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信用卡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1848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信用卡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藏和使用信用卡与银行卡的装置,其属性可被归纳为一种信用卡与银行卡的附属品。
【背景技术】
[0002]一般传统卡套的设计是采用全套住样式,就是把整张信用卡或银行卡涵盖住(如图3所示),将卡本身全部套住的这种设计令使用者抽卡不便(不能提供瞬间一秒半秒就可抽卡之便捷),因为卡套只露出半月形的切空部分予使用者抓拿来抽卡(如图1和图3所示),再者卡套是紧密的套住卡本身以防松动而卡容易脱离,因而仅以半月形的切空部分(约小于半个手指头)来抽取紧密套住的卡实有不便之处;基于卡本身为标准尺寸而不允许作任何改变,如欲实现轻易的抽卡操作,改良必须从卡套设计着手。
[0003]另外一项议题为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下列是一些相关的内容:
[0004]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呼吸道菌群、人体的分泌包括口液、鼻涕、血液、排泄物、伤口溃烂的化脓等等,其实在公共场所只要是人手触摸到之处都满佈着上述的各种易感染的细菌与病毒;近年来海外地区日渐关注公共场所的卫生,以下为几个羞置比较详尽并具权威性的官方报道:
[0005]1.2011 年 11 月 CNN News,
[0006]2.2012 年 12 月 ABC News,
[0007]3.2014年4月MSN News和其它如Fox News等都不约而同地列出一些公共场所对人体健康具威胁性的传染病菌温床,其中有些是大家常会疏忽的例如:电梯的扶手、升降机的按钮、银行提款机的键盘、餐馆的餐牌和调味品的器皿、公交和地铁的扶手、所有的门把当然也包括共用洗手间的门把和水龙头开关等等;有点意外就是超市购物推车的把手,测验数据显示居然有2/3的把手附沾了排泄物,因而近年来美国一些大规模的超市和百货商店的进口处都提供擦拭的消毒湿纸巾或挥发性净手剂,但总体而论并未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最终消费者还是要用手直接去触摸购物车的推把,因而此举只能算是廖胜于无、半个亡羊补牢之策;而钞票表面一般除了会沾有多至三千种细菌,有部分还沾有毒品,而有少数细菌可生存18个小时之久;另外的调查结果指出银行取款机的键盘最脏的“键”是那个“确认”键,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要按此键来完成程序,所以建议操作者不要用指尖,把手指屈起来而用指节来按键,因为指节不会容易接触到自己面部包括眼睛、嘴巴等部位。
[0008]姑勿论细菌与病毒这牵涉广面的议题,只谈人体的分泌已足够引起不浅的心理障碍,但相关报道往往会时过境迀,还不具强烈的冲击性而令人有实质性的改观和付诸实际的御防,另外不幸的是目前于相关领域中还没出现与本实用新型理念接近的创新。基于上述的林林总总,本设计的启发点乃为提供一种简便使用信用卡的卫生装置,全面提高用卡时人手与外界的隔绝性,期望能亡羊补牢、于众多对人体健康具威胁性的病菌温床中先呼吁大众对用卡此环节的关注和提高意识,因而始有本设计之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0009]本装置的主要组件包括外包(1)、两款卡套——刷卡式卡套(6)与吞卡式卡套
(7)和一双指套(9)。外包(I)是可以对折的(如图4,图17,图18,和图28所示),摊开时左右均可收藏卡和套的组合(如图14所示),卡和套的组合是以鉚钉(5)穿过卡套和外包(I)装订起来,卡套带子(8)是以黏贴方式附在卡套上,左右拉动卡套带子(8)就可以使卡和套的组合在鉚钉(5)上旋转(如图16和图17所示),于此位置的卡和套的组合有部分就可以露出外包(I)的外围,鉚钉(5)是采用上螺丝、可重复使用而非一次性钉死的鉚钉(5),可随时扭开螺丝以添加或减少卡套,卡套带子(8)是以具角度的黏贴以识别前后一齐装订的卡(如图15和图16所示)。指套(9)配有松紧带(10)和黏贴了泡沫棉(11)在其前半底部(如图19和图20所示),松紧带(10)也是使用黏贴方式,可重复撕开再贴住来调整以适应手指粗细,泡沫棉(11)的作用是产生适中的摩擦度,因为指套(9)本身的质料是具光滑性的;由于其制造材料是柔软的,指套(9)经压缩后其体积的宽度能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如图23所示),因而可方便放置于透明塑料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此透明塑料袋是被黏贴在外包(I)中间的折叠线(13)上(如图27所示)。
[0010]刷卡式卡套(6)只盖住卡的3/5面积,所以磁条(3)部分是外露以备通过刷卡机(如图7所示),倘若要抽取卡则有2/5的卡面积予手指抓拿,绝不逊于半月形的切空部分;设有切缝(12)的吞卡式卡套(7)则全部把卡盖住(如图8所示),吞卡式卡套(7)与卡分离的运作全仰仗于切缝(12)的设计(如图9,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别于传统的打开卡包、抽出卡之后再刷过刷卡机、卡收回卡套最后把卡包闭合,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免开卡包免抽卡便能刷过刷卡机,把传统刷卡过程的五个步骤精减为两个,原因是由于收藏了指套(9)的透明塑料袋是摆在外包(I)中间,而指套(9)本身的宽度约为2cm (2厘米),所以外包(I)是保持着2cm宽度的开口,也就等于外包(I)会保持着半开半合的状态(如图28所示),至于卡和套的组合能把刷过卡机、卡收回套里和闭合卡包这三项步骤合为一项,是由于刷过卡机之后卡和套的组合也就能顺势转回外包(I)里,所以刷过卡机这步骤就包含了卡收回套里和闭合卡包这两个步骤,各种实际操作情况会于【具体实施方式】段落中叙述。
[0011]本实用新型的指套(9)是分享专利号:2014204180456的现有技术组件,一种免直接触摸钞票的钱包中所述的指套(6 )。
[0012]图中标号:
[0013]1.外包 2.信用卡或银行卡 3.磁条 4.芯片 5.鉚钉 6.刷卡式卡套7.吞卡式卡套
[0014]8.卡套带子9.指套10.松紧带11.泡沫棉12.切缝13.折叠线14.黏贴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般传统卡套的两种款式的不意图;
[0016]图2.为一般信用卡或银行卡(2)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套上传统卡套的信用卡或银行卡(2)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包⑴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刷卡式卡套(6)装配了卡套带子(8)和鉚钉(5)的平面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吞卡式卡套(7)装配了卡套带子(8)和鉚钉(5)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7.为信用卡或银行卡(2)套上刷卡式卡套(6)的示意图;
[0022]图8.为信用卡或银行卡(2)套上吞卡式卡套(7)的示意图;
[0023]图9.为吞卡式卡套(7)的简略和放大的侧面示意图;
[0024]图10.为信用卡或银行卡(2)套上吞卡式卡套(7)、并显示了鉚钉(5)的相关位置的侧面示意图,为清晰缘故图中没显示侧面的切缝(12 );
[0025]图11.示意套进信用卡或银行卡(2)的吞卡式卡套(7)被掀起约45° ;
[0026]图12.示意套进信用卡或银行卡(2)的吞卡式卡套(7)被掀起超过90°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