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6651发布日期:2022-01-19 19:4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护人体头部的装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护头盔。


背景技术:

2.人们在进行各项运动或者训练时,常会佩戴各种各样的防护装具,其中头盔就是一种重要的防护装具,头盔可以起到保护人体头部的作用。
3.但是,现有头盔的结构较为复杂,穿戴起来会给人一种负重感,影响穿戴人员的体验感。而且,现有头盔在起到防护作用的时候缺少通风功能,散热效果差,导致人员在穿戴时存在闷热感,影响穿戴人员的体验。此外,现有头盔对人体头部的枕部(后脑勺位置)的防护存在不足,即在枕部受到冲撞后的滑动阶段无法起到制动,从而导致枕部受到二次滑动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头盔,能够对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冲撞后的滑动阶段进行有效制动,防护效果好,而且通风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头盔,包括头盔外壳和减震内罩,减震内罩设置于头盔外壳的内表面上,且减震内罩的外表面的形状与头盔外壳的内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减震内罩由透气材料制成,头盔外壳包括相连接的头顶部和后枕部,头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风槽,两个第一通风槽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一个第一通风槽自头顶部的前端朝向头顶部与后枕部连接的后端延伸,后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通风槽,两个第二通风槽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后枕部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加强筋、第一制动筋和第二制动筋,加强筋环绕在两个第二通风槽的外周并呈闭环设置,第一制动筋位于后枕部靠近头顶部的第一端并呈凸拱形跨越头盔外壳的中心线设置,且第一制动筋与后枕部相连接的两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制动筋的外表面与后枕部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加强筋的外表面与后枕部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二制动筋位于后枕部远离头顶部的第二端并呈凸拱形跨越头盔外壳的中心线设置,且第二制动筋与后枕部相连接的两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制动筋的外表面与后枕部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加强筋的外表面与后枕部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6.从上述方案中可见,本实用新型防护头盔的减震内罩由透气材料制成,防护头盔的头盔外壳包括相连接的头顶部和后枕部,头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风槽,后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通风槽,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可以将头部的热气及时散出,散热效果好,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而且,本实用新型防护头盔的头盔外壳的后枕部的外表面凸出设置加强筋、第一制动筋和第二制动筋,加强筋环绕在两个第二通风槽的外周并呈闭环设置,从而增强后枕部的结构强度,保证头盔外壳的后枕部能够有效对人体头部的枕部进行保护,同时第一制动筋和第二制动筋之间形成一制动区域,当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冲撞后进行滑动
阶段时,该制动区域可起到加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能够对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冲撞后的滑动阶段进行有效制动,避免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二次滑动伤害,防护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防护头盔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一种防护头盔还包括两个导流环,一个导流环环绕在一个第一通风槽的外侧并设置在头顶部的外表面上,两个导流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一个导流环的第一侧面与头顶部的第一侧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侧导流槽,一个导流环的第二侧面、头顶部的顶端外表面以及另一个导流环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顶部导流槽,另一个导流环的第二侧面与头顶部的第二侧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侧导流槽。
8.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头顶部还开设有第三通风槽,第三通风槽呈u型延伸地设置在两个第一通风槽的外侧,第三通风槽的连接段靠近头顶部的前端设置。
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三通风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倾斜段、连接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二延伸段,连接段呈弧形跨越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延伸,且连接段分别与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连接的两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延伸段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连接段的上方,且第一延伸段在水平方向上与连接段错开设置,第一延伸段与第二倾斜段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0.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头顶部还开设有两个第四通风槽,一个第四通风槽位于第一延伸段远离第二延伸段的外侧,另一个第四通风槽位于第二延伸段远离第一延伸段的外侧,且两个第四通风槽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每一个第四通风槽的槽口周面具有倾斜设置的导流面。
12.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一种防护头盔还包括夜视仪,夜视仪设置在头顶部的外表面上并位于两个第一通风槽之间,夜视仪具有照明和警示功能。
1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一种防护头盔还包括护目镜,护目镜的两端分别通过伸缩带与后枕部的两侧连接。
1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一种防护头盔还包括第一扣紧带、第一锁扣、第二扣紧带和第二锁扣,第一扣紧带的两端分别与头顶部和后枕部的第一侧连接,第二扣紧带的两端分别与头顶部和后枕部的第二侧连接,第一锁扣设置在第一扣紧带上,第二锁扣设置在第二扣紧带上,第一锁扣与第二锁扣可拆卸连接。
15.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下颏护托,下颏护托的内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层。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的侧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中头盔外壳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中头盔外壳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中头盔外壳的第三视角结构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实施例中头盔外壳的俯视图。
