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皮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56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皮包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包锁,尤指一种能同时供该皮包盖及两拉链头扣入锁合的一种多功能皮包锁。属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一般装设于皮包或皮箱上之锁具只能提供单一功能,即锁住左右两侧拉链头如


图1、图2所示,或是简单的锁扣皮包盖于该皮包本体如图3所示,该锁设有对号密码,在开锁时必熟知该密码,才能开锁。而市面上有一种皮包,内部具有左右朝向中央拉合的两拉链头,并且又有皮包盖;只能选择锁合内部的两个拉链头,或是选择锁合皮包盖于皮包本体上,若是要两者都锁合,那么就要两个锁具一个锁扣两个拉链头,另一个锁皮包盖于皮包本体上。这样在使用上非常麻烦,不仅在锁合或开启都要两道手续,特别是在紧要关头更是费时费事、棘手而繁复。到目前为止,在市面上却没有一种可以同时锁扣两个拉链头及皮包盖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皮包锁,能同时锁扣该皮包两拉链头及该皮包盖,而在开启时仅一个按压动作即能同时打开皮包盖并将两个拉链头弹跳出该锁具,提供使用者迅速存取物品之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多功能皮包锁,能同时锁扣皮包两侧拉链及该皮包盖于一锁体上,主要包含有一锁体及一扣板,其特征在于该锁体系呈壳状,其前方设有两视窗及一透孔,并有两插孔于该锁体上,而该锁体后方设有一凹埠,并有一凸体位于该凹埠之间,将该凹埠区隔成两凹陷空间,并有一滑道于该凸体上,而该凹埠侧边设有窗口,且该透孔底部设有承片,该承片上设有容置槽并于该容置槽上设一陷位槽,又该透孔两边设有壁板,该锁体上设有凸柱及柱桩能配合一底板各贯孔结合成一体,再组装于皮包本体上;一按钮装设于该锁体透孔上,该按钮设有凸体能与该锁体陷位槽组合,且该按钮左右伸出有一挡片能扣抵该锁体之壁板,又有一V形体位于该按钮后端,在V形体上设有凹陷以形成一推抵部;一作动块,其顶部设有滑板得置于锁体容置槽上,其底部组装于该按钮凹陷上,得利用推抵部抵靠作动块底部,且该作动块设有牵孔,又有一抵柱形于该作动块下方,能使两交叉之摇杆靠抵,而于该作动块上设有局限部可容入一弹簧端部;一对锁杆,其轴孔活设于该锁体上,该锁杆一端设有锁钩,另一端设有摇杆,其中该锁钩配合于该锁体窗口位置,并可活动于该锁体凸体侧边的凹陷空间上,能扣进该皮包拉链头中孔,而该锁钩的摇杆位于该作动块抵柱后方,又受该按钮之V形体推挤;一对拨杆,其轴孔活设于该锁体上,该拨杆一端设有基柱,另一端设有嵌钩,其中该基柱系插入该作动块牵孔中,而该嵌钩与对号轮的内轮配合,利用嵌钩与内轮缺齿能否配合,借以锁定该作动块的活动能力而控制该按钮得以按压与否;两组对号锁分设于该锁体左右侧,包含有一字轮、一内轮及一弹性体,其中该字轮伸露于该锁体视窗得显露出该字轮上之数目字;一对扣锁组件,设于该锁体左右侧,该扣锁组件上设有一舌部及一收容空间,该舌部恰位于该锁体插孔下方,而该收容空间适能容入一弹簧端部,该弹簧另一端接于该锁体上,得借该扣锁组件扣锁该扣板;一弹片,该弹片两侧位于锁体凸体两侧;该扣板装设于皮包盖缘上,主要包含有一扣板座及一扣板盖,该扣板座概呈半圆形,并有一护缘形于该扣板座上,且该扣板座左右侧各延伸出有一插片,该插片设有一中孔,而该插片系穿过该扣板盖通孔露出于外,该扣板座中央设有一套筒,并有一弹簧及一伸杆形成于该套筒内,并伸露于扣板盖之外,用接合元件将扣板盖组装于扣板座上。另有一设计方案是该扣锁组件可为旋臂式,其中心孔套装于该锁体凸柱上,其一端设有卡钩,另一端设有拉杆,该拉杆上设支柱并有一拉动弹簧钩于该支柱上,而该弹簧另一端系连于锁体固定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当锁体的按钮被推压,得瞬间同时把皮包盖及两个拉链头弹出,十分方便存取该皮包内之物品。在锁合上仅用一个锁具即能同时扣锁两拉链头及皮包盖,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重要的是不会增加使用者开或关闭该皮包操作手续。本实用新型锁具可安装在一般皮包上,如
