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998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拔牙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涉及的是口腔科专用的拔牙钳。
牙齿由外露的牙冠及埋入牙周组织(牙龈及牙槽骨)的牙根组成。传统的拔牙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一是挺出法,用拔牙挺按牙齿脱位的反方向插入牙根和牙糟骨之间,通过楔入、杠杆及轮轴的原理挺出牙齿;二是于拔出法,用拔牙钳摇松牙齿后直接拔出;三是混合法,用牙挺挺松牙齿后再用拔牙钳拔出。采用上述传统的拔牙方法,经常会出现牙龈、牙糟骨及相邻牙齿的损伤,也可能造成断根、穿通上颌窦、损伤下颌神经、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且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拔出坚固的磨牙时,表现最为明显;另外,对于一次拔出多个牙齿的时候,往往需要用多个拔牙钳来操作,比较繁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准确、方便、省时、省力、创伤小及多个牙通用的拔牙钳。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
如下一种拔牙钳,是由钳头、中轴、关节、钳柄组成,其结构特点为钳柄3、4尾端内弯,且内弯相对的表面上的对应处设有相配的齿扣7。
钳头1及6底面设有弹性垫8附图1为拔牙钳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拔牙钳侧视示意图附图3为拔牙钳操作示意图附图说明及实施例由附图1、2可看出,现有拔牙钳与普通钳相比,其钳头颈部较长,其钳头的前端上撬凸起,凸起的内侧呈凹面;而本实用新型拔牙钳与现用的拔牙钳的区别主要有三处一是两个钳柄3、4分别向对向内弯曲,并在弯曲的两个相对的面上设有相匹配的齿扣7,当钳头1、6夹物时,将钳柄尾端的齿扣7啮合,钳头1、6就会将牙冠咬紧固定;二是在钳头1、6下面加装弹性垫8,例如硅胶垫,防止牙齿拔除时撞坏口腔中其它牙齿,保证了拔牙的安全操作;三是在钳头1、6前端上撬的凸起11的内侧凹面上各设至少3个齿,许多齿就能更牢固地夹紧牙冠。
上述弹性垫8的安装,可以用粘结法将硅胶垫粘在钳头1、6下面;也可以用凹槽及凸起法插接在一起,如在钳头1、6下表面加工至少2个凹槽,在相配的弹性垫上表面相应位置上作至少2个相配的凸起,拔牙前将弹性垫凸起插入凹槽内即可将弹性垫连接在钳头下面。为了操作安全,钳关节应加厚。拔牙钳操作简介参照附图1、3,手持拔牙钳,在中轴5的作用下,用钳头1、6夹住牙冠10,握紧钳柄3、4,使两个齿扣8啮合固定,保证了钳头不松脱,然后用手扶持住钳柄3、4,按牙齿脱位方向用锤子敲击钳关节2,就会把牙拔除,所以,该拔牙钳可称为敲击式拔牙钳。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适应症宽(只要能夹住的牙冠或牙根均能拔除);(2)不损伤牙龈及邻牙;(3)损伤牙槽骨的程度降低到最低;(4)不易出现断根;(5)不会出现穿通上颌窦、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及牙胚等并发症;(6)拔牙迅速;(7)使用器械少(大多数牙齿可通用一把钳子);(8)节省体力;(9)可以不要助手帮忙即可拔除。
权利要求1.一种拔牙钳,是由钳头、中轴、关节、钳柄组成,其特征在于钳柄(3)、(4)尾端内弯,且内弯相对的表面上的对应处设有相配的齿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牙钳,其特征在于钳头(1)及(6)底面设有弹性垫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牙钳,其特征在于钳柄(3)、(4)端内面对应钳头(1)、(6)下表面上设有至少2个凹槽,弹性垫(8)上表面上设有至少2个与凹槽相配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牙钳,其特征在于钳头(1)、(6)下表面各粘结一个弹性垫(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牙钳,其特征在于在钳头(1)、(6)前端上撬的凸起(11)的内侧凹面上分别设有至少3个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拔牙钳由钳头、钳柄,中轴、关节组成,在钳头下表面连接有弹性垫;将两个钳柄尾端制作成向内弯曲,两个弯曲端向对的部分制作成相匹配能啮合的齿扣;该产品构思新颖,操作简单,省力省时,适应症宽,夹持牙冠牢固,不易出现断根,损伤牙槽骨的程度降至最低,减少并发症;拔牙钳可通用,可用于多个牙齿,即可拔上牙,亦可拔下牙,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C3/14GK2433947SQ0021579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7日
发明者李琳, 王辉东 申请人:济南市口腔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