2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加图1至图7,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护头盔1,包括头盔外壳和减震内罩11,减震内罩11设置于头盔外壳的内表面上,且减震内罩11的外表面的形状与头盔外壳的内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其中,减震内罩11由透气材料制成,头盔外壳包括相连接的头顶部12和后枕部23,头顶部12开设有两个第一通风槽121,两个第一通风槽121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且每一个第一通风槽121自头顶部12的前端朝向头顶部12与后枕部23连接的后端延伸。后枕部23开设有两个第二通风槽231,两个第二通风槽231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后枕部23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加强筋232、第一制动筋233和第二制动筋234,加强筋232环绕在两个第二通风槽231的外周并呈闭环设置。第一制动筋233位于后枕部23靠近头顶部12的第一端并呈凸拱形跨越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设置,且第一制动筋233与后枕部23相连接的两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第一制动筋233的外表面与后枕部23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加强筋232的外表面与后枕部23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二制动筋234位于后枕部23远离头顶部12的第二端并呈凸拱形跨越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设置,且第二制动筋234与后枕部23相连接的两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第二制动筋234的外表面与后枕部23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加强筋232的外表面与后枕部23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25.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的减震内罩11由透气材料制成,防护头盔1的头盔外壳包括相连接的头顶部12和后枕部23,头顶部12开设有两个第一通风槽121,后枕部23开设有两个第二通风槽231,第一通风槽121和第二通风槽231可以将头部的热气及时散出,散热效果好,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而且,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的头盔外壳的后枕部23的外表面凸出设置加强筋232、第一制动筋233和第二制动筋234,加强筋232环绕在两个第二通风槽231的外周并呈闭环设置,从而增强后枕部23的结构强度,保证头盔外壳的后枕部23能够有效对人体头部的枕部进行保护,同时第一制动筋233和第二制动筋234之间形成一制动区域,当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冲撞后进行滑动阶段时,该制动区域可起到加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能够对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冲撞后的滑动阶段进行有效制动,避免人体头部的枕部受到二次滑动伤害,防护效果好。此外,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26.其中,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还包括两个导流环14,一个导流环14环绕在一个第一通风槽121的外侧并设置在头顶部12的外表面上,两个导流环14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一个导流环14的第一侧面与头顶部12的第一侧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侧导流槽,一个导流环14的第二侧面、头顶部12的顶端外表面以及另一个导流环14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顶部导流槽,另一个导流环14的第二侧面与头顶部12的第二侧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侧导流槽。本实施例第一侧导流槽、顶部导流槽和第二侧导流槽可以将产生阻力的气体分流引导走,从而减少风阻力,使防护头盔1的佩戴更加舒服稳固,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以及防护效果。
27.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本实施例头盔外壳的头顶部12还开设有第三通风槽,第三通风槽呈u型延伸地设置在两个第一通风槽121的外侧,第三通风槽的连接段124靠近头顶部12的前端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第三通风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段122、第一倾斜段123、连接段124、第二倾斜段125和第二延伸段126,连接段124呈弧形跨越头盔外壳
的中心线13延伸,且连接段124分别与第一倾斜段123和第二倾斜段125连接的两端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第一延伸段12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连接段124的上方,且第一延伸段122在水平方向上与连接段124错开设置,第一延伸段122与第二倾斜段125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且第一倾斜段123与第二倾斜段125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头盔外壳的外形美观度。
28.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以及外形美观度,本实施例头盔外壳的头顶部12还开设有两个第四通风槽127,一个第四通风槽127位于第一延伸段122远离第二延伸段126的外侧,另一个第四通风槽127位于第二延伸段126远离第一延伸段122的外侧,且两个第四通风槽127关于头盔外壳的中心线13对称设置。其中,本实施例每一个第四通风槽127的槽口周面具有倾斜设置的导流面1271,倾斜设置的导流面1271能够将气流顺畅地导入第四通风槽127内进行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29.另外,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还包括夜视仪22,夜视仪22设置在头顶部12的外表面上并位于两个第一通风槽121之间,夜视仪22具有照明和警示功能,使得防护头盔1在交通场合下既能照明,又兼具爆闪告知位置以起到警示交通行车人的作用,从而提升防护头盔1的使用安全性。
30.此外,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还包括护目镜15,护目镜15的两端分别通过伸缩带16与后枕部23的两侧连接,护目镜15能够对人体的眼部进行保护,从而拓宽防护头盔1的防护范围。
3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防护头盔1还包括第一扣紧带17、第一锁扣19、第二扣紧带18和第二锁扣20,第一扣紧带17的两端分别与头顶部12和后枕部23的第一侧连接,第二扣紧带18的两端分别与头顶部12和后枕部23的第二侧连接,第一锁扣19设置在第一扣紧带17上,第二锁扣20设置在第二扣紧带18上,第一锁扣19与第二锁扣20可拆卸连接,则佩戴者可以通过第一扣紧带17、第一锁扣19、第二扣紧带18和第二锁扣20将防护头盔1佩戴在头部。其中,本实施例第一锁扣19和第二锁扣20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下颏护托21,下颏护托21的内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层,使得防护头盔1佩戴时下颏更加舒适。
32.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防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防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