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伞柄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926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伞柄环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伞柄环带有关,更详地说,是指一种能配合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工,降低成本,且安全牢固耐用的伞柄环带构造。
按,雨伞(或洋伞)为了提携及吊挂方便起见,乃将伞柄未端加以串接固设一握带,如第1图所示,其包括一伞柄(1),其上设有环带槽(2)用于套接一习用握固定套环(3),通过接环(4)串连握带(5);上述这种习用之套环(3)及握带(5)无论在制造上或使用上均用具有若干缺点极待改进。
首先,就其握带(5)之制造过程而言,请配合第2图所示,是由一预定长度之扁平带体,依其首尾二端对接靠合形成一环形封闭状,而后对应其二端接合处藉一压扣(503)加以夹压固定,如此形成8字形一大一小之环形部位(501)(502),这中间的过程包含扁平带体二端对准接合及压扣(503)的夹压扣紧等,乃显得相当繁复且费时与不易,故制造上相当麻烦不便与浪费人力;此外其制成的握带(5)因二环形部位(501)(502)间之连接固定全系于压扣(503)之扣紧程度,故在伞吊挂或手提携时往往因压扣(503)之压夹不牢或使用日久松脱以致使伞掉落遗失,造成使用者诸多固扰;再者,就其套环(3)之制造过程而言,请配合第3图所示;第一步骤利用冲床裁断一长条形铁片,并于两未端各穿设一穿孔(301),如第3图A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冲床裁断的断口必会留下脱利的毛边;第二步骤利用另一台冲床使铁片头尾端冲压成向上仰起预定角度,如第3图B所示;第三步骤再利用另一台冲床冲压该铁片弯曲呈圆弧状,如第3图C所示;第四步骤利用空心铆钉机于穿孔(301)间打上铆钉予以铆合成型,如第3图D所示。其中,在上述制造流程中,第一机台皆须一操作工人操作;就冲床作业而言,乃须工人逐一将铁片置于冲床上,而冲床又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工作母机,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工伤意外,对操作者手部造成严重伤害,可见习用套环(3)之制程具相当危险程度,容易形成工伤意外。又就空心铆钉机的操作来说,必须利用人工将铁片环固定在机台上,及利用人工将铆钉穿置于穿孔(301)中,再脚踏冲压固定成型,手续烦杂。
另外,就使用上而言,上述习用套环(3)之端缘断口因冲断所留下的锐利毛边,当使用者握持伞柄(1)或欲使手穿过握带(5)时,稍不留意,经常会被割伤手部,常遭消费者抱怨品质;再者,当使用者以手握持握带(5)或以手穿过握带(5)握持伞柄(1)时,由于习用套环(3)穿孔(301)轴是与伞柄(1)呈垂直状态,会使接环(4)承受一扭力而容易使接环(4)扭曲变形而降低低其使用寿命;从上述说明可知,习用握带固定套环(3)及握带(5)之制造很复杂,需用大量人工且耗费时间,在今日工资和机器维修费用不断上涨的环镜,实不合经济原则,徒增成本。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根据产销同类产品多年之经验,积极开发研究,经过多次之改良试验,而终于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即,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构造能配合自动化生产一贯作业,生产快速,降低成本,且节省人力,作业安全,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结合牢靠,串接稳固提携不易松脱掉落,且防止接环受力扭曲,提高使用寿命与质量。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伞柄环带,其主要包含一供套接于伞柄上之套环,一与套环串接供提携伞柄的握带,该套环之接合部是由套环的头、尾两端嵌合而成,其中该头端预定长度弯曲形成三段,即位于最未端的第一颈部,较内端的第二颈部及位于第一及第二部间的接环圈部;而该尾端的较短预定长度亦变曲形成一第三颈部,并使该第三颈部夹置于该第一及第二颈部之间,再藉冲压手段使第一颈部的部分材质凸起深入嵌进第二颈部以相互紧密压迫夹固成一体,即形成环颈及与套环轴向平行的接环圈。
