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4976发布日期:2021-12-08 11:0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


背景技术:

2.口罩是指一种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的卫生用品,可以起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或飞沫等物质的作用,通常由织物、熔喷布或无纺布等材料制成。而鱼型口罩是一种经过多次向内折叠后形成的口罩,当口罩处于展开的状态时可以形成立体效果,以更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脸部。
3.较为常见的鱼型口罩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熔接与裁切的动作,同时,一般在第一次熔接和第一次裁切工序完成后,还需要对口罩布料进行折叠。而现有的一些折叠工序中,一般采用两个折叠装置分别对口罩布料的两侧进行折叠,占用空间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而采用一个折叠装置时,口罩布料受导引件导引通过折叠通道实现布料两侧的折叠,在折叠的过程中未进行压紧,折叠后容易回弹,折叠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在口罩布料的折叠过程中对口罩布料进行压紧,提高折叠效果,从而提高后续口罩本体的生产效率。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包括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用于送出鼻梁条及口罩布料;
6.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所述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供料装置的一侧,且所述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用于裁切并运输所述供料装置送出的鼻梁条;
7.第一焊接装置,所述第一焊接装置设置于所述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远离所述供料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用于将所述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裁切后的鼻梁条焊接至所述供料装置送出的口罩布料上;
8.第一裁切装置,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焊接装置远离所述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裁切装置用于裁切所述第一焊接装置送出的口罩布料;
9.口罩折叠装置,所述口罩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压料装置、导向板、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压料装置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导向板向口罩布料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压料装置用于预压折叠口罩布料,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板两侧,所述第一折叠组件用于折叠口罩布料的一侧,所述第二折叠组件用于折叠口罩布料的另一侧;
10.第二焊接装置,所述第二焊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口罩折叠装置送出口罩布料的一侧,并用于焊接所述口罩折叠装置送出的口罩布料;
11.第二裁切装置,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焊接装置远离所述口罩折叠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裁切装置用于裁切所述第二焊接装置送出的口罩布料。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相比现有技术,通过仅设置有一个带有导向板的口罩折叠装置,可以完成对口罩布料的折叠动作,同时在折叠口罩布料的过程中,口罩折叠装置上还设置有压料装置,对口罩布料进行压紧,提高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折叠口罩布料时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还设置有供料装置,可以送出鼻梁条与口罩布料,并在第一焊接装置上完成将鼻梁条焊接至口罩布料上的动作,同时在第一裁切装置的作用下对口罩布料进行初次裁切;初次裁切完成后,经过口罩折叠装置折叠后的口罩布料在第二焊接装置的作用下完成二次焊接,以及在第二裁切装置的作用下完成对口罩本体的加工工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可以减少设置的口罩折叠装置,从而减小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的占用空间,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在压料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折叠口罩布料,提高折叠效果,从而提高后续口罩本体的生产效率。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有第一折叠支撑板、折叠导板、若干第一折叠压块和第一折叠压板,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与所述折叠导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板的一侧,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与所述折叠导板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折叠压块和所述第一折叠压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上,且位于所述折叠导板上方,所述第一折叠压块与所述第一折叠压板依次沿所述导向板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与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第一折叠通道。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有第二折叠支撑板、若干第二折叠压块和第二折叠压板,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导向板的下方,若干所述第二折叠压块与所述第二折叠压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二折叠压板位于所述第二折叠压块与所述第一折叠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与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第二折叠通道。