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78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保温、洗浴、自动调整人体姿态和冲便的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
适合困床、困坐病人的护理床是医疗、康复领域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已采用过许多方法,如手动机械法、电动机械法、气动调控法等等,这些方法一般围绕着一或两种服务项目去解决困床、困坐病人所需,例如1999年8月4日公告的CN2331348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就公开了一种利用气动调控法解决困床、困坐病人的“多功能自动护理病床”,这种“多功能护理病床”的原理是通过对病床上不同部位的气垫进行调控气量,使之可以依困床、困坐病人所需调整在床上的不同姿态,其多功能的实际含义是“有调整病人在床上多种姿态的功能”,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因服务项目狭窄无法满足困床、困坐病人更多的护理服务要求,如在病床上可以完成洗澡、解便、冲便这些基本护理服务项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在护理床上服务项目范围狭窄的缺点,提供一种有多元服务项目并能组合成一体的护理床。
为此本实用新型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护理床包括一个半封闭内外两层结构外观至流线型的保温床体;一个镶置在床体内层底部上设有给排水的固定式坐便器;一组固定在床体内外层之间给排水管道和与之相配的循环水泵;一组固定在床体外底部设备箱四角上与床体垂直贯通并列于床体内缸短轴水平的垂直支承液压装置;一组固定在床体内外两层上部内缸长轴两侧侧面壁的助推侧翻身液压装置;以及配套的折叠床架和可弯曲的床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保温床体包括结构与外观改进其中床体结构改进采用了内外两层形成主缸;为了适应不同身长的人体需要在主缸尾部装有手动伸缩缸,伸缩缸通过凹槽中的密封件与主缸联接;缸盖也为两层结构,缸盖与人体头部相向的位置留有与外部空气流通的孔道,缸盖另一侧与伸缩缸封闭;在主缸两侧加装固定盖侧封边、侧封边和封堵头;上述在两层结构中空部位填装保温材料;为了使主缸与缸盖、固定盖侧封边、侧封边有抗拉性、密封性、抗侧向剪切性,在缸盖、固定盖侧封边、侧封边内加装与其断面相吻合的静配合加强筋;在主缸侧封边上加装电磁锁;通过所述床体结构的改进使床体的保温性、密封性、刚性都得到了提高。在床体外观改进中,对主缸、伸缩缸、缸盖、固定盖侧封边、侧封边、封堵头采用了弧形线条与拱型结构,为了增强其实用性,在伸缩缸外两侧设计有凹陷的拉手,缸盖对应人体头部位置上设计了可装有显示器的空间。
为了使床体稳定和床体紧凑,在床体底部做了设备箱、加热箱、制冷箱和油箱的结构设计,其中设备箱、加热箱与制冷箱放在油箱之上形成一致的宽度与高度,在设备箱、加热箱、制冷箱的一侧增添了一个可以折叠收藏的踏步板,踏步板一端与油箱外侧底边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折叠踏步相联。在油箱底部四个角设万向轮与可调垫脚。
作为实用新型另一种改进是运用上述改进后的床体两层之间的空间安装给排水循环系统,并运用设备箱的空间安装循环水泵、电磁阀和彼此联接的管道。在安装给排水的项目中,将固定式冲水坐便器镶嵌于内缸之中,同时也将给排水接入坐便器内部。这样困床、困坐病人可以不离开床体完成洗浴与冲便。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两组液压装置安装于床体内,以解决人体体位的姿态调整。