第1图是习用伞柄环带与伞柄结合立体示意图。
第2图是习用伞柄握带之构造示意图。
第3图是习用伞柄握带套环之制造流程示意图。
第4图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与伞柄结合立体图。
第5图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握带构造立体图。
第6A图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例之套环构造立体图。
第6B图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套环部分放大剖视图。
第7图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套环制造流程示意图。
请参阅第4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新型伞柄环带,其主要包含一供套接伞柄(1)上之套环(20),一与套环串接供提携伞柄(1)之握带(60),其中;该握带(60)(如第5图所示)系由塑胶射出一体成型而成,主要包含二环形部位(61)(62),该二环形部位(61)(62)间并凸设一板条部位(63)加以连接,供环形部位(61)的串接固设于一伞柄(1),而由另一环形部位(62)的供人手提携握持或吊挂之用;该环形部位(62)外周表面并凹设复数平行的槽纹(621)以使具有较大挠曲度以便利增加提携撑开;而图中假想所示,因其是一体成型出,故一次可同时射出相当于预定多数条握带(60)的总和整体(50),然后再以切刀(未示)加以等距裁切分开而成为一条如图所示的握带(60);请参阅第6图A、B所示,该套环(20)一侧设有一接合部(25),该接合部(25)包含有环颈(30)与接环圈(40),系由套环(20)之头、尾两未端嵌接而成,该套环(20)之头端以预定长度弯曲形成三段,即位于最未端之第一颈部(31),较内端的第二颈部(32)及位于第一和第二颈部间之接环圈部(33);其中该接环圈部(33)是自第二颈部(32)开始弯曲呈环状而紧接第一颈部(31),而使呈微弯状之第一颈部(31)翻曲至邻接第二颈部(32)位置;而套环(20)尾端较短预定长度(约等于第一或第二颈部之长度)亦弯曲形成一第三颈部(45),略呈微弯状,并使此第三颈部(45)恰夹置于该第一及第二颈部(31)(32)之间;然后,以点冲压方式,即以尖细状冲头向第一颈部(31)方向冲压,使第一颈部(31)之小部分材质(311)向内凸起深入嵌进第三颈部(45),而第三颈部(45)之相对小部分材质(451)亦受间接冲压同向凸起深入嵌进第二颈部并使第二颈部(32)外侧表面形成一凸起(311),藉各小部分材质(311)(451)间之紧密压迫,而使各颈部(31)(32)紧密嵌接夹固成一体,其中该各颈部(31)(32)(45)形成环颈(30),而接环圈部(33)即成为接环圈(40),且与套环(20)轴向平行。这种嵌接方式可防止各颈部横向位移,加上各颈部藉相互嵌合之挤压夹持,非借用工具无法分开,这种紧密嵌合方式节省了习用铆钉成本、亦无需穿孔铆合,精简制程。
现就套环之制造过程扼要予以说明,请配合第7图所示,由于用以冲压背包 形钩环之钩环制造机为一种普遍机具,故在此即不予赘述其构造,仅就其为配合生产本实用新型固定环而特别设计改良之部分构造配合说明;请参阅第7图A所示,首先使一具预定宽度之金属片(A)渐次输出于一可上、下垂直移动之压模(71)与一直径与套环(20)内径相同之圆柱形模柱(72)及一直径与套环(20)接环圈(40)内径相同的模针(73)之间,而该压模(71)的对应位置上又凹设一柱槽(711)及一针槽(712),其半径乃与上述柱模(72)及针模(73)配合。当金属片(A)移送定位长度,该压模(71)即向冲压,如第7图B所示,并同时依套环(20)总长度切断金属条(A),藉著柱槽(711)与针槽(712)之弯压,使金属条沿柱模(72)及针模(73)弯曲。