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裤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10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0]所述本体22包括一外裆部221、一后臀部222、一内裆部223、一第一外侧边224、一第二外侧边225及两裤脚口 226、227。本体22由布料形成,一般地,布料包括纯棉或莫代尔(Modal)或莱卡(Lycra)或锦纟仑(Tactel)等等,这些材质本身具有不同的弹性。所述外裆部221位于所述裤腰21下方用以包覆人体的小腹,且该外裆部221的结构为:从所述外裆部221由邻接裤腰21的一侧往下向两外侧延伸的宽度呈渐缩,外裆部22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对接边2211及所述第一外侧边224,所述第一外侧边224位于所述第一对接边2211的下方。所述后臀部222位于所述裤腰21下方且对应所述外裆部221以包覆到人体的臀部,所述后臀部222从邻接裤腰21的一侧向下延设一由两侧逐渐向内渐缩的内裆部223,所述内裆部223具有一末端2231。
[0041]所述后臀部22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对接边2221及一第二外侧边225在所述第二对接边2221的下方。所述第二对接边2221与所述外裆部221的第一对接边2211形成对接进而形成所述本体22。同时使所述第二外侧边225的一端延接所述第一外侧边224,所述第二外侧边225的另一端则延伸到所述内裆部223的两侧。在本实施所述内裆部223置于所述外裆部221的里面进而与所述外裆部221重叠设置,使得所述内裆部223的第二外侧边225位于所述外裆部221的第一外侧边224内面。
[0042]但是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如图7A及图7B所示,所述内裆部223置于所述外裆部221的外面,使得所述内裆部223的两侧第二外侧边225位于所述外裆部221的两侧第一外侧边224前面。所述外裆部221的第一外侧边224与所述内裆部223的第二外侧边225形成分离不缝合的设置。因为外裆部221与所述内裆部223重叠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形成交错设置。
[0043]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末端2231连接所述裤腰21,但是不限于此,如图8A、图8B所示所述内裆部223的末端2213连接所述外裆部221。在一实施中所述外裆部221及内裆部223可借助一结合手段23,例如车缝线结合一起。
[0044]特别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因为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为分离不缝合的设置,且第二外侧边225延伸到所述第一外侧边224后面,因此所述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形成非封闭的缝边,所谓非封闭的缝边如图中所示所述第一外侧边224从起始点a (即外裆部221的下端)延伸到b点,然后所述第二外侧边225接续从b点延伸到终点c (即内裆部223的两侧末端),因为起始点a跟终点c不是同一点,所以没有形成封闭线。然后借助非封闭的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形成非封闭的裤脚口 226、227。
[0045]如图9所示,并一并参考前面图示,当使用者穿着本发明的内裤,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被两裤脚口 226、227的大腿或跨部撑开产生包覆应力,由于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为非封闭缝边,所以分散释放所述包覆应力,使得大腿或跨部不会受到紧绷的束缚。
[0046]请继续参照如图10、图11、图12及图1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前述几种实施的内裆部223的末端2231具有一弹性拉伸组件30,所述弹性拉伸组件30的一第一端31连接所述内裆部223的末端2231,弹性拉伸组件30的一第二端32连接所述裤腰21(如图10、图12)或所述外裆部221 (如图11、图13),弹性拉伸组件30为弹性布料例如莱卡(Lycra)制成或者为弹性织带形成。所述弹性拉伸组件30的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可相对的拉伸或缩回(如图中箭头所示)。因此当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被大腿或跨部撑开产生包覆应力时,除了因为第一外侧边224及第二外侧边225为非封闭缝边,可分散释放所述包覆应力外,所述弹性拉伸组件30更提供额外的弹性力帮助释放所述包覆应力,使得大腿或跨部不会受到紧绷的束缚。
[0047]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一外裆部的第一外侧边及一后臀部与内裆部的第二外侧边形成分离不缝合的交错设置,进而形成非封闭的两裤脚口的短裤结构,可释放作用到大腿及跨部的包覆应力,更借助弹性拉伸组件帮助所述第一外侧边及第二外侧边释放包覆应力,以使裤脚口的口径适当的符合大腿或跨部的直径,使得大腿或跨部不会受到紧绷的束缚,并防止烧裆情况产生。
[0048]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为了清楚地说明各结构的组合关系,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结构的组合是实现哪种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装置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短裤结构,包括一裤腰连接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外裆部及一后臀部,所述外裆部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外侧边,所述后臀部向下延设一由两侧向内渐缩的内裆部,该内裆部与所述外裆部重叠设置,该内裆部具有第二外侧边,所述第二外侧边从所述后臀部的两侧延设到该内裆部的两侧末端,且该内裆部的末端结合于该外裆部或裤腰,令所述外裆部的第一外侧边及内裆部的第二外侧边形成分离不缝合的交错设置,以形成非封闭的两裤脚口。2.一种短裤结构,包括一裤腰连接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一外裆部,位于所述裤腰下方,所述外裆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对接边及一第一外侧边; 一后臀部,位于所述裤腰下方,对应所述外裆部,所述后臀部向下延设一由两侧逐渐向内渐缩的内裆部,该内裆部与所述外裆部重叠设置,所述后臀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对接边及一第二外侧边,所述第二对接边与所述第一对接边形成对接,使所述第二外侧边的一端延接所述第一外侧边,且所述第二外侧边的另一端从所述后臀部的两侧延设到所述内裆部的两侧,并结合于所述外裆部或者所述裤腰,其中所述外裆部的第一外侧边及内裆部的第二外侧边形成分离不缝合的交错设置,以形成非封闭的两裤脚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裆部置于所述外裆部的里面或外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裆部两侧的第二外侧边位于所述外裆部两侧的第一外侧边后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裆部两侧的第二外侧边位于所述外裆部两侧的第一外侧边前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裆部具有一末端连结所述裤腰。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裆部具有一末端连接所述外裆部。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裆部的末端连接有一弹性拉伸组件,所述弹性拉伸组件具有一第一端连接所述内裆部的末端,及一第二端连接所述裤腰或所述外裆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伸组件为弹性布料或弹性织带。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裆部及该内裆部借助一结合手段结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裤结构,包括一裤腰连接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外裆部及一后臀部,所述外裆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外侧边,所述后臀部向下延设一由两侧逐渐向内渐缩的内裆部置于所述外裆部的里面或外面,所述第一外侧边延伸一第二外侧边到所述后臀部及内裆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外侧边及第二外侧边形成分离不缝合的交错设置,以形成非封闭的两裤脚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减少缝边完全作用到大腿上的包覆应力,解决大腿被内裤紧紧地束缚住的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大腿不舒适感,有利于皮肤表面呼吸及微血管的流动。
【IPC分类】A41B9/00
【公开号】CN104886786
【申请号】CN201410080325
【发明人】林文健
【申请人】林文健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