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鳞片式透风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4363发布日期:2022-07-26 21:4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鳞片式透风鞋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鳞片式透风鞋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运动鞋或者休闲鞋的鞋底一般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中底和复合在中底的下表面的大底,为了改善鞋底的透气性能,市面上有的鞋底中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从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贯穿至上表面,但是由于鞋底一般较为柔软,透气孔的开设会使得鞋底更加容易形变,从而使得鞋底的支撑性能下降,为此,有的中底中在开设透气孔的同时,会在透气孔处设置支撑片,并在支撑片上也开孔,在改善透气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性能,但是透气性能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3.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透气性能的鞋底。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6.一种鳞片式透风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中底和复合在中底的下表面的大底,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中腰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位置为内侧,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位置为外侧,以鞋底本体贴近足部的一侧为表面,相对的另一侧为里面,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中底,中底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中设有支撑片,支撑片的硬度大于中底的硬度,支撑片包括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翼片以及第二翼片,第一翼片对应鞋底本体的内侧设置,第二翼片对应鞋底本体的外侧设置,在第一翼片上设有第一透气孔,第二翼片上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翼片上形成多个第一破风片,多个第一破风片沿所述第一翼片的前后方向排布,相邻第一破风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透气孔,从前端至后端,第一破风片逐渐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二翼片上形成多个第二破风片,多个第二破风片沿所述第二翼片的前后方向排布,相邻第二破风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透气孔,从前端至后端,第二破风片逐渐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二导风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破风片的前端形成呈v形设置的第一破风壁,第一破风壁从所述第一翼片的表面延伸至里面,所述第二破风片的前端形成呈v形设置的第二破风壁,第二破风壁从所述第二翼片的表面延伸至里面,v形的口部朝后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基部上设有多个第三破风片,相邻第三破风片之间形成第三透气孔,第三透气孔从所述基部的表面贯穿至里面,在所述鞋底本体上对应第三透气孔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至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多个第三破风片沿前后方向排布,从前端至后端,第三破风片逐渐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三导风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三破风片的前端形成呈v形设置的第三破风壁,v形的口部朝后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破风片与第一避让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导风空间,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破风片与第二避让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二导风空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片为tpu支撑片,邵氏硬度a 的值为85-95。
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片设置在所述中腰部。
1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多个第一破风片沿第一翼片的前后方向排布,并形成类似鳞片的排布方式,通过第一导风部可以使得风更容易进入第一透气孔,多个第二破风片沿第二翼片的前后方向排布,并形成类似鳞片的排布方式,通过第二导风部可以使得风更容易进入第二透气孔,从而提升鞋底的导风透气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外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内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前掌部101
ꢀꢀꢀꢀꢀꢀꢀꢀꢀꢀꢀꢀꢀꢀꢀꢀꢀ
中腰部102
20.后跟部103
ꢀꢀꢀꢀꢀꢀꢀꢀꢀꢀꢀꢀꢀꢀꢀꢀꢀ
内侧104
21.外侧105
ꢀꢀꢀꢀꢀꢀꢀꢀꢀꢀꢀꢀꢀꢀꢀꢀꢀꢀꢀ
中底10
22.安装座11
ꢀꢀꢀꢀꢀꢀꢀꢀꢀꢀꢀꢀꢀꢀꢀꢀꢀꢀ
通孔12
23.第一避让槽13
ꢀꢀꢀꢀꢀꢀꢀꢀꢀꢀꢀꢀꢀꢀ
第一导风空间14
24.第二避让槽15
ꢀꢀꢀꢀꢀꢀꢀꢀꢀꢀꢀꢀꢀꢀ
