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8802发布日期:2022-05-26 12:3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2.空气服的制作过程包括:采用制作模具热压合内、外层基底面料,压痕形成若干独立的空气室,若干空气室之间形成迷宫连通;裁剪热压形成的布料,制成保暖服装;现有的制作模具形成的布料需要进行裁剪成不同区域,不同区域缝合制成成片的空气服本体,不能一次成型,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作模具不能一次成型,工作效率低,而提出的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包括热压制成成片的上衣主体的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模具本体背面的平板,所述模具本体边缘处设有至少一层第一热压条,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热压制成后片的第一部分、对称设在所述第一部分两侧的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顶端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表面设有若干热压条组合,若干热压条组合竖向排列成多排,同一竖排的所述热压条组合等间隔排列,相邻两排的所述热压条组合相互错开。
5.所述热压条组合包括第二热压条和第三热压条,所述第二热压条包括竖直部、连接在所述竖直部上端的第一水平部及连接在所述竖直部下端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长度,所述第三热压条包括倾斜部、连接在所述倾斜部一端的第三水平部、连接在所述倾斜部另一端的第四水平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水平部的弯曲部,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末端与所述倾斜部间隔相对。
6.所述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水平部的末端齐平,所述弯曲部自所述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水平部向内弯曲。
7.所述第一部分的顶端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间隔形成两个连接部。
8.所述第一部分的顶端两侧形成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边,所述第二部分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边,所述第二倾斜边的外侧形成有凹部。
9.每个所述第二部分均设有环状第四热压条,所述第四热压条倾斜设置。
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制作模具通过一次热压即可形成成片的上衣主体,制作方便,快速高效。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服制作模具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主视图;
13.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用于将内、外层基底面料的薄膜层热压制成成片的上衣主体,成片的上衣主体经过缝边后制成空气层保暖服,成片的上衣主体包括后片、位于后片两侧的前片。
16.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服制作模具包括热压制成成片的上衣主体的模具本体100和固定在模具本体100背面的平板200,模具本体100边缘处设有至少一层第一热压条101,模具本体100包括热压制成后片的第一部分1、对称设在第一部分1两侧的第二部分2以及设置在第一部分1顶端的第三部分3。
17.具体的,模具本体100的边缘处形成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热压条101,形成的成片的上衣主体得边缘处密封牢固性好。
18.参见图1,第一部分1的顶端与第三部分3之间间隔形成两个连接部31,第三部分3用于热压制成后片的衣领。第一部分1的顶端两侧形成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边12。第二部分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边21,第二倾斜边21的外侧形成有凹部22,用于形成前片的领口。
19.参见图1,第一部分1、两个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的表面设有若干热压条组合4,若干热压条组合4竖向排列成多排,同一竖排的热压条组合4等间隔排列,相邻两排的热压条组合4相互错开。
20.参见图3,热压条组合4包括第二热压条41和第三热压条42,第二热压条 41包括竖直部411、连接在竖直部411上端的第一水平部412及连接在竖直部 411下端的第二水平部413,第一水平部412的长度大于第二水平部413的长度,第三热压条42包括倾斜部421、连接在倾斜部421一端的第三水平部422、连接在倾斜部421另一端的第四水平部423以及连接第三水平部422、第四水平部 423的弯曲部424,第一水平部412、第二水平部413的末端与倾斜部421间隔相对。第三水平部422、第四水平部423的末端齐平,弯曲部424自第三水平部 422、第四水平部423向内弯曲。
21.参见图2,每个第二部分2均设有环状第四热压条5,第四热压条5倾斜设置,用于热压形成成片的上衣主体的口袋。
2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服制作模具的使用方法:平板200与一升降机构连接,模具本体100正面朝下,内、外层基底面料的薄膜层放在一支撑台上,根据设置的挤压间隙,升降机构带动模具本体100下移,对内、外层基底面料的薄膜层进行热压,之后抬升模具本体100与内、外层基底面料进行分离形成成片的上衣主体。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制成成片的上衣主体的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模具本体背面的平板,所述模具本体边缘处设有至少一层第一热压条,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热压制成后片的第一部分、对称设在所述第一部分两侧的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顶端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表面设有若干热压条组合,若干热压条组合竖向排列成多排,同一竖排的所述热压条组合等间隔排列,相邻两排的所述热压条组合相互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服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条组合包括第二热压条和第三热压条,所述第二热压条包括竖直部、连接在所述竖直部上端的第一水平部及连接在所述竖直部下端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长度,所述第三热压条包括倾斜部、连接在所述倾斜部一端的第三水平部、连接在所述倾斜部另一端的第四水平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水平部的弯曲部,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末端与所述倾斜部间隔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服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水平部的末端齐平,所述弯曲部自所述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水平部向内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气服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顶端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间隔形成两个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服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顶端两侧形成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边,所述第二部分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边,所述第二倾斜边的外侧形成有凹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服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部分均设有环状第四热压条,所述第四热压条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服制作模具,包括热压制成成片的上衣主体的模具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模具本体背面的平板,所述模具本体边缘处设有至少一层第一热压条,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热压制成后片的第一部分、对称设在所述第一部分两侧的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顶端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表面设有若干热压条组合,若干热压条组合竖向排列成多排,同一竖排的所述热压条组合等间隔排列,相邻两排的所述热压条组合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模具通过一次热压即可形成成片的上衣主体,制作方便,快速高效。快速高效。快速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鹏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