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9249发布日期:2022-06-01 23:3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雨伞,特别是关于一种新型雨伞。


背景技术:

2.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雨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雨伞的其它作用包括作为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
3.使用者从屋外进入屋内并将伞收起后,通常是将将伞挂在栏杆处或者架子上。但是遇到没有供伞挂立的地方时,使用者通常伞斜靠在墙边,但此时伞并不是稳定靠在墙边,随时会倾斜滑到在地面上,伞面接触地面会变脏。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雨伞来解决上述问题。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雨伞,其能够倒立竖直放置在地面上。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杆以及设置在伞杆上的伞柄和伞面,所述伞杆的底部设置有伞柄,所述伞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活动连接在伞杆上的支撑杆,
8.其中所述支撑部与地面接触时,全部所述支撑杆能够以伞杆的一端为中心向外打开,以稳定支撑所述雨伞倒立放置在地面。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在伞柄上,所述弹性组件用于驱使全部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固定杆以及至少三个连接杆,全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支撑杆一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伞柄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上。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伞柄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滑槽内。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远离伞杆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伞杆所在轴线上的斜面,以所述支撑杆向外打开时,所述斜面能够与地面紧密接触。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伞面至少有一部分为透明部,以便于使用者在打伞时观察行进方向的路况信息。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伞面还包括有遮阳部。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伞柄为圆环状。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环状伞柄包括固定半环和转动半环,所述固定半环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伞柄的底部,所述转动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半环的一端,所述转动半环的另一端通过密码锁与所述固定半环的另一端相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处于倒立放置在地面上时,支撑部的多个支撑杆打开,从而起到稳定支撑该新型雨伞倒立放置的作用,伞柄上固定半环和转动半环通过密码锁可以实现将雨伞锁在栏杆或放置架上,起到防止雨伞丢失的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新型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伞柄处于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撑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伞杆靠近滑槽处的局部剖面。
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3.1、伞杆;11、滑槽;2、伞柄;21、固定半环;22、转动半环;23、密码锁;3、伞面;31、透明部;32、遮阳部;4、支撑部;41、支撑杆;411、斜面;5、弹性组件;51、弹簧;52、固定杆;5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26.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杆1、伞柄2、伞面3以及设置在伞杆1一端的支撑部4。
27.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雨伞为打开状,伞柄2的底部可以固定连接有伞柄2。其中伞柄2可以为圆环状,便于使用者握住伞柄2,相比于传统的够状的伞柄2,握住伞柄2的某一侧对使用者来说为最舒服的姿势,大部分使用者常使用右手握住伞柄2,相对于左撇子的使用者来说,握住伞柄2 姿势与常规使用者正好相反,导致握住伞柄2姿势并不是最舒服的姿势,而圆环状的伞柄2为对称的形状,无论使常规的使用者还是左撇子的使用,都可以按照最舒服的姿势握住使用者。
28.如图2所示,伞柄2可以包括固定半环21和转动半环22,其中伞柄2的底部可以与固定半环21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半环22的一端可以转动连接在固定半环21的一端,转动半环2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密码锁23与固定半环 21的另一端相连接。图2中的转动半环22的另一端与固定半环21的另一端处于分离状态,设定此状态为开锁状态;图1中的转动半环22的另一端与固定半环21的另一端处于连接状态,设定此状态为锁住状态。
2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进入室内时,由于雨伞上残留有雨水,需要将伞放置在室内入口处。使用者可以将密码锁23打开并转动转动半环22,使转动半环22的另一端与
固定半环21的另一端分离,即转动至开锁状态,然后将转动半环22挂到适合的放置架或者栏杆上,并转动除转动半环22外的整个雨伞,直至转动半环22的另一端与固定半环21的另一端向接触,并使用密码锁23锁住。处于锁定状态的雨伞可以确保本身不会被其他人误拿或者丢失,提升雨伞本身的使用寿命。
30.如图1所示,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伞面3的中部可以固定连接在伞杆1 的顶部。在下雨的环境中,为了防止更多的雨水淋湿全身,使用者打伞的高度会较低,此时使用者的水平视线被伞面3的外延遮挡,会导致使用无法及时观察远处的道路环境。
3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伞面3上至少有一部分为透明部31,当雨下的较大时,使用者降低雨伞高度时,可以将伞面3上透明部31的部分转动至行进的前方。使用者就可实时观测到行进方向上进处或者远处的道路环境,提升雨天中使用者步行行进的安全度。
32.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伞面3还包括有遮阳部32。遮阳部32的伞面3通常为深色或者吸光性能好的材料构成,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增加了雨伞的使用功效。
33.如图1所示,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可以活动设置在伞杆1的顶部。活动设置可以理解为铰接,转动连接等方式。且支撑部4至少包括三个支撑杆41,支撑部4可以分为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图1中的支撑部4即为闭合状态,图3中的支撑部4为打开状态。当支撑部4与地面相接触时,即为打开状态,起到支撑倒立放置的雨伞的功效。
34.如图3所示,支撑杆41远离伞杆1的一端设置有斜面411,当支撑部4 为打开状态,斜面411与地面完全贴合,起到增大处于打开状态的支撑杆41 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倒立放置的雨伞的稳定性的作用。
35.如图4所示,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伞杆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 内设置有弹性组件5,且弹性组件5连接在支撑杆41与滑槽11底壁之间。弹性组件5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可以驱使支撑部4处于闭合状态,当支撑部4 与地面相接触时,整个雨伞的重力施加给支撑部4,此时,雨伞的重力大于弹性组件5的弹力,从而驱使支撑部4处于打开状态。
36.其中,弹性组件5可以包括弹簧51、固定杆52以及至少三个连接杆53,弹簧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杆52的一端以及滑槽11的底部,固定杆52 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53,连接杆53远离固定杆5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杆41上,连接杆53的数量与支撑杆4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在弹簧51的伸缩运动作用下,固定杆52在滑槽11内的滑动并带动连接杆53 移动,从而实现支撑部4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的切换。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新型雨伞处于倒立放置在地面上时,支撑部4的多个支撑杆41打开,从而起到稳定支撑该新型雨伞倒立放置的作用,伞柄2上固定半环21和转动半环22通过密码锁23可以实现将雨伞锁在栏杆或放置架上,起到防止雨伞丢失的作用。
38.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