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压块、所述第一折叠压板、所述第二折叠压块与所述第二折叠压板上均开设有长圆孔,且所述第一折叠压块和所述第一折叠压板通过其开设的所述长圆孔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压块、所述第二折叠压板通过其开设的所述长圆孔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相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口罩折叠装置还包括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包括有第二固定架、超声波焊接组件和压花辊,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有若干第一竖板与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板和若干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竖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调节板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竖板滑动连接,若干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超声波焊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竖板之间;所述压花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所述第一竖板上,且所述压花辊能够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压花辊与所述超声波焊接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超声波焊接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压花辊。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焊接装置还包括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防护罩与散热风扇,所述超声波焊接组件包括有振子和模头,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振子穿过所述通孔,并与位于所述调节板下方的所述模头相连接;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且所述振子设置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口排列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侧面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下方,且位于所述超声波焊接组件送出口罩布料的一侧。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包括有第三固定架、下压组件、第三调节组件和刀模组件,所述第三固定架包括若干第二竖板、顶板和固定块,所述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竖板上,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压组件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组件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下压组件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下压组件在所述第二滑槽中的位置;所述刀模组件设于所述下压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和下压辊筒,所述刀模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和刀模,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分别套设在所述下压辊筒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均与所述第三调节组件相连接;所述刀模设置于所述下压辊筒下方,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分别套设与所述刀模的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若干口罩牵引装置和若干布料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焊接装置与所述第一裁切装置之间设置有布料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裁切装置与所述口罩折叠装置之间设置有口罩牵引装置,所述第二焊接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口罩牵引装置,且所述第二焊接装置与所述口罩牵引装置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布料调节装置。
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罩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罩折叠装置的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示出的第一焊接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料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罩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1000、
34.供料装置1100、
35.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
36.第一焊接装置1300、第二固定架1310、第一竖板1311、第一滑槽1312、调节板1313、驱动装置1314、振子1321、模头1322、压花辊1330、防护罩1341、散热风扇1342、散热孔1343、
37.第一裁切装置1400、第三固定架1410、第二竖板1411、顶板1412、固定块 1413、下压组件1420、第一轴承座1421、下压辊筒1422、第三调节组件1430、刀模组件1440、第二轴承座1441、刀模1442、
38.口罩折叠装置1500、第一固定架1510、压料装置1520、导向板1530、第一调节组件1540、安装座1541、第一调节部1542、手轮1543、螺纹导杆1544、螺纹导套1545、第二调节部1546、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折叠导板1552、第一折叠压块1553、第一折叠压板1554、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第二折叠压块1562、第二折叠压板1563、
39.第二焊接装置1600、第二裁切装置1700、口罩牵引装置1800、上辊轮1810、下辊轮1820、第五固定架1830、布料调节装置1900、微调辊子1910、手轮转杆 1920、第二伞齿轮1921、调位丝杆1930、第一伞齿轮1931、第四固定架1940。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下面参考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1000。
45.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鱼型口罩本体成型机1000,包括:供料装置1100、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第一焊接装置1300、第一裁切装置1400、口罩折叠装置1500、第二焊接装置1600和第二裁切装置1700。
