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衣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232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毛71具有一定的长度,从通道5内的开口 6穿出与头部的后脑勺抵触,刺毛71可以增加滑片7与头部的摩擦,使头部转动的时候更容易带动滑片7转动,控制联动效果更佳。
[0038]作为优选,刺毛71分布在滑片7的左右两半,且朝向中心一侧倾斜。刺毛71朝向的方向,在头部朝向左右两个方向转动时,均有最佳的摩擦效果。
[0039]骑车拐弯需要观察车后紧随的车辆的情况的时候,使用本安全雨衣,可以通过两侧开设有的后视部2观察。假如是冬天,透明塑料材质的后视部2的内表面会起一层水雾,可以通过头部转动联动滑片7转动,滑片7转动联动第一擦拭件Ia滑移,进行擦拭清洗。
[0040]需要进行左转弯的时候。两侧的第一擦拭件Ia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后视部2的后方的,首先头部预先向右转动一个小角度,这个角度满足后视部2的长度。此状态下,位于右侧的第一擦拭件Ia往收回到通道5的方向转动,位于左侧的第一擦拭件Ia沿通道5的穿出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擦拭件Ia对左侧的透明材料的内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头部从右边转动复位至往左,即可观察。
[0041]需要进行右转弯的时候,需要通过头部预先向左转动一个小角度。此状态下,位于左侧的第一擦拭件Ia往收回到通道5的方向转动,位于右侧的第一擦拭件Ia沿通道5的穿出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擦拭件Ia对右侧的透明材料的内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头部从左边转动复位至往右,即可观察。
[0042]参照图6和图7,实施例二,除雾结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雨帽I的内壁能够由人体头部的转向动作带动滑移的第二擦拭件lb,第二擦拭件Ib滑移在第二擦拭件Ib的背面用于擦拭透明材料,第二擦拭件Ib分别位于头部的左右两侧。
[0043]第二擦拭件Ib通过弹性件10连接于雨帽I的内侧,并在雨帽I的内侧设有限制第二擦拭件Ib脱落的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9b优选为两条限位条,第二擦拭件Ib的一端连接在限位条上,另一端连接在雨帽I上,限位条在两者的中间形成限位作用。
[0044]第二擦拭件Ib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不会刮伤透明材料的表面,相互摩擦更加柔和。
[0045]弹性件10优选采用皮筋,具有拉长和复位的作用。
[0046]见图7,第二擦拭件Ib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面也同样设置有增大与人体头部之间摩擦的刺毛71,刺毛71分别分布在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擦拭件Ib上,刺毛71朝向后脑勺中心一侧倾斜,作用和实施一中的刺毛71相同。
[0047]该种雨衣需要进行左转弯的时候,两侧的第二擦拭件Ib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后视部2的后方的。首先头部稍稍向左倚靠,预先向右转动一个小角度,这个角度满足后视部2的长度。此状态下,位于左侧的第二擦拭件Ib沿通道5的穿出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擦拭件Ib对左侧的透明材料的内表面进行清理,清理后,头部回复倚靠动作,通过弹性件10带动第二擦拭件Ib回复初始位置,然后头部从右边转动复位至往左,即可观察。
[0048]需要进行右转弯的时候,首先头部稍稍向右倚靠,通过头部预先向左转动一个小角度。此状态下,位于右侧的第二擦拭件Ib沿通道5的穿出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擦拭件Ib对右侧的透明材料的内表面进行清理,清理后,头部回复倚靠动作,通过弹性件10带动第二擦拭件Ib回复初始位置,然后头部从左边转动复位至往右,即可观察。
[0049]参照图8,实施例三,除雾结构包括滑动设于雨帽I的内壁能够由人体耳部的转向动作带动滑移的弹性条12、设于弹性条12端部且用于擦拭透明材料的第三擦拭件lc。弹性条12的材料优选为皮筋,可以套在人体的耳朵上,由耳朵带动。
[0050]雨帽I的内侧设有限制第三擦拭件Ic脱落的第三限位部9c,第三限位部9c与第三擦拭件Ic之间设置有供第三擦拭件Ic复位的复位件11。
[0051]第三擦拭件Ic与弹性条12连接,两者一并联动,第三限位部9c设置在雨帽I的内侧,弹性条12位于帽的内侧和第三限位部9c之间滑移,第三限位部9c对弹性条12形成限位作用。
[0052]第三限位部9c具体为一条限位条,该限位条与第三擦拭件Ic之间的复位件11为弹簧,弹簧的原始状态为伸长状态,使用时,耳朵转动带动弹性条12转动,并带动第三擦拭件Ic移动并压缩该弹簧,耳朵不做功的时候,弹簧由于自身的弹力伸长,联动第三擦拭件Ic复位。
[0053]第二擦拭件Ib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不会刮伤透明材料的表面,相互摩擦更加柔和。
[0054]该种雨衣需要进行左转弯的时候,两侧的第三擦拭件Ic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后视部2的前方的,该状态下,视线朝向前方,后视口没有作用,该种雨衣在穿戴的时候,首先是要将弹性条12套于耳朵上。
[0055]左转时,头部直接向左转动,这个角度满足后视部2的长度。此状态下,位于左侧的第三擦拭件Ic往收回到通道5的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对对左侧的透明材料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完成一个转动即可观察。清理后,头部摆正,第三擦拭件Ic通过弹簧复位至初始位置。
