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7972发布日期:2021-12-12 22:3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救援头盔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


背景技术:

2.新型消防救援头盔是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辅助装置,其在消防救援头盔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使用中发现,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分为军用头盔、警用头盔和民用头盔等,目前的一种消防救援头盔在使用时,头盔的防碰撞能力较弱,碰撞对人体头部的震动较强,增加了人员受伤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头盔对人员的防护效果,降低了头盔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当外壳受到强烈撞击时,外壳受到震动并对复合板施加压力,从而使复合板受到挤压后破裂变形,从而使外壳向连接板的外侧壁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多组弹簧对外壳的移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少外壳对连接板的震动碰撞,有效减少头盔受到碰撞后对人员的冲击强度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包括内壳、连接板、复合板、外壳、防护机构、过滤机构、连接机构、多组固定件、多组弹簧、减震棉、防护罩和多组加强件,内壳底端设置有开口,内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开口与观察窗均与内壳内相通,连接板套装装在内壳的外侧壁上,连接板顶端与复合板底端连接,外壳底端与复合板顶端连接并套装在连接板的外部,并且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连接板的观察窗相通,防护机构安装在外壳外侧壁上并与外壳通孔相通,过滤机构安装在外壳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内部相通,连接机构安装在外壳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内部相通,连接板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夹层,多组固定件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与外壳的外侧壁上并设置在夹层内部,多组弹簧分别通过多组固定件安装在连接板与外壳之间,减震棉套装在连接板的内侧壁上,防护罩顶端与外壳的底端连接并与连接板开口相通,多组加强件均安装在外壳的外侧壁上。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防护机构包括透明罩体、转轴、固定螺栓和密封条,透明罩体的左部通过转轴可旋转安装在外壳的外侧壁上,固定螺栓安装在转轴的外侧壁上并对透明罩体的旋转进行固定,密封条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壁上并套装在外壳通孔的外沿上。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气筒、支撑网、过滤网和气罩,第一气筒安装在外壳的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内部连通,支撑网的外沿与第一气筒内侧壁连接,过滤网底端与支撑网顶端连接并连通设置在第一气筒内部,气罩安装在第一气筒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气筒内相通。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气筒和连接管,第二气筒安装在外壳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内相通,连接管的输出端可旋转安装在第二气筒的外侧
壁并与第二气筒内连通,连接管底端输入端连通设置有波纹管,并且波纹管与外接供氧装置连通。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还包括安装架和照明灯,安装架安装在外壳的外侧壁上,照明灯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壁上。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还包括扩音器,扩音器安装在外壳的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内部相通。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复合板设置为柔性材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外壳受到强烈撞击时,外壳受到震动并对复合板施加压力,从而使复合板受到挤压后破裂变形,从而使外壳向连接板的外侧壁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多组弹簧对外壳的移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少外壳对连接板的震动碰撞,从而减少连接板的震动强度,提高连接板的缓冲效果,有效减少头盔受到碰撞后对人员的冲击强度,减少人员伤害,通过设置减震棉,提高连接板内侧壁的柔软程度,减少连接板内侧壁对人员的伤害,提高头盔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连接板与复合板等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透明罩体与转轴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第一气筒与支撑网等连接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标记:1、内壳;2、连接板;3、复合板;4、外壳;5、固定件;6、弹簧;7、减震棉;8、防护套;