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拉头及其所应用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1509发布日期:2022-05-26 10:3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自锁拉头及其所应用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拉链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拉头及其所应用拉链。


背景技术:

2.拉链通过拉动拉头来回滑动就能实现拉合或分开两条链带,使用十分便利,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及箱包,拉链的一般要求是拉头在链带上能够顺滑地在链带上来回滑动。但在某些特殊要求的服装(例如运动服或礼服)则要求拉链在拉合后不能意外拉开,为此具有自锁功能的拉链成为首选。例如申请人提出的cn202111194502.9的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拉链用自锁拉头,在外盖与第一翼板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在所述收纳空间上设置有上锁件,所述上锁件包括支撑部和能够绕所述支撑部摆动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内的爪部;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的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能够作用于所述上锁件上使所述爪部插入所述链牙通道内;还包括有解锁部,沿纵向看,所述解锁部和第一弹性体横向左右排列;所述解锁部能够利用所述收纳空间提供的空间纵向移动从而具有解锁位置和上锁位置,当所述解锁部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解锁部向所述上锁件传递解锁力减少所述爪部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内的深度,当所述解锁部处于所述上锁位置时,所述上锁件失去所述解锁力,所述第一弹性体使所述上锁件的爪部摆动增加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内的深度。


技术实现要素:

3.自锁拉头的结构多种多样,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旨在提出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自锁拉头,包括具有链牙通道的拉头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头主体上设置有锁定弹片与解锁件,所述解锁件包括有横向左右排列并径向联动的传动部和转动臂,所述传动部和转动臂能够绕横向轴转动;所述锁定弹片包括有倒扣部41和爪部,所述倒扣部41定位于所述拉头主体上,所述爪部活动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中,所述锁定弹片压靠于所述转动臂上;在所述拉头主体上还设置有能够纵向来回移动的拨动部,当所述拨动部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拨动部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横向轴转动,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横向轴转动的同时还抬起所述锁定弹片的爪部以减少其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中的深度;当所述拨动部沿反方向移动复位时,所述锁定弹片的爪部自主地复位,同时所述锁定弹片还通过所述转动臂带动所述传动部绕所述横向轴反向转动复位。
4.其中,链牙通道是让链牙通过的通道。常见的链牙通道呈y形,一对链牙可以利用所述链牙通道的上述形状特征在滑行过程中完成啮合或分离。
5.其中,从所述拨动部与拉头主体的相对移动方向看,将所述拨动部来回移动的方向定义为纵向;相应的,与所述纵向相垂直布置的方向为横向。
6.其中,所述拨动部是设置于所述拉头主体上的活动构件,用于向所述解锁件传递外部解锁作用力。
7.其中,所述解锁件包括有横向左右排列并径向联动的传动部和转动臂,即驱动所
述传动部转动就可带着所述转动臂转动,反之亦然。
8.其中,所述锁定弹片为弹性构件,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70号钢、65mn钢等弹簧钢片制成。所述锁定弹片的倒扣部41和爪部的布局位置是多样的,例如是分置于所述转动臂的纵向两侧,又或者同时位于所述转动臂的同一侧。由于所述倒扣部41定位于所述拉头主体上,限定了所述锁定弹片的活动空间,这样当所述拨动部沿解锁方向移动,所述转动臂抬起所述锁定弹片的爪部时,所述锁定弹片将发生弹性变形并产生与所述转动臂转动方向相反的回弹力;当所述拨动部沿反方向移动复位时,所述锁定弹片回复原来形状,不仅使所述爪部自主地回复到于所述链牙通道中的原始深度位置,还释放所述回弹力,通过所述转动臂带动传动部绕所述横向轴反向转动复位。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首先,利用所述锁定弹片可以将所述拉头锁定于拉链上,在解除所述锁定弹片的锁定作用后,所述拉头则可以顺畅地在拉链上滑行;其次,由于所述锁定弹片与解锁件具有上述装配关系,从而还可以利用锁定弹片的弹性在自主复位的同时驱动所述传动部和转动臂复位,所述锁定弹片具有双重用途,有利于简化所述拉头的结构和安装操作。
