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缝合的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0243发布日期:2022-02-12 15:0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缝合的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缝合的防护服。


背景技术:

2.防护服通过上衣、连体帽、左臂袖筒、右臂袖筒、左腿裤筒和右腿裤筒缝合制成。在中国申请号为201910220768.2;公布日为2019.9.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连体防辐射服;具体公开了:前左半片与后左半片、前右半片与后右半片分别在在肩膀、腰侧部、裤裆处进行缝合;前左半片和后左半片缝合时流出左裤口和左肩口;左小腿裤筒与左裤口相缝合;左臂袖筒与左肩口想缝合;前右半片和后右半片缝合时流出右裤口和右肩口;右小腿裤筒与右裤口相缝合;右臂袖筒与右肩口相缝合;前左半片和前右半片在裤裆处进行缝合;后左半片和后右半片在后背中部进行缝合。
3.该连体防辐射服的左臂袖筒和右臂袖筒与上衣不是一体式设置的;通过左臂袖筒与左肩口相缝合、右臂袖筒与右肩口相缝合才能实现左臂袖筒和右臂袖筒与上衣连接;但是左臂袖筒由左臂袖筒片两端对缝合形成;右臂袖筒由右臂袖筒片两端对缝合形成;且缝合时左臂袖筒需要与前左半片和后左半片缝合;右臂袖筒需要与前右半片和后右半片缝合;即左臂袖筒和右臂袖筒分别有两个缝合位置;前左半片与后左半片的肩部、前右半片与后右半片的肩部分别有一个缝合位置;左臂袖筒与左肩口、右臂袖筒与右肩口分别有一个缝合位置才能实现连接;这样缝合位置多;防护服的密性效果降低;不能有效地阻隔带有病毒、细菌的气体、液体、溶胶对人体的渗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缝合的防护服,防护服上的缝合位置少,密封效果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缝合的防护服;包括片体一、片体二、片体三、片体四、片体五和片体六;片体一与片体二、片体三与片体四、片体五与片体六对称设置;片体一、片体二位于片体三、片体四上方;片体三、片体四位于片体五、片体六上方。
6.片体三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的一侧边与第二片材的一侧边连接;第一片材延伸有第一开襟;第二片材延伸有第一后背;片体四包括第三片材和第四片材;第三片材的一侧边与第四片材的一侧边连接;第三片材延伸有第二开襟;第四片材延伸有第二后背;第一后背的一侧与第二后背的一侧缝合;第一开襟的一端、第一后背的一端、第二开襟的一端与第二后背的一端成形上腰部;第一片材的另一侧边与第二片材的另一侧边、第一开襟的一侧与第一后背的另一侧缝合;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成形第一手臂部;第三片材的另一侧边与第四片材的另一侧边、第二开襟的一侧与第二后背的另一侧缝合;第三片材与第四片材成形第二手臂部。
7.以上设置,第一开襟通过第一片材延伸成形;第一后背通过第二片材延伸成形;且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形成第一手臂部;第二开襟通过第三片材延伸成形;第二后背通过第
四片材延伸成形;且第三片材与第四片材形成第二手臂部;这样第一手臂部与第一开襟和第一后背之间、第二手臂部与第二开襟和第二后背之间都是一体式设置;本技术通过两块片体实现防护服上身与手臂的连接;其不用在肩部与袖口位置进行缝合;减少缝合位置;提高了防护服的密封效果。
8.进一步的,片体五包括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第五片材的一侧边与第六片材的一侧边连接;第五片材的另一侧边与第六片材的另一侧边缝合;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成形第一腿部;片体六包括第七片材和第八片材;第七片材的一侧边与第八片材的一侧边连接;第七片材的另一侧边与第八片材的另一侧边缝合;第七片材和第八片材成形第二腿部。
9.第五片材向上腰部延伸有第一延伸部;第六片材向上腰部延伸有第二延伸部;片体六包括第七片材和第八片材;第七片材的一侧边与第八片材的一侧边连接;第七片材向上腰部延伸有第三延伸部;第八片材向上腰部延伸有第四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第四延伸部缝合;第一延伸部的侧边靠近第五片材的一端与第三延伸部的侧边靠近第七片材的一端缝合;第一延伸部远离第五片材的一端、第二延伸部远离第六片材的一端、第三延伸部远离第七片材的一端与第四延伸部远离第八片材的一端成形下腰部;下腰部与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之间成形裆部;上腰部与下腰部缝合。
