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9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方便的旅行桶。
现有的水桶一般由金属板材或塑料制成,二者在结构设计上均为倒圆台状,并具有固定容积,它们虽具有便于家用、体积恰当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体积大、不便于收装、难于携带、用途单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既能装载一定体积的水,又便于携带,并具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旅行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旅行桶是由桶盖、桶体和桶座三部份组成,桶体是由五道同锥度的圆锥度环形的桶壁圈和桶底套接而成,并与桶座粘接固定,形成可收缩而便于携带的桶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作详细描述。
图一是桶盖示意图;图二是桶体与桶座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桶底,〔2〕、〔3〕、〔4〕、〔5〕、〔6〕桶壁圈,〔7〕加強筋,〔8〕桶棋凸台,〔9〕桶棋孔,〔10〕桶棋,〔11〕桶盖,〔12〕提环支座,〔13〕提环,〔14〕商标,〔15〕平扣,〔16〕桶体,〔17〕桶座,〔16〕桶座定位平口,〔19〕扣合口。
参照图一,桶盖〔11〕是具有上底的圆筒,在其外侧面上有一提环支座〔12〕,支座上装有提环〔13〕,在圆筒口内侧边缘上有一平扣〔15〕,以使桶盖能与桶座固定。参照图二,桶体〔16〕是由五道圆锥度环形的桶壁圈〔2〕、〔3〕、〔4〕、〔5〕、〔6〕与桶底〔1〕组成,每道桶壁圈的最小直径小于与其下方相接的桶壁圈的最大直径,且每道桶壁圈的锥度相等,使其能依据相互之间的摩擦力,达到相对固定并防止漏水的目的。在桶壁圈〔6〕边沿上有加強筋〔7〕,其外侧对称处有一对凸支柱〔8〕,凸支柱中心钻有桶棋孔〔9〕,并装有桶棋〔10〕。各桶壁圈与桶底〔1〕由外向内按〔6〕、〔5〕、〔4〕、〔3〕、〔2〕、〔1〕的顺序依次相套接。桶底〔1〕为具有底面的倒圆台形,其侧面锥度与桶壁圈锥度相等。桶座〔17〕的上部为一定位平口〔18〕,该平口直径与桶底〔1〕的底面直径相等,四周为定位圈;桶座下部外沿上有扣合口〔19〕。其外沿直径与桶盖内径相等。
该旅行桶除提环和桶棋外,均采用塑料加工,优先采用聚丙烯塑料,提环采用经过表面处理的圆条钢材。
在生产时,先将各部件由注塑机注射成形,然后按顺序将各桶壁圈套接,并将桶底底面与桶座平面用胶粘剂粘合,再装上桶棋和提环。
使用时,取下桶盖,拿出桶棋,将各桶壁圈用力拉开如图二,卽可盛水使用。使用完毕,将各桶壁圈压缩,盖上桶盖卽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旅行桶,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水桶的不足,而具有使用方便、体积小、形状美观大方,便于随身携带,同时还可兼作盒、盆使用,是出差、旅行及野外作业的理想盛具,具有广阔的市埸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由桶盖[11]、桶体[16]和桶座[17]组成的旅行桶,其特征在于桶体是由五道圆锥度环形的桶壁圈[2]、[3]、[4]、[5]、[6]和桶底[1]套接而成,且各桶壁圈的锥度相同,桶底[1]与桶座[17]采取粘接固定,桶体中桶口圈[6]的上底直径小于桶座扣合口[19]直径,桶盖内径与桶座扣合口[19]直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旅行桶,其特征在于其桶盖外侧边上设有提环支座〔12〕及提环〔13〕,边沿内侧设有平扣〔15〕;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旅行桶,其特征在于其桶体的桶口圈〔6〕边沿上有加強筋〔7〕,桶口圈上口边对称处外侧有一对凸支柱〔8〕,凸支柱中心钻有桶棋孔〔9〕,并装有桶棋〔10〕;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旅行桶,其特征在于其桶座上部为具有桶座圈平口〔18〕的平面,下部外沿有扣合口〔19〕;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旅游桶,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优先选用聚丙烯塑料。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旅行桶,是由桶盖、桶体和桶座组成。其桶体是由五道同锥度的桶壁圈和桶底套接而成,而桶底则与桶座采用胶粘剂粘接固定。它具有可伸缩、体积小、形状美观大方,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同时还可兼作盆、盒使用,是出差、旅行及野外工作的理想器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A45C7/00GK86206918SQ86206918
公开日1987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86年9月8日
发明者罗桐元 申请人:罗桐元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