10.所述拨动部的复位方式是多样的,进一步提出如下两种复位技术方案。第一种复位技术方案,所述拉头主体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拨动部沿反方向移动复位。这样,在释放所述拨动部后,所述拨动部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同时所述拨动部释放所述传动部,或者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横向轴反向转动,减少所述锁定弹片变形复原的阻力,使所述锁定弹片的爪部能够顺利回复到于所述链牙通道中的原始深度位置。
11.第二种复位技术方案,当所述锁定弹片通过所述转动臂带动所述传动部绕所述横向轴反向转动复位时,所述传动部反向转动复位的同时还拨动所述拨动部沿反方向移动复位。这样,与第一种复位技术方案相比,所述拉头的结构更为简洁,安装更为便捷。
12.另外,所述拨动部和传动部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能够通过调整所述拨动部和传动部的结构实现单向解锁或双向解锁。在其中一种应用中可以采用如下的单向解锁方式:所述拨动部、传动部和转动臂分别呈独臂状,所述拨动部只能在其中一个纵向方向上驱动所述传动部。在另一种应用中可以选用下面的其中一种双向解锁方式。
13.第一种双向解锁结构:所述拨动部包括第一拨动部与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一拨动部与第二拨动部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传动部伸入到所述间隔空间中;所述转动臂包括有分置于所述横向轴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这样,通过所述第一拨动部与第二拨动部均能在纵向两个方向上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横向轴转动。
14.第二种双向解锁结构: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拨动部伸入到所述间隔空间中;所述转动臂包括有分置于所述横向轴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这样,通过所述拨动部能在纵向两个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带动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横向轴转动。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拉头主体具有上片与下片,所述链牙通道形成于所述上片与下片之间,还包括有盖设于所述上片上的盖板,所述锁定弹片与解锁件设置
在所述上片与盖板之间,所述拨动部移动设于所述盖板上,又或者所述拨动部固设于所述盖板上并且所述盖板能够纵向移动。
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锁定弹片呈弓状从而具有向下弯曲的弓体中部,所述弓体中部压靠于所述转动臂上。这样,所述弓体中部依靠自身弹性作用力向下压紧所述转动臂的同时也让所述爪部保持插入在所述链牙通道中以实现拉头的锁定。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上片的后端部与下片的后端部之间的连接柱,所述上片的后端部设置有固定孔,前端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上片、连接柱以及下片;所述爪部设置于所述锁定弹片的首端,所述锁定弹片的尾端设置有倒扣部,所述倒扣部插入并定位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爪部穿过所述通孔活动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中。
18.由于自锁拉头具有以上优点,故此可以应用到拉链上,所述拉链包括链带以及自锁拉头,所述自锁拉头布置于所述链带上。
19.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自锁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中。
附图说明