10.以上设置,通过形成第一腿部、第二腿部、下腰部和裆部;这样四块片体实现防护服躯干、手臂和腿部的连接;进一步减少缝合位置。
11.进一步的;第一开襟连接有第一拉链条;第一拉链条向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缝合处延伸;且与第一延伸部连接;第二开襟连接有第二拉链条;第二拉链条向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缝合处延伸;且与第二延伸部连接;第一拉链条和第二拉链条通过拉合装置拉合。通过拉链连接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缝合出、第一开襟与第二开襟;实现防护服整体连接。
12.进一步的,片体一的一侧边与片体二的一侧边连接;片体一的另一侧边与第一开襟的另一端、第一后背的另一端缝合;片体二的另一侧边与第二开襟的另一端、第二后背的另一端缝合;片体一和片体二成形帽体;帽体设有脸部开口。通过成形帽体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保护;设有脸部开口便于使用。
13.进一步的,在第二拉链条远离第一拉链条的一侧缝合有片体十一;片体十一用于覆盖在第一拉链条和第二拉链条上;片体十一与第一开襟之间设有粘合条。通过片体十一覆盖第一拉链条和第二拉链条;提高防护服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粘合条粘合第一开襟和片体十一;使得片体十一与第一拉链条、第二拉链条的贴合效果好。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片体七和片体八;第五片材远离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第六片材远离第二延伸部的一端成形有第一脚踝部;片体七、片体八与第一脚踝部连接有橡筋;片体七、片体八、第一脚踝部和橡筋缝合;片体七与片体八缝合;第七片材远离第三延伸部的一端与第八片材远离第四延伸部的一端成形有第二脚踝部;片体九、片体十与第二脚踝部连接有橡筋;片体九、片体十、第二脚踝部和橡筋缝合;片体九与片体十缝合。这样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保护。
15.进一步的,每个缝合处外表面设有胶条。通过胶条对缝合处进行密封;降低病毒穿过缝合孔进入到防护服的风险。
16.进一步的,第一片材远离第一开襟的一端与第二片材远离第一后背的一端成形有
第一手腕部;第一手腕部设有橡筋;第三片材远离第二开襟的一端与第四片材远离第二后背的一端成形有第二手腕部;第二手腕部设有橡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第一拉链条和第二拉链条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片体三展开后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片体五展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5所示;一种减少缝合的防护服;包括片体一11、片体二12、片体三13、片体四14、片体五15、片体六16、片体七171、片体八172、片体九173、片体十174;片体一11与片体二12、片体三13与片体四14、片体五15与片体六16对称设置;片体一11、片体二12位于片体三13、片体四14上方;片体三13、片体四14位于片体五15、片体六16上方。
24.如图2、3、4所示;片体三13包括第一片材131和第二片材132;第一片材131的一侧边与第二片材132的一侧边连接;第一片材131延伸有第一开襟133;第二片材132延伸有第一后背134;片体四14包括第三片材141和第四片材142;第三片材141的一侧边与第四片材142的一侧边连接;第三片材141延伸有第二开襟143;第四片材142延伸有第二后背144;第一后背134的一侧与第二后背144的一侧缝合;第一开襟133的一端、第一后背134的一端、第二开襟143的一端与第二后背144的一端成形上腰部(图中未示出);第一片材131的另一侧边与第二片材132的另一侧边、第一开襟133的一侧与第一后背134的另一侧缝合;第一片材131与第二片材132成形第一手臂部(图中未示出);第三片材141的另一侧边与第四片材142的另一侧边、第二开襟143的一侧与第二后背144的另一侧缝合;第三片材141与第四片材142成形第二手臂部(图中未示出)。