一组为垂直支承液压装置,它的液压缸体垂直放置在设备箱中的四角,活塞杆垂直放置在床体内缸底部,活塞杆端头与可折叠床架联接,折叠床架1/4处设置一组限位轴套,可以在180度角内自由活动,当活塞杆受推压后从缸底抬升可以举起床架和床架上的负荷,当组成平行于平躺人体胸部下的活塞杆(2支)向上举,另一组(2支)在臀部下的活塞杆(2支)则不动时,上升活塞杆带动可折叠床架做180度角内的转动,人体在平躺中可以获得多种姿态。另一组为侧翻助推液压缸装置,该装置也分成两组分别水平安装在主缸的上部内缸与外缸之间,主要由挤推液压缸、助推液压缸、导向轨、挤推导向块、挤推滑槽、滑轮、万向轴、档板轨道、档板、固定轴和机箱共同组成装置,当挤推缸开始工作时,活塞杆向同轴向进行推挤,活塞杆头部装有挤推导向块,挤推导向块的一边卡入一个内部呈70度角的挤推滑槽,该槽与助推液缸紧配合联连,挤推导向块的另一边与导向轨滑动装配,挤推导向块沿挤推滑槽运动,将助推液压缸顶出内缸边,直至将助推液压缸顶至与内缸成90度角时停止,此时助推液压缸开始工作,活塞杆端头固定有万向轴,万向轴另一端联接一只滑轮,滑轮嵌入档板轨道槽内,槽与侧推档板紧密联接,当助推液压缸推出活塞杆时,侧推档板推动一个可弯曲的托板向内缸的另一侧推进,此平时平躺的人体可以被推向侧翻姿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一步的改进,可弯曲的托板包括托板芯、托板边和密封联接件,托板芯的断面是一个等腰梯形,在等腰断面的两条斜边上开有两组凹槽,托板边断面为一条为直角边,一条边为斜边,斜边上也开有一组凹槽,,密封联接件呈“夫”字结构,通过密封联接件嵌入托板芯与托板边的凹槽内联接成整个托板,托板在受到侧翻助推液压缸挤推时,受联接密封件有弹性延伸特性的作用后可以向同水平方向自由弯曲。
综合所述实用新型的改进,本护理床可以实现保温、洗浴、冲便和多种体位姿态的调整,并且在传统护理床的外观上有所变化,形成了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侧剖面图;图2是
图1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图2缸盖与固定缸盖侧封边、侧封边的断面正视剖面图;图4是
图1、图2中的垂直支承、侧翻助推液压装置与托板的示意性透视图5是图4中侧翻助推液压装置俯视图;图6是图4中托板断面正视剖面图;图7是
图1中坐便器与内缸位置侧视图;图8是图2中给排水管道布局示意性布线图。
首先参看
图1、图2,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包括由内缸(3)与外缸(11)组合的主缸(1),主缸(1)与伸缩缸(8)通过密封条(9)联接,主缸(1)中的内缸(3)、外缸(11)分别与固定盖侧封边(25)、侧封边(3)和封堵头(24)联接,固定盖侧封边(25)和缸盖(2)通过铰链(20)联接形成主缸(1)的上盖;在主缸(1)的外侧底部设计有分离式设备箱(5)、制冷箱(17)、加热箱(18)和油箱(20),形成了有上盖、缸体和箱体的三层结构,这三层结构构成床体。床体的联接方法为通过安装在设备箱(5)中的垂直支承液压缸(12、16)和排水管、进水管上的硬质密封件(15)将外缸(11)、内缸(13)先组合在一起,然后用固定盖测封边(25)、侧封边(3)和封堵头(24)把内缸(13)、外缸(11)上口封住,随之把伸缩缸(8)与密封条(9)挤入主缸(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计在伸缩缸(8)外的暗拉手(21)把伸缩缸(11)拽出所需要的长度),最后把可以活动的缸盖(2)通过铰链(20)与固定盖侧封边(25)联接。在床体外观设计上,缸盖(3)与主缸(2)两侧长轴用弧形线条,短轴上使用了拱型结构设计,通过这种外观结构设计缩小床体外部空间,并保证身高2M以内人体在主缸(1)内平躺、侧躺或蹲坐姿态中有足够的空间,为了使平躺的人有足够的视野并能与外界有较好的交流,在主缸(1)上做了人体头型仿生设计,缸盖(3)小于主缸(1),将人体头部排除在缸盖(2)外,在缸盖(2)对应头部的位置设计了显示器(26)的位置,提供了可以安装电视或计算机的空间;为了解决主缸(1)内的空气流通与保持一定的干燥(防止病菌孳生),在缸盖(2)对应头部的位置做了开口设计,使开口略大于人体脖胫的直径,并在缸盖(2)上设计了通气孔(27);为了便于夜间使用,缸盖(2)内部设计了防水照明灯(28)的位置;在主缸(1)底部3/4的面积上对设备箱(5)、制冷箱(17)、加热箱(18)和油箱(19)做了矩形设计,以保证床体在200公斤体重人体活动下的稳定性和重心更低。
