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和鞋面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9871691阅读:1237来源:国知局
鞋面和鞋面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构成鞋的一部分的鞋面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鞋具有鞋帮,鞋帮具有覆盖穿用者的脚底的鞋底覆盖部和覆盖穿用者的脚背侧的部分的鞋面。在外穿的鞋中,在其鞋帮的鞋底覆盖部安装有由合成树脂等制成的外鞋底。近年来,做出了如下尝试:用一块编织物来构成构成鞋帮的鞋面和鞋底覆盖部当中的鞋面,从而生产效率良好地制作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I?3中公开了如下技术:用一块编织物来制作脚跟的部分左右分开不相连的状态的鞋面,并将其与鞋底覆盖部共同地与由合成树脂等制成的外鞋底接合,由此完成鞋的制作,上述鞋底覆盖部是与鞋面分开地另外准备的。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 — 508994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59813号说明书
[0007]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21290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在专利文献I?3的技术中,为了将鞋面的左右分开的部分相连并形成立体的形状,需要对鞋面的一部分进行缝制。由于该缝制作业很烦杂,因此,采用专利文献I?3的技术制造鞋存在鞋的生产性(时间、成本等)不良的问题。
[0010]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如果存在预先使脚跟的部分相连并立体地编织的鞋面,就能够提高鞋的生产效率。但是,这样的鞋面及其编织方法至今尚未提出。
[00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预先立体地编织的鞋面及其编织方法。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发明的鞋面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的无缝缝制的编织物,并对构成鞋的鞋帮的穿用者的脚背侧的部分进行覆盖,所述鞋面的特征在于,在将鞋面的覆盖从穿用者的跟腱起直到脚跟的区域的部分作为脚跟覆盖部,将鞋面的除了脚跟覆盖部的部分作为主体部时,在脚跟覆盖部与主体部分界的分界线的位置,将脚跟覆盖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线圈与主体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端部的线圈连接,由此,鞋面立体地形成,鞋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使用前后的针床编织的编织组织构成。
[0014]作为本发明的鞋面,能够列举如下形态:脚跟覆盖部具备随着从其下端侧起朝向上端侧而宽度逐渐变窄的形状。
[0015]作为本发明的鞋面,能够列举如下形态:具备形状保持部,所述形状保持部通过与覆盖主体的脚尖侧的下端和脚跟侧的下端中的至少一方相连,并向覆盖主体的下端侧的开口部的内方侧弯折,从而将覆盖主体保持为沿着穿用者的脚的形状的立体形状,所述覆盖主体由脚跟覆盖部和主体部构成。尤其是,优选如下形态:如后述的实施方式4所示,在形状保持部的与覆盖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轮廓线的中间部分,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覆盖主体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连续,在除了中间部分的两侧缘部分,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沿覆盖主体的编织宽度方向通过编织连接。
[0016]作为本发明的鞋面,能够列举如下形态:所述形状保持部是与脚跟覆盖部的下端以及位于隔着该脚跟覆盖部的位置的主体部的下端相连的后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后侧形状保持部的与脚跟覆盖部和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轮廓线形成为山型,在所述山型的轮廓线的中间部分,后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脚跟覆盖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连续,在山型的轮廓线的除了中间部分的两侧缘部分,后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通过编织连接。山型的轮廓线包含拱形的轮廓线和梯形的轮廓线。该轮廓线的意义在下面的前侧形状保持部中也是同样的。
[0017]作为本发明的鞋面,能够列举如下形态:所述形状保持部是与所述主体部的脚尖侧的部分的下端相连的前侧形状保持部,该前侧形状保持部的与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轮廓线形成为山型。在所述山型的轮廓线的中间部分,前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主体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连续,在山型的轮廓线的除了中间部分的两侧缘部分,前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与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通过编织连接。
[0018]本发明的鞋面的编织方法(以下称为编织方法I)利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鞋面,所述鞋面覆盖构成鞋的鞋帮的穿用者的脚背侧的部分,在本发明的编织方法I中,在将鞋面的覆盖从穿用者的跟腱起直到脚跟的区域的部分作为脚跟覆盖部,将除了脚跟覆盖部的部分作为主体部时,依次进行如下工序,在以下的工序α?所述工序γ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前后的针床编织成编织组织。
[0019][工序α]..?是将主体部从其脚尖侧起向脚跟侧编织来完成主体部的工序,以将主体部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在针床上左右排列的状态进行编织。
