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湿散的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881206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湿散的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风湿散的配制方法。
风湿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它可侵犯较多的组织器官,而以心脏和关节损害最为显著;严重者会引起风湿性心脏病,造成关节损害,给机体带来较大的病痛。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辨证分为热痹(多为急性)和风寒痹(多为慢性)。后者在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中医世家高氏三代祖传及其继承人多年临床实践,研制出的治疗慢性风湿病(风寒痹证)的方剂——风湿散,提供给社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依据风寒痹(慢性风湿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过度劳累,肌肉毛孔疏松,营卫不固,外邪(风、寒、湿、邪气)乘虚而入,流注经络、肌肉、关节,致使气血凝滞,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出现关节痛,活动不利。故采用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怯风止痛,佐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中药材,组成风湿散。其处方是麻黄、制马钱子、秦艽、透骨草、木瓜、黑蚂蚁、穿山甲、全虫、狗脊、桂枝、地丰、年见、杜仲、牛膝、羌活、独活、乳香、没药、人参、防风、红花、姜黄、甘草、熟同,其一剂的重量(g)分别为200、200、15、15、15、20、15、10、10、10、15、15、5、5、10、10、10、10、5、15、10、10、10、10。
工艺流程确诊病种及病情→选用本发明的风湿散服用→每个疗程后按病情变化加减药种和药量→至止痊愈。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杜福,男,43岁,吉林省长岭县三清三乡沈染房村。经长岭县中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经该院治疗效果不明显,1999年8月24日前来就诊。经检查,双膝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不能行走,确诊为慢性风湿病(风寒痹证)。经服用本发明的方剂,10天为一疗程,经5个疗程,基本痊愈,至今未复发。
本发明的效果2000余例患者的临床验证,本发明的风湿散,对风寒痹(慢性风湿病)确有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怯风止痛之功效;且具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作用。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是一种风湿散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怯风止痛,佐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中药材,组成风湿散。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湿散是由24味中药材组成,有麻黄、制马钱子、秦艽、透骨草、木瓜、黑蚂蚁、穿山甲、全虫、狗脊、桂枝、地丰、年见、杜仲、牛膝、羌活、独活、乳香、没药、人参、防风、红花、姜黄、甘草、熟同,其一剂的重量(g)分别为200、200、15、15、15、20、15、10、10、10、15、15、5、5、10、10、10、10、5、15、10、10、10、1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药材分别粉碎后,均匀混合成散剂服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风湿散的配制方法。高氏为中医世家,三代祖传及其继承人多年临床经验,对慢性风湿病(风寒痹证)采用散寒除湿、通经活络、祛风止痛,佐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中药材,组成独特的验方。经2000余例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疗程短,治愈率高,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29/00GK1349815SQ0112357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日
发明者高化育 申请人:高化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