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拆装式胸垫的女士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3235发布日期:2021-10-27 17:5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具有拆装式胸垫的女士上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女士上衣,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具有拆装式胸垫的女士上衣,即,在女士上衣内侧设置有胸垫,从而,仅穿上女士上衣便可防止女性胸线及乳头向外部露出,不仅如此,可将胸垫的位置调节成符合使用人员身体的位置来拆装。


背景技术:

2.通常,胸罩是指包围女性胸部来进行保护的最基本内衣,由包围胸部的两个罩杯和用于在身体固定罩杯的肩带及胸带形成,可通过向布的内部插入具有规定厚度的胸垫来形成罩杯。上述胸罩作为所有女性的必需品,在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中一直佩戴。
3.但是,在佩戴上述胸罩的过程中,因肩带及胸带的挤压而压迫胸部,由于胸罩佩戴在上衣的内侧,因此,在炎热天气下将会出汗,从而引发皮疹。
4.对此,在可以避开人们的视线的家庭中,许多女性并不佩戴胸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当外出时也不会佩戴胸罩,而是仅穿上上衣外出。
5.但是,当未佩戴胸罩而仅穿上上衣时,若上衣面料的厚度过薄,则发生女性的胸线及乳头向外部露出的问题。
6.对此,在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

0380099号、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

0491555号、韩国授权专利10

0817304号、韩国授权专利10

2052858号中公开了如下的女士上衣,即,通过在女士上衣内侧形成用于遮挡胸部的胸垫,从而,当穿上上衣时,胸垫将会遮挡胸部而防止胸线及乳头向外部露出。
7.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女士上衣中,胸垫通过缝纫等与上衣内侧形成为一体,根据使用人员的身体尺寸,即,胸部的大小或胸部位置等,胸垫无法正常遮挡佩戴人员的胸部。
8.另一方面,在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

0491927号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用于遮挡胸部的胸垫并不与上衣形成为一体,而是在上衣内侧形成口袋,向上述口袋插入胸垫来使用,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安装胸垫的位置也受到限制,根据佩戴人员的胸部大小或形成位置,佩戴感欠佳且有可能感到不适,在安装胸垫的状态下难以完全固定在上衣内侧,从而加剧佩戴不适感。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

