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打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8733发布日期:2022-08-24 09: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美甲打磨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美甲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美甲打磨笔。


背景技术:

2.人们一般会使用美甲打磨笔来磨去手指上的美甲,美甲打磨笔包括圆锥形笔头和电机,电机驱动笔头绕自身轴线转动,笔头的侧面摩擦美甲的甲面从而对甲面进行打磨,但现有的美甲打磨笔容易因过度打磨导致用户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人研究后发现,打磨笔转速越高,打磨效率就越高,现有的美甲打磨笔直接由电机高速驱动,故打磨效率太高,容易出现过度打磨。发明人尝试过调低电机转速以降低笔头转速,发现电机转速降低会使笔头的打磨力降低,导致笔头容易出现卡顿。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是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美甲打磨笔,这种美甲打磨笔不容易因过度打磨导致用户受伤,而且不容易出现卡顿。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美甲打磨笔,包括圆锥型笔头和电机,笔头具有用于打磨美甲的磨削用侧面,电机驱动笔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行打磨,在电机与笔头之间设有减速齿轮传动机构,电机具体经减速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笔头转动。
6.更进一步地,减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减速齿轮组和包在减速齿轮组外侧的保护壳,保护壳后部开有输入口,前部开有输出口,减速齿轮组输入端经输入口对接电机的输出轴,输出端经输出口对接笔头。
7.更进一步地,保护壳包括扣接在一起的前壳和后壳,输入口开在后壳,输出口开在前壳;在前壳和后壳之间夹有安装盘,减速齿轮组包括输入部和输出部,上述输入端设在该输入部上,上述输出端设在该输出部上,输入部活动安装在安装盘后侧,输出部活动安装在安装盘前侧,安装盘上开有缺口,输出部经该缺口连接输入部。
8.更进一步地,输入部包括啮合在一起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输出部包括啮合在一起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经安装盘的缺口轴向伸至安装盘后侧与第二齿轮固定在一起且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齿数比第二齿轮少,且/或第三齿轮齿数比第四齿轮少;第一齿轮作为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对接电机的输出轴,受电机驱动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同步转动,从而经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作为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对接笔头并带动笔头转动。
9.更进一步地,安装盘前壁开有安装孔,第四齿轮的圆心部位轴向往后延伸插入安装孔中,第四齿轮以此方式活动安装到安装盘前侧。
10.更进一步地,在后壳前壁上开有第一插轴孔,在前壳后壁上开有对准第一插轴孔的第二插轴孔;第二齿轮的圆心部位轴向往后伸出有第一轴杆,插入第一插轴孔中;第三齿轮的圆心部位轴向往前伸出有第二轴杆,插入第二插轴孔中,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以此方式活动安装到保护壳内。
11.更进一步地,在笔头与减速齿轮传动机构之间设有传动轴,笔头可拆卸地安装在传动轴前端且与传动轴轴线重合,传动轴后端穿入输出口对接减速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电机具体经减速齿轮传动机构驱动传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驱动笔头绕自身轴线转动。
12.更进一步地,包括外壳,传动轴、减速齿轮传动机构和电机三者在外壳内部依次前后排列,外壳前端开有对准传动轴前端的对接口,笔头后端具体穿过对接口安装到传动轴前端。
13.更进一步地,在传动轴与外壳之间夹有轴承,减速齿轮传动机构的保护壳的前壁兼作后限位壁,挡在轴承后方对轴承进行限位。
14.更进一步地,在传动轴后端与减速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之间夹有橡胶减震传动件。
15.电机经减速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笔头转动,由于减速齿轮传动机构使笔头转速降低,因此这种美甲打磨笔更安全,不容易因过度打磨导致用户受伤,又由于减速齿轮传动机构使笔头的打磨力提高,因此这种美甲打磨笔不容易出现卡顿。
附图说明
16.图1是美甲打磨笔的轴测图,图中视角为站在美甲打磨笔斜前方望向美甲打磨笔。
17.图2是美甲打磨笔拆去外壳后的轴测图,图中未示出供电插座。
18.图3是美甲打磨笔拆去外壳后的爆炸图,图中未示出供电插座。
19.图4是美甲打磨笔拆去外壳后的另一种爆炸图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减速齿轮传动机构的爆炸图。
21.图6是美甲打磨笔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22.图7是美甲打磨笔的剖视图的另一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8是美甲打磨笔的轴测图,图中视角为站在美甲打磨笔斜后方望向美甲打磨笔。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见图1,美甲打磨笔包括安装在一起的圆锥型笔头1和笔身10,笔头1具有磨削用侧面11,笔身10驱动笔头1绕自身轴线转动。笔身10具有供用户握持的外壳5,用户手握该外壳5,让笔头1的侧面11和美甲的甲面相互靠近,笔头1的侧面11摩擦美甲的甲面从而对该甲面进行打磨。
