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腋下吸汗透气的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1530发布日期:2021-12-29 09:5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腋下吸汗透气的背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背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腋下吸汗透气的背心。


背景技术:

2.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在外出时稍微有运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汗流浃背的情况,即使衣服的面料是纯棉吸汗的面料,也会因为短时间内大量出汗给人带来极大的不适感。
3.对于女性来讲,在夏季穿着清凉的衣物时,往往由于穿着的衣服比较有透视的不足,会在外穿的衣服里面穿一件安全背心。但是普通的安全背心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在炎热的夏季更易引起出汗的可能性。
4.对大部分人来讲,腋下是极易出汗的部位,很容易在腋下出现大量汗液,给人们带来较大的不适感。当大量汗液浸透短袖时更显尴尬。
5.此外,就算在秋冬季节,人们也会因为大量运动导致腋下大量出汗,令人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穿着衣服时腋下出汗后带来极大不适感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腋下吸汗透气的背心。
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腋下吸汗透气的背心,包括衣体和衣袖,所述背心还包括缝制在腋下的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贴肤层、吸水层、隔水层和外面料层,所述吸汗层和所述衣袖的缝制线分别位于前臂和后臂处,所述吸汗层沿着衣袖延伸至衣袖的袖口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背心的腋下部分设计单独的吸汗层,并在吸汗层内夹设吸水层,使得当穿着该背心出汗后,腋下的汗液均被夹设在贴肤层和隔水层之间的吸水层吸收,避免在腋下形成大量汗液积累,保持腋下部位的长久干爽,有效缓解因汗液过多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吸汗层和衣袖的缝制线分别位于前臂和后臂处,避免了当缝制线在腋下时给腋下带来的不适感。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水层粘接在所述贴肤层上,所述隔水层粘接在所述外面料层上。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水层为透气不透水的材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汗液量过多的时候,汗液不至于通过吸水层和隔水层后打湿外层衣物,即将汗水收集在吸汗层内,有效避免汗水打湿腋下部位。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体后背裸露。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避免因该背心的穿着使得人体背部出汗,使得穿着着更加干爽舒适。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体的后背处设置有可拆卸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件就可以自后背处将该背心脱下或者扣紧,便于将该背心脱下和穿上,同时不易在穿衣或者脱衣时损害衣物。
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可拆卸件为内衣连接扣、九字扣。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穿衣或者脱衣的同时,内衣连接扣、九字扣的占用空间小,使得背心的穿着舒适度更佳。
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体和衣袖的面料上具有网孔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的背心更佳透气干爽、不易造成汗液积累。
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体的领口处、所述衣袖的袖口以及所述衣体的下摆处设置有包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的背心耐穿、不易破损。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的背心通过在其腋下设计的吸汗层,能够及时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有效避免汗液在腋下的大量积累,保持腋下的长久干爽,显著缓解因汗液过多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吸汗层和衣袖的缝制线分别位于前臂和后臂处,避免了缝制线在腋下处带来的不适感;
25.2.本技术中隔水层由透气不透水的材质,使得在腋下的汗液量过多时,将汗水收集在吸汗层内,有效避免汗水打湿腋下的其它衣物;
26.3.本技术的背心设计为后背裸露以及选择网孔透气材质使得本技术的背心整体具有清凉干爽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背心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吸汗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背心背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图中,1、衣体;2、衣袖;3、吸汗层;31、贴肤层;32、吸水层;33、隔水层;34、外面料层;4、可拆卸件;5、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腋下吸汗透气的背心,本技术的背心可以为内穿式背心,如图1所示,包括衣体1、衣袖2和缝制在腋下的吸汗层3。其中,吸汗层3为长条状,如图2所示,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贴肤层31、吸水层32、隔水层33和外面料层34,吸汗层3和衣袖2的缝制线分别位于前臂和后臂处,避免了当缝制线位于腋下时带来显著的不适感;且吸汗层3沿着衣袖2延伸至衣袖2的袖口处,增大了吸汗面积。
34.具体的,贴肤层31设置在贴合肌肤的一侧,贴肤层31选择为贴合肌肤的柔软的材质。吸水层32具有高吸水特性,其材质可以为例如高吸水性树脂,例如高吸水性纤维布。隔水层33为透气不透水的材质,其材质可以为例如gtx面料,其材料表面含有使得水分子无法通过、但是气体可以通过的微孔,从而实现透气不透水的功能;例如tpu膜,且tpu膜选择的是低透膜,避免水蒸气的透过。
35.在制备吸汗层3时,先将吸水层32粘接在贴肤层31上,将隔水层33粘接在外面料层34上,随后再整体缝制在衣体1上。
36.穿着本技术的背心时,当腋下出汗之后,汗液通过贴肤层31进入吸水层32内,而吸水层32的强吸水性使得大量汗液被吸收;此外,当穿着本技术的背心并外穿有其它衣物时,隔水层33的设置避免进入吸汗层3的水蒸气透过隔水层33后打湿外穿的其它衣物。因此,本技术的背心具有优异的腋下吸汗的效果,避免腋下大量的汗液积累,保持腋下处的长久干爽,有效缓解在腋下因汗液打湿衣服带来的不适感。
3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背心是短款的,其衣体1向下延伸至胸腹部,因此,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其它季节,均适合作为内搭穿着,较少因背心本身的穿着厚度使得穿衣者发汗,且背心本身也更加轻便舒适。
38.此外,为了进一步使得穿着本技术的背心后不会加快穿衣者的出汗量和出汗速度,如图3所示,衣体1后背为裸露的,穿着好背心后,后背处的肩胛骨以上的部位均未被衣料遮盖。具体的,如图4所示,衣体1后背处设置有可拆卸件4,通过可拆卸件4将后背处的衣料连接。可拆卸件4的设置能够将后背处的衣料打开或者连接即可,例如,可拆卸件4可以是内衣连接扣,也可以是九字扣。如图4所示,其展示的是可拆卸件4为九字扣的情况:后背处衣体1分开为左、右两侧,其中一侧的端部缝制有九字扣,另一侧的端部缝制有使得九字扣能够卡合上去的卡孔,透过九字扣将衣体1分开的左、右两侧连接。和在此处使用纽扣、按扣等相比,选择九字扣或者内衣连接扣,使得本技术的背心在此处的连接更加平整,舒适度更佳。穿着本技术的背心时,只要在穿着好背心后自后背处将九字扣卡接在卡孔内即可。
39.此外,作为一种具有吸汗功能的背心,为了使得穿上背心后更佳舒适清爽,其衣体1和衣袖2的面料选择为具有网孔结构的透气材质。而为了保证本技术的背心更加耐穿,在衣体1的领口处、衣袖2的袖口以及衣体1的下摆处均设置有包边5。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