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伞柄及车载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0473发布日期:2022-01-01 00:4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雨伞伞柄及车载雨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伞伞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雨伞伞柄的车载雨伞。


背景技术:

2.为了能在阴雨天、艳阳天全天候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越来越多的车辆上设置有车载雨伞。雨伞伞柄作为车载雨伞中主要的手持结构,其通常呈柱状,雨伞伞体通过伞杆的一端与雨伞伞柄相连。而受限于雨伞伞柄的结构,导致车载雨伞的使用功能单一,车载雨伞的使用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雨伞伞柄,以提高车载雨伞的使用灵活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雨伞伞柄,包括相连的伞柄主体和握持柄,其中,所述握持柄可相对于所述伞柄主体运动,以使所述雨伞伞柄呈“一”字型或“l”字形;所述伞柄主体和所述握持柄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对“一”字型或“l”字形状态下的所述雨伞伞柄进行锁定;所述伞柄主体包括扣合于一起的主体端左侧柄体和主体端右侧柄体,所述握持柄包括扣合于一起的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握持端右侧柄体;所述主体端左侧柄体和所述主体端右侧柄体之间,以及所述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所述握持端右侧柄体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连接结构固连在一起。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采用螺钉。
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端左侧柄体和所述主体端右侧柄体之间,和/或所述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所述握持端右侧柄体之间设有对两者间的扣合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以及匹配于所述定位柱设置的定位孔。
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端左侧柄体和所述主体端右侧柄体之间,和/或所述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所述握持端右侧柄体之间设有对两者间的扣合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于所述主体端左侧柄体和所述主体端右侧柄体之间,或者所述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所述握持端右侧柄体之间设置的以咬合状抵接相连的限位块。
11.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柄的一端与所述伞柄主体相连;所述握持柄的另一端连接有伞柄端盖。
12.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柄和所述伞柄主体之间设有卡接结构,所述握持柄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伞柄主体上,并于所述伞柄主体和所述握持柄彼此相连的端部分别成型有斜面;所述握持柄相对于所述伞柄主体转动时,由两个所述斜面之间的引导,使所述伞柄进入“一”字型状态或“l”字形状态。
13.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伞柄主体上的按钮,设于所述按钮和
所述伞柄主体之间的以驱使所述按钮回位的弹性件,以及设于所述握持柄上的相对布置的第一锁止槽和第二锁止槽;所述按钮成型有伸于所述握持柄内的锁定块,并由所述锁定块卡置于所述第一锁止槽内,形成对“一”字型状态的所述伞柄的锁定,由所述锁定块卡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槽内,形成对“l”字型状态的所述伞柄的锁定。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伞伞柄,通过握持柄可相对于伞柄主体运动,以使雨伞伞柄呈“一”字型或“l”字形,通过锁定机构,能够使车载雨伞除了具有雨伞的功能外,还具有手杖的功能,从而利于提高车载雨伞的使用灵活性,还通过连接结构分别将主体端左侧柄体和主体端右侧柄体相连,以及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握持端右侧柄体相连,而可利于提高雨伞伞柄的使用稳定性。
16.此外,连接结构采用螺钉,具有便于安装,且连接效果好的优点。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可利于对主体端左侧柄体和主体端右侧柄体之间,和/或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握持端右侧柄体之间进行定位,而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而定位孔和定位柱的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限位结构的设置,利于进一步提高主体端左侧柄体和主体端右侧柄体之间,和/或握持端左侧柄体和握持端右侧柄体之间的连接效果。而咬合状抵接相连的限位块,具有较好的连接稳定性。
17.另外,通过卡接结构和斜面和设置,利于伞柄进入“一”字型状态或“l”字形状态。通过按钮上的锁定块在第一锁止槽或第二锁止槽中的卡置而实现对伞柄状态的锁定,而弹性件的设置则于按钮的回位,从而具有操作便利的优点。
18.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雨伞,该车载雨伞具有如上所述的雨伞伞柄。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雨伞,通过采用上述的雨伞伞柄,可使雨伞除了具有雨伞功能外,还兼具有手杖的功能,从而利于提高车载雨伞的使用灵活性以及利用率。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雨伞伞柄呈“一”字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正视图;
23.图3为图2中的a

a方向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雨伞伞柄呈“l”字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伞柄主体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伞柄主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5中的正视图;
