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5466发布日期:2021-11-06 04:0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鞋垫。


背景技术:

2.鞋垫作为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改善鞋内穿着环境(如吸汗、保暖、提高舒适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调整脚部骨骼和脚底的受力状态,如设计和用料得当,可起到调整脚部生物力线、矫正站姿及步态的积极作用,并且对防止脚部运动损伤、提高运动竞技状态也有积极作用。
3.而根据人体生物力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脚部骨骼结构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同一个人的左右脚也并非完成对称。由此可见,要针对每一只脚来定制整鞋或鞋垫,才能达到最佳的穿着效果。整鞋定制的工序较多、时间较长,价格也不菲,相对而言鞋垫定制更容易让大众用户所接受,鞋垫定制所需的时间较短,价格也比整鞋定制低得多。
4.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同款式的鞋子,如跑鞋、球鞋、休闲鞋、皮鞋等,女士们还会有中跟鞋、高跟鞋。而不同款式的鞋,它们的鞋楦设计各不相同,除了鞋楦的长度宽度等常规参数不同之外,典型特征如(鞋楦)后跟翘度、足中部的凸度等也不相同,这就给个性化定制鞋垫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鞋垫。此鞋垫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对各种足型和鞋型特征有更好的适用性。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鞋垫,包括主体、低温热塑材料制成的支撑功能部件、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所述主体的下面设有用于固定于支撑功能部件的第一安装槽、用于固定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的第二安装槽和用于固定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的第三安装槽;所述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的支撑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跖骨球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所述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的支撑面积大于等于第五跖骨球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
7.优选的,所述的鞋垫还包括3d打印制成的个性化定制部件,所述个性化定制部件固定于主体的上面,所述个性化定制部件的大小至少覆盖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足横弓和足跟杯区域。
8.优选的,所述个性化定制部件的内部及底面设有镂空式填充结构。
9.优选的,所述主体设有多个透气孔。
10.优选的,所述鞋垫还包括足跟垫,所述足跟垫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内的后端,所述足跟垫采用吸震材料制成。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功能部件的支撑面面积大于或等于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和足横弓所构成的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
12.优选的,所述低温热塑造材料的加热软化温度为50℃~85℃。
13.优选的,所述主体的足跟部后缘设有凸出部。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鞋垫中支撑功能部件采用低温热塑材料制成,则可在较低温度(50℃~85℃)下加热软化再次塑形,使鞋垫能够适用不同的鞋款,方便满足个性化鞋垫的设计和制造。
16.2、本实用新型鞋垫中设有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分别与第一跖骨球区域和第五跖骨球区域相对应,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可根据使用者的足型特征选择相应的硬度和弹性,以进一步满足个性需求,同时还可控制前足内外翻,且减少了对鞋内空间的占用,提高穿着舒适性。
17.3、本实用新型鞋垫中主体部件、支撑功能部件、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和足跟垫等均可根据鞋垫码数设计成标准形状,并可使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批量化制造,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8.4、本实用新型鞋垫中个性化定制部件可根据使用者的脚形采用3d打印进行个性化制造,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个性需求;同时个性化定制部件的内部及底面采用镂空式填充结构,这既可提供良好的支撑强度,还提高了透气性,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1的鞋垫的爆炸图。
20.图2是实施例1的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实施例2的鞋垫的爆炸图。
22.图4是实施例2的个性化定制部件中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实施例2的个性化定制部件中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实施例2的个性化定制部件中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实施例3的鞋垫的爆炸图。
26.其中,1为主体,2为支撑功能部件,3为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4为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5为第一安装槽,6为第二安装槽,7为第三安装槽,8为透气孔,9为足跟垫,10为凸出部,11为个性化定制部件,12为镂空式填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和图2所示的鞋垫,包括主体、低温热塑材料制成的支撑功能部件、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所述主体的下面设有用于固定于支撑功能部件的第一安装槽、用于固定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的第二安装槽和用于固定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的第三安装槽;所述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的支撑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跖骨球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所述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的支撑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五跖骨球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
