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

文档序号:28928079发布日期:2022-02-16 14:4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或者遮雨的伞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


背景技术:

2.伞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包括有直骨伞、折叠伞等,直骨伞的结构通常包括伞中棒、伞骨、伞布和伞把手,所述伞把手设置在伞中棒的下端,所述伞中棒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巢、中巢和下巢,所述上巢固定设置在伞中棒的上端,所述中巢和下巢可滑动的套设在伞中棒上,所述伞骨包括长伞骨、短伞骨和支撑杆,所述长伞骨的一端枢接在上巢上,所述短伞骨的一端枢接在中巢上,其另一端枢接在长伞骨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枢接在下巢上,其另一端枢接在短伞骨上,所述伞布设置在伞骨上构成伞面,通过推拉下巢滑动来使伞骨撑开或收回,所述伞中棒上设有固定伞状态的定位部件;
3.不管是什么伞,对于伞在生活使用中很多人经常会有一个矛盾的想法,或者说是矛盾的问题,在伞不使用的时候,希望它是比较小的,不会占用太大空间好收纳,便于携带,在使用时,碰到风雨较大或多人共用的时候,希望伞面能够足够大,伞面遮挡面积足够大不用担心遮挡不到,而生活中常见的伞具,不同规格的伞配置不同大小的伞面,伞面大小之后不能再改变,因此生活中常见的伞具结构无法满足人们这种矛盾的需要:如在通过狭窄的胡同、人数由两人到多人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伞面具有一定的伸缩功能,来便于携带和使用;
4.而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伞并不能满足如上所述的使用要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以满足上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本伞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延伸机构和顶篷展开机构,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伞的遮盖半径,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去调整伞面大小,使伞能在单人和多人情况下能够转换大小,具有结构新颖、使用便利、调节方便的特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包括伞体骨架和伞面,所述伞体骨架包括顶盖、手握把、第一推塞、第二推塞、延伸机构和顶篷展开机构,所述顶盖设置在手握把的顶端,第一推塞和第二推塞均活动套设在手握把上,其中第二推塞设置在靠近顶盖一端的手握把上,且第二推塞与顶篷展开机构连接,第一推塞与延伸机构连接,所述延伸机构与顶篷展开机构通过第五骨架和第九骨架连接。
8.优选的,所述的顶篷展开机构包括第二骨架、第三骨架、第四骨架、第七骨架、第八骨架和第十骨架,所述第二骨架的一端与第二推塞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骨架还与第三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骨架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连接,且第三骨架与第四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骨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
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七骨架,所述第七骨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十骨架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骨架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八骨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骨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骨架上设置有第一铰接点,第一铰接点与第三骨架的一端铰接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骨架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与第四骨架的一端铰接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的延伸机构包括第一骨架、第六骨架、第九骨架和第十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的一端与第一推塞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骨架转动连接,且第一骨架与第六骨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骨架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与第五骨架的端部转动连接,且在第四连接件上还安装有第九骨架,所述第九骨架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十一骨架滑动安装在第三连接件上,且其一端铰接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骨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与第六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的第五骨架上设置有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与第一骨架的一端部铰接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的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滑动穿接孔,所述滑动穿接孔与第十一骨架配合使用。
16.优选的,所述的伞面为双层叠加覆盖式伞面,其中小伞面置于大伞布的下面。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包括相互连接的延伸机构和顶篷展开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推动第二推塞使得顶篷展开机构撑开,进行遮阳遮雨;当需要调整伞的遮盖半径,使其能够容纳较多人的时候,可通过手动推动第一推塞向靠近第二推塞的方向移动,使得延伸机构张开,来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伞面大小,使伞能在单人和多人情况下能够转换大小,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结构新颖、使用便利、调节方便的优点;
