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5328发布日期:2021-08-24 12:1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头盔主要是通过坚硬的外壳来保护佩戴者的头部,避免在出现意外时头部被碰伤。特别是骑摩托车者,头盔的对于骑车人员的安全非常的重要。特别是骑车人员夜间骑摩托行驶时,一方面,需要保护骑车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行人的安全。但是,现有的头盔功能相对单一,仅能起到保护骑车人员的安全的用途,无法对周围行人或车辆进行警示,容易夜间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头盔。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头盔,所述智能头盔包括:

头盔外壳,所述头盔外壳为可透光材质;

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置在所述头盔外壳内,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电路板灯板和第一灯条,所述第一灯条与所述的电路板灯板电性连接,以在所述电路板灯板的控制下发光。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灯条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灯条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还设有第二灯条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灯条通过所述第二凹槽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后部的位置,所述电路板灯板上还设有多颗灯珠,多颗所述灯珠在所述电路板灯板的控制下发光。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的后部还设有灯板凹槽,所述电路板灯板安装设置在所述灯板凹槽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盔外壳与所述第一灯条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一标识,所述第一灯条通过所述头盔外壳将所述第一标识照亮;

和/或所述头盔外壳与所述电路板灯板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二标识,所述电路板灯板通过所述头盔外壳将所述第二标识照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内还有电池,所述安装壳体的后部还设有充电接口板,所述充电接口板与所述电路板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接口板上设有usb充电接口,所述usb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充电器,以为所述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灯板包括:

单片机控制器;

第一灯条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灯条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及第一灯条电性连接,以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灯条点亮或熄灭;

第二灯条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灯条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及第二灯条电性连接,以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二灯条点亮或熄灭;

闪灯驱动电路,所述闪灯驱动电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连接,以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灯珠亮或熄灭。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灯板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和usb充电接口连接,以通过usb充电接口为所述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头盔,通过所述头盔外壳为可透光材质;安装壳体设置在所述头盔外壳内,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电路板灯板和第一灯条,所述第一灯条与所述的电路板灯板电性连接,以在所述电路板灯板的控制下发光。如此,骑车人员在佩戴所述头盔夜间骑车时,通过第一灯条对外发出的光亮可以作为警示灯,以对周围的车辆或行人进行警示,保证行车及周围行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头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头盔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头盔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灯珠驱动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片机控制器电路图。

附图标记:

头盔外壳10;

第一标识区101;

第二标识区102;

第三标识区103;

安装壳体20;

第一凹槽201;

第一灯条2011;

第二凹槽202;

第二灯条2021;

灯板凹槽203;

电路板灯板2031;

充电接口板204;

usb充电接口2041;

控制开关2042。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头盔,包括:头盔外壳10和安装壳体20,头盔外壳10为可透光材质;头盔外壳10为坚硬材质,以为佩戴者的头部提供安全保护,且头盔外壳10为可透光材质。如此,可实现光线从头盔外壳10的内部透射出来,实现灯光的外射。

安装壳体20设置在头盔外壳10内,安装壳体20内设有电路板灯板2031和第一灯条2011,第一灯条2011与的电路板灯板2031电性连接,以在电路板灯板2031的控制下发光。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第一灯条2011可实现灯光的发光,第一灯条2011可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灯板2031连接,由于第一灯条2011设置在头盔外壳10和安装壳体20之间,第一灯条2011在电路板灯板2031的控制下可发光,光线通过头盔外壳10透射出去。如此,使得骑车人员在夜间骑车时,头盔上的第一灯条发出的光线可作为警示灯,以对周围的车辆或行人进行警示,保证行车及周围行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头盔,通过头盔外壳10为可透光材质;安装壳体20设置在头盔外壳10内,安装壳体20内设有电路板灯板2031和第一灯条2011,第一灯条2011与的电路板灯板2031电性连接,以在电路板灯板2031的控制下发光。如此,骑车人员在佩戴头盔夜间骑车时,通过第一灯条2011对外发出的光亮可以作为警示灯,以对周围的车辆或行人进行警示,保证行车及周围行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参阅图2和图3,第一灯条2011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20的顶部的位置。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将第一灯条2011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20的顶部,且位于一侧的位置,如此,灯光可从头盔外壳10的顶部的一侧射出,使得周围的行人或车路均可看到有佩戴头盔的车辆在行驶,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事故产生。