28.图8为图7中的b

b方向剖视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握持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伞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握持柄和伞柄端盖在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
图;
32.图12为图11中的正视图;
33.图13为图12中的c

c方向剖视图;
34.图14为图12中的d

d方向剖视图;
35.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按钮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按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载雨伞作为雨伞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载雨伞作为手杖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伞柄主体;2、按钮;3、握持柄;4、伞柄端盖;5、雨伞伞体;6、弹簧;
41.101、主体端左侧柄体;102、主体端右侧柄体;103、第一连接孔;104、第二安装孔;105、第一安装孔;106、第一斜面;107、凸起;108、凸缘;109、第一抵接面;110、第一限位块;111、第二通孔;112、第一定位柱;113、第一定位孔;114、第二抵接面;
42.201、基体;202、锁定块;203、凸块;204、安装块;205、摩擦凸起;206、安装槽;
43.301、握持端左侧柄体;302、握持端右侧柄体;303、第二连接孔;304、螺纹段;305、第一锁止槽;306、第二锁止槽;307、第二限位块;308、第一通孔;309、限位凸起;310、第二斜面;
44.401、伞柄左端盖;402、伞柄右端盖;403、螺纹孔;404、第二定位柱; 405、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至“第四”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9.实施例一
5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雨伞伞柄,整体结构上,该雨伞伞柄包括相连的伞柄主体1和握持柄3。其中,握持柄3可相对于伞柄主体1运动,以使雨伞伞柄呈“一”字型或“l”字形。伞柄主体1和握持柄3之间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对“一”字型或“l”字形状态下的雨伞伞柄进行锁定。
51.本实施例中的伞柄主体1包括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握持柄3包括扣合于一起的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之间,以及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连接结构固连在一起。
52.基于如上整体结构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雨伞伞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中所示。其中,图1至图3为雨伞伞柄在“一”字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雨伞伞柄在“l”字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先对伞柄主体1的结构进行说明。
53.结合图5和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分设在伞柄主体1对称面的左右两侧,两者分别沿着伞柄主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的伞柄主体1的一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05,该第一安装孔105用于固定伞杆的一端,从而构成伞杆与伞柄主体1 之间的连接。相对于具有第一安装孔105的一端,上述的握持柄3连接在伞柄主体1的另一端。
54.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采用螺钉,其产品成熟,便于安装,且连接效果好。具体来讲,沿着伞柄主体1的轴向,在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103,两个螺钉分别穿过重叠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03而将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固连于一起。当然,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还可对第一连接孔103的数量进行增减,只要满足连接的效果即可。
55.为提高伞柄主体1的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之间设有对两者间的扣合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柱112,以及匹配于第一定位柱112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13。
56.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柱112和第一定位孔113分别设置在主体端右侧柄体102与主体端左侧柄体101两者扣合的扣合面上。为便于描述,以下将主体端左侧柄体101上的扣合面称为第一扣合面,而将主体端右侧柄体 102上的扣合面称为第二扣合面。如图7和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柱11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扣合面上,第一定位孔113对应于第一定位柱112 设置在两个第一扣合面上。其中,第一定位孔113的深度大于第一定位柱112 的长度。
57.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位柱112于第一定位孔113内的插入,能够将主体端右侧柄体102定位在主体端左侧柄体101上,从而使两者上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3重叠,利于提高装配的效率和准确率。
58.可以理解的是,具体实施时,还可将第一定位孔113和第一定位柱112的位置进行对调,即将第一定位柱112设置在第一扣合面上,而将第一定位孔113 设置在第二扣合面上,此时,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定位效果。
