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6967发布日期:2022-07-02 01:1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智能可穿戴设备被应用到各种领域,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工程施工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尤其智能安全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目前的智能安全帽的产品中,大多数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安全辅助作用,不能为佩戴者提供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安全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智能安全帽进行改进,以便能够更好的保障佩戴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以实现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基于用户所处的环境信息,对用户进行安全提示,以便更好地保障用户的安全。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帽,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帽壳、帽檐,其中,所述帽壳包括摄像装置、提示装置及处理装置,其中,
5.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向所述摄像装置发送摄像开关指令;
6.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摄像开关指令,并响应于所述摄像开关指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摄像装置;并在打开时,实时获取穿戴有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7.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
8.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并基于所述安全提示指令进行安全告警提示。
9.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包括:
10.根据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对所述用户所处环境的边界信息进行识别,基于所述边界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所述安全提示指令。
11.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
12.通过按键或语音的触发方式,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所述安全提示指令。
13.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14.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所处环境的高度信息,并将所述高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15.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对所述高度信息进行高度分析,并在分析到的高度值大于预设高度阈值时,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高度提示指令;
16.所述提示装置还用于基于所述高度提示指令进行高度告警提示。
17.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18.健康监测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健康信息,并将所述健康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19.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对所述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分析,并在分析到的健康值超出预设健康阈值时,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健康提示指令;
20.所述提示装置还用于基于所述健康提示指令进行健康告警提示。
21.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22.通信装置,用于与所述用户的联系人进行实时通话。
23.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24.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面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25.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基于预设的用户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对所述智能安全帽解除锁定。
26.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27.定位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定位。
28.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智能安全帽中,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29.供电装置,用于对所述帽壳进行供电,其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充电供电装置、一次性供电装置。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向摄像装置发送摄像开关指令;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摄像开关指令,并响应于所述摄像开关指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摄像装置;并在打开时,实时获取穿戴有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并基于所述安全提示指令进行安全告警提示,实现了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基于用户所处的环境信息,对用户进行安全提示,以便更好地保障用户的安全。
附图说明
3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2.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的一种智能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5.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帽壳、帽檐,其中,所述帽壳包括摄像装置、提示装置及处理装置,其中,
36.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向所述摄像装置发送摄像开关指令。在此,所述处理装置基于用户指令,向摄像装置发送摄像开关指令,其中,所述用户指令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按键或语音的形式发送,所述摄像开关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摄像装置打开或关闭,以使所述摄像装
置获取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
37.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摄像开关指令,并响应于所述摄像开关指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摄像装置;并在打开时,实时获取穿戴有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在此,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并分布于所述帽壳的四周,以便更准确的获取穿戴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
38.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在此,所述摄像装置获取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后,将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进行处理,通过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环境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穿戴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在存在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向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
39.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并基于所述安全提示指令进行安全告警提示。在此,通过所述安全告警提示,提醒用户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危险因素,其中,所述安全告警提示包括但不限于语音提示、振动提示等。
40.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所述帽壳的前后左右分别有一个摄像装置,用户穿戴好所述智能安全帽后,通过语音的方式控制所述摄像装置的打开或关闭,例如,当用户发出“打开摄像头”的用户指令后,所述处理装置接收到用户的“打开摄像头”指令,并基于用户指令向所述摄像装置发送摄像装置开启指令,所述摄像装置基于所述摄像装置开启指令进行开启,以便获取用户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此时,在所述摄像装置开启的状态下,若用户发出“关闭摄像头”的用户指令,所述处理装置接收到用户的“关闭摄像头”指令,并基于用户指令向所述摄像装置发送摄像装置关闭指令,所述摄像装置基于所述摄像装置关闭指令进行关闭,以便根据用户需要关闭所述摄像装置。
41.通过上述装置,本技术中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向摄像装置发送摄像开关指令;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摄像开关指令,并响应于所述摄像开关指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摄像装置;并在打开时,实时获取穿戴有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并基于所述安全提示指令进行安全告警提示,实现了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基于用户所处的环境信息,对用户进行安全提示,以便更好地保障用户的安全。
42.接着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其中,所述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包括:
43.根据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对所述用户所处环境的边界信息进行识别,基于所述边界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所述安全提示指令。
44.在此,处理装置根据摄像装置获取的环境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用户所处的环境的边界信息,并在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环境的边界时,向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以使所述提示装置发出安全告警提示,提醒用户处在当前环境的边界,防止发生坠落等危险。
identification)标签,通过身份识别装置读取用户的rfid标签,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处理装置。
64.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基于预设的用户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对所述智能安全帽解除锁定。
65.在此,若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用户信息匹配,则说明此用户为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合法用户,具有使所述安全帽的权限,可以正常使用所述智能安全帽,从而对所述智能安全墨帽解除锁定;若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用户信息不匹配,则说明此用户为所述智能安全帽的非法用户,不具有使用所述安全帽的权限,不能使用所述智能安全帽,从而继续保持所述智能安全帽的锁定状态。
66.接着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67.定位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定位。
68.在此,为了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证用户的安全,需要能够实时确定用户所处的位置,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实时获取用户的定位信息,对用户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以便能够及时获取用户所处的位置信息。
69.接着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其中,所述帽壳还包括:
70.供电装置,用于对所述帽壳进行供电,其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充电供电装置、一次性供电装置。在此,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帽壳中的其他装置提供电源,以保证个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71.在本技术的一优选施例中,用户通过rfid标签解除对智能安全帽的锁定,当用户穿戴智能安全帽在施工环境中进行作业时,通过按键的方式启动智能安全帽,并通过语音控制智能安全帽的摄像装置打开,实时获取用户周围环境的环境信息,并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环境的边界,避免用户坠落的风险;并通过高度传感器和健康监测装置分别对用户所处的高度信息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在存在危险时,向用户发出告警提示;当用户遇到危险需要进行求助时,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与他人进行联系,并通过定位装置获取用户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诉定位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以便他人能够基于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时找到所述用户,从而最大可能的保障用户的安全。
72.综上所述,本技术中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向摄像装置发送摄像开关指令;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摄像开关指令,并响应于所述摄像开关指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摄像装置;并在打开时,实时获取穿戴有所述智能安全帽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环境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向所述提示装置发送安全提示指令;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安全提示指令,并基于所述安全提示指令进行安全告警提示,实现了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基于用户所处的环境信息,对用户进行安全提示,以便更好地保障用户的安全。
7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
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