25.第一开襟133通过第一片材131延伸成形;第一后背134通过第二片材132延伸成形;且第一片材131与第二片材132形成第一手臂部;第二开襟143通过第三片材141延伸成形;第二后背144通过第四片材142延伸成形;且第三片材141与第四片材142形成第二手臂部;这样第一手臂部与第一开襟133和第一后背134之间、第二手臂部与第二开襟143和第二后背144之间都是一体式设置;本技术通过两块片体实现防护服上身与手臂的连接;其不用在肩部与袖口位置进行缝合;减少缝合位置;提高了防护服的密封效果。
26.如图2、3、4所示;片体五15包括第五片材151和第六片材152;第五片材151的一侧边与第六片材152的一侧边连接;第五片材151的另一侧边与第六片材152的另一侧边缝合;第五片材151和第六片材152成形第一腿部(图中未示出)。片体六16包括第七片材161和第八片材162;第七片材161的一侧边与第八片材162的一侧边连接;第七片材161的另一侧边与第八片材162的另一侧边缝合;第七片材161和第八片材162成形第二腿部(图中未示出)。
27.第五片材151向上腰部延伸有第一延伸部153;第六片材152向上腰部延伸有第二延伸部154;第七片材161向上腰部延伸有第三延伸部163;第八片材162向上腰部延伸有第
四延伸部164;第二延伸部154与第四延伸部164缝合;第一延伸部153的侧边靠近第五片材151的一端与第三延伸部163的侧边靠近第七片材161的一端缝合;第一延伸部153远离第五片材151的一端、第二延伸部154远离第六片材152的一端、第三延伸部163远离第七片材161的一端与第四延伸部164远离第八片材162的一端成形下腰部(图中未示出);下腰部与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之间成形裆部(图中未示出);上腰部与下腰部缝合。通过形成第一腿部、第二腿部、下腰部和裆部;这样四块片体实现防护服躯干、手臂和腿部的连接;进一步减少缝合位置。
28.如图1、2所示;片体一11的一侧边与片体二12的一侧边连接;片体一11的另一侧边与第一开襟133的另一端、第一后背134的另一端缝合;片体二12的另一侧边与第二开襟143的另一端、第二后背144的另一端缝合;片体一11和片体二12成形帽体(图中未示出);帽体设有脸部开口。脸部开口围绕设有橡筋。通过成形帽体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保护;设有脸部开口便于使用。
29.如图2所示;第一开襟133连接有第一拉链条175;第一拉链条175的一端向第一延伸部153与第二延伸部154的缝合处延伸;且与第一延伸部153连接;第一拉链条175的另一端向片体一11延伸且与片体一11连接;第二开襟143连接有第二拉链条176;第二拉链条176的一端向第一延伸部153与第二延伸部154的缝合处延伸;且与第二延伸部154连接;第二拉链条176的另一端向片体二12延伸且与片体二12连接。第一拉链条175和第二拉链条176通过拉合装置(图中未示出)拉合。在本实施例中,拉合装置为拉链头。通过拉链连接第一延伸部153与第二延伸部154的为缝合端、第一开襟133与第二开襟143;实现防护服整体连接。
30.如图2所示;在第二拉链条176远离第一拉链条175的一侧缝合有片体十一10;片体十一10用于覆盖在第一拉链条175和第二拉链条176上;片体十一10与第一开襟133之间设有粘合条101。通过片体十一10覆盖第一拉链条175和第二拉链条176;提高防护服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粘合条粘合第一开襟133和片体十一10;使得片体十一10与第一拉链条175、第二拉链条176的贴合效果好。
31.如图2所示;第五片材151远离第一延伸部153的一端与第六片材152远离第二延伸部154的一端成形有第一脚踝部(图中未示出);片体七171、片体八172与第一脚踝部连接有橡筋;片体七171、片体八172、第一脚踝部和橡筋缝合;片体七171与片体八172缝合;第七片材161远离第三延伸部163的一端与第八片材162远离第四延伸部164的一端成形有第二脚踝部(图中未示出);片体九173、片体十174与第二脚踝部连接有橡筋;片体九173、片体十174、第二脚踝部和橡筋缝合;片体九173与片体十174缝合。这样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保护。
32.第一片材131远离第一开襟133的一端与第二片材132远离第一后背134的一端成形有第一手腕部(图中未示出);第一手腕部设有橡筋;第三片材141远离第二开襟143的一端与第四片材142远离第二后背144的一端成形有第二手腕部(图中未示出);第二手腕部设有橡筋。在本实施例中;缝合处外表面设有胶条18。通过胶条18对缝合处进行密封;降低病毒穿过缝合孔进入到防护服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