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保健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87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保健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具备吸氧、防震等多功能保健服。
通常冬季人们要穿棉衣御寒。由于寒冷季节心脏病发病率高,心脏病发作时急需吸氧抢救,但不可能总是随身带着氧气袋,等送至医院后再行抢救治疗,贻误病情。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既能御寒、又具备急救供氧和防震的多功能保健服。
多功能保健服是由衣领1、衣身2、衣袖3、储氧袋气嘴4、通气口开关5和输氧管6组成(如


图1所示)。
衣身2由6层(如图2所示)组成,自内向外分别为内里7、内层棉8、储氧袋9、定型衬10、外层棉11、外层衣料12构成。内里7为尼龙绸或普通布料;内层棉8和外层棉11可选用丝棉或太空棉类丝长质轻的原料;定型衬10为普通粘合衬;外层衣料12可选用普通布料、尼龙、化纤类、丝绸缎类或皮革类等,根据年龄、性别和职业不同而选择不同颜色和质量的衣料制做。
储氧袋9是由特制密封胶布制成的密闭袋,密封胶布内面附有一层拉筋13。拉筋13具有耐酸碱、耐氧化,主要起定型作用,使储氧袋不变型。储氧袋9的大小尺寸与衣身2之边缝内面积相当,在储氧袋肩部(相当于肩领交接处),有一袋口,称之为气嘴4,气嘴上设有开关5。通过气嘴上的通气口向储氧袋内注气或接通输氧管6吸氧(由通气口出气)。输氧管6是一普通橡胶管,一端设有接头与气嘴上的通气口相适应;另一端为一鼻塞吸氧头。平时置于衣袋内备用。
本实用新型制做时,先将各衣料按不同规格裁好,分别将外层衣料12与外层棉11及定型衬10、内层棉8与内里7缝合,在定型衬10与内层棉8之间夹一储氧袋9,储氧袋周边比衣料短2~3cm,然后将12、11、10、8、7的底边、腋中线处缝制在一起。制做时切勿缝及储氧袋9。衣领1和衣袖3由内层、外层衣料和一层丝棉(或太空棉)制成,衣袖厚度与衣身总厚度相当。衣领上设有连接特制防护帽(另案申请)的拉链或钮扣。储氧袋的气嘴4暴露在肩领交接部,注气时,打开通气口开关5,注入氧气。吸氧时,可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接通输氧管6,打开通气口开关,将鼻塞吸氧头塞入鼻腔即可吸氧。
多功能保健服,不仅穿着舒适、美观,具有御寒、保健供氧之功能,有利于心脏病急性发作病人抢救;同时还可起到防震作用,避免或减轻交通(汽车或摩托车类)碰撞造成的伤情等;以及渔民及航海中防止浪击(外衣层用不透水衣料)和救生衣等功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外型示意图。其中1——衣领、2——衣身、3——衣袖、4——气嘴、5——通气口开关、6——输氧管。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身剖析图。其中7——内里、8——内层棉、9——储氧袋、10——定型衬、11——外层棉、12——外层衣料、13——拉筋。
权利要求1.一种由衣料、丝棉等制成的多功能保健服,其特征在于该保健服衣身的两层丝棉或太空棉之间夹有一氧气层,并在肩领部有通气口。
2.根据权利1所述之多功能保健服,其特征在于该保健服的氧气层是于特制的密封胶布和一层拉筋制成的密闭储氧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之多功能保健服,其特征在于该保健服的储氧袋的开口部气嘴上设有通气口和特制的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御寒、防震、供氧等多功能的保健服,其衣身由6层组成,内、外衣料间附有两层丝棉,之中又夹一层定型衬和一层储氧袋。储氧袋是由特制的密封胶布和一层拉筋制成的密闭袋,在肩领交接处有一开口,由此注入氧气或接通吸氧管,为心脏病人抢救提供方便;同时可防震,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之危害。
文档编号A41D13/00GK2254648SQ9523541
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8日
发明者于秀敏, 王廷础 申请人:王廷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