除了本实用新型的有多元服务项目的护理床的结构与外观设计外,还可将设备箱(5)、制冷箱(17)、加热箱(18)与外缸(11)做成一体;还可将缸盖(2)、伸缩缸(8)的手动方式改换成机械方式、电动方式或液压方式,也可将外观设计的弧线改变为直线以便于现有设备与工艺的制作。
图3是
图1、图2中的固定盖侧封边(25)、侧封边(3)与缸盖(2)、内缸(13)、外缸(11)相互位置与联接的正视剖面示意图,为了保证在有意外灾害下内缸(13)与外缸(11)端口受外力作用下不变形,在制作固定盖侧封边(25)与侧封边(3)时,预埋了加强筋(33)和钢衬(29),在与内缸(13)、外缸(11)联接时,加装了定位板(32),再通过固定盖侧封边(25)、侧封边(3)的凸型结构卡入内缸(13)与外缸(11)之间空隙,使主缸(1)与固定盖侧封边(25)侧封边(3)牢牢相联,联接后的内缸(13)与外缸(11)端口可以抵抗加速度10M/S时重力2KN的侧向冲击力而不变形;在缸盖(2)与固定盖侧封边(25)联接的位置上分别装有木衬(30)与钢衬(29)以使铰链牢固联接;在缸盖(2)两个端头分别加装了密封条(9)以保证气密性;在侧封边(3)内侧安装了手控以电池为源的磁控锁(31),磁控锁(31)控制动铁与缸盖(2)舌联接的方式(开启或关闭)。
如果不考虑防止意外灾害对主缸(1)接口的影响,可以不加装凸型加强筋,只增加固定盖侧封边(25)、侧封边(3)的材料厚度;也可以不加定位板(32)改用楔接方式;还可以将磁控锁(31)换成其它种类的开启方式,如碰珠式、机械式、弹簧式等。
图4、图5是
图1中侧翻助推液压装置(4)、托板(6)垂直支承液压缸(12、14、56)、水平托板架(49、52)和限位轴(54)的示意性透视图和俯视图。当垂直支承液缸全部工作时(12、16、48、),可以作出垂直起落;当垂直液压缸(12、13)工作时,借助托板架(49、52)中的限位轴(54),可以作出在180度角度任意变换,此时平躺的人体在臀部以下姿态不变上身可以随着托板(6)与托板架(49、52)起伏转换成坐卧中的各种角度;同理当垂直液压缸(12、48)不动,相对应的两支缸工作时,人体上体不动而臀部以下可以在平躺中抬高臀部并带动腿部弯曲;当侧面翻推液压装置(4)在一侧工作时(只限于一侧),首先由挤推液压缸(36)工作,活塞杆带动挤推导向块(37)在挤推导向轨(35)的导引下向外顶出,挤推导向块(37)的内部装有万向轴(44)和滑轮(可参考后文中的助推液压缸的结构),滑轮嵌入挤推滑槽(38),因挤推滑槽(38)内呈70度角并与助推液压缸(43)紧配合,在挤推导向块(37)向前滑动时角度越来越大,便将助推液压缸(43)挤出外缸(11)与内缸(13)之间的空隙,助推液压缸(43)上的活塞杆端头与万向轴(44)联接,万向轴(44)另一端头与滑轮(45)联接,滑轮(45)嵌入侧档板滑槽(51)内,侧档板滑槽(51)与助推侧档板(50)紧配合,受挤推液压缸(36)的作用,助推液压缸(43)带动助推档板(50)挤住托板(4)长轴方向一侧由于助推档板呈现斜面弧型,接触托板(4)一侧边的瞬间是点接触,随着受力增大由点接触转换成面接触,这样不会出现助推档板(50)与托板(4)的边相互卡死而影响托板(4)受侧推力的作用下弯曲度不够或无法弯曲的现象,当挤推液压缸(36)的挤推导向块(37)中的滑轮(45)进入挤推滑槽(38)最大角度时,助推液缸(43)被挤出内缸(13)成90度角,助推液压缸(43)开始工作,同时垂直支承液压缸(12、16、48、)开始慢慢下降,平躺的人体受一侧方向的推力和下降影响向另一侧侧翻;当人体需要恢复平躺时,另一侧的助推液压装置(4)开始工作,但只需将助推液压缸(43)挤出内缸(13)成90度角即可完成,无需再让助推液压缸(43)工作,当需要向同方向做另一侧面侧翻时,助推液压缸(43)开始工作,工作程序与前述一致。
