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肩挂或手撑的两用伞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肩挂或手撑的两用伞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伞把,特别是一个即可手撑。又可把其挂上,并能适度地箍紧在人体肩膀上的两用伞把。适合人们以肩挂或手撑方式用伞遮阳、遮雨。
现有的伞把是由一根钢管同塑料外壳塑铸成一体的。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伞皆为此种形式。人们对现有各类伞的使用。皆需至少一手撑伞,这就造成了带伞骑车的人们,出外买菜的主妇。或所有需用伞又须双手拿东西的人们的许多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伞把,它能凭使用者的意愿。即可按传统习惯手撑方式用伞,又可按把其挂上并能适度地箍紧在人体肩膀上的方式用伞,从而达到用伞不需手的目的。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钢管伞杆的下端,连接一个装有伸缩套管系统及拉紧弹簧的伞把。该伞把的外壳,即可相对伸缩套管系统拉开。并弯、钩成具有伸缩性、封闭的四边形管框,又可扳直、缩、压回原始位置,这样,便可获得一种可肩挂或手撑两用伞把的结构。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尾部三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肩挂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按肩挂形式用伞操作的示意图。
参照图1。在钢管伞杆(16)的下端焊接一个上关节块(2)。上关节块(2)与下关节块(4)之间用铆钉(15)做为转动心轴,下关节块(4)的Y型孔,滑移板(12)各与长拉簧(5)钩接。下关节块(4)与内套管(14)过盈配合套接,内套管(14)的另一端冲有小喇叭口,并且装入中套管(3)内,中套管(3)的上端有个小缩口,下端的锯齿边铆弯在中套固定块(13)的环形凹槽中,中套固定块(13)与滑板(12)焊为一体,它们组成了底边的伸缩拉紧部分。对滑移板(12)插入滑肖套(10)并焊为一体,在滑肖套(10)中装入小压簧(17)及两个滑肖(11),两个滑肖(11)可连同中套管所关联的各零件,在伞把外壳(6)的U型槽中滑移,当滑肖(11)中心位移至伞把外壳(6)的C-C线的剖面处,滑移板即可穿过伞把外壳(6)的开口槽,使整个系统形成图3所示的形式。在伞把外壳(6)的转弯处,旋入一个螺钉(9),并钩接一个短拉簧(8),短拉簧(8)装在尾套管(7)的孔中。
参照图2,把能钩住伞杆(16)的后钩板(24)与后封盖(23)铆接,并与短拉簧(8)钩接,后封盖(23)箍紧在尾套管(7)的倒锥面上,它们组成了顶边的伸缩拉紧部分。尾套管(7)的管壁开有一条滑行槽及通孔,用做位移定位,当其通孔位移至A-A线剖面处(参看图1),导向定位肖(20)在小拉簧(19)的作用下,插入通孔中,使图3所示的系统处于伸出的状态,以供人们可轻松地将伞把挂到肩上。尾封罩(21)箍紧在伞把外壳(6)的尾端,其被导向定位肖(20)所通过的圆孔处,同时固紧小拉簧(19)的下端。小拉簧(19)的上端穿过导向定位肖(20)的轴心。操纵球(22)与导向肖螺母(18)塑铸为一体。
参照图3,当伞把外(6)相对伸缩管系统拉开,并弯成四边形时,可用右手向右扳转伞把约1°,使后钩板(24)钩住伞杆(16)。
内套管(14)、中套管(3)、伞把外壳(6)的套管,最好采用(冷拔无缝钢管 YB231-70)管材。伞把外壳(6)的钢管经热弯成型,并用热固性塑料铸成垂直于轴线的剖面为椭园外形面。滑移板(12)、尾封罩(21)、后封盖(23)可采用(酸洗薄钢板 YB181-65)钢号为A3的板材。尾套管(7)可采用有机玻璃材料。长拉簧(5)和短拉簧(8)、小压簧(17)和小拉簧(19),最好采用0.8、0.5毫米的(碳素弹簧钢丝YB248-64)的材料,长、短拉簧的极限拉力值以不超过2.5公斤为宜。后钩板采用(GB708-65规定品种)钢号为45,其零件成型后,最好经调质处理。伞把以外的伞的各制造参数及材料与传统造法相同。伞把的外形尺寸,包括相应零件尺寸的确定,可依据男性、女性,高等、中等、低等身材。附图所示的形状适合于1.7米的男性使用者。
参照图4,以肩挂方式用伞的操作一手压下板簧闩(1),另一手拉下伞把外壳(6),并把其弯,钩成图3形式,并使导向定位肖(20)插入孔中,即可按图4所示挂到肩上。然后,把操纵球(22)向上拉高3毫米,则整个系统便能箍紧在人体肩膀上。用毕,可让其脱钩,扳直、缩,压回原始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肩挂或手撑的两用伞把,其特征是在钢管伞杆(16)的下端焊接一个上关节块(2),上关节块(2)与下关节块(4)之间用铆钉(15)做为转动心轴,下关节块(4)插入内套管(14)并与之过盈配合、内套管(14)装入中套管(3)内,中套管(3)与中套固定块(13)铆接,中套固定块(13)与滑移板(12)焊为一体,滑移板(12)与滑肖套(10)焊为一体。滑肖套(10)孔中装有小压簧(17)及两个滑肖(11),可在伞把外壳(6)的U型槽中滑移,伞把外壳(6)的尾端插入尾套管(7),尾套管(7)的管壁开有一条滑行槽及通孔,采用导向定位肖(20)做尾套管(7)位移定位元件,尾套管(7)的倒锥面被后封盖(23)箍紧,后封盖(23)与后钩板(24)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伞把,其特征是下关节块(4)、滑移板(12)各与长拉簧(5)钩接,伞把外壳(6)在转弯处旋入的螺钉(9)、后钩板(24)各与短拉簧(8)钩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伞把,其特征是操纵球(22)与导向肖螺母(18)塑铸为一体,并与导向定位肖(20)旋合,与小拉簧(19)作为箍紧人体肩膀的操纵元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肩挂或手撑的两用伞把。它适合人们任选以手撑或肩挂的方式用伞遮阳遮雨。它是在钢管伞杆的下端,连接一个装有伸缩套管系统及拉紧弹簧的伞把。该伞把的外壳,即可相对伸缩套管系统拉开,并能弯、钩成具有伸缩性、封闭的四边形管框,又可扳直、缩、压回原始位置。
文档编号A45B11/02GK86208156SQ86208156
公开日1987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李赐平 申请人:李赐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