46.供料装置1100用于送出鼻梁条及口罩布料;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设置于供料装置1100的一侧,且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用于裁切并运输供料装置1100送出的鼻梁条;第一焊接装置1300设置于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远离供料装置1100的一侧,第一焊接装置1300用于将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 裁切后的鼻梁条焊接至供料装置1100送出的口罩布料上;第一裁切装置1400 设置于第一焊接装置1300远离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的一侧,第一裁切装置 1400用于裁切第一焊接装置1300送出的口罩布料;口罩折叠装置
1500包括第一固定架1510、压料装置1520、导向板1530、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导向板1530与压料装置1520均与第一固定架1510连接,导向板1530向口罩布料的输送方向延伸,压料装置1520用于预压折叠口罩布料,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分别设置于导向板1530两侧,第一折叠组件用于折叠口罩布料的一侧,第二折叠组件用于折叠口罩布料的另一侧;第二焊接装置1600设置于口罩折叠装置1500送出口罩布料的一侧,并用于焊接口罩折叠装置1500送出的口罩布料;第二裁切装置1700设置于第二焊接装置1600远离口罩折叠装置1500的一侧,第二裁切装置1700用于裁切第二焊接装置1600送出的口罩布料。
47.具体地,供料装置1100包括有放置口罩布料带的上挂料杆组、导向口罩布料带的上过料杆组、放置鼻梁条的鼻梁条料杆,以及设置于上挂料杆组下方的下挂料杆组和与下挂料杆组相对应的下过料杆组,在各杆组以及鼻梁条料杆的相互作用下,将鼻梁条和口罩布料带从供料装置1100送出。从供料装置1100送出的鼻梁条在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的作用下进行裁切,并通过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送出已经完成裁切的鼻梁条;供料装置1100与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 1200均为该技术领域中的常用结构,在此处对其结构不作过多描述。鼻梁条裁切运输装置1200将裁切完成后的鼻梁条以及供料装置1100送出的口罩布料带输送至第一焊接装置1300处,并通过第一焊接装置1300将鼻梁条焊接至口罩布料带上,再通过第一裁切装置1400将口罩布料带的外轮廓完成裁切。在压料装置 1520的作用下,将经过一次裁切后的口罩布料带进行预压折叠,使口罩布料带的两侧处于弯折状态,再送入导向板1530中,并在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的作用下完成折叠动作。第二焊接装置1600将折叠完成后的口罩布料带焊接成若干相连接的鱼型口罩本体,并在第二裁切装置1700的作用下,裁切口罩布料带,从而形成若干个独立的运行口罩本体。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组件包括有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折叠导板1552、若干第一折叠压块1553和第一折叠压板1554,第一折叠支撑板 1551与折叠导板1552相连接,且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设置于导向板1530的一侧,导向板1530位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折叠导板1552之间;若干第一折叠压块1553和第一折叠压板1554均设置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上,且位于折叠导板1552上方,第一折叠压块1553与第一折叠压板1554依次沿导向板1530 延伸方向排列设置;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导向板1530之间形成第一折叠通道。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折叠导板1552相连接,且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设置于导向板1530的一侧,导向板1530位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折叠导板1552之间;若干第一折叠压块1553和第一折叠压板1554 均设置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上,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导向板1530之间形成第一折叠通道。具体地,将导向板1530设置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折叠导板1552之间,且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设置于导向板1530的一侧,两者之间形成有第一折叠通道,经过一次裁切后的口罩布料带在压料装置1520的作用下向上弯折,弯折后的口罩布料带的一侧穿过第一折叠通道,同时依次经过第一折叠压块1553与第一折叠压板1554完成对口罩布料带的一侧的折叠动作。第一折叠压块1553设置为菱形,安装时无需考虑正方,均可以对口罩布料带的一侧起到限制,从而起到折叠的作用;第一折叠压板1554靠近第一折叠通道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对口罩布料带进一步折叠。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折叠组件包括有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若干第二折叠压块1562和第二折叠压板1563,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设置于导向板1530的另一侧,且位于导向板1530的下方,若干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均设置于第二
折叠支撑板1561上,且第二折叠压板1563位于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一折叠压板1554之间;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与导向板 1530之间形成第二折叠通道。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 设置于导向板1530的另一侧,且位于导向板1530的下方,若干第二折叠压块 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均设置于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上,且第二折叠压板 1563位于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一折叠压板1554之间;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 与导向板1530之间形成第二折叠通道。具体地,通过在导向板153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与导向板1530之间形成第二折叠通道,且将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均设置于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上,使得口罩布料带未折叠的另一侧可以穿过第二折叠通道,同时依次经过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即可完成对口罩布料带的另一侧的折叠动作。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一折叠压块1553的结构相同,同时第二折叠压板1563与第一折叠压板1554的结构也相同。