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支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2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底支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如鞋底,鞋衬或鞋垫。
目前人们所穿的鞋的鞋底一般弹性较小,既使具有较大弹性,如放上鞋垫,由于该鞋底,鞋垫弹性层所提供的支承力与变形成比例,而人的足底为一个基本呈弓字形的复杂曲面,它包括基本为平面的足底前部(脚指除外)面,基本为平面的足底后部面以及足底中央部侧边平面和上拱曲面。当人在行走时,上述鞋底或鞋垫只对足底的前部面、后部面、中部侧边面形成有力支承,而对足底中央部的上拱部则形成支承力的空缺。这样一般的鞋不能对人的足底提供均衡的支承,其结果是足底中未得到支承部位的肌肉得不到松驰,造成人行走过长时会引起脚部肌肉酸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它可提供一种动态的平衡支承力,对人的足底形成均衡的支承。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来实现的,该足底支垫器包括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设于支承板上,该扭力平衡装置包括第一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第二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该前相对的背面,扭力弹簧件,它包括第一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一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承在支承板上的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二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
上述扭力弹簧件的第一臂的自由端与第一承压板刚性连接,上述扭力弹簧件的第二臂的自由端与第二承压板刚性连接。
上述支垫器还包括柔性保持层,该柔性保持层包覆上述扭力平衡装置,上述第一和第二承压板的前面连接于上述柔性保持层上,上述摇摆部件通过柔性块压靠在支承板上,而柔性块连接于支承板上。
上述支垫器还包括第一柔性保持件和第二柔性保持件,第一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一承压板的前面,第二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二承压板的前面,在上述柔性保持件和支承面外面设有外表覆盖层,上述摇摆部件与支承板铰接。
本发明的足底支垫器的另一形式为该支垫器包括扭力平衡装置,它设于支承板上,该扭力平衡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型弹簧和第二板型弹簧,该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呈C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分别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该固定端与自由端相对,上述自由端包括可承受所施加的外部压力的承压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中的自由端相对延仲,第一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支承在支承板上的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
上述支垫器还包括柔性保持层,该柔性保持层包覆上述扭力平衡装置,上述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的承压面连接于上述柔性保持层上,上述摇摆部件通过柔性块压靠在支承板上,该柔性块连接于支承板上。
上述支垫器还包括第一柔性保持件和第二柔性保持件,第一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一承压板的前面,第二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二承压板的前面,在上述柔性保持件和支承板外面设有外表覆盖层,上述弧形部与支承板铰接。
上述承压板背面带有扭力弹簧件的定件。
上述第一、二承压板带有孔,上述扭力弹簧件的自由端插入该孔中。
本发明的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还包括一种形式,该足底支承器包括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支承在支承板上,该装置包括呈C形的板型弹簧,该弹簧包括相对延伸的自由端,其中每个自由端包括可承受所施加的外部压力的承压面,在弹簧中与上述自由端的相对一侧形成有支承在支承板上的凸起弧形部。
上述支垫器还包括柔性保持层,该柔性保持层包覆上述扭力平衡装置,上述每个自由端的承压面连接于上述柔性保持层上,上述弧形部通过柔性块压靠在支承板上,该柔性块连接于支承板上。
上述支垫器还包括第一柔性保持件和第二柔性保持件,第一柔性保持件设于其中一个自由端的承压面上,第二柔性保持件设于另一个自由端的承压面上,在上述柔性保持件和支承板外面设有外表覆盖层,上述弧形部与支承板铰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使人在行走时其脚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增加舒适感,并可对人的脚底部维持动态平衡和动态吻合。
