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3120发布日期:2021-12-29 10:3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


背景技术:

2.传统伞具主要起到挡雨和遮阳的功能,功能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因此丰富伞具功能是伞具的一种发展趋势。鉴于例如落水等安全意外频繁发生,本技术人伸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具有落水救生功能、紧急医疗救治功能和夜间照明功能。
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5.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其中,包括伞中棒、伞面、伞帽、充气筒和手柄,所述伞面包括双层伞布和若干个第一伞骨,若干个第一伞骨被夹设在双层伞布之间以形成若干个储气空腔,所述伞帽包括插设在所述伞面中部上的底座和螺接在底座上的封盖,所述底座包括与各个储气空腔连通的充气槽,所述伞中棒包括连接段和收纳段,所述连接段上端与底座连接并且下端与充气筒螺接,所述收纳段上端与充气筒螺接并且下端与手柄螺接,该收纳段内置有医疗急救装备,所述手柄设有应急救援灯。
6.进一步的,所述医疗急救装备包括止血绷带、小刀、创可贴、碘伏和消毒棉棒。
7.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还设有蓄电池、充电口和usb接口,应急救援灯、充电口和usb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收纳段内置有usb充电线。
8.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套和若干个第二伞骨,所述收纳段外表面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伞骨匹配的容置槽,所述第二伞骨一一对应转动设在容置槽上端,所述滑套滑动设在容置槽上并且在容置槽上下端均设有固定所述伞槽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伞骨设有供第二伞骨插入的定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槽,与固定槽连接的弹簧和与弹簧连接的固定柱,所述滑套侧壁设有固定孔和控制键,所述固定柱和控制键分别从固定孔两端插入。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具有落水意外时,拆下充气筒和封盖,充气筒对准充气槽向各个储气空腔充气,使各个储气空腔膨胀,然后盖上封盖,最后将膨胀的伞面倒置在水面以作为水面救生的漂浮物,为救生提供浮力,救援人员携带下水可辅助救援和保障自身安全;具有出血意外时,拆下收纳段,取出内置医疗急救装备采取消毒止血等急救医疗措施,防止伤口感染和出血过多;具有夜间被困意外时,可用应急救援灯照明或者求救。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具备三种应急救援功能,丰富伞具的实用功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3.图3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段和滑套配合示意图;
15.图5为图4的截面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急救装备示意图。
17.图中:
18.伞中棒

1,连接段

11,收纳段

12,容置槽

13;
19.伞面

2,伞布

21,第一伞骨

22;
20.伞帽

3,底座

31,封盖

32,充气槽

33;
21.充气筒

4;
22.手柄

5,应急救援灯

51;
23.医疗急救装备

6,止血绷带

61,小刀

62,创可贴

63,消毒棉棒

64;
24.滑套

7;第二伞骨

8;
25.固定槽

91,弹簧

92,固定柱

93,固定孔

94,控制键

95。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7.如图1

6所示,本案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伞,其中,包括伞中棒1、伞面2、伞帽3、充气筒4和手柄5。所述伞面2包括双层伞布21和若干个第一伞骨22,双层伞布21的外缘紧密连接,若干个第一伞骨22被夹设在双层伞布21之间以形成若干个均等分的储气空腔,在本案中具有六个储气空腔。所述伞帽3包括插设在所述伞面2中心上的底座31和螺接在底座31上的封盖32,所述底座31包括与各个储气空腔连通的充气槽33,封盖32与底座31可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28.所述伞中棒1包括连接段11和收纳段12,所述连接段11上端与底座31连接,连接方式参考现有伞具伞中棒1和伞帽3的连接方式,主要目的为固定伞中棒1。充气筒4的筒壁具有螺纹,连接段11下端与充气筒4上端螺接,所述收纳段12上端与充气筒4下螺接并且下端与手柄5螺接,由此实现连接段11、充气筒4、收纳段12和手柄5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各独立拆用,该收纳段12为中空结构并且内置有医疗急救装备6,所述医疗急救装备6包括止血绷带61、小刀62、创可贴63、碘伏和消毒棉棒64等。所述手柄5设有应急救援灯51。
29.这样,具有落水意外时,拆下充气筒4和封盖32,充气筒4对准充气槽33向各个储气空腔充气,使各个储气空腔膨胀,然后盖上封盖32,最后将膨胀的伞面2倒置在水面以作为水面救生的漂浮物,为救生提供浮力,救援人员携带下水可辅助救援和保障自身安全;具有出血意外时,拆下收纳段12,取出内置的医疗急救装备6采取消毒止血等急救医疗措施,防止伤口感染和出血过多;具有夜间被困意外时,可拆下手柄5使用应急救援灯51照明或者求救。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具备三种应急救援功能,丰富伞具的实用功能。
30.优选的,所述手柄5还设有蓄电池、充电口和usb接口,应急救援灯51、充电口和usb
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收纳段12内置有usb充电线(图未示)。这样,手柄5还可以作为应急充电宝使用,充电口为蓄电池充电并且usb接口为外部设备充电。
31.为了稳定支撑伞面2,优选的,本案还包括滑套7和若干个第二伞骨8,所述收纳段12外表面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伞骨8匹配的容置槽13,所述第二伞骨8的一端一一对应转动设在容置槽13上端,所述滑套7滑动设在容置槽13上并且在容置槽13上下端均设有固定所述伞槽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伞骨22设有供第二伞骨8插入的定位槽。开伞状态时,第二伞骨8向上转动并且另一端插入定位槽,同时滑套7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容置槽13上端,滑套7起固定第二伞骨8的作用,使第二伞骨8保持竖立状态,从而将伞面2稳定支撑;关伞时,先下移滑套7,接着第二伞骨8向下转动并嵌入容置槽13内,然后上移滑套7,使滑套7套设在第二伞骨8外并固定在容置槽13下端,滑套7起束缚第二伞骨8的作用,最后通过伞带收合伞布21。
32.作为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槽91,与固定槽91连接的弹簧92和与弹簧92连接的固定柱93,所述滑套7侧壁设有固定孔94和控制键95,所述固定柱93和控制键95分别从固定孔94两端插入。滑套7滑直固定柱93位置,固定柱93在弹力作用下卡入固定孔94,实现固定滑套7;通过按压控制键95驱动固定柱93脱离固定孔94,可实现滑动滑套7。
33.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