第二导风空间16
25.大底20
ꢀꢀꢀꢀꢀꢀꢀꢀꢀꢀꢀꢀꢀꢀꢀꢀꢀꢀꢀꢀ
支撑片30
26.第一翼片31
ꢀꢀꢀꢀꢀꢀꢀꢀꢀꢀꢀꢀꢀꢀꢀꢀ
第二翼片32
27.基部33
ꢀꢀꢀꢀꢀꢀꢀꢀꢀꢀꢀꢀꢀꢀꢀꢀꢀꢀꢀꢀ
第一透气孔311
28.第一破风片312
ꢀꢀꢀꢀꢀꢀꢀꢀꢀꢀꢀꢀꢀ
第一破风壁313
29.第一导风部314
ꢀꢀꢀꢀꢀꢀꢀꢀꢀꢀꢀꢀꢀ
第二透气孔321
30.第二破风片322
ꢀꢀꢀꢀꢀꢀꢀꢀꢀꢀꢀꢀꢀ
第二破风壁323
31.第二导风部324
ꢀꢀꢀꢀꢀꢀꢀꢀꢀꢀꢀꢀꢀ
第三透气孔331
32.第三破风片332
ꢀꢀꢀꢀꢀꢀꢀꢀꢀꢀꢀꢀꢀ
第三破风壁333
33.第三导风部334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35.参照图1至图4,一种鳞片式透风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中底10和复合在中底10的下表面的大底20,中底10采用eva中底,大底 20采用橡胶大底20。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103,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101,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中腰部102,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位置
为内侧104,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位置为外侧105,以鞋底本体贴近足部的一侧为表面,相对的另一侧为里面。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中底10,中底10上设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从中底10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安装座11中设有支撑片 30,支撑片30的上表面与中底10的上表面形成平滑过渡。支撑片30的硬度大于中底10的硬度,以增强对鞋底本体局部的支撑,在实施例中,支撑片30设置在鞋底本体的中腰部10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片30为tpu支撑片30,邵氏硬度a的值为85-95。支撑片30包括基部 33、向上延伸的第一翼片31以及第二翼片32,鞋面安装在鞋底上形成鞋子时,第一翼片31和第二翼片32贴合在鞋面上。基部33、第一翼片31以及第二翼片32三者一体成型,第一翼片31对应鞋底本体的内侧104设置,第二翼片32对应鞋底本体的外侧105设置,在第一翼片31上设有第一透气孔311,第二翼片32上设有第二透气孔321,第一透气孔311和第二透气孔321均延伸至支撑片30的里面。
36.所述第一翼片31上形成多个第一破风片312,多个第一破风片312沿所述第一翼片31的前后方向排布,相邻第一破风片3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透气孔311,从前端至后端,第一破风片312逐渐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一导风部314,也即一个第一破风片312的后端与相邻另一个第一破风片312的前端不在同一平面上,在运动时,风从一个第一破风片312的前端沿着第一导风部314进入后端,并受到相邻的第一破风片312的前端的阻挡,从而沿着第一透气孔311进入支撑片30的里面。所述第二翼片32上形成多个第二破风片322,多个第二破风片322沿所述第二翼片32的前后方向排布,相邻第二破风片32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透气孔321,从前端至后端,第二破风片322逐渐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二导风部324,第二破风片322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破风片312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破风片312的前端形成呈v形设置的第一破风壁313,第一破风壁313从所述第一翼片31的表面延伸至里面,所述第二破风片322的前端形成呈v形设置的第二破风壁323,第二破风壁323从所述第二翼片32的表面延伸至里面,v形的口部朝后设置。在运动时,呈v形设置的破风壁,类似于一个箭头,破开一条空气通道,降低空气的阻力。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基部33上设有多个第三破风片332,相邻第三破风片332之间形成第三透气孔331,第三透气孔331从所述基部 33的表面贯穿至里面,在所述鞋底本体上对应第三透气孔331设置有通孔 12,通孔12贯穿至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多个第三破风片332沿前后方向排布,从前端至后端,第三破风片332逐渐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三导风部 334,也即在鞋底正常着地时,第三导风部334的前端低于后端,也可以说第三破风片332的后端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三破风片332的前端不在同一平面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三破风片332的前端形成呈v 形设置的第三破风壁333,v形的口部朝后设置。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座1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 104设有第一避让槽13,所述第一破风片312与第一避让槽13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导风空间14,所述安装座1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104设有第二避让槽15,所述第二破风片322与第二避让槽15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二导风空间16,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5在提供导风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第一翼片31和第二翼片32向下形变的缓冲空间。
40.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