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2018发布日期:2022-07-30 00: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护手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


背景技术:

2.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手套用于御寒保暖,避免工作过程中污染产品和操作环境和保护手部免受伤害。例如,进行生物和医学检测分析,操控高精密设备和制造高精度产品时都禁止手部与操作物直接接触,以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和造成产品和设备污染,而通常这些手套所使用的材质透气性较差,没有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人们长时间穿戴工作会使手套内空气湿度变高,甚至水蒸气凝结,严重影响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劳保手套存在的水蒸气凝结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及固定于所述手套本体背面的控温除湿装置,所述控温除湿装置包括温湿度调节器,所述温湿度调节器包括从所述手套本体背面依次向上叠置的空气除湿器、半导体制冷片、空气换热器,所述手套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与手套内腔连通的手套进气口及手套排气口;
4.所述手套排气口与所述空气除湿器的第一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除湿器的第一排气口通过管路与气泵的气泵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气泵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三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三排气口与所述手套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
5.在所述气泵的抽吸下,手套内腔的潮湿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空气除湿器及空气换热器进行除湿及调温后再进入手套内腔完成循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将所述空气除湿器内的除湿剂进行加热再生。
6.优选地,所述空气除湿器的内部空腔安装有圆柱形除湿剂,用以对潮湿气体进行除湿;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内部空腔安装有圆柱形换热肋片,用以对气体温度进行调控。
7.优选地,所述手套排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之间的管路还与外界进气管路交叉连通并相交于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交叉点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外界进气管路的一端置于外界环境中,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气泵进气口之间的管路。
8.优选地,所述外界进气管路置于外界环境中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交叉点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交叉点之间设有第三阀门。
9.优选地,叉接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气泵排气口与第三进气口之间的管路并形成第二交叉点,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手套进气口之间的管路并形成第三交叉点;所述第二交叉点与第三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四阀门,所述叉接管路中设有第五阀门。
10.优选地,外界排气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交叉点与所述气泵排气口之间的管路,所述外界排气管路中设有第六阀门。
11.优选地,所述控温除湿装置还包括电源,用于提供电能至所述气泵及半导体制冷片。
12.优选地,所述电源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电缆中安装有正负极转换器,从而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负极,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紧贴所述空气除湿器的接触面为加热面或制冷面。
13.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束紧带。
14.优选地,所述空气除湿器、半导体制冷片、空气换热器的形状为圆柱形。
15.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该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及固定于手套本体背面的控温除湿装置,控温除湿装置包括温湿度调节器,温湿度调节器包括从所述手套本体背面依次向上叠置的空气除湿器、半导体制冷片、空气换热器,手套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与手套内腔连通的手套进气口及手套排气口,在气泵的抽吸下,手套内腔的潮湿气体依次经过空气除湿器及空气换热器进行除湿及调温后再进入手套内腔完成循环,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将所述空气除湿器内的除湿剂进行加热再生。该劳保手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可以循环手套内的空气,对手套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显著提高使用者舒适性。
17.(2)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中的控温除湿装置呈多层叠加式圆柱结构,结构轻巧紧凑,并且可以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对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同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18.(3)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中的空气除湿器无需更换除湿剂,仅通过控制正负极转换器转换半导体制冷片的加热面和冷却面就可以完成对除湿剂的再生过程,操作方便快捷。
19.(4)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调节进入除湿器和空气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可以实现独立控制手套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自身需求。