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叠压块1553、第一折叠压板1554、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上均开设有长圆孔,且第一折叠压块 1553和第一折叠压板1554通过其开设的长圆孔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相连接,第二折叠压块1562、第二折叠压板1563通过其开设的长圆孔与第二折叠支撑板 1561相连接。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折叠压块1553、第一折叠压板1554、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上均开设有长圆孔,且第一折叠压块 1553和第一折叠压板1554通过开设的长圆孔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相连接,第二折叠压块1562、第二折叠压板1563通过开设的长圆孔与第二折叠支撑板 1561相连接。具体地,通过分别在第一折叠压块1553、第一折叠压板1554、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上均开设有长圆孔,且将螺栓穿过第一折叠压块1553上的长圆孔,可以使第一折叠压块1553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螺纹连接,同时第一折叠压块1553在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上的位置也处于可调状态;在第一折叠压板1554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之间、第二折叠压块1562和第二折叠压板1563上与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之间,也通过将螺栓穿过长圆孔并使第一折叠压板1554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之间螺纹连接,而第二折叠压块 1562、第二折叠压板1563与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向连接,同时在长圆孔的作用下,第一折叠压块1553、第一折叠压板1554、第二折叠压块1562与第二折叠压板1563的位置均可调。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口罩折叠装置1500还包括有第一调节组件 1540,第一调节组件154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510上,且第一调节组件1540分别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螺纹连接,第一调节组件1540 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组件154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510上,且第一调节组件1540分别与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调节组件1540包括安装座1541、第一调节部1542和第二调节部1546,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和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设置于安装座1541上,第一调节部 1542包括手轮1543、螺纹导杆1544、螺纹导套1545,螺纹导杆1544设置于安装座1541上,且螺纹导杆1544与安装座1541可相对转动,螺纹导套1545与螺纹导杆1544螺纹连接,手轮1543设置于螺纹导杆1544的一端,通过转动手轮 1543能够带动螺纹导杆1544与螺纹导套1545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靠近或远离导向板1530,从而调节第一折叠支撑板1551与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部1546的结构与第一调节部1542的结构
相同,第二调节部1546与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连接,并用于调节第二折叠支撑板1561 与导向板1530之间的距离。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接装置1300包括有第二固定架1310、超声波焊接组件和压花辊1330,第二固定架1310包括有若干第一竖板1311与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板1313和若干驱动装置1314,第一竖板131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312,调节板1313通过第一滑槽1312与第一竖板1311 滑动连接,若干驱动装置1314设置于第一竖板1311上;超声波焊接组件设置于调节板1313上,且位于若干第一竖板1311之间;压花辊1330转动安装于第二固定架1310的第一竖板1311上,且压花辊1330能够拆卸连接于第二固定架1310 的第一竖板1311上,压花辊1330与超声波焊接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驱动装置1314用于驱动调节板1313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超声波焊接组件靠近或远离压花辊1330。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竖板131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 1312,调节板1313通过第一滑槽1312与第一竖板1311滑动连接,若干驱动装置1314设置于第一竖板1311上;超声波焊接组件设置于调节板1313上,且位于若干第一竖板1311之间;压花辊1330转动安装于第二固定架1310的第一竖板1311上,且压花辊1330能够拆卸连接于第二固定架1310的第一竖板1311 上,压花辊1330与超声波焊接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具体地,压花辊1330 可拆卸地设置于机架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替换不同型号的压花辊1330,由于不同型号的压花辊1330之间大小可能存在差异,同时驱动超声波焊接组件靠近或远离压花辊1330还可以提高熔接的效率;驱动装置1314为行程可调气缸,且行程可调气缸的活动端与调节板1313相连接,可以控制调节板1313沿竖直设置的第一滑槽1312滑动,并根据超声波焊接组件与压花辊1330之间的距离调节行程可调气缸的行程,从而适配不同型号的压花辊1330,无需更换其他规格的气缸。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接装置1300还包括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有防护罩1341与散热风扇1342,超声波焊接组件包括有振子1321 和模头1322,调节板1313上开设有通孔,振子1321穿过通孔,并与位于调节板1313下方的模头1322相连接;防护罩1341设置于调节板1313上,且振子 1321设置于防护罩1341内,防护罩134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343,散热口排列设置于防护罩1341的侧面上;散热风扇1342设置于调节板1313下方,且位于超声波焊接组件送出口罩布料的一侧。