本发明的足底支垫器可制成单独的鞋垫,也可制成与鞋为一体的鞋底或鞋衬。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足底支垫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2为沿图1I-I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足底支垫器中扭力平衡装置用的扭力弹簧件的立面图;图4为扭力平衡装置用的摇摆部件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5为摇摆部件的俯视图;图6为摇摆部件的侧视图;图7为摇摆部件的固定支架透视图;图8为本发明支垫器中设置的扭力平衡装置的上作状态示意图;图9为具有另一种扭力平衡装置布置方式的本发明的足底支垫器示意图;图10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11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扭力弹簧件为弹簧片;图12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装置采用单独的扭力弹簧件;图13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装置仪采用二个板型弹簧件而无需承压板;图14为图13所示板型弹簧件的透视图;图15为图13所示装置用的摇摆部件的透视图;图16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装置采用单独的板型扭力弹簧件。
如图1所示,足底支垫器10包括海棉层27,该海棉层包覆有并排布置的多个扭力平衡装置11。如图2所示,扭力平衡装置11包括成对的承压板,每对承压板包括上承压板12和下承压板13。上述承压板12由塑料、金属片、维维板或木板制成。每对上、下承压板12和13与扭力弹簧件相连,该弹簧件由两个基本呈"V"形的长条型扭力弹簧14和15组成,每个扭力弹簧包括长臂16和短臂17,如图13所示,短臂17的自由端设有直角弯曲短头18,该短头18可插入承压板上开设的孔中或插入承压板背面上的插套中与其铰接,上述短臂16在与承压板背面相接触的部分由在承压板背面上设置的上下两侧的定位块定位或由直接在承压板背面形成的定位槽定位。长臂16的自由端设有直角弯曲端头19,该端头19与图2所示的摇摆部件20相连。如图4-7所示的摇摆部件呈半圆形,从摇摆部件圆弧边缘至上面的扁平部开有通孔22和23,该通孔22和23用于连接扭力弹簧14和15的直角弯曲端头。摇摆部件20可以直接压靠于支承板25上而不与其连接,具体方式可以将摇摆部件20压靠在贴于支承板25上的海棉块(图中未示出)或坐于支承板上的球形座(图中未示出)上。当然摇摆部件还可与支承板25铰接,具体是在其中间部位开设横向通孔21,该通孔的轴向与通孔22和23轴向相垂直,这样摇摆部件20便通过穿过U形支架24(图8)的壁孔及上述通孔21与U形支架24铰接,上述U形支架固定于支承板25上。上下承压板12和13可通过粘合剂贴靠于海棉层上。
现在参照图8给出的示意图对。本发明 中所采用的扭力平衡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描述。在一般情况下,承压板12和13处于图示实线表示的位置,然而当外部压力作用下承压板,比如有压靠于承压板13的足底作用时,就会使下承压板13移动至图示虚线所示的第二位置以抵抗弹簧15的反作用扭力。上述下承压板13的移动距离取决于作用于承压板上的压力大小。另外,外部压力作用还会使整个扭力平衡装置相对支承板25旋转,其结果是使上承压板12从图示实线位置移动至虚线位置,之后,上承压板12就会向外压出抵压在足底的相应部位上,同时该足底的受压区域还会对承压板12产生压力以抵抗弹簧的扭力。按上述方式作用于和反作用于外部压力的整个扭力弹簧装置最终就会趋向稳定状态,在该状态,来自足底的外部作用和反作用扭力就会彼此达到平衡,上下承压板12和13会以相同的压力紧密地压靠在人的脚底面,从而可以对脚底提供舒适的均匀支承。
对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扭力平衡装置对人体的移动会快速施加反作用力从而可对该扭力平衡装置相接触的足底区域不断维持平衡的反作用力,并且与脚底面外形很好地吻合。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足底支垫器中的扭力平衡装置还可沿纵向排列,即其中一个扭力平衡装置中的下承压板13’与相邻的扭力平衡装置的上承压板12相邻,而相邻的二个扭力平衡装置的上下承压板均贴靠于海棉层27上。
显然,根据上面教导,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可以理解,在不离开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可按非上述具体描述的方式实现本发明。比如,扭力弹簧件可以为图10-12所示的各种形状。如图10所示,可在扭力弹簧14和15上设置弹簧圈35以便提供更大的反作用扭力。另外,弹簧14和15的自由端弯曲90°以形成直角弯曲端头。而该端头可迅速地插入承压板12和13背面的插套36中。