9、加强件;10、透明罩体;11、转轴;12、固定螺栓;13、密封条;14、第一气筒;15、支撑网;16、过滤网;17、气罩;18、第二气筒;19、连接管;20、波纹管;21、安装架;22、照明灯;23、扩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包括内壳1、连接板2、复合板3、外壳4、防护机构、过滤机构、连接机构、多组固定件5、多组弹簧6、减震棉7、防护罩8和多组加强件9,内壳1底端设置有开口,内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开口与观察窗均与内壳1内相通,连接板2套装装在内壳1的外侧壁上,连接板2顶端与复合板3底端连接,外壳4底端与复合板3顶端连接并套装在连接板2的外部,并且外壳4外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连接板2的观察窗相通,防护机构安装在外壳4外侧壁上并与外壳4通孔相通,过滤机构安装在外壳4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2内部相通,连接机构安装在外壳4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2内部相通,连接板2与外壳4之间设置有夹层,多组固定件5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与外壳4的外侧壁上并设置在夹层内部,多组弹簧6分别通过多组固定件5安装在连接板2与外壳4之间,减震棉7套装在连接板2的内侧壁上,防护罩8顶端与外壳4的底端连接并与连接板2开口相通,多组加强件9均安装在外壳4的外侧壁上;当外壳4受到强烈撞击时,外壳4受到震动并对复合板3施加压力,从而使复合板3受到挤压后破裂变形,从而使外壳4向连接板2的外侧
壁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多组弹簧6对外壳4的移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少外壳4对连接板2的震动碰撞,从而减少连接板2的震动强度,提高连接板2的缓冲效果,有效减少头盔受到碰撞后对人员的冲击强度,减少人员伤害,通过设置减震棉7,提高连接板2内侧壁的柔软程度,减少连接板2内侧壁对人员的伤害,提高头盔的实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防护机构包括透明罩体10、转轴11、固定螺栓12和密封条13,透明罩体10的左部通过转轴11可旋转安装在外壳4的外侧壁上,固定螺栓12安装在转轴11的外侧壁上并对透明罩体10的旋转进行固定,密封条13设置在外壳4的外侧壁上并套装在外壳4通孔的外沿上;通过向下旋转透明罩体10的角度,从而使透明罩体10对外壳4的通孔进行封闭,从而使内壳1将连接板2的观察窗进行密封,有效减少室外污垢的环境对连接板2内部的影响,提高使用人员的防护效果,同时有效对使用人员的面部进行防护,减少人员的伤害,通过设置密封条13,提高透明罩体10对连接板2内部的密封性,减少连接板2内部的空气与室外空气流通,提高头盔对人员的保护性。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气筒14、支撑网15、过滤网16和气罩17,第一气筒14安装在外壳4的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2内部连通,支撑网15的外沿与第一气筒14内侧壁连接,过滤网16底端与支撑网15顶端连接并连通设置在第一气筒14内部,气罩17安装在第一气筒14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气筒14内相通;密封条13将外壳4的通孔封闭后,室外空气通过过滤网16的过滤后进入连接板2内部,从而提高连接板2内部的透气效果,通过对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救援环境空气中的灰尘及有害物的进入,减少污浊空气对人员的伤害,提高头盔对人员的防护效果,通过设置气罩17,提高过滤网16清理更换的便利性,提高使用便利性。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气筒18和连接管19,第二气筒18安装在外壳4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2内相通,连接管19的输出端可旋转安装在第二气筒18的外侧壁并与第二气筒18内连通,连接管19底端输入端连通设置有波纹管20,并且波纹管20与外接供氧装置连通;通过设置第二气筒18,提高连接板2内部供氧的便利性,提高头盔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便利性,减少室外空气对人员的危害,通过设置连接管19,提高波纹管20与外接供氧装置连接角度调节的便利性,减少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还包括安装架21和照明灯22,安装架21安装在外壳4的外侧壁上,照明灯22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架21的内侧壁上;通过设置照明灯22,提高头盔夜间使用的照明效果,提高头盔的多样化使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还包括扩音器23,扩音器23安装在外壳4的外侧壁上并与连接板2内部相通;通过设置扩音器23,从而便于使用人员与外界进行沟通,减少声音传播的阻隔,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复合板3设置为柔性材质;通过将复合板3设置为柔性材质,从而减少复合板3破裂时的碎片飞溅情况,减少碎片对人员的伤害。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其在工作时,当外壳4受到强烈撞击时,外壳4受到震动并对复合板3施加压力,从而使复合板3受到挤压后破裂变形,从而使外壳4向连接板2的外侧壁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多组弹簧6对外壳4的移动进行缓冲,通过向下旋转透明罩体10的角度,从而使透明罩体10对外壳4的通孔进行封闭,从而使内壳1将连接板2的观察窗进行密封。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消防救援头盔的照明灯22和扩音器23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