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8896发布日期:2021-12-28 23:2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人体护膝防护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


背景技术:

2.膝盖作为人体重要关节之一,具有相对脆弱的特性;在进行施工作业或者户外运动过程中,为了降低对膝盖的损伤,通常需要佩戴护膝。
3.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072365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式硅胶防撞护膝,包括护膝主体,护膝主体的内表面成型有朝内开口且形状与人体膝关节位置形状相适配的容置孔;护膝主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植绒无纺布植物层、弹性硅胶层、聚乙烯纤维层,植绒无纺布植物层的外表面与弹性硅胶层的内表面熔接,弹性硅胶层的外表面与聚乙烯纤维层的内表面熔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护膝佩戴者使用上述护膝主体与地面相碰触时,护膝主体易被外部硬物刺穿,甚至导致护膝佩戴者膝关节受损,且由于护膝主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较小,护膝主体的阻滑效果不佳,从而易使得护膝佩戴者受惯性作用而相对地面滑动,进而导致护膝佩戴者膝关节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护膝易导致护膝佩戴者膝关节受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硬质面壳,以及软质面壳;所述硬质面壳其中一侧设置有与膝盖适配贴合的安装凹槽,所述硬质面壳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相适配的凸面,所述凸面包括上部凸面以及下部凸面;所述软质面壳其中一侧适配贴合于凸面,所述软质面壳另一侧设置有阻滑部,所述阻滑部包括设置于软质面壳中部的若干个正向阻滑沟槽、位于软质面壳上部的上阻滑环槽,以及位于软质面壳下部的下阻滑环槽,所述正向阻滑沟槽沿软质面壳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且所述正向阻滑沟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软质面壳的宽度方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面壳可由质地坚硬的材料制成,以提高抗穿刺能力,硬质面壳上的上部凸面以及下部凸面的凸起程度不相同,两者相配合能够起到阻滑作用;另外,软质面壳本身质地柔软,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而软质面壳外表面的阻滑部的设置能够起到阻滑作用;具体地,通过正向阻滑沟槽起到软质面壳正面与地面相接触时的阻滑效果,通过上阻滑环槽和下阻滑环槽对软质面壳与地面出现侧滑时起到阻碍作用。
8.可选的,所述阻滑部还包括对称设置于上阻滑环槽两侧的上侧阻滑凸起。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侧阻滑凸起的设置能够使得在软质面壳上侧与地面相接触时,起到缓冲以及阻滑的效果,进一步优化壳体整体的阻滑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硬质面壳朝向软质面壳处的侧壁还对称设置有中部凹槽,每一所述
中部凹槽内还设置有若干个中部凸起,所述中部凸起长度方向平行于中部凹槽宽度方向,所述中部凸起沿中部凹槽的长度方向均匀插设;所述阻滑部还包括中侧阻滑凹槽,位于每一所述中侧阻滑凹槽内的若干个中侧阻滑凸起,所述软质面壳靠近中侧阻滑凹槽处的侧壁与中部凹槽适配贴合,所述软质面壳靠近中侧阻滑凸起处的侧壁与中部凸起适配贴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部凸起、中部凹槽,中侧阻滑凸起以及中侧阻滑凹槽的设置能够在软质面壳靠近中部处的侧壁与地面相接触时,减少出现软质面壳相对地面出现侧滑或滚动的情况,进一步优化壳体的阻滑效果。
12.可选的,还包括和绑接组件,所述绑接组件包括插管、限位杆、弹性带和第一弹簧;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插槽内,所述第一弹簧其中一端连接于插槽内壁,另一端连接于限位杆端部;所述插管插设于插孔内,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弹簧处的一端插设于插管内;所述弹性带连接于插管外侧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管插入插孔内,再将限位杆插入插管内,从而实现绑接组件与壳体的安装,以便在绑接组件或壳体出现损坏时,实现绑接组件与壳体的拆分更换,减少因绑接组件或壳体个别部位出现破损,从而导致壳体与绑接组件整体更换,浪费资源的情况。
14.所述弹性带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气囊,每一所述气囊侧壁均开设有通气孔,每一所述气囊侧壁均设置有密封塞,以用于密封通气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将弹性带绑接于使用者膝盖部位之后,使用者通过通气孔,向气囊内进行充气,鼓胀的气囊能够加强对使用者腿部的保护效果,减小出现使用者腿部背离膝盖的部位与地面碰撞而造成的损害。
16.可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硬质面壳和软质面壳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硬质连接板、第一固定杆、卡接板和第一扭簧;所述硬质连接板设置于软质面壳边壁,所述第一固定杆对称地固定连接于硬质连接板边壁,所述卡接板、第一扭簧和第一固定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接板和第一扭簧均套接于第一固定杆外部,所述第一扭簧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卡接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侧壁;所述硬质面壳对称设置有卡接口,所述卡接板抵接于卡接口内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硬质面壳平置于平台上,然后人手拿取软质面壳并使其位于硬质面壳正上方,且使得卡接板位于卡接口正上方,接着人手驱动两个卡接板以第一固定杆为中心转动,并使得卡接板朝靠近硬质面壳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一扭簧处于形变状态,接着将卡接板插入卡接口内,然后释放对卡接板的捏持,此时卡接板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抵接于卡接口内壁,从而实现软质面壳和硬质面壳的卡接,以便在软质面壳或硬质面壳破损时,对破损的硬质面壳或软质面壳进行拆卸更换,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浪费。
