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5319阅读:1451来源:国知局
遮阳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次卡锁的连接装置的遮阳帽。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夏天的阳光愈渐强烈,长久在露天行走和工作的人们如不采取一些防晒措施,其皮肤甚至眼睛均容易被晒伤。
[0003]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类型的防紫外线遮阳帽,虽然市场反应较好,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如帽圈与帽檐紧固在一起,不方便拆卸和存储。又如,帽圈和帽檐虽然被连接装置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但因连接装置通常仅具有一道卡锁结构,过于简单,导致二者意外地自动脱离,或者因使用者误操作而分离。
[0004]因此,提供一种帽圈和帽檐可拆卸,并且具有多道卡锁装置的遮阳帽诚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帽,所述遮阳帽包括本体和经由连接装置枢转连接在所述本体上的帽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级锁定单元,所述一级锁定单元包括与所述帽檐关联的转动件、和与所述本体关联的具有转动槽的承载元件,其中,所述转动件安装成在所述承载元件的转动槽中转动并具有稳定位置和脱离位置;二级锁定单元,所述二级锁定单元包括平移滑动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的滑动件、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元件上的止动槽,其中,所述滑动件具有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转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元件自由转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承载元件的止动槽中,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承载元件的转动。
[0006]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具有稳定位置和脱离位置,大多数情况下,转动件应当位于稳定位置,以使转动件和承载元件相互固定。只有当需要拆卸转动件和承载元件时,才需要将转动件转动至脱离位置,以达到转动件和承载元件脱离的目的。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槽采用挂钩导轨,转动件采用挂钩,挂钩可以在挂钩导轨内运动,挂钩导轨具有挂钩进位和挂钩锁位,以使挂钩在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具有稳定位置和脱离状态。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元件的限位槽中设置有限位元件,所述转动件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元件形状相应的定位槽以及用于向所述限位元件施加阻力的阻力面,所述转动件进入所述稳定位置时,所述限位元件越过所述阻力面进入所述定位槽。
[0008]转动件在转动槽中转动,并达到稳定位置时,限位元件越过阻力面并与定位槽发生卡合,使用者需要施加足以使限位元件越过阻力面的力量,才能使限位元件越过阻力面,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力的变化感知限位元件是否进入定位槽,不会继续盲目的施力以使转动件转动。限位元件和定位槽发生卡合之后,转动件不会轻易的倒转以进入脱离位置。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件具有限位块,所述滑动件具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配置成:所述限位块完全滑出所述限位槽时,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承载元件的止动槽中。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为半圆形凸起。
[0011]通过在转动件和滑动件上分别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能够控制滑动件相对于转动件的运动。将限位块设计为半圆形凸起,需要使限位块和限位槽分离时,使用者需要施加大于使所述滑动件滑动的力,才能使半圆形凸起的限位块越过限位槽。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感受到力度变化,从而得知滑动件的移动情况。当限位块完全脱离限位槽时,滑动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承载元件的止动槽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块为设置在盖板上的半圆凸起,限位槽为设置在推锁上的锁孔。锁定状态下,半圆凸起进入锁孔之中。自由状态下,所述半圆凸起借助其圆弧形表面,慢慢从锁孔中滑出。使用者在解开这一锁定状态时,需要施加一定的推力,随着半圆凸起慢慢滑出,其施加的力逐渐变小。当使用者感知到半圆凸起与锁孔完全脱离时,证明第二定位元件已滑入第二限位元件内。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帽檐具有孔,所述孔内设置具有齿轮的环形轨道,所述承载元件具有与所述环形轨道的齿轮相配合的齿。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齿具有弹性。
[0014]帽檐设有与转动件的齿相配合的轨道,以使二者能够相对转动。由于第转动件与帽圈固定,又与帽檐通过具有齿轮的轨道固定,因此帽圈和帽檐可以相对转动至任意位置,以满足使用者遮挡不同角度的光线。另外,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内设有齿环,能够与底座上的齿相配合,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帽檐不会因自身重量而下垂。同时,底座上的齿具有一定的弹性或者可以在后部设置一定的伸缩空间,以避免其与齿环出现卡死现象。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安装于所述转动件的内侧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件外侧面并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的推动件,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推动件配置成:所述滑动件能够在所述转动件内侧面与所述推动件同步运动。
[0016]由于转动件和滑动件的结构和配合相对复杂,并且需要实现精确定位功能,因此将滑动件设置于转动件的内侧。同时,在转动件外侧设置与滑动件联动的第五组件,以便于使用者从转动件的外侧即可轻松的推动滑动件,也对转动件的内部结构提供了保护空间。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帽具有两道主要的锁定单元,第一锁定单元通过旋转控制转动件和承载元件的分离,即帽圈和帽檐的分离。第二锁定单元通过平移滑动控制转动件和承载元件的相对旋转。本实用新型采用两道运动形式不同的锁定单元克服了现有的遮阳帽只有一道锁定单元时会发生帽圈和帽檐的意外分离的缺陷。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帽还有限位元件-定位槽以及限位块-限位槽两道次要的限位装置,方便使用者感知其想要移动的部件所移动到的位置,操作方便,减小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有连接装置的遮阳帽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底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底座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盖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盖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推锁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推锁盖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盖板和推锁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盖板和推锁盖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底座、推锁和推锁盖的安装示意图(为避免产生视线遮挡,省略了夹设于推锁和推锁盖之间的盖板);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角端圆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角端圆环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显示了一种具有连接装置的遮阳帽。如图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遮阳帽的帽檐I和帽圈2的连接装置3包括底座31、角端圆环35、盖板32、推锁33以及推锁盖34。底座31与帽圈2通过帽钉固定连接在一起。角端圆环32固定于帽檐两侧的顶角之上。底座31和盖板32分别设置在角端圆环35的两侧,将角端圆环35夹设于其间。盖板32通过转动的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底座31上,形成第一道卡锁装置。因此,转动盖板32至解锁位置,可将底座31与盖板32分离,从而将角端圆环35从二者之间取出,即完成帽圈2和帽檐I的拆卸。推锁33和推锁盖34分别设置在盖板32的两侧并相互关联。推动推锁盖34可以带动推锁33在盖板32的另一侧运动以限制盖板32的转动,形成第二道卡锁装置。第一道卡锁装置的运动方式为转动,第二道卡锁装置的运动方式为平面推动,因此能够克服仅有一道卡锁装置造成意外脱离的缺陷,也能够避免使用者误操作而使连接装置3失效,使帽圈和帽檐意外脱离。在之后的描述中,分别介绍每一个部件的结构及其配合方式,一个部件的正面(反面)均会与另一部件的反面(正面)贴合或连接或配合。
[0032]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底座的正面及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底座31大致为圆形片状,其正面具有大致围绕外沿的环形凸棱311,凸棱311将底座31分隔为向外延伸出的底座环形面312以及底座凹陷部313。在底座31的直径方向上对称的形成两个向外延伸出的卡齿314。两个卡齿314所在直径将底座31分隔成对称的两个部分。
[0033]卡齿314后方的凸棱311向着直径方向向内凹陷,使卡齿314和凸棱311之间形成间隙315。所述卡齿313在受到外力压迫时,可以向上述间隙315内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与间隙315对应位置的凸棱311处形成凹槽形状的锁头卡位316。
[0034]两个卡齿314之间的半圆形凸棱311与底座31的凹陷部313之间形成中空的挂钩移动空间。在挂钩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