20.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链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拉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拉头的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锁定状态;图5是图3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解锁状态;图7是所述拨动件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图8是所述盖板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图9是所述拨动件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拨动件结构;图10 是所述盖板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自锁拉头2,包括具有链牙通道20的拉头主体;在所述拉头主体上设置有锁定弹片4与解锁件5,所述解锁件5包括有横向左右排列并径向联动的传动部51和转动臂52,所述传动部51和转动臂52能够绕横向轴0转动;所述锁定弹片4包括有倒扣部41和爪部42,所述倒扣部41定位于所述拉头主体上,所述爪部42活动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20中,所述锁定弹片4压靠于所述转动臂52上;在所述拉头主体上还设置有能够纵向来回移动的拨动部31,当所述拨动部31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拨动部31通过所述传动部51带动所述转动臂52绕所述横向轴0转动,所述转动臂52绕所述横向轴0转动的同时还抬起所述锁定弹片4的爪部42以减少其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0中的深度;当所述拨动部31沿反方向移动复位时,所述锁定弹片4的爪部42自主地复位,同时所述锁定弹片4还通过所述转动臂52带动所述传动部51绕所述横向轴0反向转动复位。
22.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锁拉头2及其所应用的拉链的结构作进一
步的说明。除了明确说明属于等同或可选择的实施方案外,下面披露的各种实施细节方案即使在功能方面没有直接关联或协同关系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性应用,也可以合并应用在一个实施例中。
23.如图1所示的拉链包括一对左右分置的链带1以及设置在所述链带1上的自锁拉头2,所述链带1的边缘处布置有链牙11,通过移动所述自锁拉头2能够让所述链牙11啮合或分离。所述自锁拉头2能实现自锁功能,以两种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第一种实施例能够实现单向解锁,如图2~图8所示,所述自锁拉头2包括具有上片21与下片22的拉头主体,所述上片21与下片22之间间隔布置从而形成沿纵向布置的链牙通道20。还包括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连接在所述上片21的后端部与所述下片22的后端部上,所述连接柱23使所述链牙通道20在后端部形成向两侧分叉的通道结构。此时推动所述自锁拉头2自后端部向前端部移动能够打开所述拉链,相反则能够闭合所述拉链。在所述上片21上盖设有能够纵向移动的盖板3;在所述上片21的横向两侧边缘设置有滑槽24,所述盖板3的横向两侧边缘设置有滑轨34,通过所述滑轨34与滑槽24配合所述盖板3可前后移动地布置在所述上片21上。
24.在所述上片21与盖板3之间设置有锁定弹片4 ,所述锁定弹片4是弓形弹性构件,包括尾端的倒扣部41、首端的爪部42以及连接在它们之间的弓体中部43,所述上片21的后端部设置有固定孔25,前端部设置有通孔26,所述固定孔25贯穿所述上片21、连接柱23以及下片22,所述锁定弹片4的倒扣部41插入并定位于所述固定孔25中,所述倒扣部41成为所述锁定弹片4的倒扣部41。所述锁定弹片4的爪部42穿过所述通孔26并活动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20中。所述锁定弹片4依靠自身弹性作用力向下压靠所述转动臂52并让所述爪部42保持插入在所述链牙通道20中以实现拉头的锁定。
25.在所述上片21与盖板3之间设置有所述解锁件5,所述解锁件5沿横向布置在所述锁定弹片4下方,所述解锁件5包括有横向左右排列并径向联动的传动部51和转动臂52,所述传动部51和转动臂52能够绕横向轴o转动;所述锁定弹片4压靠于所述转动臂52上,在本实施例中是所述弓体中部43向下弯曲并压靠于所述转动臂52上。如图7所示,所述解锁件5设置有两个分置于所述转动臂52的横向左右两侧的所述传动部51,当所述盖板3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传动部51沿径向向上延伸,两个所述传动部51延伸的角度相同;而所述转动臂52是沿纵向向所述上片21的后端方向延伸,这样,所述传动部51与转动臂52形成一定的角度。进一步的,为了能让所述解锁件5能够绕横向轴o转动,在所述上片21上设置有定位槽28,所述解锁件5的轴向两端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定位槽28中,这样,所述解锁件5就能稳定地在所述定位槽28中绕横向轴o转动。
26.为了驱动所述解锁件5转动,在所述盖板3上还设置有拨动部31,所述拨动部31固设于所述盖板3上(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盖板3固设于所述上片21上,所述拨动部31移动设于所述盖板3上,即所述拨动部31能够相对所述盖板移动)。所述盖板3沿纵向来回移动时所述拨动部31也跟随所述盖板3纵向来回移动。沿纵向看,所述拨动部31与所述传动部51的纵向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拨动部31、传动部51和转动臂52分别呈独臂状,所述拨动部31只能在其中一个纵向方向上驱动所述传动部51。具体地解锁与锁定动作如下:如图4与图5所示,当推动所述盖板3沿纵向向所述上片21的前端移动时,纵向移动的所述拨动部31能够通过驱动所述传动部51带动所述转动臂52绕所述横向轴o转动(定义该转
