫完整地安装在鞋底的前掌部分。
34.当鞋需要在室外穿时,采用上述的方式,使得底垫与前掌部分分离,然后将底垫翻转到覆盖鞋底的鞋跟部分,连接带通过扣环a、扣环b的共同导向作用,促使所述后跟部能够嵌装在底垫嵌槽a中,与此同时,通过后跟施力,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a与第一扣接组件的分体b相扣接,形成连接状态的第一扣接组件。底垫完整地安装在鞋底的鞋跟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