20.(5)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对手套内空气温湿度控制过程与外界空气隔绝,不会对工作环境和产品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21.图1显示为本发明中劳保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显示为本发明中温湿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显示为本发明中空气换热器的剖面图。
24.图4显示为本发明中空气除湿器的剖面图。
25.元件标号说明
[0026]1ꢀꢀꢀꢀꢀꢀꢀꢀꢀꢀꢀꢀꢀꢀꢀꢀꢀꢀꢀꢀꢀꢀ
气泵
[0027]2ꢀꢀꢀꢀꢀꢀꢀꢀꢀꢀꢀꢀꢀꢀꢀꢀꢀꢀꢀꢀꢀꢀ
第六阀门
[0028]3ꢀꢀꢀꢀꢀꢀꢀꢀꢀꢀꢀꢀꢀꢀꢀꢀꢀꢀꢀꢀꢀꢀ
第五阀门
[0029]4ꢀꢀꢀꢀꢀꢀꢀꢀꢀꢀꢀꢀꢀꢀꢀꢀꢀꢀꢀꢀꢀꢀ
第四阀门
[0030]5ꢀꢀꢀꢀꢀꢀꢀꢀꢀꢀꢀꢀꢀꢀꢀꢀꢀꢀꢀꢀꢀꢀ
第三进气口
[0031]6ꢀꢀꢀꢀꢀꢀꢀꢀꢀꢀꢀꢀꢀꢀꢀꢀꢀꢀꢀꢀꢀꢀ
温湿度调节器
[0032]7ꢀꢀꢀꢀꢀꢀꢀꢀꢀꢀꢀꢀꢀꢀꢀꢀꢀꢀꢀꢀꢀꢀ
第一排气口
[0033]8ꢀꢀꢀꢀꢀꢀꢀꢀꢀꢀꢀꢀꢀꢀꢀꢀꢀꢀꢀꢀꢀꢀ
第三排气口
[0034]9ꢀꢀꢀꢀꢀꢀꢀꢀꢀꢀꢀꢀꢀꢀꢀꢀꢀꢀꢀꢀꢀꢀ
手套进气口
[0035]
10
ꢀꢀꢀꢀꢀꢀꢀꢀꢀꢀꢀꢀꢀꢀꢀꢀꢀꢀꢀꢀꢀ
第三阀门
[0036]
11
ꢀꢀꢀꢀꢀꢀꢀꢀꢀꢀꢀꢀꢀꢀꢀꢀꢀꢀꢀꢀꢀ
第一进气口
[0037]
12
ꢀꢀꢀꢀꢀꢀꢀꢀꢀꢀꢀꢀꢀꢀꢀꢀꢀꢀꢀꢀꢀ
手套排气口
[0038]
13
ꢀꢀꢀꢀꢀꢀꢀꢀꢀꢀꢀꢀꢀꢀꢀꢀꢀꢀꢀꢀꢀ
第一阀门
[0039]
14
ꢀꢀꢀꢀꢀꢀꢀꢀꢀꢀꢀꢀꢀꢀꢀꢀꢀꢀꢀꢀꢀ
第二阀门
[0040]
15
ꢀꢀꢀꢀꢀꢀꢀꢀꢀꢀꢀꢀꢀꢀꢀꢀꢀꢀꢀꢀꢀ
第一接口
[0041]
16
ꢀꢀꢀꢀꢀꢀꢀꢀꢀꢀꢀꢀꢀꢀꢀꢀꢀꢀꢀꢀꢀ
第二接口
[0042]
17
ꢀꢀꢀꢀꢀꢀꢀꢀꢀꢀꢀꢀꢀꢀꢀꢀꢀꢀꢀꢀꢀ
正负极转换器
[0043]
18
ꢀꢀꢀꢀꢀꢀꢀꢀꢀꢀꢀꢀꢀꢀꢀꢀꢀꢀꢀꢀꢀ
电源
[0044]
19
ꢀꢀꢀꢀꢀꢀꢀꢀꢀꢀꢀꢀꢀꢀꢀꢀꢀꢀꢀꢀꢀ
束紧带
[0045]
20
ꢀꢀꢀꢀꢀꢀꢀꢀꢀꢀꢀꢀꢀꢀꢀꢀꢀꢀꢀꢀꢀ
换热肋片
[0046]
21
ꢀꢀꢀꢀꢀꢀꢀꢀꢀꢀꢀꢀꢀꢀꢀꢀꢀꢀꢀꢀꢀ
除湿剂
[0047]
61
ꢀꢀꢀꢀꢀꢀꢀꢀꢀꢀꢀꢀꢀꢀꢀꢀꢀꢀꢀꢀꢀ
空气换热器
[0048]
62
ꢀꢀꢀꢀꢀꢀꢀꢀꢀꢀꢀꢀꢀꢀꢀꢀꢀꢀꢀꢀꢀ
半导体制冷片
[0049]
63
ꢀꢀꢀꢀꢀꢀꢀꢀꢀꢀꢀꢀꢀꢀꢀꢀꢀꢀꢀꢀꢀ
空气除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51]
如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52]
为了方便描述,此处可能使用诸如“之下”、“下方”、“低于”、“下面”、“上方”、“上”等的空间关系词语来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到,这些空间关系词语意图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器件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此外,当一层被称为在两层“之间”时,它可以是所述两层之间仅有的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介于其间的层。本文使用的“介于
……
之间”表示包括两端点值。
[0053]
在本技术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005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55]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及固定于所述手套本体背面的控温除湿装置,所述控温除湿装置包括温湿度调节器6,所述温湿度调节器6包括从所述手套本体背面依次向上叠置的空气除湿器63、半导体制冷片62、空气换热器61,所述手套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与手套内腔连通的手套进气口9及手套排气口12;
[0056]
所述手套排气口12与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第一进气口11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第一排气口7通过管路与气泵1的气泵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1的气泵排气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61的第三进气口5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换热器61的第三排气口8与所述手套进气口9通过管路连通;
[0057]
在气泵1的抽吸下,手套内腔的潮湿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空气除湿器63及空气换热器61进行除湿及调温后再进入手套内腔完成循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2能够将所述空气除湿器63内的除湿剂21进行加热再生。
[0058]
具体地,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内部空腔安装有圆柱形除湿剂21,用以对潮湿气体进行除湿。所述空气换热器61的内部空腔安装有圆柱形换热肋片20,用以对气体温度进行调控。
[0059]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排气口12与第一进气口11之间的管路还与外界进气管路交叉连通并相交于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交叉点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3,所述外界进气管路的一端置于外界环境中,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7与气泵进气口之间的管路;所述外界进气管路置于外界环境中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交叉点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4,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交叉点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0。
[0060]
具体地,对于所述手套排气口12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3及第三阀门10的调节进行分流,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一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空气除湿器63,另一部分则不做处理直接进入所述气泵1;此外,还可以对所述空气除湿器63内的除湿剂21进行再生,通过对半导体制冷片62的正负极进行设定,使其紧贴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一面为加热面,通过加热使得除湿剂21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调节第一阀门13及第二阀门14,使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空气除湿器63中带走除湿剂21中的水分,完成除湿剂21的再生。当然在对手套内腔气体除湿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则需要对半导体制冷片62的正负连接进行交换,以使其紧贴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一面为制冷面,从而充分发挥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除湿作用。
