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鞋底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42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鞋底拖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能够在不同场合(如室内、室外)换底穿着的一种拖鞋。
现有的拖鞋主要是单底面的拖鞋,而现在家庭居室内都是洁净的地面,进出居室更换拖鞋很不方便、备换的鞋子也占挤了地方,影响美观和整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拖鞋,它能方便地更换鞋底进出于室内、室外。同时,省去了备换的拖鞋。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使鞋底的前、后两半部分形状相同,在两半部分的中间通过转动轴的方式联接一可翻转的半个鞋底,以下简称翻转鞋底,翻转鞋底通过翻转,其两个面可分别与鞋底的前、后两半部分组成两个鞋底。在鞋尖与鞋跟处装有固定翻转鞋底的搭扣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三是图二中搭扣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四是翻转鞋底与鞋底合起来时互相嵌入的局部剖视图。
见图一,〔1〕为转动轴,使得翻转鞋底〔2〕能绕轴翻转,「4」为鞋底的前半部,「5」为鞋底的后半部,「3」为弹簧,共两个,弹力相同,方向向反,其合力使得翻转鞋底「2」平衡在与鞋底垂直的位置上,其作用是有利于更换鞋底,「6」「7」及「8」是搭扣结构所在处的指示点。
图二中,虚线「9」「10」表示翻转鞋底「2」与鞋底前半部分「4」和鞋底后半部分「5」,通过搭扣结构相互搭扣而固定的位置,同时也表示了翻转鞋底嵌入鞋底的位置。
搭扣结构由装在鞋底上的竖杆「11」,横杆「12」,翻转按钮「13」及装在翻转鞋底「2」上的带钩体「14」组成,竖杆「11」塑铸在鞋底内,起固定作用,与其连接的横杆「12」有弹性,当将力作用于翻转按钮「「13」时,横杆「11」可作弹性移动。带钩体「14」的中间被塑铸而固定,二端带钩,能分别和鞋底的前、后两个搭扣结构相搭扣。在搭扣结构中,除被塑铸的固定部分及突出于鞋尖和鞋后跟的翻转按钮「13」,其余部分处于鞋底的凹陷处,不突出鞋底面,从而不被磨损,而翻转鞋底「2」上的凹凸是能嵌入鞋底上的凹凸,所以搭扣结构虽处于凹陷内也能相互搭扣,图三是搭扣结构相搭扣时的局部放大图。
搭扣结构的搭扣过程是这样的,当翻转按钮「13」被碰撞后,横杆「11」向后移动,搭扣松开,同时由于弹簧「3」的弹力作用,使得翻转鞋底「2」离开原来与之固定的半个鞋底,绕转动轴「1」转动至与鞋底成垂直的位置上,比时将脚斜向前着地,使得翻转鞋底「2」与另一半鞋底相合,由于横杆「11」能弹性移动,在压力下,带钩体「14」即与相应的搭扣结构相搭扣。
翻转鞋底与鞋底表面都有能互相嵌入的凹凸,图四是翻转鞋底「2」与鞋底合在一起后,其表面凹凸互相嵌入的局部剖视图,碰头「15」「16」由于不接触地面而不磨损,保证了搭扣结构在鞋底有一定磨损后其搭扣也不松懈。
换鞋底时,只需提脚将鞋尖或鞋后跟在门槛上碰一下,然后将脚略向前或向后着地即可。
权利要求
1.一个由翻转鞋底「2」、搭扣结构(竖杆「11」、横杆「12」、翻转按钮「13」、带钩体「14」)、转动轴「1」、弹簧「3」及鞋底和翻转鞋底上的凹凸组成的双鞋底装置。其特征是在鞋底上装有可前后翻动的翻转鞋底。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搭扣结构中横杆「12」及带钩体「14」两端的带钩部分处于鞋底和翻转鞋底「2」的凹陷内。
3.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弹簧「3」的弹力相同,方向相反,其合力使得翻转鞋底处于与鞋底相垂直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两个鞋底的拖鞋,以方便人们进出洁净的家庭居室,该拖鞋的特点是在鞋底上装有可翻转的翻转鞋底,由翻转鞋底的两个面分别与鞋底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组成两个鞋底。更换鞋底时只需把脚抬起将鞋尖或鞋跟在任何物体上顶一下,然后脚略倾斜着地即完成换鞋过程。
文档编号A43B13/00GK86203023SQ86203023
公开日1987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19日
发明者薛俊 申请人:薛俊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