扭力弹簧件也可以为弹簧片,这样该弹簧片自由端可方便地通过固定夹具37固定于承压板上,如图11所示。如图12所示,扭力弹簧件还可以为一根整体的扭力弹簧,其中部位置设有弹簧圈,再在弹簧圈上固定一个圆形盘便可形成摇摆部件20。此外,海棉中设置的扭力平衡装置也可不设置承压板,如图13所示,该平衡装置包括一对宽度较大的板型弹簧31和32,其呈C形状,它们包括自由端33和固定端34,上述自由端33均成承受压力的承压面,该承压面可粘靠于海棉层上,固定端34设有二个弯曲呈直角的凸片30,如图14所示,该凸片插入摇摆部件20中开设的凹槽37内,摇摆部件20在中间两侧开有二个供上述凸片插入的凹槽37,如图15所示,另外,作为不需承压板的扭力平衡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可参见图16,该装置包括单独的板型扭力弹簧,其形状呈C形,其宽度较大,其两个自由端构成承压面,与承压板相对的一侧的中间部位形成有弧形部39,该弧形部既可向外侧凸起,也可向内侧凸起,该板型扭力弹簧通过该弧形部可直接压靠或铰接在支承板上,上述承压面粘靠于海棉层上。
本发明的足底支垫器可用来制成各种鞋,如旅游鞋、皮鞋,也可制成单独的可放于鞋中的鞋垫。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扭力平衡装置,它设于支承板上,该装置包括第一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第二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长条型扭力弹簧件,它包括第一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一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承在支承上的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二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保持层,该柔性保持层包覆上述扭力平衡装置,上述第一和第二承压板的前面连接于上述柔性保持层上,上述摇摆部件通过柔性块压靠在支承板上,而柔性块连接于支承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柔性保持件和第二柔性保持件,第一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一承压板的前面,第二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二承压板的前面,在上述柔性保持件和支承板外面设有外表覆盖层,上述摇摆部件与支承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承压板在与弹簧件的接触部设有导向槽,承压板还带有孔,上述弹簧件的第一、二臂的自由端分别插入各自承压板的上述孔中。
5.一种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扭力平衡装置,它设于支承板上,该扭力平衡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型弹簧和第二板型弹簧,该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呈C型,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分别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该固定端与自由端相对,上述自由端包括可承受所施加的外部压力的承压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中的自由端相对延伸,第一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支承在支承板上的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保持层,该柔性保持层包覆上述扭力平衡装置,上述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的承压面连接于上述柔性保持层上,上述摇摆部件通过柔性块压靠在支承板上,该柔件块连接于支承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柔性保持件和第二柔性保持件,第一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一板型弹簧承压面上,第二柔性保持件设于第二板型弹簧承压面上,在上述柔性保持件和支承面外面设有外表覆盖层,上述摇摆部件与支承板铰接。
8.一种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设在支承板上,该装置包括相对延伸的自由端,其中每个自由端包括可承受所施加的外部压力的承压面,在弹簧中与上述自由端的相对一侧形成有支承在支承板上的凸起弧形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保持层,该柔性保持层包覆上述扭力平衡装置,上述每个自由端的承压面连接于上述柔性保持层上,上述弧形部通过柔性块压靠在支承板上,该柔性块连接于支承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柔性保持件和第二柔性保持件,第一保持件设于其中一个自由端的承压面上,第二柔性保持件设于另一个自由端的承压面上,在上述柔性保持件和支承板外面设有外表覆盖层,上述弧形部与支承板铰接。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鞋的足底支垫器,它可用来制作鞋底、鞋衬或鞋垫,它包括扭力平衡装置,它包括成对的承压板,承压板与扭力弹簧件相连,扭力弹簧件通过摇摆部件支承于支承板上,上述支垫器的优点在于人的脚压靠其上时可维持动态平衡和动态吻合,从而可避免人的脚弓部不能得到充分支承的情况。
文档编号A43B17/06GK1114169SQ9410636
公开日1996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云辉 申请人:张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