[0061]
其中,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经常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或加热的目的。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0062]
进一步地,叉接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气泵排气口与第三进气口5之间的管路并形成第二交叉点,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8与所述手套进气口9之间的管路并形成第三交叉点。所述第二交叉点与第三进气口5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四阀门4,所述叉接管路中设有第五阀门3。
[0063]
具体地,对于气泵的所述气泵排气口12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第四阀门4及第五阀门3进行分流,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一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空气换热器61,另一部分则不做处理直接进入手套进气口9。
[0064]
进一步地,外界排气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交叉点与所述气泵排气口之间的
管路,所述外界排气管路中设有第六阀门2。
[0065]
具体地,外界排气管路及第四阀门2主要用于将上述用于除湿剂21再生的气体排出,因为用于除湿剂21再生的气体中携带有大量水汽,不宜再循环进入手套内腔,因此通过打开第六阀门2将其直接排出至外界环境。
[0066]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18,用于提供电能至所述气泵1及半导体制冷片62,所述电源18与半导体制冷片62之间的电缆中安装有正负极转换器17,从而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2的正负极,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2紧贴所述空气除湿器63的接触面为加热面或制冷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2包括第一接口15及第二接口16。
[0067]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束紧带19。所述空气除湿器63、半导体制冷片62、空气换热器61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
[0068]
具体地,本发明中的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运行方法:
[0069]
(一)除湿过程:
[0070]
打开正负极转换器17,使半导体制冷片62与空气除湿器63的接触面为冷却面,与空气换热器61接触面为加热面。关闭第二阀门14,打开气泵1,调节第一阀门13及第三阀门10控制进入空气除湿器63内的空气流量,除湿后的空气从第一排气口7流出与未经过除湿的空气混合后进入气泵进气口,关闭第六阀门2,经过除湿混合后的空气从气泵排气口流出,调节第四阀门4和第五阀门3控制进入空气换热器61内的空气流量,经过空气换热器61换热后的空气与未经过换热的空气混合后从手套进气口9流入手套内腔。
[0071]
(二)再生过程:
[0072]
打开正负极转换器17,使半导体制冷片62与空气除湿器63的接触面为加热面,与空气换热器61的接触面为冷却面。打开第二阀门14和第一阀门13,关闭第三阀门10,打开气泵1,外界空气被吸入空气除湿器63内,被半导体制冷片62加热的除湿剂与空气接触后被空气带走热量和水蒸气,用于再生后的潮湿空气进入气泵1,关闭第四阀门4和第五阀门3,打开第六阀门2,使潮湿空气从外界排气管路排出至外界环境,完成对除湿剂21的再生过程。
[007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该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及固定于手套本体背面的控温除湿装置,控温除湿装置包括温湿度调节器,温湿度调节器包括从所述手套本体背面依次向上叠置的空气除湿器、半导体制冷片、空气换热器,手套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与手套内腔连通的手套进气口及手套排气口,在气泵的抽吸下,手套内腔的潮湿气体依次经过空气除湿器及空气换热器进行除湿及调温后再进入手套内腔完成循环,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将所述空气除湿器内的除湿剂进行加热再生。该劳保手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74]
(1)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可以循环手套内的空气,对手套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显著提高使用者舒适性。
[0075]
(2)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中的控温除湿装置呈多层叠加式圆柱结构,结构轻巧紧凑,并且可以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对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同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0076]
(3)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中的空气除湿器无需更换除湿剂,仅通过控制正负极转换器转换半导体制冷片的加热面和冷却面就可以完成对除湿剂的再生过程,操作方便快捷。
[0077]
(4)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调节进入除湿器和空气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可以实现独立控制手套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自身需求。
[0078]
(5)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劳保手套对手套内空气温湿度控制过程与外界空气隔绝,不会对工作环境和产品造成污染。
[0079]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