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7492发布日期:2022-06-11 02:3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3.而建筑施工作业时,需要对工人安全进行一个防护,因此需要用到安全帽,安全帽是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
4.但是目前使用的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大多数抗冲击效果不佳,在建筑工程中高空坠物时,跌落物掉下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会导致工作人员头部受到震荡或挫裂伤,从而影响了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该防护装置安全性能的问题。
5.故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大多数抗冲击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耳罩,所述耳罩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8.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抗冲击机构,所述抗冲击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佩戴罩,所述佩戴罩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块。
9.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且照明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主体为垂直分布。
10.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散热孔在主体上呈等间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佩戴机构,且佩戴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带,且第一调节带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扣,且调节扣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调节带,且第二调节带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下颚带。
12.优选的,所述耳罩通过转轴与主体活动连接,且耳罩以主体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轴设置。
13.优选的,所述硅胶垫与耳罩紧密贴合,且耳罩的尺寸与硅胶垫的尺寸相吻合。
14.优选的,所述佩戴罩、减震弹簧与主体构成伸缩结构,且减震弹簧在佩戴罩上呈等间距分布。
15.优选的,所述海绵块与佩戴罩紧密贴合,且佩戴罩的尺寸与海绵块的尺寸相吻合。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抗冲击机构、连接块、减震弹簧、底座、佩戴罩和海绵块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该防护装置提供一个抗冲击的功能,解决了在建筑工程中高空坠物时,跌落物掉下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会导致工作人员头部受到震荡或挫裂伤,从而影响了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该防护装置安全性能的问题,在跌落物掉落到该防护装置顶部时,跌落物掉落所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主体通过连接块传递至减震弹簧,此时减震弹簧伸缩变形,将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为该防护装置的抗冲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加强了佩戴人员的防护性;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降噪机构、转轴、连接杆、耳罩和硅胶垫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佩戴人员提供一个降噪的功能,解决了在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长期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工作人员耳部受到伤害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在噪音较大时,只需将两侧连接杆通过转轴旋转转下,使耳罩遮住使用者的耳部进行隔音降噪处理,从而为使用者的降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实施例的降噪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实施例的减震弹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实施例的佩戴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主体;2、照明灯;3、固定块;4、散热孔;5、降噪机构;501、转轴;502、连接杆;503、耳罩;504、硅胶垫;6、抗冲击机构;601、连接块;602、减震弹簧;603、底座;604、佩戴罩;605、海绵块;7、佩戴机构;701、第一调节带;702、调节扣;703、第二调节带;704、下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降噪机构5,降噪机构5包括转轴501,转轴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2,连接杆5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耳罩503,耳罩503一侧设置有硅胶垫504。
28.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抗冲击机构6,抗冲击机构6包括连接块601,连接块6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02,减震弹簧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03,底座60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佩戴罩604,佩戴罩604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块605。
29.本实施例,主体1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2,且照明灯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且固定块3与主体1为垂直分布,通过照明灯2的设置,可以为该防护装置为夜间提供一个照明的目的,加强了实用性的问题。
30.本实施例,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且散热孔4在主体1上呈等间距分布,通过散热孔4的设置,可以为该防护罩装置提供一个散热的目的,提升了散热性。
31.本实施例,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佩戴机构7,且佩戴机构7包括第一调节带701,且第一调节带701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扣702,且调节扣70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调节带703,且第二调节带70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下颚带704,佩戴时,可以通过调节扣702将两侧第一调节带701与第二调节带703调节到合适位置,再将下颚带704佩戴使用者下颚部进行佩戴的目的。
32.本实施例,耳罩503通过转轴501与主体1活动连接,且耳罩503以主体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轴设置,通过转轴501的设置,可以为连接杆502提供一个旋转转动的目的,工作时,可以将两侧连接杆502通过转轴501旋转转下,使耳罩503遮住使用者的耳部进行隔音降噪目的。
33.本实施例,硅胶垫504与耳罩503紧密贴合,且耳罩503的尺寸与硅胶垫504的尺寸相吻合,通过硅胶垫504的设置,可以为使用者耳罩503的佩戴舒适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4.本实施例,佩戴罩604、减震弹簧602与主体1构成伸缩结构,且减震弹簧602在佩戴罩604上呈等间距分布,工作时,跌落物掉落所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减震弹簧602进行吸收的目的,提升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35.本实施例,海绵块605与佩戴罩604紧密贴合,且佩戴罩604的尺寸与海绵块605的尺寸相吻合,通过海绵块605的设置,可以为使用者的配搭哎舒适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6.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7.工作时,首先通过调节扣702将两侧第一调节带701与第二调节带703调节到合适位置,再将下颚带704佩戴使用者下颚部进行佩戴,在噪音较大时,将两侧连接杆502通过转轴501旋转转下,使耳罩503遮住使用者的耳部进行隔音降噪,在跌落物掉落到该防护装置顶部时,跌落物掉落所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主体1通过连接块601传递至减震弹簧602,此时减震弹簧602伸缩变形,将冲击力进行吸收,为佩戴者的防护提供了有效的防护,当夜间工作时,可以打开照明灯2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照明的目的,其中,照明灯2的型号为km-7658e,这就是该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工作原理。
38.综上所述,施工安全用防护装置通过抗冲击机构6、连接块601、减震弹簧602、底座603、佩戴罩604和海绵块605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该防护装置提供一个抗冲击的功能,解决了在建筑工程中高空坠物时,跌落物掉下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会导致工作人员头部受到震荡或挫裂伤,从而影响了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该防护装置安全性能的问题,在跌落物掉落到该防护装置顶部时,跌落物掉落所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主体1通过连接块601传递至减震弹簧602,此时减震弹簧602伸缩变形,将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为该防护装置的抗冲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加强了佩戴人员的防护性,通过降噪机构5、转轴501、连接杆502、耳罩503和硅胶垫504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佩戴人员提供一个降噪的功能,解决了在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长期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工作人员耳部受到伤害的情
况,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在噪音较大时,只需将两侧连接杆502通过转轴501旋转转下,使耳罩503遮住使用者的耳部进行隔音降噪处理,从而为使用者的降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