图19所示,因此它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现有皮箱盖左右两侧拉链头锁住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皮包盖锁扣于皮包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体部分零件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体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板之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扣板之立体组合图。
图10为图9a-a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锁体及扣板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锁体拉链头未扣入锁体上的示意图。
图13为
图12a-a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拉链头扣进锁体上之示意图。
图15为
图14a-a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被弹出该锁体的示意图。
图17为
图16a-a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两拉链头扣入于锁体上的平面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一般皮包之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举出第一个实施例一种多功能皮包锁,主要包含有一锁体[10]及一扣板[20],如图4、图5、图6所示。
该锁体[10]为一梯形空壳体,其前方设有两视窗[101]供字轮暴露,中间设有透孔[102]供按钮[12]伸露位移,顶部左右各设有一插孔[103],该锁体[10]后方设有一凹埠[104],并有一凸体[105]位于该凹埠[104]中间,适将该凹埠[104]隔成两道足以容置拉链头之凹陷空间;而该凸体[105]设有一滑道[106];该锁体[10]内部设有凸柱[106a];[106b]、[106c];而于该锁体[10]内左右设有一柱桩[107],并于该锁体适当位置设有凹弧[108a]、[108b],该锁体[10]适当点分设扣合柱[109],并有定位片[110]设于该插孔[103]外侧上下处;而相对于该凹埠[104]侧壁有窗口[111],而上述透孔[102]底部设有承片[112],该承片[112]上设有一陷位槽[113]及一容置槽[114],其中该锁体[10]透孔[102]两侧设有壁板[115],而其底部再利用一底板[116],以其贯孔[117]穿过该锁体[10]各扣合柱[109]及柱桩[107],再利用接合元件锁合。
一按钮[12],该按钮[12]装设于该锁体[10]透孔[102]上,该按钮[12]底部设有凸体[121],且其左右两侧各延伸出有挡片[122],能扣抵该锁体的壁板,而于该按钮[12]后端设有V形体[123],该V形体[123]上体设有推抵面[124],并在该按钮[12]前端设有斜形表面且以压纹处理;一作动块[13],该作动块[13]组装于该锁体[10]承片[111]之容置槽[114]上,该作动块[13]前面伸出有一滑板[131],该滑板[131]垂直向下设有V形空间[132]得配置该按钮[12]之V形体[123],而该作动块[13]底部设牵孔[133],后端设有局限部[134]得组装一弹簧[135],又于该作动块[13]下方设有一抵柱[136];一对锁杆[14],该锁杆[14]轴孔[141]设于该锁体凸柱[106a]上,锁杆[14]前端伸出有一摇杆[142],而后端设有锁钩[143];一对拨杆[15],该拨杆[15]轴孔[151]是活设于该锁体[10]凸柱[106b]上,该拨杆[15]一端设有基柱[152]得嵌进该作动块的牵孔[133]内,而该拨杆[15]另一端