动方向为正向),所述转动臂52绕所述横向轴o转动的同时还抬起所述锁定弹片4的爪部42以减少其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20中的深度,从而实现解锁所述自锁拉头2,使所述拉头可以顺畅地在所述链带1上滑行。由于所述倒扣部41定位于所述拉头主体上,限定了所述锁定弹片4的活动空间,在上述过程中,所述锁定弹片4将发生弹性变形并产生与所述转动臂52转动方向相反的回弹力。当解除作用于所述盖板3上的推动力时,所述锁定弹片4回复原来形状,不仅使所述爪部42自主地回复到于所述链牙通道20中的原始深度位置,还释放所述回弹力,所述转动臂52在所述回弹力的下压下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部51绕所述横向轴0反向转动复位,同时所述传动部51通过所述拨动部31驱动所述盖板3反向移动而复位。这样的结构既让拉头在拉链在拉合时不易松脱,又能在打开拉链的同时解除所述锁定弹片4的锁定,使打开拉链更省力顺畅,也符合人们日常使用的习惯。
27.进一步的,所述拉头主体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用于驱动所述拨动部31沿反方向移动复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6设置在所述上片21与盖板3之间。这样,在释放所述盖板3后,所述盖板3在所述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复位;这同时也让所述拨动部31主动移离所述传动部51,减少了所述锁定弹片4下压复位的阻力,也有利于让所述锁定弹片4的爪部42顺利复位。如图4、图7与图8所示,为了定位所述复位弹簧6,在所述上片21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第一凸台211,所述第一凸台2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盖板3上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凸台33,所述第二凸台3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中。而为了让所述盖板3不从所述上片21上脱出,在所述滑槽24的尾端部设置有凸起的料台214,当所述盖板3的滑轨34完全滑进所述滑槽24后,通过挤压所述料台214变形伸到所述滑轨34的移动路径上从而阻挡所述盖板3被所述复位弹簧6顶推向后脱出所述滑槽24。
28.为了让所述锁定弹片4与解锁件5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所述盖板3的下侧壁上还设置有凹坑30,所述拨动部31设置在所述凹坑30中并向下延伸,所述传动部51向上伸入到所述凹坑30中并与所述拨动部31在纵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凹坑30能够同时为所述传动部51、转动臂52以及锁定弹片4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进一步的,在所述盖板3的上壁体上还设置有向上鼓起的凸台35,这一方面增加所述凹坑30的高度空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所述盖板3的表面粗糙度便于推动。
29.第二种实施例如下:是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实现双向解锁。如图9所示,所述解锁件5上的传动部51包括第一传动部511与第二传动部512,沿横向轴0方向看,所述第一传动部511与第二传动部512向上沿一定的夹角延伸并形成间隔空间,一个所述第一拨动部31向下延伸到所述间隔空间中;所述转动臂52包括有分置于所述横向轴0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臂521和第二转动臂522。这样所述解锁件5无论正向还是反向转动均能抬起所述锁定弹片4实现解锁。而为了让所述转动臂52能够自由转动,所述上片21上在所述转动臂52位置可设置避让孔(图中未画出)。另外,在所述盖板3与上片21之间也可设置复位弹簧6,但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所述复位弹簧6是用于让所述盖板3复位到其纵向移动行程的中间位置,以让所述盖板3在进行正向或反向移动均能够向中间位置移动复位。作为另一种供选择的方案,所述传动部51沿径向一个方向延伸,如图10所示,所述拨动部31包括有第一拨动部311和第二拨动部312,所述第一拨动部311和第二拨动部312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传动部51伸入到所述间隔空间中。这样,所述盖板3向所述上片21的首端纵向移动
时所述第一拨动部311能够推动所述传动部51转动,而向所述上片21的尾端纵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拨动部312也能够推动所述传动部51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