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布袋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738发布日期:2021-09-25 11:4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轻便布袋背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背包领域,尤其一种轻便布袋背包。


背景技术:

2.现代生活中“环保”和“方便”为生活的主旋律,传统的大背包比较臃肿,一般只适合旅游出行,而胶袋虽然适合日常使用,但不能满足“环保”的需要,而且容易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布袋背包,它通用性强,不但适合旅游出行和日常使用,而且环保又耐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便布袋背包,包括:主体为布质的袋体,其特征在于袋体设有袋口,袋口连接有袋口绳,袋口沿袋口绳作收束或打开运动,袋体的外侧壁设有呈相对布置的绳连耳,袋口设有连绳通道,袋口绳一端与袋体一侧的绳连耳打结绑接,袋口绳另一端穿过连绳通道与袋体另一侧的绳连耳打结绑接。
5.其技术效果:
6.1、袋体的袋口与袋口绳采用束口袋式的设计,当袋口绳上提时,袋口受袋口绳作用力,袋口收束闭合;当手拉袋口两端,沿袋口绳的延伸方向发力,即可打开袋口。
7.2、袋体总体为轻载重设计,袋口绳分别与袋体两侧的绳连耳打结绑接符合载重设计,袋口绳与绳连耳可根据使用情况实施绑接或不绑接。
8.3、袋口绳分别连接袋体的袋口和袋体两侧的绳连耳,袋口绳与袋体两侧的绳连耳打结绑接时,袋体与袋口绳形成背包式结构,袋体成为简易背包,袋口绳为袋体的背包绳;袋口绳与袋体两侧的绳连耳松开不打结绑接时,袋体可以作单肩挂包或手提包,也可通过袋口绳挂靠挂钩上。
9.4、袋体采用布材质,袋体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轻巧环保又耐用,而且可以折叠不占空间,适合旅游出行又适合日常使用。
10.进一步地,所述袋体至少设有一对绳连耳,绳连耳置于袋体垂直面的左侧和右侧且呈相对布置,袋口置于袋体的顶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袋体垂直面的左侧有左绳连耳,袋体垂直面的右侧有右绳连耳,左绳连耳中心点、右绳连耳中心点以及袋口连绳通道中心点的连线整成三角形连线结构。
12.其技术效果:袋体的三角形连线结构形成背包结构,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所述绳连耳与袋体非一体成形。
14.进一步地,所述绳连耳的左绳连耳和右绳连耳均置于袋体的中部或下部。
15.其技术效果:左绳连耳和右绳连耳均置于袋体的中部或下部更适合袋体结构的稳定性。
16.进一步地,所述绳连耳露出袋体,绳连耳整体呈环形,绳连耳的边沿与袋体通过缝合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绳连耳露出袋体7

10cm,绳连耳或为布质卷边环,或为钢圈环,或为绳圈环。
18.进一步地,所述袋口沿袋体延伸形成两道呈相对布置的翻折边,翻折边为连绳通道。
19.进一步地,所述袋体材质为纯棉或涤纶或涤棉,布为单色或印花布,袋体总重50克以下,袋体宽15