设有嵌钩[153];两组对号锁[16]分设于该锁体[10]的凸柱[106c]上,该对号锁[16]包含有一字轮[161]、一内轮[162]及一弹性体[163],而该字轮[161]、内轮[162]、弹性体[163]依序穿入该凸柱[106c]上,其中字轮[161]周缘恰可伸露于该锁体[10]视窗[101]之外,而内轮[162]设有一缺齿[164],该内轮[162]置入该字轮[161]内缘[165],并藉由该字轮[161]凸粒[166]与该内轮[162]凹圆(图未示)互相卡合,再配合该弹性体[163]推抵达到卡合转动目的;一对扣锁组件[17],嵌进该锁体[10]上下两定位片[110]之间,该扣锁组件[17]设有一舌部[171],并有一收容部[172]得置入一弹簧[173]之一端;该弹簧[173]另一端抵靠于该锁体[10]边壁;其中该扣锁组件[17]之舌部[171]配合该锁体[10]插孔[103]装设;一弹跳元件[18]铆合于该锁体[10]底部,该弹跳元件[18]左右设有弧形弹片[181],可分别露出于该锁体[10]凹埠[104]两侧空间;该扣板[20]装设于皮包或皮箱盖缘上,如图8所示,主要包含有一扣板座[201]及一扣板盖[202],该扣板座[201]概呈半圆弧形,并有一护缘[203]位于该扣板座[201]上,且该扣板座[201]左右侧各延伸出有一插片[204],该插片[204]设有中孔[205],而该两插片[204]位置对准该锁体[10]的插孔[103]设立,该扣板座[201]中间设有铆桩[206]得固定一套筒[207],该套筒[207]内部可置入一弹簧[208]及一伸杆[209],得使该弹簧[208]推动该伸杆[209]弹出于套筒[207]之外,且该扣板座[201]先套上一般皮包盖本体如图9、
图10所示,再装入扣板盖[202],使插片[204]、套筒[207]穿过扣板盖[202]透孔[210],再用接合元件如螺钉锁合而与扣板座[201]成整体外形,同时结合於一般皮包盖上如
图11所示;在组合上如图8、图9所示,其中弹簧[208]得使该伸杆[209]露出於该扣板[20]外面,而左右边之插片[204]得穿过该扣板盖[202]而显露出来;而插片[204]对着锁体凸体[105]上的滑道[106]部位;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其中扣锁组件[17']呈旋臂式,其中心孔[171']组配于该锁体[10]凸柱[118]上,该扣锁组件[17']设有卡钩[172'],另一端部设有拉杆[173'],而该拉杆[173']设有一支柱[174'],供一拉动弹簧[175']牵动,且该拉动弹簧[175']另一端活设于该锁体[10]固定柱[119]上,该卡钩[172']与该锁体插孔[103]位置配合,其作用与第一实施例之扣锁组件[17]相同;籍由上述结构的组合,如图5、图6所示,首先把锁杆[14]转孔[141]套入该锁体[10]凸柱[106a]上,并且让该两锁杆[14]上之摇杆[142]呈上下叠合交叉形态,其次把按钮[12]穿进该锁体[10]透孔[102]内,令该按钮[12]凸体[121]套进该承片[112]陷位槽[113]中,而该按钮[12]左右两块挡片[122]适可抵着该锁体[10]透孔[102]两侧壁板[115],避免掉落于外,然后把作动块[13]置于该锁体[10]容置槽[114]上,同时使该作动块[13]后端部的抵柱[136]抵紧锁杆[14]交叉两摇杆[142],而弹簧[135]适能位于该局限部[134]与该锁体[10]凹弧[108b]之间;同样再把该拨杆[15]轴孔[151]装进于该锁体[10]凸柱[106b]上,并且让该拨杆[15]基柱[152]插进该作动块[13]牵孔[133]内,而拨杆[15]嵌钩[153]配合内轮[162]缺齿[164]部位设立;依序把字轮[161]、内轮[162]弹性体[163]套进该锁体[10]凸柱[106c]上;而扣锁组件[17]则按压于该锁体[10]上下两片定位片[110]之间达到定位目的,当然该弹簧[173]一端得置入于收容部[172],另一端则抵紧着该锁体[10]侧壁凹弧[108a]边侧,使该扣锁组件[17]舌部[171]位于该锁体[10]插孔[103]下方位置;再将该弹跳元件[18]头部铆合于该锁体凸体[105]下方,使该弹跳元件[18]左右两弹片适能配合该锁体[10]凹埠左右凹陷空间;最后再将底板[116]装设于该锁体[10],使该锁体[10]各凸柱[106a]、[106b]、[106c]及柱桩[107]能伸露于该底板[116]外面,并用铆合方式固结成一体,其中该锁体[10]左右两柱桩[107]要穿过皮包或皮箱本体,再于皮包内面置入一接合板(图中未示),该接合板设有两孔得让该锁体[10]两柱桩[107]穿过,再利用螺钉紧扣着;在使用操作上,如