59.另外,为进一步提高伞柄主体1上定位结构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在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之间,设有对两者间的扣合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包括于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之间设置的以咬合状抵接相连的第一限位块110。
60.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110外凸于第一扣合面设置,对应于第一限位块110,在第二扣合面上形成有供第一限位块110嵌入的第一限位槽。在第一定位柱112插入到第一定位孔113内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块110嵌入第一限位槽内,当第一限位块110与第
一限位槽的槽底抵接时,说明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扣合到位。此处,第一限位块110和第一限位槽的结构简单,两者配合进行限位的效果好。
61.本实施例中,握持柄3的结构参照图9至图11中所示,握持端左侧柄体 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分设在握持柄3对称面的左右两侧。握持柄3的一端与伞柄主体1相连,握持柄3的另一端连接有伞柄端盖4。
62.具体结构上,为便于握持柄3与伞柄主体1相连,在握持柄3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308。而为便于握持柄3与伞柄端盖4的连接,相对于具有第一通孔 308的一端,在握持柄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段304。对应于螺纹段304,在伞柄端盖4的一端设有螺纹孔403。通过螺纹段304与螺纹孔403之间的螺接,即可实现握持柄3与伞柄端盖4之间的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
63.为便于螺钉在握持柄3上的安装,如图11中所示,在握持端左侧柄体301 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上分别设有四个第二连接孔303,各螺钉穿经重叠设置的各第二连接孔303后而将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固连于一起。
64.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的六个螺钉,可利于提高雨伞伞柄的结构强度,从而具有较好的使用可靠性,尤其利于提高雨伞伞柄在“l”字形状态作为手杖使用时的可靠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30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增减。
65.此外,为提高握持柄3的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在握持端左侧柄体301 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之间也设有对两者间的扣合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此处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柱404,以及匹配于第二定位柱404设置的第二定位孔 405。
6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柱404和第二定位孔405 分别设置在握持端左侧柄体301与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两者扣合的扣合面上。为便于描述,以下将握持端左侧柄体301上的扣合面称为第三扣合面,而将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上的扣合面称为第四扣合面。
67.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柱40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四扣合面上,第二定位孔405对应于第二定位柱404设置在两个第三扣合面上。其中,第二定位孔405的深度大于第二定位柱404的长度。
68.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定位柱404于第二定位孔405内的插入,能够将握持端右侧柄体302定位握持端左侧柄体301上,从而使两者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03重叠,利于提高装配的效率和准确率。当然,第二定位孔405和第二定位柱404的位置进行对调,此时,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定位效果。
69.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握持柄3上定位结构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之间,也设有对两者间的扣合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此处的限位结构包括于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 302之间设置的以咬合状抵接相连的第二限位块307。
70.如图11和图1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307外凸于第四扣合面设置,对应于第二限位块307,在第三扣合面上形成有供第二限位块307嵌入的第二限位槽。在第二定位柱404插入到第二定位孔405内的过程中,第二限位块307嵌入第二限位槽内,当第二限位块307与第二限位槽的槽底抵接时,说明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扣合到位。
71.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仅在伞柄主体1和握持柄3两者其一上设置上
述的定位结构和限位结构,此时,也能满足使用需求。只不过,这种方案相较于两者均设置定位结构和限位结构的方案,在装配效率和使用稳定性上略显逊色些。
72.此外,如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伞柄端盖4包括扣合于一起的伞柄左端盖401和伞柄右端盖402。作为优选的,伞柄左端盖401和伞柄右端盖402也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钉固连在一起。