参阅图2和图3,安装壳体20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201,第一灯条2011通过第一凹槽201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20内。通过第一凹槽201可将第一灯条2011固定。另外,通过第一凹槽201可将第一灯条2011发射出来的光线设置在第一凹槽201的范围内,使得光线更加的集中,增加光线对外透射的亮度。

参阅图2和图3,安装壳体20的顶部还设有第二灯条2021和第二凹槽202,第二灯条2021通过第二凹槽202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20内。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将第二灯条2021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20的顶部,且位于另一侧的位置,如此,灯光可从头盔外壳10的顶部的另一侧射出,使得周围的行人或车路均可看到有佩戴头盔的车辆在行驶,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事故产生。通过第二凹槽202可将第二灯条2021固定。另外,通过第二凹槽202可将第二灯条2021发射出来的光线设置在第一凹槽201的范围内,使得光线更加的集中,增加光线对外透射的亮度。

参阅图1和图2,电路板灯板2031设置在安装壳体20的后部的位置,电路板灯板2031上还设有多颗灯珠,多颗灯珠在电路板灯板2031的控制下发光。如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将电路板灯板2031设置在安装壳体20的顶部,且电路板灯板2031上还设有多颗灯珠,其可在单片机控制器的控制下闪亮。如此,灯光可从头盔外壳10的后部射出,使得位于骑车者的后边行人或车路均可看到有佩戴头盔的车辆在行驶,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事故产生。

参阅图1和图2,安装壳体20的后部还设有灯板凹槽203,电路板灯板2031安装设置在灯板凹槽203内。通过灯板凹槽203可将电路板灯板2031固定。另外,通过灯板凹槽203可将电路板灯板2031发射出来的光线设置在灯板凹槽203的范围内,使得光线更加的集中,增加光线对外透射的亮度。

参阅图1至图3,头盔外壳10与第一灯条2011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一标识,第一灯条2011通过头盔外壳10将第一标识照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可为文字标识,通过将文字标识设置在第一灯条2011照射的区域内,如此,可将第一标识照亮,可使得佩戴者在夜间骑车时,行人或其他车辆的人可看到第一标识。

和/或头盔外壳10与电路板灯板2031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二标识,电路板灯板2031通过头盔外壳10将第二标识照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识可为图案标识,通过将图案标识设置在电路板灯板2031照射的区域内,如此,可将第二标识照亮,可使得佩戴者在夜间骑车时,行人或其他车辆的人可看到第二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均可以为文字标识或是图案标识等。所述文字标识或图案标识可以为商标、logo识别用途或者警告信息用途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壳体20内还有电池,安装壳体20的后部还设有充电接口板204,充电接口板204与电路板灯板2031电性连接,充电接口板204上设有usb充电接口2041,usb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充电器,以为电池充电。参阅图2和图3,通过在安装壳体20的后部还设有充电接口板204,充电接口板204上设有usb充电接口2041,通过usb充电接口2041可连接外接的充电器,通过充电器连接充电电源,从而可为头盔内的电池充电。

参阅图4和图6,电路板灯板2031包括:单片机控制器、第一灯条2011驱动电路、第二灯条2021驱动电路和闪灯驱动电路,充电接口板204上还设有控制按键,通过控制按键可对单片机控制器启动,以通过单片机控制器来实现对各个灯条和灯珠的点亮和熄灭控制。

第一灯条2011驱动电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器及第一灯条2011电性连接,以在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灯条2011点亮或熄灭;如图4中所示,第一灯条2011驱动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3与单片机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5与参考地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灯条2011与供电电源连接,从而驱动第一灯条2011发光。

第二灯条2021驱动电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器及第二灯条2021电性连接,以在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灯条2021点亮或熄灭;如图4中所动第二灯条2021发光。通过两个三极管分示,第二灯条2021驱动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1与单片机控制器的又一控制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灯条2021与供电电源连接,从而驱别驱动两灯条发光,电路简单,成本低。

闪灯驱动电路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以在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灯珠亮或熄灭。如图4中所示,闪灯驱动电路包括有一驱动芯片u4,驱动芯片u4的控制端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驱动芯片u4的驱动端与灯珠连接,以驱动各灯珠闪亮。通过驱动芯片u4驱动多颗灯发光,集成度高,驱动灯珠闪亮的同步性好。

参阅图5,电路板灯板2031还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分别与电池和usb充电接口2041连接,以通过usb充电接口2041为电池充电。如图5中所示,充电电路包括有充电芯片u1,充电芯片u1的将输入电源usb5v转换成电池的充电电源,并输出至锂电池,以为锂电池充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