[0056]右转时,头部直接向右转动,这个角度满足后视部2的长度。此状态下,位于右侧的第三擦拭件Ic往收回到通道5的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对对右侧的透明材料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完成一个转动即可观察。清理后,头部摆正,第三擦拭件Ic通过弹簧复位至初始位置。
[005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实施例中的都需要转动,这个转动的角度较小,大概在15度到30度之间,视线不会脱离前方,具有足够的余光能观察清楚前方的路况,同时,该预先转动的动作是快速进行的,也保证视线不会脱离前方。
[0058]上述的滑片7中,与雨帽I的内壁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第一擦拭la、第二擦拭件lb、第三擦拭件Ic与雨帽I的内壁接触的面上也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材料,一般称作“不粘涂层”,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具有塑料中最小的摩擦係數,是理想的无油润滑材料,以此来保证头部与具有刺毛的滑片7、第二擦拭件lb、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滑片7与雨帽I的内壁接触的摩擦系数,第一擦拭la、第二擦拭件lb、第三擦拭件Ic与雨帽I的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同样细小,不妨碍头部的转动联动。
[0059]另外,该种雨衣还包括设于后视部2的外沿的挡雨帘3,挡雨帘3沿后视部2的前端连接至后视口的上端。在行车时,因为雨水是斜向下飘落的,该挡雨帘3可以阻挡大部分的雨水,防止雨水打湿透明材料的外表面。也将一部分雨水沿挡雨帘3的弧度顺沿,避开了后视部2,防止雨水打湿透明材料的外表面,保证透明材料的外表面的可视度。
[006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雨衣,包括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帽的两侧分别具有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后视部;该种雨衣还包括设于雨帽中能够跟随人体头部的转向动作而同向转动进而产生擦拭透明材料动作的除雾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结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雨帽的内壁能够由人体头部的转向动作带动滑移的滑片、设于所述滑片端部且用于擦拭所述透明材料的第一擦拭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帽上设有供滑片在内滑移的通道、限制滑片脱落的第一限位部,该通道具有朝向人体头部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结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雨帽的内壁能够由人体头部的转向动作带动滑移的第二擦拭件,所述第二擦拭件滑移在透明材料的背面用于擦拭所述透明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擦拭件通过弹性件连接于雨帽的内侧,并在雨帽的内侧设有限制第二擦拭件脱落的第二限位部。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或第二擦拭件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增大与人体头部之间摩擦的刺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结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雨帽的内壁能够由人体耳部的转向动作带动滑移的弹性条、设于所述弹性条端部且用于擦拭所述透明材料的第三擦拭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帽的内侧设有限制第三擦拭件脱落的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与第三擦拭件之间设置有供第三擦拭件复位的复位件。9.根据权利要求1-4或6或8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该种雨衣还包括设于所述后视部的外沿的挡雨帘,所述挡雨帘沿后视部的前端连接至后视口的上端。10.根据权利要求1-4或6或8所述的一种雨衣,其特征在于:该种雨衣的雨帽的边沿设置有将雨帽的开口支撑成与人体脸部的边缘适配的支撑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衣,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后视的、安全性高的、防雨性强的、舒适性好的安全雨衣,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雨帽,雨帽的两侧分别具有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后视部;该种雨衣还包括设于雨帽中能够跟随人体头部的转向动作而同向转动进而产生擦拭透明材料动作的除雾结构,当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后视部的内表面形成一层水雾的时候,通过由人体头部的转向动作带动的除雾结构进行清理,使后视部具有更佳的透视效果,保证其内部的可视度。
【IPC分类】A41D3/04
【公开号】CN104939369
【申请号】CN201510398348
【发明人】吴海啸
【申请人】杭州越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