73.而为提高伞柄左端盖401和伞柄右端盖402的装配效果,还可在两者间设有上述的定位结构和限位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伞柄端盖4 还可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此时也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74.本实施例中,握持柄3和伞柄主体1之间设有卡接结构,握持柄3通过卡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伞柄主体1上,并于伞柄主体1和握持柄3彼此相连的端部分别成型有斜面。握持柄3相对于伞柄主体1转动时,由两个斜面之间的引导,使伞柄进入“一”字型状态或“l”字形状态。
75.为便于区分,以下将伞柄主体1上的斜面称为第一斜面106,而将握持柄3 上的斜面称为第二斜面310。如图5和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06 与伞柄主体1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
,在第一斜面106的中部形成中沿着垂直于第一斜面106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107,在凸起107的自由端设有凸缘108。
76.第二斜面310与握持柄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也为135
°
,以与第一斜面106 配合在两种状态下保持配合。其中,凸起107插入第一通孔308,并使凸缘108 置于握持柄3内,从而实现握持柄3和伞柄主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
77.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凸缘108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抵接面109和第二抵接面114,两者均沿着凸缘108的径向设置。参照图11中所示,对应于第一抵接面109,在握持端左侧柄体301的内壁面上设有限位凸起309,通过第一抵接面109、第二抵接面114与限位凸起309之间的抵接配合,防止握持柄3 相对于伞柄主体1的过渡转动。
78.详细来讲,在伞柄由“l”字形状态进入“一”字型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抵接面109抵接在限位凸起309的一侧端面上时,握持柄3无法相对于伞柄主体1继续转动,也就是说,“一”字型状态的握持柄3和伞柄主体1转动到位。而在伞柄由“一”字型状态进入“l”字形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二抵接面114 抵接在限位凸起309的另一侧端面上时,握持柄3无法相对于伞柄主体1继续转动,也就是说,“l”字形状态的握持柄3和伞柄主体1转动到位。
79.本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包括滑动设于伞柄主体1上的按钮2,设于按钮2 和伞柄主体1之间的以驱使按钮2回位的弹性件,以及设于握持柄3上的相对布置的第一锁止槽305和第二锁止槽306。按钮2成型有伸于握持柄3内的锁定块202,并由锁定块202卡置于第一锁止槽305内,形成对“一”字型状态的伞柄的锁定,由锁定块202卡置于第二锁止槽306内,形成对“l”字型状态的伞柄的锁定。
80.本实施例中,按钮2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按钮2在伞柄主体1上的安装状态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按钮2包括整体呈块状的基体201,在基体201的上表面形成有上凸的凸块203。上述的锁定块202 设置在基块的朝向握持柄3的一端,并向握持柄3内延伸。具体实施时,受到伞柄主体1上螺钉的限制,本实施例中按钮2优选沿着伞柄主体1的轴向滑动。
81.如图5中所示,在伞柄主体1上设有供凸块203伸出的第二安装孔104,以及供锁定
块202滑动的第二通孔111。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安装孔104左右两端可与凸块203之间的抵接,以能够对滑动中的按钮2进行限位,从而有效防止因按钮2的过度滑动而导致的失效问题的发生。
82.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止槽305和第二锁止槽306均呈圆形,两者对称布置在第二斜面310上。当然,具体实施时,第一锁止槽305和第二锁止槽306的形状与锁定块202的形状相适配即可。
83.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空间允许的前提下,本实施例中的按钮2还可沿着伞柄主体1的径向滑动。不过,当按钮2沿着伞柄主体1的径向滑动时,第一锁止槽305和第二锁止槽306均与第二通孔111相连,以便于锁定块202卡置于两者中。但相较而言,按钮2沿着伞柄主体1的轴向滑动,在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更有优势。
84.上述的弹性件具体为弹簧6,其产品成熟,且弹性回位效果好。为便于弹簧6的安装,相对于锁定块202,在基体201的另一端设有滑动设于伞柄主体1 内的安装块204,对应于安装块204的自由端,在伞柄主体1内设有挡块。在安装块204上设有图16中所示的安装槽206,弹簧6设于安装槽206和挡块限定出的空间内。另外,在凸块20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摩擦凸起205,以便于对凸块203进行滑动操作。
85.本实施例中,雨伞伞柄呈“一”字型时,按钮2滑动至第二安装孔104的左端,锁定块202卡置在第一锁止槽305内,此时,握持柄3无法相对于伞柄主体1转动。当需要将雨伞伞柄转动至“l”字形状态时,首先,向按钮2施加向第二安装孔104的右端滑动的操作力,该过程中,弹簧6压缩蓄能,当锁定块202回退至伞柄主体1内时,即可解除第一锁止槽305与锁止块之间的卡置。
86.接着通过转动握持柄3至第二抵接面114与限位凸起309抵接时,雨伞伞柄呈“l”字形,此时解除对按钮2的操作力,按钮2能够仅在弹簧6的作用下,向着第二安装孔104的左端滑动,并使锁定块202卡置在第二锁止槽306 中,从而形成对“l”字型状态的伞柄的锁定。
87.本实施例所述的雨伞伞柄,通过握持柄3可相对于伞柄主体1运动,以使雨伞伞柄呈“一”字型或“l”字形,通过锁定机构,能够使车载雨伞除了具有雨伞的功能外,还具有手杖的功能,从而利于提高车载雨伞的使用灵活性,还通过连接结构分别将主体端左侧柄体101和主体端右侧柄体102相连,以及握持端左侧柄体301和握持端右侧柄体302相连,而可利于提高雨伞伞柄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88.实施例二
8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载雨伞,该车载雨伞具有如上所述的雨伞伞柄,雨伞伞体5通过伞杆与伞柄主体1相连。如图17中所示,当雨伞伞柄呈“一”字型时,车载雨伞与雨伞伞体5连接也呈“一”字型,此时,车载雨伞作为雨伞使用。如图18中所示,当雨伞伞柄呈“l”字形时,车载雨伞整体也呈“l”字形,此时,车载雨伞可作为手杖使用。
90.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雨伞,通过采用实施例一种的雨伞伞柄,可使雨伞除了具有雨伞功能外,还兼具有手杖的功能,从而利于提高车载雨伞的使用灵活性以及利用率。
9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