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2102发布日期:2021-11-03 17:5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勘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计划、设想、施工、运营及综合管理等的要求,包含地形、地质及水文等状态来测绘、勘探测试,岩土勘察的勘察、处置、监测也属工程勘察领域,工程勘察研讨和查明工程地质环境特性,和与工程相关的科学。建设中的工业和民用、铁路、路途、远洋口岸、输电及管线工程、水利,采矿与地上等工程的计划、施工、运营及综合管理,工程勘察经对地形、地质及水文等因素的测绘、勘探、测试及综合评定,供应可行性评估与设备所需的材料。它是基础建设重要环节。搞好工程勘察,特别是后期勘测,可以对设备做出细致论证,保障工程的正当运转,促使工程获得最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3.其中,桥梁工程建设前,需查明桥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探明桥梁墩台和构造物地基的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的厚度、墩台基础岩体的风化与构造破碎程度、软中夹层情况和地下水状态;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提供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桩壁摩阻力、钻桩极限摩阻力,做出定量评价;这就要求勘探人员在野外长期作业,而桥梁建设多作业于陡险地带,故对勘探人员的防摔防护装置尤为重要,其中对于至关重要的头部防护更是重中之重,现有的安全帽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不适用于工程勘探特殊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帽对工程勘察人员的安全防护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壳体,所述安全壳体正面的下侧开设有目视槽,目视槽的外侧设置有护目镜,且护目镜的两端与安全壳体两侧的外侧面通过旋转阻尼器转动安装,所述安全壳体的目视槽的下方的两侧开设有呼吸孔,且呼吸孔内部卡装有呼吸滤芯,所述安全壳体背面的两侧开设有通讯孔,且通讯孔的内外两侧均安装有防护网。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全壳体包括外侧的外防护壳和内侧的内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的内侧面固定有防冲击部,所述防冲击部与内防护壳之间设置有缓冲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冲击部由纵横交错的金属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部为蜂窝状橡胶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全壳体背面的下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安装有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的外侧设置有网罩,所述通风孔的上方开设有电源安
装槽,电源安装槽的外侧设置有槽盖,且槽盖与安全壳体的外侧面通过合页铰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全壳体顶部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防护壳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全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带,两根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锁止扣和锁止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在安全壳体内部设置纵横交错固定连接的金属板防冲击部,形成良好的刚性保护结构,避免碰撞变形,从而挤压操作人员头部,同时在防冲击部内侧设置蜂窝板状橡胶板,起到良好的支撑缓冲作用,防冲击部和缓冲部的组合设置,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在安全壳体正面开设呼吸孔,且在呼吸孔内安装呼吸滤芯,对作业过程中扬起的灰尘进行过滤;在安全壳体背面开设通风孔,且在通风孔内安装散热风机,又在内防护壳上开设透气孔,将安全帽内部的热气抽出,保持通风状态,给作业人员提供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在安全壳体顶部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定位器,当作业人员不慎发生事故时,通过定位器获取作业人员位置,利于及时搜救,同时安全壳体的两侧开设有通讯孔,方便作业人员之间交流,发生事故时,便于呼叫求救。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安全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0、安全壳体;11、通讯孔;12、呼吸孔;13、外防护壳;14、内防护壳;15、防冲击部;16、缓冲部;17、通风孔;18、电源安装槽;19、透气孔;20、护目镜;30、散热风机;31、网罩;40、定位器;50、安全带;51、锁止扣;52、锁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壳体10,所述安全壳
体10正面的下侧开设有目视槽,目视槽的外侧设置有护目镜20,且护目镜20的两端与安全壳体10两侧的外侧面通过旋转阻尼器转动安装,所述安全壳体10的目视槽的下方的两侧开设有呼吸孔12,且呼吸孔12内部卡装有呼吸滤芯,便于工作人员呼吸,同时将工作过程扬起灰尘过滤,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所述安全壳体10背面的两侧开设有通讯孔11,且通讯孔11的内外两侧均安装有防护网,便于工作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当然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在通讯孔11内安装无线通讯设备,便于远距离沟通以及遇险时及时呼救。
26.所述安全壳体10包括外侧的外防护壳13和内侧的内防护壳14,所述外防护壳13的内侧面固定有防冲击部15,所述防冲击部15与内防护壳14之间设置有缓冲部16。
27.所述防冲击部15由纵横交错的金属板固定连接,优选铝合金材质,重量轻且能形成良好的刚性保护结构,避免安全帽碰撞变形,从而挤压操作人员头部。
28.所述缓冲部16为蜂窝状橡胶板,起到良好的支撑缓冲作用。
29.所述安全壳体10背面的下侧开设有通风孔17,所述通风孔17内安装有散热风机30,且散热风机30的外侧设置有网罩31,所述通风孔17的上方开设有电源安装槽18,电源安装槽18的外侧设置有槽盖,且槽盖与安全壳体10的外侧面通过合页铰接。
30.所述安全壳体10顶部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器40。
31.所述内防护壳14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9。
32.所述安全壳体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带50,两根所述安全带5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锁止扣51和锁止板52。
33.工作原理:
34.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作业人员将本装置佩戴好,将锁止扣51卡入锁止板52内进行固定,将护目镜20拉下,对眼部进行防护,工作人员通过呼吸孔12换气,呼吸孔12中的呼吸滤芯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当温度较高时,开启散热风机30,安全帽内的热气经透气孔19被抽出,保持内部通风,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当工作过程有较小的飞溅碎石,外防护壳13即可进行阻挡,当人员不慎滑落时,纵横交错固定连接的金属板防冲击部15,形成良好的刚性保护结构,避免安全帽碰撞变形,从而挤压操作人员头部,同时在防冲击部15内侧设置蜂窝板状橡胶板,起到良好的支撑缓冲作用,救援人员通过定位器40获取作业人员位置,及时搜救。
35.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