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使用之折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50阅读:1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手使用之折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用单手开、关、伸长及缩短之折伞。自有雨伞以来所有可单手开关的伞都是直伞而不能缩短以方便收藏。本发明采用本人往昔曾获美国专利3,796,226号之雨伞之单手开关设计加以改良及配合一般有伸缩中柄之平顶伞架(TOPLESS UMBRELLAFRAME)达致上述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单手可以开关并可伸长使用及缩短以方便收藏之伞。同时,提供一种开伞时较省力之伞,因为在开伞时需要用力压缩以备关伞时使用其弹力的弹簧可采用弹力较弱之弹簧。根据美国专利3,796,226号设计之伞,在伞关闭后,当使用的人拿着伞头,伞尖向下,在路上行走时,由于地心吸力的关系,伞骨会向外摆动,加上布面的重量会把伞再行张开,因此需用弹力较强的弹簧。但本发明之伞骨组合乃系向横方扩张开伞及收缩关伞,故只需使用弹力较弱的弹簧便可防止伞再行张开。这样的设计,对于一种只靠单手推动一半径杆来张开的伞特别有利,因为开伞时弹簧的阻力较少。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下面所述的方式完成的,开伞时手指握着中柄及伞头,大姆指放于一成弧形的半径杆的外端上推动弧形半径杆开伞。关伞时手亦是握着中柄及伞头用姆指把弧形半径杆向横方离开中柄轴心的方向推动,置于上巢与中巢间的弹簧会把伞关闭。如要把伞缩短时中柄之顶端可顶着任何物件然后用手推动伞头,当弧形半径杆与连杆状构件重叠时可再以大姆指把弧形半径杆压低使其贴近中柄。如要把伞伸长时,将伞头藏于掌心,手拿着弧形半径杆向横方离开中柄轴心的方向拉动,中柄会通过藏于其内的弹簧而伸长。当然,亦可以不用弹簧,只要把伞尖向下,然后把伞上下摇动,中柄因地吸力的作用而伸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一是本发明的伞在闭合状态的具体结构图。
图二是本发明的伞在开启状态的具体结构图。
图三显示本发明的伞在缩短后,利用中柄内藏压缩弹簧的弹力把伞紧锁的结构。
图四是本发明的伞在两段互相套接及可相对地伸缩之中柄交汇点的剖视图。
图五是本发明的伞的另一具体结构图表示伞在开启状态之情形。
图六是本发明的伞另一结构之剖视图。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中柄是由直径较大的上段直管1套在直径较小的下段直管2而成,它们之间可作相对伸缩的运动。上段直管1之顶端连接在可枢轴转动地支持内肋8的上巢3而另一端的末端附近有一向内凸出的部分。下段直管2的上端的末端附近开始有一凹槽5一直伸延到底端,该底端与伞头13连接。该凹槽与上段直管1的凸出部分啮合,使上下两段直管1及2作相对伸缩运动时,下段直管2不会脱出,亦不会产生相对的旋转。除上巢3枢轴地支持内肋8外,亦有一个沿着中柄滑动的下巢6,并枢轴式地连接着与内肋8以枢轴式连接的撑骨7。该撑骨7的外末端铰链着外肋10近内端的肋身部分。另有一连杆9其一端被铰链至外肋10的内末端而其另一端则被铰链至内肋8的两端之间的地方。一个滑筒11围绕中柄周围装置成并可在下巢6之内滑动。该滑筒11之顶端镶附在能在上巢和下巢之间运动的中巢12。该中巢12可枢轴式转动地支持着与内肋8作枢轴式连接的支柱20。因此滑筒在下巢6和中柄间作相对运动从而将伞开启或闭合。一连杆状构件16,其一端在18处与固定在滑筒11底端的一个轴环19作枢轴式连接;另一端则在17处与一个弧形半径杆14的外端作枢轴式连接。该弧形半径杆14的另一端在15处与伞头13作枢轴式连接。该滑筒11内可以提供一个小段,其外圈直径比直管1外圈直径略为大的管子23,该管子可在直管2之上滑动作为衬套之用以减少摩擦。在上巢3与中巢12之间安置一个弹簧21,在开伞时把该弹簧21压缩以便利用其弹力作关伞之用。另一弹簧22则藏于直管1之内。
开伞时手指握着中柄及伞头,大姆指放于弧形半径杆14的外端之上用力将弧形半径杆压向中柄,使轴环19向推,并使弹簧21压缩,从而将伞打开。当伞全部张开时弧形半径杆14与连杆状构件16铰链之一端将压在直管2之上。这是由于在这时枢接点17位于直管2的纵向轴线与通过枢接点18及枢接点15的一条线的两线之间。再加上弹簧21的弹力使轴环向下压从而使枢接点17向直管2压去并把伞锁紧。在关伞时手握着直管2及伞头,用姆指把弧形半径杆向横方离开直管2轴心的方向推动,当枢接点17越过上述通过枢接点18及枢接点15的线时,被压缩的弹簧21推着中巢12,从而把伞关闭。当把伞缩短以方便收藏时,直管1近上巢3之一端可顶着任何物件然后用手推动伞头将直管2推入直管1之内,弹簧22便会被压缩而弧形半径杆与连杆状构件将会向着上巢之方向彼此重叠,再以大姆指把弧形半径杆压向直管2,由于这时枢接点18与直管2轴心之距离比诸枢接点17与直管2轴心之距离较远,再加上压缩了的弹簧22的抵抗力,使伞保持在缩短后的紧锁状态。若要把伞之中柄延长可将伞头藏于掌心用姆指和食指把弧形半径杆向横方离开直管2轴心的方向移动,弹簧22将会把直管2由直管1之内弹出伸长中柄。