此时,位于柱模(72)右下侧预定适当位置之一套环压杆(81)被作动向左上方倾斜预定角度推移,如第7图C回所示,使金属片尾端沿柱模(72)继续弯曲。接着,压杆(81)回缩复位,位于针槽(73)左下侧预定位置的另一按环圈压杆(82)开始往右上方倾斜预定角度推移,如第7图D所示,使金属片头端沿针槽(72)继续弯曲至抵住金属片尾端。然后,压杆(82)回缩复位,一位于柱模(72)和针槽(73)之间位置正下方之尖头状冲头(83)垂直向上顶压,使金属片此部位重叠之材质相互凸嵌接合,固接成一体,但其中冲头(83)之向上冲力必须保持以不刺穿任何材质为原则,如第7图E所示,即形成本实用新型之伞柄握带(60)的套环(20),其中绕于柱模(72)者为套环(20),绕套于针模(73)者为接环圈(40),而位于柱模(72)与针模(73)之间者为环颈(30)。最后,压模(71)上移复位,冲头(83)垂直下移复位,一自机体推出之推杆(图未示)将套环(20)水平推出脱离柱模(72)和针模(73);并等待金属片继续输出定位重覆上述动作进行下一次之成型制程。
依据上述构造,可马上预知的功效是当藉其套环(20)将该握带(60)套置于伞柄(1)上定位时,如第4图所示,该握带(60)系一体成型射出故没有习用者须二端对接,其接缝处之对准及压扣夹接均为不便且容易产生不良产品,所以在供提携吊挂使用时能有较佳之载负能力;并因握带(60)二环形部位(61)(62)间有一板条部位(63)连接,而可增加提携之稳固不会有脱落之虑;而该套环(20)之接环圈(40)系曲弯呈圆环状,避免断端向外露,故无割手、刮手之虑,安全性高;该接环圈(40)之圈径较大,更便利于接环(4)之扣接作业,使扣接工作更为快捷简易;而且,该接环圈(40)与套环(20)轴向平行,故吾人能顺向握持握带(60)或使手穿过握带(60)握持伞柄(1),因此避免对接环(4)产生扭力而扭曲弯形,提高了使用寿命与质量。
更具介值的是,习用套环(3)及握带(5)于构造上设计必须利多步骤之施工方式逐步加工,且必须多名工人同时作业,耗时费工。而依本实用新型之构造,只需利用简单之机器,即能配合自动化连续快速生产成型,除能降低操作工人之工资成本及工业意外的发生外,生产量大增,成本降低,竞争力相对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主要包含一供套接于伞柄上之套环,一与套环串接供提携伞柄之握带,其特征在于该套环之接合部系由套环之头、尾端嵌合而成,其中该头端以预定长度弯曲形成三段,即位于最未端之第一颈部,较内端之第二颈部及位于第一及第二颈部间的接环圈部;而该尾端之较短预定长度亦弯曲形成一第三颈部,并使该第三颈部夹置于该第一及第二颈部之间,再藉冲压手段使第一颈部之部分材质凸起深入嵌进第二颈部相互紧密压迫夹固成一体,即形成环颈及与套环轴向平行之接环圈。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伞柄环带,其特征在于该握带系二连接之环形部位以塑胶一体射出而平行裁切成型。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伞柄环带,其特征在于该握带二环形部位间并以一板条连接一体。
4.依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伞柄环带,其特征在于该握带环形部位的一外侧周面并凹设复数平行的槽纹,以增加其提携撑开之挠曲程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主要包含一供套接于伞柄上的套环,一与套环串接供提携伞柄之握带,其特征在于使该套环头尾两端预定长度曲弯分别形成第一颈部、第二颈部、接环圈部及第三颈部,藉冲压手段使各颈部相嵌合成一体而形成环颈及接环圈;又,该握带是二连接之环形部位以塑胶一体射出而平行裁切成型,据此达成伞柄环带生快速,降低人力耗费与成本,安全牢固耐用。
文档编号A45B9/06GK2045590SQ8920176
公开日1989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14日
发明者杨至成 申请人:杨至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