0380099号
12.专利文献0002: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

0491555号
13.专利文献0003:韩国授权专利10

0817304号
14.专利文献0004:韩国授权专利10

2052858号
15.专利文献0005: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

0491927号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
具有拆装式胸垫的女士上衣,即,在上衣内侧设置有胸垫,未佩戴胸罩而仅穿上上衣,胸线或胸围点也不会突出,从而可在家中舒适地穿着上衣,不仅如此,以根据女性胸部位置等身体尺寸调整罩杯的位置来实现拆装设置的方式具有得到改善的形态。
17.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不局限于此,虽未明确说明,但还可包括从技术方案或实施方式中导出的目的及效果。
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附着片,以重叠的方式设置在上衣的内部面,以沿着上衣左右宽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实现胸垫的拆装;一对胸垫,在上述上衣的内侧,以通过位置调整来拆装的方式形成在上述附着片的规定位置,用于遮挡佩戴人员的胸部;以及结合单元,形成在上述一对胸垫,用于使上述一对胸垫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附着片相结合。
19.上述附着片可由拉绒面料制成,以向佩戴人员的皮肤提供柔软的接触感并轻松与结合单元拆装。
20.上述结合单元可由设置在上述一对胸垫周围的粘扣钩片形成。
21.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如下效果,即,在上衣的内部面形成有由柔软的拉绒面料制成的附着片,在胸垫形成有以粘扣方式与附着片相结合的粘扣结合单元,从而可以在附着片拆装胸垫,以使胸垫的附着位置的调整变得非常便利,由此,可根据使用人员的胸部形状和位置自由地移动设置胸垫,从而使用性变得非常方便,而且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22.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拆装式胸垫的女士上衣的图。
23.图2为示出在女士上衣附着胸垫的状态的图。
24.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单元的其他形态的图。
25.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胸垫的剖面的图。
26.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胸垫的其他形态的立体图。
27.图6为示出图5所示的胸垫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可通过与附图有关的以下的优选实施例轻松理解。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的实施例轻松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而是可具体化成其他形态。
29.在说明以下特定实施例的过程中,多种特定内容用于进一步说明并理解实用新型。并且,在说明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产生混淆,将省略已知的部分及与实用新型无关的部分。
30.以下,参照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3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拆装式胸垫的女士上衣1包括上衣10、附着片20、胸垫30。
32.如图所示,上衣10由具有衣袖15的睡衣的上衣形成。上衣10的前部面面料和后部面面料相互重叠,两侧端与肩膀部分通过缝纫相结合,由此,穿在使用人员的上体。
33.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衣10并不限定于睡衣,可以为外出时穿的t恤等多种女性上衣,并且,也可以为具有衣袖的上衣或没有衣袖的无袖上衣。
34.附着片20通过缝纫以与上衣10重叠的方式结合设置在上衣10内部面的上部。附着片20以重叠的方式结合设置在上衣10内部面,从而提供实现胸垫30的拆装的拆装面。
35.附着片20以沿着左右,即,沿着上衣10的左右宽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以使胸垫30可通过位置调整来在附着片20中实现拆装,如图所示,优选地,附着片20具有与上衣10的左右宽度相同的宽度,附着片20的上端和下端通过缝纫与上衣10的前部面面料的内部面相结合,附着片20的两侧端通过缝纫与形成上衣10的前部面面料和后部面面料的两侧缝纫部(拆边部)相结合。
36.在本实用新型中,胸垫30在附着片20中拆装,未附着胸垫30的部分与上体皮肤相接触,因此,优选地,附着片20的材质由拉绒面料形成,上述拉绒面料与皮肤的接触感柔软,而且可通过粘扣方式与设置在胸垫30的结合单元35轻松实现拆装。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附着片20可由片面起毛面料制成,未在起毛形成的部分以紧贴在上衣10的方式构成重叠的形态,形成起毛的面以可通过粘扣方法分离的方式与设置在胸垫30的结合单元35相结合。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附着片20可由具有多种面料材质的拉绒面料制成,但也可由对聚酯面料进行起毛处理的尼龙丝面料制成,由此,触感非常柔软,可充分执行作为粘扣的环面的功能。
39.胸垫30形成一对,且以调整附着位置的方式附着在附着片20,当穿上上衣10时,一对胸垫30遮挡佩戴人员的两侧胸部来防止胸线或胸围点向外部突显。
40.在本实用新型中,虽然胸垫30的外侧端呈以曲线形态形成的三角形形态,但胸垫30的形状可具有多种形态。
4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胸垫30的前部面周围设置有结合单元35,上述结合单元35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附着片20相结合,使得胸垫30可以在附着片20拆装。
42.结合单元35以粘扣方式与附着片20相结合,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单元35由通过粘扣的钩部件形成。
43.通常的粘扣单元由粗糙的钩片和柔韧的环片组成,钩片和环片相互结合及分离,其又名为粘扣带,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单元35由粘扣的钩片形成,由拉绒面料制成的附着片20起到粘扣的环片的功能,从而,结合单元35可通过粘扣方式在附着片20拆装。
44.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单元35可以使粘扣的钩片沿着胸垫30的前部面周围以连续的环形态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3所示,结合单元35即使沿着胸垫30的周围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多个也无妨。
45.胸垫30由3层胸垫材料制成,上述胸垫材料包括:前面部片部31,由对聚酯(polyester)和粘胶(viscose rayon)纤维进行混纺或混织的tr面料制成;后部面片部33,由聚酯(polyester)和棉(cotton)纤维进行混纺或混织的tc面料制成;以及中间片部34,介于前部面片31与后部面片33之间,由无纺布面料制成。
46.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女士上衣中,各个胸垫30可以在设置于上衣10内部面的附着片20的整个区域内自由地调整位置来附着,可根据佩戴人员的胸部形态或尺寸、胸部位置调整胸垫30的附着位置,因此,即使除按尺寸制造上衣10之外,无需分别区分基于胸部位置的胸垫30的设置位置来实现规格化,使用人员也可以更方便地调整胸垫30的设置位置,从而可以没有不便地享受舒适的佩戴感。
47.另一方面,参照图5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胸垫30的背面,即,后部面片33的背面可设置紧贴部件40,上述紧贴部件40沿着周围突出形成有紧贴部件40来紧贴在佩戴人员的胸部边缘,通过减少胸围点(乳头)被后部面片33的背面压迫的压迫强度来提高佩戴感。
48.如图所示,紧贴部件40以与图中所示的胸垫30的形状对应的方式呈三角环形状,通过粘结剂结合设置在后部面片33的背面周围,由硅胶材质制成,提高与胸部边缘的紧贴度,通过材质厚度来防止胸围点被后部面片33过度按压,从而佩戴感变得卓越。
49.当上述紧贴部件40由硅胶材质制成时,在紧贴部件40中,以与内侧面和外侧面相连接的方式贯通形成通气流路42,使得外部空气在紧贴部件40的内部空间出入来实现通气,由此,防止与通过紧贴部件40封闭的胸部中心部位有关的皮肤问题。
50.以上,虽然与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优选实施例相关地示出或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示出说明的结构及作用。反而,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轻松理解在不超出附加的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思想及范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变更及修改。因此,这些适当的变更、修改及等同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