3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采用弹性体材料并通过发泡工艺制成,此弹性体料可
以pu(聚氨酯)、tpee(聚酯弹性体)、tpae(尼龙弹性体)或eva(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且在所述主体的足跟部后缘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用于鞋垫热塑成型时在成型模具上的快速定位,以提高生产效率。当放入鞋内使用时,此凸出部可以剪除。
31.在主体的下面设置安装槽(即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这方便固定支撑功能部件、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和足跟垫,以避免这些部件发生移位,影响舒适性。
32.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配合使用,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分别固定于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且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分别选择相应的硬度弹性。如当足型特征为扁平足时,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的硬度高于主体,即比主体难以被压缩(属于弹性特征),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硬度等于或低于主体,压缩特性与主体部件相同或比主体部件更容易被压缩;当足型特征为高弓足时,则相反。这是通过硬度差异和弹性特征差异,来控制前足(即前脚掌)内外翻,减少了对鞋内空间的占用,提高穿着舒适性。当足型特征为正常足时,前足内侧功能调整块和前足外侧功能调整块可选择相同的硬度和弹性特征。
33.所述主体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提高鞋垫的透气性能,进一步提高鞋垫的舒适性。
34.所述鞋垫还包括足跟垫,所述足跟垫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内的后端,所述足跟垫采用吸震材料制成。足跟垫由吸震材料制成,可减少行走或运动时地面反弹力对足跟的冲击,材料可选择吸震性能的聚氨酯发泡体、硅胶或者凝胶,其贴合于支撑功能部件对应的安装槽。
35.所述支撑功能部件的支撑面面积大于或等于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足横弓和足根杯所构成的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所述支撑功能部件的支撑面大小至少覆盖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足横弓和足根杯所构成的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这可提供充足的支撑面积,可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36.所述低温热塑材料的加热软化温度为50℃~85℃。低温热塑材料可选择聚己内酯基(pcl)低温热塑材料或聚氨酯基(pu)低温热塑材料或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其加热软化的温度为50℃~85℃,在加热软化状态下,可再次塑形,降温冷却后再次定型。因为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仅使低温热塑材料制成的支撑功能部件软化进行再次塑形,而不会对其他部件产生不良影响。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鞋垫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如图3所示,所述的鞋垫还包括3d打印制成的个性化定制部件,所述个性化定制部件固定于主体的上面,所述个性化定制部件的大小至少覆盖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足横弓和足跟杯区域。在主体上增设个性化定制部件,此个性化定制部件可根据使用者的足型特征进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造而成。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感,鞋垫组装完成后,可在主体和个性化定制部件的上表面(即与足底贴合的曲面)贴覆一层纺织材料层。
39.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个性化定制部件的内部及底面设有镂空式填充结构。其中,镂空式填充结构可为线性结构、蜂窝状结构、同心圆结构、晶格结构等填充形状的一种或多种,而直接在个性化定制部件的内部及底面设置镂空式填充结构,这使个性化定制部件的
内部及底面为非封闭式,则其内部及底面与主体中的部分透气孔相通,以提高鞋垫的透气效果,进一步增加舒适性。
40.具体的,镂空式填充结构可设置均一的填充形状和填充密度,还可在足底投影方向上分区设置不同的填充形状和填充密度,举例如下:分为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独立设置镂空式填充结构的填充形状和/或填充密度,以适应不同足型特征;内侧区域由内侧足纵弓和足跟杯内侧组成,外侧区域由外侧足纵弓和足跟杯外侧组成;相同的填充形状,填充密度越高(即比例越大)支撑强大越大,而同一个填充密度下,蜂窝状填充结构的支撑强度高于线性结构、同心圆结构和晶格结构;如图5,个性化定制部件内部填充结构的填充密度为30%,内侧区域采用蜂窝状填充,外侧区域采用线性填充(第n+1层的线性方向与第n层交叉成90
°
,两层之间形成网格结构),内侧支撑强度高于外侧,适用于扁平足的足型特征;如图6,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均采用线性填充(第n+1层的线性方向与第n层交叉成90
°
,两层之间形成网格结构),内侧填充密度为30%,外侧填充密度为50%,外侧的支撑强度高于内侧,适用于高弓足的足型特征。
41.个性化定制部件设置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的填充形状和/或填充密度的差异(即设置支撑强度的差异),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支撑强度的差异性(支撑强度小的一侧较容易被压缩)来控制足部内外翻(扁平足多为足外翻,高弓足多为足内翻),相对于传统cnc加工的矫正鞋垫通过内外侧高度差异来控制足部内外翻的方法而言,减少了对鞋内空间的占用,提高穿着舒适性。
42.实施例3
43.本实施例鞋垫除以下技术特征外同实施例1:所述支撑功能部件的支撑面面积大于或等于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和足横弓所构成的区域在鞋垫上面的投影面积。
4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