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0602发布日期:2021-12-11 11:1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的制作方法
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


背景技术:

2.授权公告号为cn 2119327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次性防镜起雾口罩,该口罩为一次性使用口罩,其罩体内侧鼻部位置设有防雾条,可阻隔口鼻呼出热气;罩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增强罩体与面部皮肤帖服的强化条。该实用新型是一次性使用口罩,不环保,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加大二次污染;口罩本体的长方形结构不够贴合人脸曲线,虽然罩体两侧设置强化条贴服面部,但容易引起佩戴不舒适;而且长方形的防雾条不够贴合鼻部造型,鼻腔呼出的气体还是容易从鼻子上部逸出。
3.而授权公布号为cn 21080940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耳挂一体成型的海绵口罩,口罩的主体由左右两个相对侧连接的口罩半构成;口罩半的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三耳挂;口罩主体顶部设置带有空腔的布料,空腔内部设置有海绵和软钢丝,整体构成可塑形的鼻梁条。该实用新型在口罩主体不同位置上设置了多个耳挂,给使用者带来更多选择,但佩戴靠近脸颊耳挂时,远端耳挂易成为累赘,佩戴不方便;耳挂处挖空裸露脸部位较多,防护部位减少;且布料包裹充当防雾条的内置海绵和软钢丝,在布料和海绵损坏时,钢丝容易划伤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以解决现有长方形结构的口罩本体不够贴合人脸曲线,长方形的防雾条不够贴合鼻部造型;而一体式的海绵口罩采用海绵和软钢丝充当防雾条,在布料和海绵损坏时,钢丝容易划伤人体造成伤害等缺点。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以三维纬编间隔织物作为面料,采用模压一体成型,形成一个贴合人脸曲线的立体曲面造型,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鼻部位置固定设有一个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
7.具体地,所述三维纬编间隔织物包括内层、中间间隔层以及外层,所述中间间隔层分别与所述内层、所述外层相互垂直。
8.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采用涤纶、铜离子纤维和氨纶混纺而成,所述中间间隔层采用涤纶单丝编织而成,所述外层采用涤纶和氨纶混纺而成。
9.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一个耳挂,所述耳挂在口罩本体模压成型过程中采用热压切割形成。
10.进一步地,所述耳挂为符合耳朵外轮廓的倾斜水滴形状。
11.进一步地,所述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采用百美贴固定贴合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鼻部位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采用环保透气海绵压制而成。
13.进一步地,所述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包括一个大翼型基底和一个小翼型鼻托,所述大翼型基底贴合于脸部,所述小翼型鼻托突出于所述大翼型基底上,贴合于鼻翼间隙处。
14.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面料为三维纬编间隔织物,本身造型立体,容易塑造口罩形状,具有吸湿导湿性强、舒适透气、耐洗、质量轻、柔软、抗皱性、稳定性、压缩回弹性好等特点,可在模压过程中一次压制出具有贴合人脸曲线的弧面口罩立体造型。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固定在口罩本体内侧的鼻部位置,该形状更贴合鼻部特征,减少脸鼻与口罩间缝隙,更舒适、安全、且防眼镜起雾。
16.2、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压成型口罩一次塑型,切割裸露面积小的雨滴状的耳挂和符合人脸曲线的口罩,防护面积加大,不勒耳,佩戴更舒适,增加舒适性、防护性、保暖性。
17.3、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不同功能的纤维以较经济便捷地实现口罩的多功能作用,如在三维纬编间隔织物的内层添加铜离子纤维,可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痤疮杆菌抑菌率均高达94%以上,50次洗涤后抑菌率没有下降;抗甲型流感病毒h3n2活性率达94%以上,并可重复水洗;外层织物进行防水、防油、防污后整理,以获得防水、防油、防污功能。
18.4、本实用新型的口罩至少可重复水洗20次,抗菌等功能不受影响,更环保。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纬编间隔织物的剖面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
24.一种一体成型3d立体口罩,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一口罩本体10,口罩本体以三维纬编间隔织物作为面料20,采用模压一体成型,形成一个贴合人脸曲线的立体曲面造型。口罩本体为模压一体成型制成的无痕口罩,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在高温高压下用不同磨具压出不同型号的口罩。刀模切割后形成具有符合人脸曲线的立体弧面造型,贴合人脸,符合人体工学,佩戴更舒适。
25.参照图3,上述三维纬编间隔织物20包括内层21、中间间隔层22以及外层23,其中,内层21采用50d涤纶、20d铜离子纤维和20d氨纶。该内层织物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痤疮杆菌抑菌率均高达94%以上,50次洗涤后抑菌率没有下降;抗甲型流感病毒h3n2活性率达94%以上,具有高效抗菌、抑菌、抗病毒作用。另外,内层织物采用吸湿排汗整理,保持面部干爽。
26.中间间隔层22采用30d涤纶单丝,具有使口罩形态立体,且透气的作用。
27.外层23采用50d涤纶和20d氨纶,该外层采用后整理,使之具有防水,防油,防污作用。织物整体透气、柔软、舒适,透气率达到250mm/s以上。
28.参照图1或图2,口罩本体10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一个耳挂11,本实施例的耳挂11与口罩本体的三维纬编间隔织物为一体,刀模在一体成型过程中一次性挖空,形状为符合耳朵外轮廓的的倾斜水滴形状,不勒耳朵,且该设计减少脸部裸露面积,增加脸部防护作用,冬天佩戴保暖性更佳。
29.参照图2,口罩本体10的内侧鼻部位置固定设有一个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30,本实施例的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30采用百美贴固定贴合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内侧鼻部位置,使之与口罩成为一体,解决口罩佩戴不合体,鼻子及周围部位留有缝隙的问题,增强防护性,且有效防止带眼镜人群因呼吸产生的气体上升造成眼镜片雾化的问题。
30.参照图4,该翼型对称立体鼻梁骨垫30包括一个大翼型基底31和一个小翼型鼻托32,所述大翼型基底31贴合于脸部,所述小翼型鼻托32突出于所述大翼型基底31上,贴合于鼻翼间隙处。
31.上述三维纬编间隔织物内层21的铜离子纤维还可为价格相对低的抗菌竹炭碳纤维或抗菌后整理的冰丝棉纤维等功能纤维。外层23可增加夜光纤维或紫外变色纤维,增加趣味和个性化设计,后整理可视情况增加抗紫外,抗腐蚀等功能。
32.上述耳挂11还可为不挖空的耳袋,包住脸颊和耳朵,防护性和保暖性更佳。
33.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