图12、
图13所示,当拉链头未扣进该锁体[10]凹埠[104],此时两锁杆[14]摇杆[142]互呈交叉形态,而作动块[13]抵柱[136]恰好位于两摇杆[142]交叉点后方,该按钮[12]V形体[123]恰好抵着互呈交叉形态之两摇杆[142],锁钩[143]位置是插进该锁体[10]窗口[110],因扣锁组件[17']弹簧[173]或拉动弹簧[175]作用而使锁钩[143]位于该凸体[105]两侧凹埠[104]上,亦即位于锁体[10]插孔[103]下方;(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该扣锁组件[17]舌部[171]是位于插孔[103]下);
图14、
图15表示其中一个拉链头扣进该锁体凹埠[104]内,当拉链头下压时会使弹跳元件[18]一侧弹片被压而弯曲,而此时锁杆[14]锁钩[143]受拉链头下压向外侧转一角度,同时该锁钩[143]也推挤该扣锁组件[17]前缘,是以弹簧[173]呈现压缩形态,至于该锁杆[14]摇杆[142]已偏斜未能接触到按钮[12]V形体[123]侧壁,得等拉链孔被锁钩[143]嵌入,扣锁组件[17]弹簧[173]回复力量推动锁杆[14]回位,则按钮[12]V形体[123]才能与摇杆[142]接触,而当扣锁组件[17]受弹簧[173]回复力使锁钩[143]嵌进该拉链中孔内,即能固锁该拉链头于锁体[10]上,如此两侧之拉键头都扣入该锁体[10]上,拨动字轮[162],使缺齿[164]不能与拨杆[15]嵌钩[153]对合,即能达成锁扣两拉链头之功效,而开锁动作是关系该拨杆[15]嵌钩[153]与该对号锁[16]内轮[162]之缺齿[164]配合与否,以控制按钮[12]是否能压下;
图16、
图17表示按压该按钮[12],亦即—般开锁动作,当按钮[12]被推抵,得以发现凸体[121]顺由陷位槽[113]位移,同时推抵部[124]推动作动块[13]向后移动,动作块[13]抵柱[136]向后移使弹簧[135]被挤压,同时该锁杆[14]交叉摇杆[142]被按钮[12]V形体[123]推开呈张开状态,直接使两锁杆[14]锁钩[143]转开一角度,拉链头一旦失去锁钩[143]牵制,被拉链压制的弹跳元件[18]必回复原状而自动把该拉链头弹出于外,而在锁钩[143]向左右两侧转时必也推着扣锁组件[17]朝向锁体[10]边壁移动,并压缩弹簧[173],此时原来被扣锁组件[17]舌部嵌钩之扣板[20]插片[204]会失去牵制而脱开锁体[10],一旦手部离开按钮[12],弹簧[173]回复原位同时把扣锁组件推回原位,亦将锁钩[143]推回原来位置;皮包盖部分锁扣动作是当扣板[20]带着皮包盖一同朝向锁体[10]扣合,其中盖板[20]上两插片[204]会套进该插孔[103]上,并且把插孔[103]下方扣锁组件[17]舌部[171]推挤,弹簧[173]使舌部[171]嵌入该插片[204]中孔[205]上,使该皮包盖与皮包本体结合扣住,而扣板[20]中间之伸杆[209]是对着锁体[10]凸体[105]上滑道[106]弧度压缩其内部之弹簧[208],且利用滑道[106]抵紧着伸杆[204],将来打开皮包盖即手部按下按钮[12]时,锁杆[14]锁钩[143]推动扣锁组件[17]令舌部[171]脱离插片[204]中孔[205],该扣板[20]上弹簧[208]失去牵制力而回复,必将该伸杆[209]快速弹出,当伸杆[204]被弹出直接对着锁体[10]产生向外推出力量,因此皮包盖及两拉链头在开锁动作上都能被弹出,而方便拉开拉链取物。
而整个开锁动作的完成,全部在于该对号锁[16]与拨杆[15]两者间配合关系,如