支柱20与内肋8枢轴地连接的一端可如图5所示改为与撑骨7枢轴地连接,伞亦系以上述相同的方法使用。
参考图六所示的另一实施方案,在此例中不用弹簧22而改用镶附在直管2之上,一个由弹性元件30,例如弹簧,推动的圆珠制锁24,直管1之上备有两个孔25,26当中柄在缩短及伸长的状态时圆珠制锁会分别与孔25及26个别锁合。在伸长时,手拿着弧形半径杆令伞尖向下,并把伞上下摇动,利用伞的重量使圆珠制锁从孔25中松脱并使中柄伸长直至圆珠制锁与孔26锁合,从而将伞锁紧在伸长状态。至于缩短中柄的操作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相同,将直管1的顶端顶着任何物件,然后用手推动伞头使圆珠制从孔26中松脱,随着直管2滑向直管1至尽头时,圆珠制将与孔25锁合,从而达到缩短伞的目的。当然,圆珠制的位置及方向会与凹槽5互相配合而不会破坏任何一个结构的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单手开关之折伞,包括一个由上下两段直径大小不同可彼此互相套接及相对伸缩的直管(1、2)所构成的中柄,中柄的顶端连接在与内肋(8)作枢轴式连接的上巢(3),中柄的底端则与伞头(13)连接,一个沿着中柄滑动并以枢轴形式与撑骨(7)连接的下巢(6),该撑骨(7)的外端被铰链于外肋(10)的肋身,而内肋(8)的外末端则枢接在撑骨的身上,一条连杆(9)其一端被铰链于内肋(8)的肋身,而其另一端则被铰链于外肋(10)的内末端,一个滑筒(11)围绕中柄并可在下巢(6)之内滑动,该滑筒(11)之顶端镶附一个在上巢(3)和下巢(6)间运动的中巢(12),支柱(20)的一端以枢轴式连接到中巢(12),而支柱的另一末端与内肋(8)作枢轴式连接,一个连杆状构件(16)其一端系以枢轴式连接在一个被固定在滑筒(11)底端的一轴环(19),而连杆状构件的另一端则与一半径杆(14)的一端作枢轴式连接,该半径杆的另一端则与伞头(13)作枢轴式连接,其特征为当半径杆(14)及连杆状构件(16)朝向上巢之方向彼此重叠时,中柄会因而缩短使伞的长度减短。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伞,其特征是当伞仍在缩短状态时,中柄可籍地心吸力伸长,即用手持着半径杆,伞尖向下,把伞上下摇动,利用伞本身的重量把中柄伸长。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伞,其特征是上巢(3)与中巢(12)之间安置有一压缩弹簧(21)作关伞之用。
4.根据权利要求
1,2或3规定的伞,其特征是有一弹性装置推动的圆珠制锁(24)镶附在直径较小的那段直管之上而直径较大的那段直管之上备有两个相应的孔(25,26),当所述的两段直管(1,2)在缩短及伸长时该圆珠制锁(24)会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孔(25,26)个别锁合。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3规定的伞,其特征是有一压缩弹簧(22)藏于直径较大的直管之内并顶着直径较小的直管。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为滑筒(11)内有一衬套(23)。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为支柱(20)与内肋(8)枢接的一端改为与撑骨(7)枢接。
专利摘要
一种能单手开关、伸长及缩短的折伞,它是用一款具有一可伸缩之两段中柄和上巢、下巢、内肋、外肋、连杆及撑骨所构成之伞架,增配一可围绕着中柄并在下巢内滑动的滑筒,其顶端镶有一中巢以枢轴式连接内肋或与撑骨枢转的支柱,一连杆状构件其一端与滑筒底端上的一个轴环枢接,而其另一端则与一弧形半径杆的外末端枢接,该弧形半径杆的内末端则与伞头枢接。当中柄缩短时弧形半径杆与连杆状构件彼此重叠,借此配合把伞缩短,并有一个压缩弹簧置于上巢与中巢间用以关伞。
文档编号A45B19/04GK86101477SQ86101477
公开日1986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6日
发明者容广元 申请人:容佩珊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