18.可选的,每一所述卡接板端部均设置有连接钩板,每一所述卡接口内壁均设置有连接凸棱,每一所述连接钩板侧壁均开设有沟槽;每一所述沟槽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连接凸棱插设于沟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钩板上的沟槽以及连接凸棱的设置增大了卡接板与卡接口内壁的接触面积和摩擦,从而能够加强卡接板与卡接口内壁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橡胶垫不仅能够增大连接凸棱与沟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同时也能够增大连接凸棱与沟
槽内壁的接触面积,实现连接凸棱与沟槽的稳定连接。
20.可选的,所述硬质连接板侧壁设置有磁铁片,所述硬质面壳侧壁设置有吸附铁片,所述磁铁片和吸附铁片磁性吸固。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片和吸附铁片的设置能够增强硬质面壳和软质面壳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减小出现软质面壳在硬质面壳外表面出现偏移的情况。
22.可选的,所述硬质面壳靠近每一卡接口处的侧壁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杆外部均套接有对接板和第二扭簧;所述对接板用于开合卡接口,所述第二扭簧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对接板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卡接口内壁。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扭簧未产生形变时,第二对接板盖合于卡接口处,一方面能够减小卡接口堵塞,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硬质面壳的美观度;卡接板在插入卡接口内的过程中,对接板在卡接板的抵压下以第二固定杆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得卡接口敞开,以便卡接板插入卡接口。
24.可选的,所述硬质面壳背离软质面壳处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缓冲层侧壁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长度方向平行于缓冲层厚度方向。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能够起到散热效果,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提高缓冲层的缓冲性能和形变恢复能力,另外,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也能够实现空腔内外空气的快速交换,进一步优化散热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硬质面壳和软质面壳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护膝抗刺穿的作用,另外通过在软质面壳外表面设置阻滑部,从而来优化护膝的阻滑和缓冲效果,有效保护使用者膝盖部位;2.绑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以便于壳体与绑接组件能够独立更换,连接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硬质面壳和软质面壳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实现硬质面壳和软质面壳的独立更换。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硬质面壳和软质面壳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壳体与连接组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壳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31.图5是图4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卡接板与对接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33.图7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绑接组件与壳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34.图8是图7中用于体现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硬质面壳;111、磁铁片;112、卡接口;1121、连接凸棱;113、第二固定杆;114、对接板;115、第二扭簧;116、插槽;117、滑移孔;118、插孔;12、软质面壳;121、阻滑部;1211、正向阻滑沟槽;1212、上阻滑环槽;1213、下阻滑环槽;1214、上侧阻滑凸起;1215、中侧阻滑凹槽;1216、中侧阻滑凸起;13、连接组件;131、硬质连接板;1311、缺口;1312、吸附铁片;132、第一固定杆;133、卡接板;1331、连接钩板;1332、沟槽;1333、橡胶