如果采用公知技术如电控、气控等技术解决也可完成对人体姿态的调整,在液压技术范围内讨论,可以减少垂直支承液压缸(11、16、48、56)的数量进行改动,即前后各用一支,为此对床架(49、52)的结构做相应的调整以加强稳定性;也可仅用一支垂直支承液压缸,即将可弯曲的托板(4)与内缸(13)组合成一体形成公知技术中的折叠卷帘门结构,将一支垂直支限液压缸放在内缸外直接顶起内缸;还可以将侧翻助推液压装置(4)水平侧向推出方式改进为由托板下方倾斜向上推出方式;也可去掉挤推液压缸(36)改成手动式或机械式、气动式的方法。
图6是
图1、图4托板(6)的断面结构包括托板芯(46)、托板边(41)和联接密封件(47);托板芯(46)呈现等腰梯形,每条斜边上各开一对孔(70)用于装配联接密封件(47),托板边(41)的一条边为斜边,一条边为直角边,在斜边上开有与托板芯(46)一样孔径的一组孔,用于联接密封件(47);联接密封件(47)的断面呈现“夫”字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延伸性;所述的托板芯(46)、托板边(41)、联接密封件(47)是为了适用本实用新型做的专用设计,以适应侧翻助推装置(4)的工作实现。
如果考虑到材料有较好的强度与韧性时,可以去掉联接密封件(47),同时在托板芯(46)、托板边(41)的一条斜边上直接设计一个带有弧度的联接棒,在工艺上可以一次成型,这样托板芯与托板芯、托板边直接相联。
图7是
图1中固定式冲便器与主缸(1)联接以及与给排水管道(59、61、62)、电磁阀(60)联接的示意性侧视图。图7中的固定式冲便器(7)的底座镶嵌入内缸(13)、外缸(11)之间,给水管道(59、61、62)伸入固定式坐便器(7)内部,通过电磁阀(60)控制给水;在应用中先通过支承液压缸装置降低高度,打开固定式坐便器上盖(57),解便后开启电磁阀(60)水通过进水管道(59)进入固定式冲便器(7)内,并从排水管道(62)排出床体外,为了便于清洗设置了手动控制水阀(58)。
如果把固定式冲便器(7)改进成冲气折叠式的冲便器也是较好的方案;也可以采用暗藏于设备箱内的液压装置控制的升降式冲便器。
图8是
图1、图2、图7中藏于主缸(1)的内缸(13)与外缸(11)之间给排水循环系统管道位置示意性布线图。当水通过电磁阀(63)进入加热箱(18)后可以输出热水或冷水,通过循环水泵(67)可以把水送入主缸(1)内,循环水泵可不断地使水在主缸(1)内进行循环;送水管道(69)、回水管道(68)、补水管道(59)、电磁阀(65)组成了循环水管道;排水系统由设置在主缸(1)底部的排水管道(62)、反味(61)与电磁阀(66)组成,固定式坐便器(17)内的污水直接通过排水管道(62)、反味(61)排出主缸。
如果重新对上述的给排水循环系统进行组合可以减少电磁阀的使用量。
权利要求1. 一种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它包括由双层结构内置保温材料的床体,由在床体内设置给排水系统和固定式坐便器(7),由在床体底部设置的垂直支承液压缸(12、16)和平行于床体内长轴两侧壁的内藏式侧翻助推液压装置(4),以及在床体内设置的可弯曲、可折叠的托板(6)和折叠床架(49、5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由外观呈流线形的内缸(13)、外缸(11)组成的主缸(1),可伸缩的辅助缸(8)、密封条(9)、缸盖(2)、设备箱(5)、制冷箱(17)、加热箱(18)、油箱(19)、保温材料(15)组装成一体,运用在内缸(13)、外缸(11)之间的空间安装给、排水循环系统(),运用内缸(12)、设备箱(5)、给排水管道()配套安装固定式水冲坐便器(7),在内缸(13)底短轴两侧安装垂直支承液压缸(12、16)、折叠床架(49、52)、托板(6)和安装在平行于长轴两侧内缸(13)与外缸(11)之间的暗藏式侧翻助推液压装置(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在主缸(1)的内缸(13)、外缸(11)之间的边缘装有侧封边(3)、封堵头(24)、固定盖侧封边(25)、密封条(9)、定位板(32),上述安装在主缸(1)两侧与端头上形成保温整体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封边(3)内装凹型(23)静配合加强筋,在固定盖侧封边