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调节板1313 上开设有通孔,振子1321穿过通孔,并与位于调节板1313下方的模头1322相连接;防护罩1341设置于调节板1313上,且振子1321设置于防护罩1341内,防护罩134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343,散热口排列设置于防护罩1341的侧面上;散热风扇1342设置于调节板1313下方,且位于模头1322送出口罩布料的一侧。具体地,超声波焊接组件的振子1321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通过将振子 1321设置于防护罩1341内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防护罩1341上开设有散热孔1343,使得振子1321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孔1343排出,避免防护罩1341内温度过高;散热风扇1342设置于调节板1313的下方,使得散热风扇1342可以随着调节板1313的滑动而滑动,当超声波焊接组件完成对口罩布料带的熔接后,可以通过散热风扇1342进行降温,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对口罩布料带造成损坏。同时,第二焊接装置1600的结构与第一焊接装置1300的结构相近或相似。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裁切装置1400包括有第三固定架1410、下压组件1420、第三调节组件1430和刀模组件1440,第三固定架1410包括若干第二竖板1411、顶
板1412和固定块1413,第二竖板1411上设置有第二滑槽,顶板1412固定安装于第二竖板1411上,固定块1413与第二竖板1411可拆卸连接;下压组件1420分别与每个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三调节组件1430穿过顶板 1412,并与下压组件1420连接,第三调节组件1430用于调节下压组件1420在第二滑槽中的位置;刀模组件1440设于下压组件1420下方,且与固定块1413 可拆卸连接。例如,如图4所示,第二竖板1411上设置有第二滑槽,顶板1412 固定安装于第二竖板1411上,固定块1413与第二竖板1411可拆卸连接;下压组件1420分别与每个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三调节组件1430连接顶板1412与下压组件1420,第三调节组件1430用于调节下压组件1420在第二滑槽中的位置;刀模组件1440设于下压组件1420下方,且与固定块141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位于下压组件1420同一侧的第二竖板1411上的第二滑槽相对设置,下压组件14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三固定架1410左右两侧第二竖板1411上的第二滑槽活动连接,第三调节组件1430穿设于第三固定架1410上,并与下压组件1420 相连接,第三调节组件1430通过调节下压组件1420与顶板1412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下压组件1420在滑槽上的位置,以使下压组件1420将布料压至刀模组件1440上,进而使刀模组件1440能够对口罩进行压花或裁切。固定块1413与第二竖板1411可拆卸连接,刀模组件1440与固定块1413相连接,通过将固定块1413从第二竖板1411上取出,可以对刀模组件1440进行拆卸;同时,由于刀模组件1440的拆卸不会影响下压组件1420的位置,生产过程中由于口罩布料带处于紧绷状态,拆卸并更换刀模组件1440也不回影响口罩布料带,无需重新牵引和整理口罩布料。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压组件1420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 和下压辊筒1422,刀模组件1440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1441和刀模1442,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分别套设在下压辊筒1422的两侧,且第一轴承座1421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分别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均与第三调节组件1430相连接;刀模1442设置于下压辊筒1422下方,两个第二轴承座1441 分别套设与刀模1442的两侧,每个固定块1413分别与第二轴承座1441连接。例如,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分别套设在下压辊筒1422的两侧,且第一轴承座1421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分别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均与第三调节组件1430相连接;刀模1442设置于下压辊筒1422下方,两个第二轴承座1441分别套设与刀模1442的两侧,每个固定块1413分别与第二轴承座1441连接。具体地,下压辊筒1422能在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之间转动,两个第一轴承座1421分别从两侧支撑下压辊筒1422,从而减小下压辊筒1422 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下压辊筒1422的回转精度;第一轴承座1421与第三调节组件1430连接,通过第三调节组件1430调节第一轴承座1421在第二滑槽的位置,以使下压辊筒1422将布料压至刀模组件1440的刀模1442上。两个第二轴承座1441分别套设与刀模1442的两侧,且刀模1442与第二轴承座1441 转动连接,每个固定块1413分别与第二轴承座1441连接,以使第二轴承座1441 固定在每个第二竖板1411之间,需要拆卸更换刀模1442时,只需要将任意一侧的第二轴承座1441拆下即可将刀模1442取下。第二裁切装置1700结构与第一裁切装置1400的结构相对应。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若干口罩牵引装置1800和若干布料调节装置1900,第一焊接装置1300与第一裁切装置1400之间设置有布料调节装置1900,第一裁切装置1400与口罩折叠装置1500之间设置有口罩牵引装置1800,第二焊接装置1600的两侧均设置有口罩牵引装置1800,且第二焊接装置1600与口罩牵引装置1800之间均设置有布料
调节装置1900。例如,如图7 和图8所示,第一焊接装置1300与第一裁切装置1400之间设置有布料调节装置 1900,第一裁切装置1400与口罩折叠装置1500之间设置有口罩牵引装置1800,第二焊接装置1600的两侧均设置有口罩牵引装置1800,且第二焊接装置1600 与口罩牵引装置1800之间均设置有布料调节装置1900。具体地,布料调节装置 1900包括有两个第四固定架1940、设置于第四固定架1940之间的微调辊子1910 与手轮转杆1920,微调辊子1910通过调位丝杆1930与手轮转杆1920相连接,手轮转杆1920设置于微调辊子1910上方,调位丝杆1930靠近手轮转杆1920 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931,手轮转杆1920上设置有与第一伞齿轮1931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921,通过调节手轮转杆1920转动,带动调位丝杆1930转动,从而调节微调辊子1910的位置,从而起到调节口罩布料带的作用。口罩牵引装置1800包括有第五固定架1830、上辊轮1810和下辊轮1820,上辊轮1810与下辊轮1820均设置于第五固定架1830上,且上辊轮1810与下辊轮1820之间的位置可调,通过驱动上辊轮1810与下辊轮1820相对转动,从而牵引上辊轮1810 与下辊轮1820之间的口罩布料运动。
5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