图12,14,16,18有关对号锁及拨杆[15]部分,一般对号锁的设计如图4所示,包含有字轮[161],其中字轮[161]外缘可伸出于锁体[10]视窗[101]外面而呈现出数字,而字轮[161]与内轮[162]接合靠字轮[161]上之凸粒[166]与内轮[162]上之凹圆配合来达成变换密码,当转换该字轮[161]上数字时先让该内轮[162]脱离字轮[161]凸粒[166],借由弹性体[163]使内轮[162]与字轮[161]相结合,而两拨杆[15]嵌钩[153]必须同时卡进于该内轮[162]缺齿[164]内,才能按压按钮[12]迫使作动块[13]牵孔[133]带动拨杆[15]之嵌钩[153]前后推动。如果其中一个号码轮[16]内轮[162]被转动,不能使拨杆[15]嵌钩[153]嵌入(此情形为只知其中一个号码轮的密码),按钮[12]还是不能按压下去,当然开不了锁。主要是其中一支拨杆[15]嵌钩[153]未能与内轮[162]缺齿[164]组合,该支拨杆[15]一端的基柱[152]虽与作动块[13]牵孔[133]套合,其另一端却被内轮[162]周缘抵住,所以作动块[13]并不能位移,与作动块[13]组合之按钮[12]会因作动块[13]不能活动而按压不下,以此得以达成设定密码锁定,且得熟知两边密码才能使按钮[12]压下,达成开锁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皮包锁,能同时锁扣皮包两侧拉链及该皮包盖于一锁体上,主要包含有一锁体及一扣板,其特征在于该锁体呈壳状,其前方设有两视窗及一透孔,并有两插孔于该锁体上,而该锁体后方设有一凹埠,并有一凸体位于该凹埠之间,将该凹埠区隔成两凹陷空间,并有一滑道于该凸体上,而该凹埠侧边设有窗口,且该透孔底部设有承片,该承片上设有容置槽并于该容置槽上设一陷位槽,又该透孔两边设有壁板,该锁体上设有凸柱及柱桩能配合一底板各贯孔结合成一体,再组装于皮包本体上;一按钮装设于该锁体透孔上,该按钮设有凸体能与该锁体陷位槽组合,且该按钮左右伸出有一挡片能扣抵该锁体之壁板,又有一V形体位于该按钮后端,在V形体上设有凹陷以形成一推抵部;一作动块,其顶部设有滑板得置于锁体容置槽上,其底部组装于该按钮凹陷上,得利用推抵部抵靠作动块底部,且该作动块设有牵孔,又有一抵柱形于该作动块下方,能使两交叉之摇杆靠抵,而于该作动块上设有局限部可容入一弹簧端部;一对锁杆,其轴孔活设于该锁体上,该锁杆一端设有锁钩,另一端设有摇杆,其中该锁钩配合于该锁体窗口位置,并可活动于该锁体凸体侧边的凹陷空间上,能扣进该皮包拉链头中孔,而该锁钩的摇杆系位于该作动块抵柱后方,又受该按钮之V形体推挤;一对拨杆,其轴孔活设于该锁体上,该拨杆一端设有基柱,另一端设有嵌钩,其中该基柱插入该作动块牵孔中,而该嵌钩与对号轮的内轮配合,利用嵌钩与内轮缺齿能否配合,借以锁定该作动块的活动能力而控制该按钮得以按压与否;两组对号锁分设于该锁体左右侧,包含有一字轮、一内轮及一弹性体,其中该字轮伸露于该锁体视窗得显露出该字轮上之数目字;一对扣锁组件,设于该锁体左右侧,该扣锁组件上设有一舌部及一收容空间,该舌部恰位于该锁体插孔下方,而该收容空间适能容入一弹簧端部,该弹簧另一端接于该锁体上,得借该扣锁组件扣锁该扣板;一弹片,该弹片两侧位于锁体凸体两侧;该扣板装设于皮包盖缘上,主要包含有一扣板座及一扣板盖,该扣板座概呈半圆形,并有一护缘形于该扣板座上,且该扣板座左右侧各延伸出有一插片,该插片设有一中孔,而该插片系穿过该扣板盖通孔露出于外,该扣板座中央设有一套筒,并有一弹簧及一伸杆形成于该套筒内,并伸露于扣板盖之外,用接合元件将扣板盖组装于扣板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包锁,其特征在于该扣锁组件可为旋臂式,其中心孔系套装于该锁体凸柱上,其一端设有卡钩,另一端设有拉杆,该拉杆上设支柱并有一拉动弹簧钩于该支柱上,而该弹簧另一端系连于锁体固定柱上。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皮包锁,能同时锁扣皮包两侧拉链头及该皮包盖于一个锁体上,主要包含有一锁体及一扣板。一对互呈交叉形态之锁杆前端设有钩扣,可伸入拉链孔内;作动块设有一陷位槽,左右嵌进一嵌合体之转杆,该嵌合体支点系活设于该锁体上,一端部与对号锁之内轮配合;又该锁杆钩扣外侧与一扣锁组件抵靠。该扣板有两插片,并有一中孔形于该插片上,使该插片能嵌入锁体插孔内并与扣锁组件舌部卡合。以此结构令使用者可同时锁扣该皮包左右两拉链头及该皮包于一个锁具,而打开时仅需推压一个按钮即能同时开启该两拉链头及该皮包盖。
文档编号A45C13/00GK2239179SQ9522408
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3日
发明者尤俊德 申请人:尤俊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