[0020][工序β]…在针床的长边方向上的左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与右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之间编织作为脚跟覆盖部的上端的起口部。
[0021][工序γ]...反复进行如下操作来完成脚跟覆盖部,所述操作是沿起口部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作为脚跟覆盖部的线圈列的操作、以及将该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线圈和另一端侧的线圈分别与左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的线圈和右侧部分的终端线圈列的线圈连接的操作。
[0022]作为上述编织方法I,列举如下形态:进行下述工序α’和下述工序γ’中的至少一方。
[0023][工序α’]...在工序α之前编织前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前侧形状保持部是从线圈纵行方向的始端部起朝向终端部而编织宽度逐渐扩大的编织物,将鞋面的脚尖侧的部分保持为沿着穿用者的脚尖的圆度的立体形状。在进行工序α’的情况下,在工序α中,当与前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的中央线圈列连续地编织出主体部,增加主体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时,在前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的除了所述中央线圈列的侧边线圈列处形成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线圈。
[0024][工序γ’ ]…在工序γ之后编织后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后侧形状保持部是从线圈纵行方向的始端部起朝向终端部而编织宽度逐渐变窄的编织物,将鞋面的脚跟侧的部分保持为沿着穿用者的脚跟的圆度的立体形状。在进行工序γ ’的情况下,在工序γ ’中,与脚跟覆盖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以及位于隔着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的位置的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连续地编织出后侧形状保持部。
[0025]本发明的鞋面的编织方法(编织方法II)利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鞋面,所述鞋面是构成鞋的鞋帮的覆盖穿用者的脚背侧的部分。在本发明的编织方法II中,在将鞋面的覆盖从穿用者的跟腱起直到脚跟的区域的部分作为脚跟覆盖部,将除了脚跟覆盖部的部分作为主体部时,依次进行以下的工序δ?工序ζ,在工序δ?工序ζ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前后的针床编织成编织组织。
[0026][工序δ]…一边从脚跟覆盖部的下端侧向上端侧使编织宽度逐渐变窄一边编织脚跟覆盖部,来完成脚跟覆盖部。
[0027][工序ε]…与脚跟覆盖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边缘连续地编织出主体部的左侧部分,并且与脚跟覆盖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边缘连续地编织出主体部的右侧部分。
[0028][工序ζ]…是从主体部的脚跟侧向脚尖侧编织主体部来完成主体部的工序,以将主体部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在针床上左右排列的状态进行编织。
[0029]作为上述编织方法II,能够列举如下形态:进行下述工序δ’和下述工序ζ ’中的至少一方。
[0030][工序δ’]...在工序δ之前编织后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后侧形状保持部是从线圈纵行方向的始端部起朝向终端部而编织宽度逐渐扩大的编织物,将鞋面的脚跟侧的部分保持为沿着穿用者的脚跟的圆度的立体形状。在进行该工序S ’的情况下,当在工序S中与后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的中央线圈列连续地编织出脚跟覆盖部,在工序ζ中增加主体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时,在后侧形状保持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的除了中央线圈列的侧边线圈列处依次形成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线圈。
[0031][工序ζ’]...在工序ζ之后编织前侧形状保持部,所述前侧形状保持部是从线圈纵行方向的始端部起朝向终端部而编织宽度逐渐变窄的编织物,将鞋面的脚尖侧的部分保持为沿着穿用者的脚尖的圆度的立体形状。在该工序ζ’中,当与主体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以及位于隔着该线圈纵行方向终端部的位置的主体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连续地编织出前侧形状保持部。
[0032]发明的效果
[0033]本发明的鞋面是形成为立体的形状的无缝缝制的鞋面。这是因为,将鞋面分成脚跟覆盖部和主体部编织,并且将脚跟覆盖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与主体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通过编织相连。这样的连接状态下的脚跟覆盖部和主体部彼此相互支承,将鞋面的脚跟侧部分维持为立体的形状。立体的本发明的鞋面具有提高鞋的生产效率的效果。这是因为,对于本发明的鞋面来说,不需要专利文献I?3的鞋面所必需的缝制作业。另外,立体的本发明的鞋面在与鞋底覆盖部组合成鞋时,容易进行鞋面与鞋底覆盖部的对位,这也是能够提高鞋的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0034]另外,本发明的鞋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使用前后的针床编织成的厚度厚的编织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