垫;134、第一扭簧;14、安装凹槽;15、凸面;151、上部凸面;152、下部凸面;16、中部凹槽;17、中部凸起;2、绑接组件;21、插管;22、限位杆;221、抵推片;23、弹性带;231、气囊;232、通气孔;233、密封塞;24、第一弹簧;25、尼龙搭扣;251、尼龙钩带;252、尼龙绒带;3、缓冲层;31、空腔;32、透气孔;3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参照图1和图2,抗穿刺阻滑护膝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硬质面壳11和软质面壳12,硬质面壳11由抗穿刺材料制成,如采用pp材料制成,硬质面壳11其中一侧设置有安装凹槽14,使用者膝盖内嵌于安装凹槽14内,硬质面壳11背离膝盖处的一侧设置有凸面15,凸面15包括上部凸面151和下部凸面152;软质面壳12由阻滑材质制成,如采用tpe材料制成,软质面壳12其中朝向硬质面壳11处的一侧贴合于硬质面壳11的凸面15上,软质面壳12另一侧设置有阻滑部121。
38.参照图1和图2,阻滑部121包括上阻滑环槽1212、下阻滑环槽1213、对称设置的上侧阻滑凸起1214、对称设置的中侧阻滑凹槽1215、位于每一中侧阻滑凹槽1215内的若干个中侧阻滑凸起1216,以及若干个正向阻滑沟槽1211。正向阻滑沟槽1211位于软质面壳12中部,且沿软质面壳12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每一正向阻滑沟槽12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软质面壳12的宽度方向;上阻滑环槽1212位于软质面壳12上部,下阻滑环槽1213位于软质面壳12下部;上侧阻滑凸起1214位于上阻滑环槽1212两侧,以起到缓冲和阻滑的作用;硬质面壳11朝向软质面壳12处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中部凹槽16,每一中部凹槽16内壁均设有若干个中部凸起17,软质面壳12靠近中侧阻滑凹槽1215处的侧壁与中部凹槽16适配贴合,软质面壳112靠近中侧阻滑凸起1216处的侧壁与中部凸起17适配贴合。
39.参照图3和图4,还包括绑接组件2,绑接组件2用于将壳体1绑接于使用者膝盖部位,硬质面壳11和软质面壳1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13;连接组件13用于实现硬质面壳11和软质面壳12的可拆卸连接。
40.参照图4和图5,连接组件13用于将软质面壳12可拆卸连接于硬质面壳11一侧;连接组件13包括硬质连接板131、第一固定杆132、卡接板133和第一扭簧134;硬质连接板131固定粘接于软质面壳12边沿,且硬质面壳11沿软质面壳12周向设置,硬质连接板131边壁对称开设有缺口1311,第一固定杆132、卡接板133以及第一扭簧134均与缺口13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固定杆132固定焊接于缺口1311内壁,卡接板133和第一扭簧134均套接于第一固定杆132外部,第一扭簧134其中一端焊接于卡接板133侧壁,另一端焊接于第一固定杆132外侧壁。
41.参照图4、图5和图6,硬质连接板131朝向硬质面壳11处的侧壁嵌设有磁铁片111,硬质面壳11侧壁嵌设有吸附铁片1312,磁铁片111与吸附铁片1312磁性吸固;硬质面壳11侧壁对称开设有卡接口112,每一卡接口112内壁均焊接有第二固定杆113,每一第二固定杆113外部均套接有对接板114和第二扭簧115,对接板114用于打开或闭合卡接口112。当使用者朝靠近卡接口112的方向抵压卡接板133时,卡接板133以第一固定杆132为中心转动,此时第一扭簧134处于形变状态,接着将卡接板133插入卡接口112内,对接板114在卡接板133的抵压下朝远离卡接口112的方向转动,当卡接板133插入卡接口112内部之后,人手释放对
卡接板133的抵压,卡接板133在第一扭簧134的带动下抵接于卡接口112内壁,实现硬质面壳11与软质面壳12的可拆卸连接。
42.参照图4和图5,每一卡接板133远离第一固定杆132处的一端还一体成型有连接钩板1331,连接钩板1331侧壁开设有沟槽1332,沟槽1332内壁固定粘接有橡胶垫1333,卡接口112内壁一体成型有连接凸棱1121,连接凸棱1121插设于沟槽1332内。
43.参照图4,硬质面壳11背离软质面壳12处的一侧粘接有缓冲层3,缓冲层3可以为橡胶垫,缓冲层3内壁开设有空腔31,空腔31内壁粘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长度方向平行于缓冲层3厚度方向,缓冲层3侧壁开设有透气孔32,透气孔32与空腔31相连通。
44.参照图7和图8,还包括绑接组件2,绑接组件2包括插管21、限位杆22、弹性带23、第一弹簧24以及尼龙搭扣25;硬质面壳11侧壁对称开设有插孔118,插孔118贯穿硬质面壳11,插管21、限位杆22、弹性带23、第一弹簧24均与插孔118一一对应设置;插管21插设于插孔118内,每一插孔118内壁还开设有插槽116,插槽116长度方向平行于插孔118长度方向,第一弹簧24位于插槽116内,第一弹簧24其中一端焊接于插槽116内壁,另一端焊接于限位杆22端壁,限位杆22另一端插设于插管21内。
45.参照图7和图8,限位杆22外侧壁还一体成型有抵推片221,硬质面壳11侧壁开设有供抵推片221插设的滑移孔117,滑移孔117与插槽116相连通;弹性带23固定粘接于插管21外侧壁,尼龙搭扣25包括尼龙钩带251和尼龙绒带252,尼龙钩带251缝制于其中一个弹性带23端部,尼龙绒带252缝制于另一弹性带23端部。
46.参照图8,每一弹性带23侧壁粘接有若干个气囊231,气囊231沿弹性带23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气囊231内充盈有空气,每一气囊231侧壁均开设有通气孔232,每一通气孔232内均插设有密封塞233,密封塞233用于密封通气孔232,密封塞233可以为木塞或橡胶塞。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穿刺阻滑护膝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硬质面壳11平放于平面上,并使得硬质面壳11带有凸面15的一侧朝上,将软质面壳12凹陷的一侧朝下盖合于凸面15上,接着人手抵压两个卡接板133,从而使得卡接板133朝靠近卡接口112的方向转动,再将卡接板133插入卡接口112内,再释放对卡接板133的抵压,此时硬质面壳11与软质面壳12相互卡接;然后人手驱动抵推片221沿滑移孔117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将限位杆22完全推入插槽116内,再将插管21插入插孔118内,然后限位杆22在第一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插入插管21内,以实现壳体1与绑接组件2的可拆卸连接;最后可外借工具以向气囊231内充气,再通过尼龙大口25将弹性带23绑接于使用者腿部。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