(25)两侧分别内装凸型(33)和矩型(28)静配合加强筋,在缸盖(2)上端内侧装有木制芯(30)静配合加强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边封内在凹型加强筋里装有磁控锁(31),磁控锁(31)中的动铁与缸盖(2)凸型突舌孔联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内缸(13)、外缸(11)伸缩缸(8)、缸盖(2)、固定盖侧封边(25)均采用了流线型组合式外观设计,缸盖(2)、固定盖侧面封边(25)又兼用了拱形外观设计,在缸盖前端设计了显示器装配位(26),缸盖(2)内顶设有通风口(27)、灯具(28)装配位,在伸缩缸(8)外部两侧设有暗埋式手拉孔(21),设备箱(5)一侧设计了暗藏式折叠踏步(25),油箱(5)底部设计有四个万向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内缸(13)与固定式冲便器(7)底部采用了镶嵌式联接,在坐便器内顶部后端装有冲便水管(59)、电磁阀(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托板(6)由托板芯(46)、托板边(41)通过嵌入联接密封件(47)联接组成,托板芯(46)断面两个侧边呈等腰梯形每个斜边各开有一对联接孔(70),托板边(41)断面一个边为直角边一个边为斜边上开一对联接孔(70),联接密封件(47)断面成“夫”字结构,托板(6)成前后两段(39、40),托板(6)在侧翻助推缸(43)的侧向水平推力作用下,受联接密封件(47)弹性延伸特性可以向同水平方向自由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垂直托举支承液压装置的液压缸体(12、16、56)与床体中的外缸(11)、内缸(13)垂直,活塞杆端头与折叠床架(49、52)联接,折叠床架(49、52)1/4处设置轴套(54)在活塞杆升起或下降时可在180度角内自由转换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8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暗藏式侧翻助推液压装置中,具有一个挤推液压缸(36),一个助推液压缸(43),一个挤推液压缸(36)端头固定挤推导向块(37),挤推导向块(37)一边卡入内部呈现70度角斜面的挤推滑槽(38),挤推导向块(37)的另一边与导向轨(35)联接,导向轨(35)与固定轴(55)相联,挤推滑槽(38)底面与助推液压缸(36)联接,由当挤推液压缸(36)活塞杆做工往复运动时,带动挤推导向块(37)在挤推滑槽(38)内沿70度角斜边往复运动并带动助推液压缸(42)进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其特征如下暗藏式侧翻助推液压装置(4)中在助推掖压缸(43)活塞杆头上联接有一个万向轴(44),万向轴(44)另一侧联接一个滑轮(45),滑轮(45)嵌入档板轨道(51),档板轨道(51)与助推侧档板(50)联接,由此助推液压缸(43)受挤推液压缸(36)推挤做往复运动时,万向轴(44)带动滑轮(45)在挡板轨道(51)内做平行往复运动,使助推侧档板(50)进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它公开了一种有多元服务项目组合的护理床,它由床体、液压装置、托板、固定式冲便器和隐藏在主缸内的给排水循环系统构成。所述床体的特点是可以保温适应身长两米以内人体,可以通过液压装置调整人体姿态,并提供了冲便与洗浴功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院,康复保健等部门。
文档编号A61G7/00GK2418856SQ00231200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0日
发明者罗金殿, 张晓南 申请人:罗金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