19.(2)本伞面可伸缩的伞的伞面形式为双层叠加覆盖式伞面,在使用时,将小伞面置于大伞布的下面,形成类瓦片结构,来预防漏雨漏光,使用效果好且美观。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面可伸缩的伞的伞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体骨架的上部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延伸机构和顶篷展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推塞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七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骨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其中:1.顶盖,2.手握把,3.第一推塞,4.第二推塞,5.第一骨架,51.第二连接点,6第二骨架,61.第一铰接点,62.第一连接点,7.第三骨架,71.第二铰接点,8.第四骨架,9.第五骨架,91.第三铰接点,10.第六骨架,11.第七骨架,12.第八骨架,13.第九骨架,14.第十骨架,15.第十一骨架,16.第一连接件,17.第二连接件,18.第三连接件,181.滑动穿接孔,19.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37.参照附图1-15所示的一种伞面可伸缩的伞,包括伞体骨架和伞面,所述伞体骨架包括顶盖1、手握把2、第一推塞3、第二推塞4、延伸机构和顶篷展开机构,所述顶盖1设置在手握把2的顶端,第一推塞3和第二推4均活动套设在手握把2上,其中第二推塞4设置在靠近顶盖1一端的手握把2上,且第二推塞4与顶篷展开机构连接,通过第二推塞4推动顶篷展开机构打开和闭合,第一推塞3与延伸机构连接,通过第一推塞3推动延伸机构打开和闭合,所述延伸机构与顶篷展开机构通过第五骨架9和第九骨架13连接。
38.优选的,为了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顶篷展开机构撑开,所述的顶篷展开机构包括第二骨架6、第三骨架7、第四骨架8、第七骨架11、第八骨架12和第十骨架14,所述第二骨架6的一端与第二推塞4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6转动连接,第二骨架6还与第三骨架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骨架7的另一端与顶盖1铰接连接,且第三骨架7与第四骨架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骨架8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七骨架11,所述第七骨架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7与第十骨架14固定连接,即在使用时,通过向沿着顶盖1的方向推动第二推塞4,在第二推塞4的推动作用下,所述第二骨架6与第三骨架7相向移动,通过第七骨架11和第八骨架12的撑力,使得第十骨架14伸直,来实现将顶篷展开机构撑开,形成一个伞状结构,对上部伞布进行支撑。
39.优选的,为便于在使用过程中,为便于根据需要推动第一推塞3向靠近第二推塞4的方向移动,使得延伸机构张开,来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伞面大小,使伞能在单人和多人情况下能够转换大小,所述的延伸机构包括第一骨架5、第六骨架10、第九骨架13和第十一骨架15,所述第一骨架5的一端与第一推塞3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骨架9转动连接,且第一骨架5与第六骨架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骨架10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件19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19与第五骨架9的端部转动连接,且在第四连接件19上还安装有第九骨架13,所述第九骨架1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18连接,所述第十一骨架15滑动安装在第三连接件18上,且
其一端铰接端与第二连接件17连接,即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向上推动第一推塞3,带动第一骨架5向水平方向移动,在第九骨架13的推动下,所述第三连接件18沿着第十一骨架15运动,推动第十一骨架15向上展开,调整伞面大小,使伞能在单人和多人情况下能够转换大小。
40.优选的,为便于第二骨架6与第二连接件17的连接,所述的第二骨架6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点62,所述第一连接点62与第八骨架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骨架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7连接。
41.优选的,为便于第二骨架6与第三骨架7的连接,所述的第二骨架6上设置有第一铰接点61,所述第一铰接点61与第三骨架7的一端铰接连接。
42.优选的,为便于第三骨架7与第四骨架8的连接,所述的第三骨架7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接点71,所述第二铰接点71与第四骨架8的一端铰接连接。
43.优选的,为便于第一骨架5与第六骨架10的连接,所述的第一骨架5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点51,所述第二连接点51与第六骨架10的一端转动连接。
44.优选的,为便于第五骨架9与第一骨架5的连接,所述的第五骨架9上设置有第三铰接点91,所述第三铰接点91与第一骨架5的一端部铰接连接。
45.优选的,所述的第三连接件18上设置有滑动穿接孔181,所述滑动穿接孔181与第十一骨架15配合使用,即在使用时,第十一骨架15卡在滑动穿接孔181内,并沿着滑动穿接孔181滑动。
46.优选的,为防止漏雨和漏光,将所述的伞面设计为双层叠加覆盖式伞面,其中小伞面置于大伞布的下面,不需要时将其收缩起来,需要时将其展开,两个伞面类似于瓦片式,不会出现漏雨和漏光现象;同时为减小大、小伞布之间的摩擦,内层伞布为外实内空的同心圆,其内半径尽可能大以减小与外伞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减小摩擦自由伸缩的效果。
47.优选的,本伞面可伸缩的伞通过设计延伸机构,经过测量,原伞面直径为108厘米,扩大后最大可达123厘米,伞面扩大了29.7%;最少容纳一人,最多可容纳二至三人。
48.优选的,双层双层伞面采用相同材料,且均采用市场上常用的涤纶锦纶材料,抗冲击及防水性能较好。
49.本实用新型所述伞面可伸缩的伞的使用过程和使用原理包括:
50.(1)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所述顶篷展开机构撑开时,向沿着顶盖1的方向推动第二推塞4,在第二推塞4的推动作用下,所述第二骨架6与第三骨架7相向移动,通过第七骨架11和第八骨架12的撑力,使得第十骨架14伸直,来实现将顶篷展开机构撑开,形成一个伞状结构,对上部伞布进行支撑;(2)当需要撑开延伸机构时,通过向上推动第一推塞3,带动第一骨架5向水平方向移动,在第九骨架13的推动下,所述第三连接件18沿着第十一骨架15运动,推动第十一骨架15向上展开,调整伞面大小,使伞能在单人和多人情况下能够转换大小;(3)当使用完毕后,先通过向下推动第一推塞3,收起延伸机构后,同时向下推动第一推塞3和第二推塞4,使得延伸机构和顶篷展开机构闭合。
5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