26.见图1和图2,笔身10包括装入外壳5内且依次前后排列的传动轴4、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和电机2,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包括居后的输入端和居前的输出端,见图2和图3,电机2的输出轴21对接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的输入端,传动轴4后端41对接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见图4和图7,传动轴4前端41开有对接孔43,对接孔43后部设有硅胶圈45,前部设有卡接块44,卡接块44开有对准硅胶圈45内圈且与该内圈大小相同的卡孔46,卡接块前端开有卡槽47,外壳5(见图1)前端开有对准卡孔46的对接口51(见图1),即对接口51(见图1)也对准传动轴4前端41。笔头1后部设有对接轴12,对接轴12前部设有卡块13,卡块13对准卡接块44的卡槽47。笔头1后端14依次穿过对接口51(见图1)和卡孔46伸入硅胶圈45内圈中推挤
硅胶圈45,使硅胶圈45发生弹性形变扩大内圈并夹住笔头1后端14,直至笔头1的卡块13卡入卡接块44的卡槽47中,笔头1以此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到传动轴4的前端41,笔头1与传动轴4两者轴线重叠。见图2和图4,电机2经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驱动传动轴4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4的对接孔43前孔壁就带动卡接块44绕上述轴线转动,卡接块44的卡槽47的槽壁就带动笔头1的卡块13绕上述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笔头1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行打磨。
27.见图5和图6,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包括减速齿轮组31和包在减速齿轮组31外侧的前壳323和后壳324,前壳323和后壳324扣接在一起,共同组成保护壳32,在前壳323和后壳324之间夹有安装盘325。减速齿轮组31包括活动安装在安装盘325后侧且啮合在一起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包括活动安装在安装盘325前侧且啮合在一起的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第一齿轮311齿数比第二齿轮312少,第三齿轮313齿数比第四齿轮314少。安装盘325开有缺口326,第三齿轮313经该缺口326轴向往后伸至安装盘325后侧与第二齿轮312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与第二齿轮312同步转动。后壳324的前壁开有第一插轴孔331,前壳323的后壁开有对准第一插轴孔331的第二插轴孔332,第二齿轮312和第三齿轮313两者的圆心部位穿有一根前后方向的安装轴34,该安装轴34后半段341作为第二齿轮312的圆心部位轴向往后伸出的第一轴杆,插入第一插轴孔331中,第二齿轮312以此方式活动安装在安装盘325后侧,该安装轴34前半段342作为第三齿轮313的圆心部位轴向往前伸出的第二轴杆,插入第二插轴孔332中,第三齿轮313以此方式活动安装在安装盘325前侧。安装盘325前壁开有安装孔327,第四齿轮314的圆心部位317轴向往后延伸插入安装孔327中,第四齿轮314以此方式活动安装在安装盘325前侧。
28.见图3、图5和图6,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的后壳324固定安装在电机2上,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作为减速齿轮组3的输入部,第一齿轮311作为减速齿轮组3的输入端,后壳324开有对准第一齿轮311的输入口322,电机2的输出轴21经该输入口322伸至安装盘25后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11,第一齿轮311以此方式活动安装在安装盘325后侧并经输入口322对接电机2的输出轴21。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作为减速齿轮组3的输出部,第四齿轮314作为减速齿轮组3的输出端,前壳323开有对准第四齿轮314的输出口321,传动轴4后端42穿入输出口321,在传动轴4后端42与第四齿轮314之间夹有减震橡胶传动件7,传动件7后部连接第四齿轮314,前部连接传动轴4后端42,第四齿轮314以此方式经输出口321对接传动轴4和笔头1。电机2的驱动轴21驱动第一齿轮31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12和第三齿轮313同步转动,从而经第三齿轮313带动第四齿轮314转动,第四齿轮314经传动件7带动传动轴4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笔头1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件7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减少传动轴4的径向震动。
29.见图1和图2,在传动轴4与外壳5之间夹有轴承6,减速齿轮传动机构3的前壳323的前壁320兼作后限位壁,挡在轴承6后方对轴承6进行限位。传动轴4在轴承6前方设有凸部48,凸部48的后壁480(见图3)兼作前限位壁,挡在轴承6前方对轴承6进行限位。
30.见图8,在笔身10后部设有供电插座8,供电插座8电连接电机2(见图2)。用户把供电插头(图中未示出)插到供电插座8中,电机2(见图2)从供电插座8处取电。
31.如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