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襟采用磁性吸附且鞋套易脱卸的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6054发布日期:2021-09-11 00:2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襟采用磁性吸附且鞋套易脱卸的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防护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襟采用磁性吸附且鞋套易脱卸的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2.现有医用防护服中,防护服上的门襟采用魔术贴固定,虽然隔离了病毒,但在脱卸时撕起来很费力,易扬起病毒。
3.与防护服配套使用的鞋套,虽然一定程度上隔绝了病毒,但在实际穿脱使用中同样发现存在各种问题。由于鞋套的开口处多采用橡皮筋固定,防护服和鞋套的材质又较滑,鞋套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易滑至脚踝,这时就需要反复往上提,或者用橡皮胶二次固定,这些方式都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其中,采用橡皮胶进行二次固定,更是会延长医务人员脱卸防护服时在缓存间停留的时间,对于治疗和照料新冠患者的工作环境,每多停留一秒就意味着多一分危险。更显然的是,鞋套滑脱易造成医务人员行走时误踩,导致摔跤,这更会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病毒感染风险。
4.另外,目前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鞋套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一体结构,其鞋底缺少防滑设计,遇地面有水时也易摔倒,需要增加防滑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门襟采用磁性吸附且鞋套易脱卸的医用防护服。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襟采用磁性吸附且鞋套易脱卸的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和鞋套,所述防护服包括帽部、上衣部、下裤部,所述上衣部的正面开襟,开襟处设有拉链和盖住拉链的门襟,开襟处的拉链旁侧和门襟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磁性吸附配合的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所述下裤部的膝盖部分设有一圈第三磁条,下裤部的膝盖部分两侧均设有固定条和纽扣,所述固定条的两端与下裤部的膝盖部分连接;所述鞋套包括套筒部和鞋部,所述套筒部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四磁条,第四磁条与第三磁条磁性吸附配合,套筒部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绳体和环形扣,所述绳体与下裤部上对应侧的固定条连接配合,所述环形扣下裤部上对应侧的纽扣挂扣配合。
7.进一步地,所述上衣部的头颈部分对应开襟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公搭扣和母搭扣。
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的下裤部上的固定条沿下裤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的下裤部上的纽扣缝制在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鞋套的套筒部上的绳体的一端与套筒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鞋套的套筒部上的绳体为无纺布绳体。
12.进一步地,所述鞋套的套筒部上的绳体的长度为20~30cm。
13.进一步地,所述鞋套的套筒部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供环形扣穿过的穿孔。
14.进一步地,所述鞋套的鞋部底面设有防滑齿纹。
1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的上衣部的胸前部分和后背部分分别设有第一透明口袋和第二透明口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护服的开襟拉链旁侧和门襟的内侧面采用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磁性吸附连接,磁性吸附连接的门襟不仅起到隔离病毒的作用,而且在脱卸时轻便快捷,不会扬起气溶胶;防护服和鞋套采用固定条和绳体、纽扣和环形扣、第三磁条和第四磁条相连接,目的防止使用过程中鞋套滑脱,脱卸鞋套时,操作这些连接件的动作和力度易控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橡皮筋或魔术贴,不会因脱卸力度过大而扬起气溶胶,而且这些连接件在生活中较常见,医务人员脱卸操作时的心理素质也更稳定,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鞋套底部还设有防滑齿纹,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服的背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服和鞋套连接处的示意图。
20.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21.1防护服
22.101帽部
23.102上衣部
24.103下裤部
25.104拉链
26.105门襟
27.106第二磁条
28.107第一透明口袋
29.108第二透明口袋
30.109固定条
31.110纽扣
32.111第三磁条
33.2鞋套
34.201套筒部
35.202鞋部
36.203绳体
37.204环形扣
38.205第四磁条
39.206防滑齿纹。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
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1.参见图1,一种门襟采用磁性吸附且鞋套易脱卸的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1和鞋套2。
42.参见图1和图2,所述防护服1包括帽部101、上衣部102、下裤部103,所述帽部101、上衣部102、下裤部103可采用一体设计。
43.所述上衣部102的正面开襟,上衣部的头颈部分对应开襟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公搭扣和母搭扣,开襟处设有拉链104和盖住拉链104的门襟106,开襟处的拉链104旁侧和门襟106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磁性吸附配合的一段以上第一磁条和一段以上第二磁条106,上衣部102的胸前部分和后背部分分别设有用于放置姓名卡片的第一透明口袋107和第二透明口袋108。
44.参见图1和图3,所述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两侧均设有固定条109和纽扣110。所述固定条109可沿下裤部103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条109的两端与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连接,固定条109供鞋套2上的绳体203系在其上。所述纽扣110缝制在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上,纽扣110供鞋套2上的环形扣204挂扣。
45.参见图3,所述鞋套2包括连为一体的套筒部201和鞋部202,所述套筒部201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绳体203和环形扣204。所述绳体203的一端与套筒部201连接,另一端用于系在防护服1的下裤部103的固定条109上,绳体203可选用无纺布绳体203,长度宜为20~30cm。所述环形扣204用于挂扣在防护服1的下裤部103的纽扣110上,套筒部201的开口处两侧均可设有供环形扣204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可由一带体与套筒部201缝制形成。
46.所述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设有一圈第三磁条111,所述套筒部201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四磁条205,通过第三磁条111和第四磁条205磁性吸附进一步地防止鞋套滑脱。
47.所述鞋套2的鞋部202底面设有防滑齿纹206,防滑齿纹206用于增加鞋套2与地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48.穿戴时:穿上防护服1后,拉上拉链104,盖上门襟106,开襟处的第一磁条和门襟106内侧面的第二磁条106磁性吸附。之后,穿上鞋套2后进行防护服1和鞋套2的连接固定,具体为,先使防护服1的第三磁条111与鞋套2的第四磁条205磁性吸附实现预固定,再将鞋套2的套筒部201开口两侧的环形扣204分别挂扣在防护服1的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两侧的纽扣110上,将鞋套2的套筒部201开口两侧的绳体203分别系在防护服1的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两侧的固定条109上,如此,在保证医用防护服防护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鞋套使用时滑脱情况的发生。
49.脱卸时:脱卸鞋套时,解除防护服1和鞋套2的连接固定,具体为,将鞋套2的套筒部201开口两侧的绳体203分别从防护服1的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两侧的固定条109上解下,将鞋套2的套筒部201开口两侧的环形扣204分别从防护服1的下裤部103的膝盖部分两侧的纽扣110上取下,拉开防护服1的第三磁条111与鞋套2的第四磁条205,即可脱卸鞋套。之后脱卸防护服时,拉开防护服1的上衣部102开襟处的第一磁条和门襟106内侧面的第二磁条106,拉开拉链104,即可脱卸防护服。
50.对于防护服1上的门襟106的连接固定,由于采用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106这种动作和力度易控制的连接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不会因脱卸力度过大扬起气溶胶。
51.对于防护服1和鞋套2的连接固定,由于采用了固定条109和绳体203、纽扣110和环形扣204、第三磁条111和第四磁条205这些动作和力度易控制的连接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橡皮筋或魔术贴,不会因脱卸力度过大扬起气溶胶。
52.而且以上这些连接件在生活中较常见,医务人员脱卸操作时的心理素质也更稳定,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53.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