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舒适性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7116发布日期:2022-08-20 00:5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音舒适性皮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鞋,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舒适性皮鞋,属于皮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鞋是指以天然皮革为鞋面,以皮革或橡胶、塑料、pu发泡、pvc等为鞋底,经缝绱、胶粘或注塑等工艺加工成型的鞋类。皮鞋的特点是透气、吸湿,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是各类鞋靴中品位最高的鞋;
3.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有了穿鞋的习惯,用兽皮裹足、从皮造履到现代皮鞋,皮鞋的历史相当悠久。在中国,现代皮鞋的生产还只有1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皮鞋的造型、款式、结构以及穿着功能都胜其它鞋类,因此,皮鞋生产发展迅猛。当今,皮鞋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鞋类,成为美化人民生活的大宗商品之一,在服饰类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产品;
4.而目前现有的皮鞋在穿着走路时声音较大,同时会出现穿着不舒适的情况出现。
5.因此,亟需对皮鞋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音舒适性皮鞋,在穿着行走时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在行走时能够极大地减少行走时的噪音,从而达到静音舒适效果。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8.一种静音舒适性皮鞋,包括鞋体以及鞋底结构,所述鞋体内部的前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软体棉;
9.所述鞋底结构包括有第一减震鞋底、第二减震鞋底以及第三减震鞋底,所述第三减震鞋底下端面的后方设置有鞋跟结构;
10.所述第一减震鞋底上竖向开设有若干个微型透气孔,所述第二减震鞋底的中间开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减震支撑块,所述第二减震鞋底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微型透气孔。
11.优选的,所述鞋体开口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软体棉,所述第二软体棉将所述鞋体开口处的边缘进行包裹。
12.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微型透气孔具体设置有三组,其中一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减震鞋底的中间部分,另外两组所述微型透气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减震鞋底的两侧。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微型透气孔与所述微型透气孔相通,若干个所述减震支撑块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腔结构内壁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相通,其中部分所述第二微型透气孔与部分所述通孔直接相通。
14.优选的,所述鞋跟结构包括有第一鞋跟以及第二鞋跟,所述第一鞋跟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块,所述第一鞋跟设置在所述第二鞋跟上方并且将所述凹槽封闭。
15.优选的,所述第三减震鞋底以及所述鞋跟结构的下端面均设置有静音防滑垫。
16.优选的,所述鞋体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17.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利用软体棉以及第二软体棉将脚步包裹的设置能够提高良好的脚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在正常走路时,脚的底部会给第一减震鞋底带来压力,然后会通过利用硬性橡胶材质的多个减震鞋底的设置逐步对压力进行缓冲,走路更加舒适,从而能够提高脚感的舒适性,同时也具备空气流通效果,空气通过通孔以及相通的微型透气孔和第二微型透气孔进行循环进入以及排出,从而始终使皮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从而保证了脚部的舒适性。
19.2、当脚的底部带给第一减震鞋垫压力时,也会产生少量气压,少量的空气压力通过中间一组的微型透气孔传输至减震支撑块之间留有的空间内,然后利用其中部分第二微型透气孔与部分通孔连通的设置将气压排出,多个通孔连通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将气压进行排放,从而达到良好的排气效果,始终保持脚感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鞋体侧面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鞋跟结构剖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鞋体后方剖视图。
27.图中,1-鞋体,2-鞋底结构,3-软体棉,4-第一减震鞋底,5-第二减震鞋底,6-鞋跟结构,7-微型透气孔,8-空腔结构,9-减震支撑块,10-第二微型透气孔,11-第三减震鞋底,12-第二软体棉,13-通孔,14-第一鞋跟,15-第二鞋跟,16-凹槽,17-弹性支撑块,18-通气孔,19-静音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9.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静音舒适性皮鞋,包括鞋体1以及鞋底结构2,鞋体1内部的前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软体棉3,软体棉3的设置使脚感具有舒适的包裹性;
30.鞋底结构2包括有第一减震鞋底4、第二减震鞋底5以及第三减震鞋底11,第三减震鞋底11下端面的后方设置有鞋跟结构6;鞋跟结构6包括有第一鞋跟14以及第二鞋跟15,第一鞋跟14内部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块17,第一鞋跟14设置在第二鞋跟15上方并且将凹槽16封闭,多个鞋跟组成的鞋跟结构6配合上弹性支撑块17的设置使鞋跟结构6在踩踏时具有轻微弹性,提高舒适感
31.第一减震鞋底4上竖向开设有若干个微型透气孔7,若干个微型透气孔7具体设置有三组,其中一组设置在第一减震鞋底4的中间部分,另外两组微型透气孔7分别设置在第
一减震鞋底4的两侧,三组微型透气孔7的设置用于鞋内空气的流通,第二减震鞋底5的中间开设有空腔结构8,空腔结构8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减震支撑块9,减震支撑块9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起到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第一减震鞋底4进行良好的支撑,第二减震鞋底5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微型透气孔10,第二微型透气孔10用于配合微型透气孔7使用,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透气效果;第二微型透气孔10与微型透气孔7相通,若干个减震支撑块9之间留有空间,空腔结构8内壁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3,若干个通孔13相通,其中部分第二微型透气孔10与部分通孔13直接相通,能够保证穿着人员在进行踩踏时所产生的空气压力通过中间一组的微型透气孔7传输至减震支撑块9之间留有的空间内,然后利用其中部分第二微型透气孔10与部分通孔13连通的设置将气压排出,多个通孔13连通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将气压进行排放,从而达到良好的排气效果,始终保持脚感的舒适性。
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鞋体1开口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软体棉12,第二软体棉12将鞋体1开口处的边缘进行包裹,第二软体棉12的设置在进行穿着时较为舒适,同时在穿着后脚掌上方被第二软体棉12包括,从而具有舒适性,不会咯脚。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减震鞋底11以及鞋跟结构6的下端面均设置有静音防滑垫19,静音防滑垫19的设置使皮鞋在行走时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以及静音效果,减少了皮鞋在行走时出现的噪音。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鞋体1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18,若干个透气孔1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皮鞋的透气效果,从而给穿戴者带来一定的透气舒适性。
35.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静音舒适性皮鞋的原理如下:在穿鞋时,将脚插入鞋体1的开口处,当脚部完全进入皮鞋后,利用软体棉3以及第二软体棉12将脚步包裹的设置能够提高良好的脚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在正常走路时,脚的底部会给第一减震鞋底4带来压力,然后会通过利用硬性橡胶材质的多个减震鞋底的设置逐步对压力进行缓冲,走路更加舒适,从而能够提高脚感的舒适性,当脚的底部带给第一减震鞋垫4压力时,也会产生少量气压,少量的空气压力通过中间一组的微型透气孔7传输至减震支撑块9之间留有的空间内,然后利用其中部分第二微型透气孔10与部分通孔13连通的设置将气压排出,多个通孔13连通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将气压进行排放,从而达到良好的排气效果,始终保持脚感的舒适性,同时也具备空气流通效果,空气通过通孔13以及相通的微型透气孔7和第二微型透气孔10进行循环进入以及排出,从而始终使皮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从而保证了脚部的舒适性。
36.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3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
外的相同要素。
3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