70cm,袋体长15

90cm。
20.进一步地,所述连绳通道有第一连绳通道和第二连绳通道,第一连绳通道和第二连绳通道沿袋口呈相对布置。
21.进一步地,所述袋口绳有第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第一袋口绳穿过连绳通道的第一连绳通道,第二袋口绳穿过连绳通道的第二连绳通道。
22.进一步地,所述绳连耳的材质为涤棉或者纯棉或者涤纶。
23.进一步地,所述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的一同向端向袋体的左绳连耳延伸,第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穿过左绳连耳的环孔与左绳连耳打结绑接。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的另一同向端向袋体的右绳连耳延伸,第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穿过右绳连耳的环孔与右绳连耳打结绑接。
25.其技术效果:
26.1、袋口采用双袋口绳可以对袋口起更好的收束作用。
27.2、第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的两端分别与左绳连耳右绳连耳打结绑接时,袋体即形成小背包;
28.第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的两端分别不与绳连耳打结绑接时,第一袋口绳和第二袋口绳可同向端相互打结绑接,即成为提包或肩包。
29.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袋口打开装态时,袋体的上部和下部宽度一致;袋体的袋口束口装态时,袋体的上部随袋口收窄。
30.以上各进一步均为一个示例,各个示例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在保证不矛盾的前提下,各示例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正向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提包打开状态垂直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背包束口状态垂直示意图。
34.附图中符号说明:
35.袋体1袋口2袋口绳3第一袋口绳3.1第二袋口绳3.2绳连耳4左绳连耳4.1右绳连耳4.2连绳通道5第一连绳通道5.1第二连绳通道5.2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3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轻便布袋背包,包括主体为布质的袋体1,袋体1设有袋口2,袋口2连接有袋口绳3,袋口2沿袋口绳3作收束或打开运动,袋体1的外侧壁设有呈相对布置的绳连耳4,袋口2设有连绳通道5,袋口绳3一端与袋体1一侧的绳连耳4打结绑接,袋口绳3另一端穿过连绳通道5与袋体1另一侧的绳连耳4打结绑接;袋体1至少设有一对绳连耳4,绳连耳4置于袋体1垂直面的左侧和右侧且呈相对布置,袋口2置于袋体1的顶部。
38.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袋体1垂直面的左侧有左绳连耳4.1,袋体1垂直面的右侧有右绳连耳4.2,左绳连耳4.1中心点、右绳连耳4.2中心点以及袋口2连绳通道5中心点的连线整成三角形连线结构,袋体1的三角形连线结构形成背包结构,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3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绳连耳4与袋体1非一体成形,绳连耳4的左绳连耳4.1和右绳连耳4.2均置于袋体1的中部或下部,左绳连耳4.1和右绳连耳4.2均置于袋体1的中部或下部更适合袋体1结构的稳定性。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绳连耳4露出袋体1,绳连耳4整体呈环形,绳连耳4的边沿与袋体1通过缝合连接;绳连耳4露出袋体17

10cm,绳连耳4或为布质卷边环,或为钢圈环,或为绳圈环;袋口2沿袋体1延伸形成两道呈相对布置的翻折边,翻折边为连绳通道5,袋体1宽15

70cm,袋体1长15

90cm。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绳通道5有第一连绳通道5.1和第二连绳通道5.2,第一连绳通道5.1和第二连绳通道5.2沿袋口2呈相对布置;袋口绳3有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第一袋口绳3.1穿过连绳通道5的第一连绳通道5.1,第二袋口绳3.2穿过连绳通道5的第二连绳通道5.2
42.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的一同向端向袋体1的左绳连耳4.1延伸,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穿过左绳连耳4.1的环孔与左绳连耳4.1打结绑接;第二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的另一同向端向袋体1的右绳连耳4.2延伸,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穿过右绳连耳4.2的环孔与右绳连耳4.2打结绑接。
4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袋体1总体为轻载重设计,袋体1可跟据需要变成背包或提包状态,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的两端分别与左绳连耳4.1右绳连耳4.2打结绑接时,袋体1即形成小背包;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的两端分别不与绳连耳4打结绑接时,第一袋口绳3.1和第二袋口绳3.2可同向端相互打结绑接,即成为提包或肩包;
44.袋体1的袋口2与袋口绳3采用束口袋式的设计,当袋口绳3上提时,袋口2受袋口绳3作用力,袋口2收束闭合,袋体1的上部随袋口2收窄;当手拉袋口2两端,沿袋口绳3的延伸方向发力,即可打开袋口2,袋体1的上部和下部宽度一致。
45.袋体1采用布材质,袋体1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轻巧环保又耐用,而且可以折叠不占空间,适合旅游出行又适合日常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